今天小編給大家?guī)韰菄窃趺礈缤龅?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看一看。
夫差是吳國最后一位君王,當時吳國國力強盛,在夫椒之戰(zhàn)中大敗越國,使其臣服。后來夫差又在艾陵之戰(zhàn)擊敗齊國,殲滅數(shù)十萬齊軍,成為南方一霸。但吳國此后卻逐漸走衰,因為夫差在位期間極其好戰(zhàn),導致國力空虛,而越王勾踐臥薪嘗膽,慢慢恢復國力,終于是在公元前473年出兵擊敗吳國,將其滅亡。而夫差得知大勢已去,最后自刎而死。本有機會爭霸的吳國,就這樣隕落了。
春秋的霸主之爭,一直以來都是在晉、楚、齊等幾個老牌強國之間展開,曾幾何時,會冒出一個吳國來,崛起于偏僻的東南一隅,竟然與天下爭鋒?
然而,吳國的爭霸又猶如曇花一現(xiàn),瞬間埋沒在歷史的黃沙之中?;蛟S,這就是一種偶然,吳王夫差抓住了歷史的縫隙,完成了一次偉大的表演。而為此,吳國也付出了慘痛的代價,這就是爭霸的滋味。
吳王夫差抓住的這一道歷史縫隙,到底是怎么出現(xiàn)的呢?
我們來看當時的春秋3大強國當時正在發(fā)生什么:
1、楚國
楚國無疑是吳國最大的對手,吳國一直被楚國壓得抬不起頭。從地理上看,楚國處在上游,占據(jù)優(yōu)勢;從國力上看,楚國地大物博,民豐國富,又占據(jù)上風;從軍事上看,楚國和中原爭霸多年,戰(zhàn)法先進、經(jīng)驗豐富,楚國處于壓倒性優(yōu)勢。在吳國的后方,還有一個越國和楚國聯(lián)盟,嚴重牽制了吳國,所以楚國不倒,吳國永無出頭之日。
可是偏偏在這個時候,楚國發(fā)生了內(nèi)亂,楚平王死后,幾個公子爭位,削弱了楚國國力,同時大夫費無忌亂政,殺死了大夫伍奢和郤宛,楚國的分裂勢力紛紛奔吳。吳國正是抓住了這一時機,利用楚國分裂勢力和中原傳統(tǒng)的反楚勢力,才在“柏舉之戰(zhàn)”取得了和楚爭霸的關鍵性勝利。夫差的霸業(yè),就是建立在這一基礎上的。
2、齊國
搞掉了楚國,吳國的下一個目標是齊國。剛好齊國這個時候也發(fā)生了內(nèi)亂,齊國的爭霸狂齊景公死后,諸公子們在各大勢力的支持下,展開了激烈的嗣位之爭。兩大家族國氏、高氏先后被滅(后來還有鮑氏和晏氏),田氏上臺(就是后來的“田齊”)。夫差北上爭霸就是看準了齊國亂成一鍋粥的這當口,根本無暇外顧之機,在“艾陵一戰(zhàn)”,全殲齊軍100000人,掃清了爭霸中原的又一大障礙。
3、晉國
晉國本是春秋當之無愧的最大霸主,但為了和楚國對抗,他們大力扶持吳國,還給他們送去了先進的戰(zhàn)車技術和軍事顧問,吳國因此而強大,擊敗楚國。當吳國擊敗齊國,只剩和晉爭霸的時候,晉國卻玩兒起了“自殘”。晉國六卿先滅了公族祁氏和羊舌氏,然后又自己火并,滅了范氏和中行氏,連剩下的智氏、趙氏、韓氏、魏氏四卿都還不消停,矛盾重重,晉國國君基本就是一個擺設了。
正是在這種情況下,吳國和晉國來了一個“黃池之會”,在這次會盟中,吳、晉兩國爭當盟主,但最終,他們都是可憐蟲。
吳王夫差回去后,就被越國所滅;晉國國君晉定公回去后,晉國發(fā)生了“三家滅智”的重大事件,晉國的土地完全被韓、趙、魏三家所奪。
這就是霸主背后的辛酸。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6059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歷史上的諸葛亮和郭嘉到底哪個更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