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小編一起探尋歷史上真實的馬皇后。
馬皇后在歷史上也是一位非常著名的皇后,她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的皇后,但是與同樣身份的呂后卻有很大的不同,她并不像呂后那樣殘暴,相反卻一直都是非常和藹的,而且暴戾的朱元璋也只有在馬皇后面前,才能聽得進去她的建議,對于其他人的建議,可以說還是很難聽從的。今天我們就介紹一下馬皇后,這樣好的皇后,最終又是怎么死的呢?
馬皇后簡介
馬秀英(1332-1382年),安徽宿州人,史載馬氏仁慈、聰明、有見識,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的原配妻子,朱元璋稱帝后,立馬氏為皇后,馬氏勤于內(nèi)治,史書記載宋朝的皇后大都比較賢良,馬氏就將宋代的家法匯編成冊,讓后妃們朝夕攻讀。正是由于馬皇后的這一措施,使得明朝的皇后賢惠的占了大多數(shù),也很少出現(xiàn)外戚專權(quán)的局面,可以說馬氏為明政權(quán)的穩(wěn)定作出了重大的貢獻。
1382年(洪武十五年)農(nóng)歷八月,馬皇后在睡覺的時候得病。群臣請求祈禱祭祀,求取太醫(yī)院的良醫(yī)診治。馬皇后對朱元璋說:“死生,是命運的安排,祈禱祭祀有什么用處呢!況且醫(yī)生又怎能使人活命!如果吃藥不能見效,恐怕會因為我的緣故而降罪各位醫(yī)生吧?”病情加重時,朱元璋問她想說什么。馬皇后說:“希望陛下能夠求取賢能的人,聽取別人的意見,自始至終,認真對待,子孫都能夠賢能,大臣百姓都能夠有所依靠罷了?!瘪R皇后在1382年(洪武十五年)農(nóng)歷八月丙戌日去世,享年五十一歲。朱元璋非常傷心,于是從此不再立皇后。
馬氏保持節(jié)儉樸實的生活作風,冊后以后,仍親自帶領(lǐng)公主、嬪妃刺繡和紡織。她自己也是以身作則,平時粗茶淡飯,縫補舊衣。嬪妃皆敬服,都將她比擬為東漢時的明德皇后。
1382年(洪武十五年)農(nóng)歷八月,馬皇后病逝,年51歲。同年農(nóng)歷九月葬于孝陵,謚號孝慈皇后。1403年(永樂元年)上尊謚號:孝慈昭憲至仁文德承天順圣高皇后。1538年( 嘉靖十七年)加上尊謚號:孝慈貞化哲順仁徽成天育圣至德高皇后。
馬皇后怎么死的
朱元璋做了皇帝以后,想尋找馬皇后的族人分封官爵,馬皇后拒絕說:“分封爵祿偏愛外戚之家,不合乎法律?!瘪R皇后堅決拒絕才停止了這件事。然而有時談到父母早亡,馬皇后常常痛哭流涕。
1382年(洪武十五年)農(nóng)歷八月,馬皇后在睡覺的時候得病。群臣請求祈禱祭祀,求取太醫(yī)院的良醫(yī)診治。馬皇后對朱元璋說:“死生,是命運的安排,祈禱祭祀有什么用處呢!況且醫(yī)生又怎能使人活命!如果吃藥不能見效,恐怕會因為我的緣故而降罪各位醫(yī)生吧?”病情加重時,朱元璋問她想說什么。馬皇后說:“希望陛下能夠求取賢能的人,聽取別人的意見,自始至終,認真對待,子孫都能夠賢能,大臣百姓都能夠有所依靠罷了?!?/p>
馬皇后在1382年(洪武十五年)農(nóng)歷八月丙戌日(八月二十四)去世,享年五十一歲。朱元璋非常傷心,于是從此不再立皇后。
馬皇后葬在何處
馬皇后死后,謚號為孝慈皇后,后來又被兩次上尊謚號。她被安葬于孝陵,也就是現(xiàn)在聞名于世的明孝陵。孝陵據(jù)說就是以馬皇后的謚號為名,而且根據(jù)朱元璋的要求,它就是按照兩人的合葬陵墓來設(shè)計,所以朱元璋死后也被安葬于此。
明孝陵在馬皇后死的前一年才剛剛開始修建,在朱元璋安葬入內(nèi)時仍然沒有完全建成,最后共歷時25年才真正建成。正是因為安葬的是開國皇帝和他唯一的皇后,所以明孝陵不止是建造時間長,它建造的規(guī)模和水平都是極高的,因此它也被被列為了世界文化遺產(chǎn)。
明孝陵得以建造得如此完美,這都是因為在馬皇后死后朱元璋在他倆的陵墓上,不惜人力物力,花費了許多的心思。
后宮典范
馬皇后雖貴為皇后,每天仍親自操辦朱元璋的膳食,連皇子皇孫的飯食穿戴,她也親自過問,無微不至。宮人或被幸得孕,馬皇后倍加體恤,嬪妃或忤上意,馬皇后則設(shè)法從中調(diào)停。
馬皇后在內(nèi)宮的治理工作上“講求古訓”,并注意借鑒前朝的經(jīng)驗。她覺得宋朝有許多賢惠的皇后,便命女史摘錄她們的家法,經(jīng)常翻閱查看。有人說,宋朝的皇后太過仁厚了吧?馬皇后反問道:“過于仁厚,難道不比刻薄更好嗎?”有一天,皇后問女史:“黃老之學是什么,漢朝的竇太后卻非常地喜歡?”女史說:“黃老之學把清靜無為作為根本。像棄絕仁義,讓老百姓注重孝順友愛,這就是它的教義?!瘪R皇后說:“孝順友愛就是仁義,難道有讓人棄絕仁義卻去講究孝順友愛的嗎?”
馬皇后也設(shè)法保護宮女,朱元璋曾經(jīng)非常生氣地責備宮人,馬皇后也假裝生氣,讓人送到宮正司定罪。朱元璋說:“為什么?”馬皇后說:“作帝王的不因喜怒而隨意的賞罰。當您生氣的時候,恐怕有所偏重。交付到宮正司,就能判定的比較合理了。也就是說陛下您定人罪也應(yīng)該交付到有關(guān)的部門罷了?!?/p>
馬皇后勤儉持家、 以身作則,平常穿的衣服,洗了又洗,早已破舊不堪,也不愿換新的。后來聽了元世祖的察必皇后煮弓弦織帛衣的故事,大受啟發(fā)。就命人在后宮架起織布機,親自織些綢衣料、緞被面什么的,然后以皇家獻愛心的名義賜給那些年紀大的孤寡老人。而剩余的布料,馬皇后則裁成衣裳,賜給王妃公主,并解釋說:”你們生長在富貴家庭,不知紡織的難處,要愛惜財物?!?/p>
愛民如子
朱元璋在前殿處理事情,有時非常生氣,馬皇后等朱元璋回到后宮,常常依據(jù)事理委婉地勸阻。朱元璋的性格雖然剛毅,但因為馬皇后的勸阻而能夠減免刑罰的人也有很多。
參軍郭景祥守衛(wèi)和州,有人告密說他的兒子拿著槊想殺他的父親,朱元璋聽后大怒,想要殺了郭景祥的兒子。馬皇后說:“郭景祥只有一個孩子,別人告密的也許不是實際情況,殺了他恐怕就會斷絕郭景祥的后代?!敝煸罢J真了解情況后,發(fā)現(xiàn)他果然是冤枉的。
朱元璋的義子李文忠守衛(wèi)嚴州,楊憲誣告他不遵守法律,朱元璋想召李文忠回來。馬皇后說:“嚴州,是面臨敵境的地方,隨便的更換將領(lǐng)不合適。況且李文忠向來賢明,楊憲的話難道可以相信嗎?”朱元璋于是停止了這件事。李文忠后來終于建立了大功。
學士宋濂因為孫慎的事情而獲罪,被抓來定為死罪,馬皇后勸阻朱元璋說:“普通百姓家為孩子請老師,尚且將尊師之禮奉行一生,何況我們天子之家呢?況且宋濂住在家里,一定不知道實情?!敝煸安宦?。正好趕上馬皇后侍奉朱元璋吃飯,馬皇后不飲食酒肉。朱元璋問原因。馬皇后回答說:“我在為宋先生作福事?!敝煸皟?nèi)心也感到凄然,于是放下筷子站起。第二天赦免了宋濂的死罪,把他安置到茂州。
吳興富戶沈萬三多年在海外經(jīng)商,為全國第一富戶,被迫捐獻家財助修都城城墻的三分之一,后又被迫出資犒勞軍隊。事情被朱元璋聞知,不料觸犯了忌諱,大怒說:“匹夫犒天子軍,亂民也,宜誅?!备呋屎髣裰G說:“妾聞法者,誅不法也,非以誅不祥。民富敵國,民自不祥。不祥之民,天將災(zāi)之,陛下何誅焉?!苯?jīng)馬皇后勸說,沈萬三才得免去死罪,遣戍云南。
朱元璋曾經(jīng)讓重刑犯筑造城墻。馬皇后說:“通過罰勞役來贖罪,這是國家對待犯有重罪的囚犯的最大的恩惠,但本來就疲憊的囚犯如果再加重勞役,恐怕仍免不了死亡?!敝煸坝谑侨忌饷饬怂麄?。
馬皇后非常愛惜人才。一次朱元璋視察太學回來,馬皇后問他太學有多少學生,朱元璋答有數(shù)千人。馬皇后說:“數(shù)千太學生,可謂人才濟濟??墒翘珜W生雖有生活補貼,他們的妻子兒女靠什么生活呢?”針對這種情況,馬皇后征得朱元璋同意,征集了一筆錢糧,設(shè)置了20多個紅倉,專門儲糧供養(yǎng)太學生的妻子兒女,生徒頌德不已。
一天,馬皇后問朱元璋:“如今天下的老百姓生活安定嗎?”朱元璋說:“這不是你應(yīng)該問的?!瘪R皇后說:“陛下您是天下人的父親,我有幸能成為天下人的母親,孩子的安定與否,我怎么可以不問!”每當遇到災(zāi)年,馬皇后就率領(lǐng)宮人吃粗茶淡飯,幫助百姓祈禱。朱元璋有時把賑災(zāi)救濟的事情告訴馬皇后,馬皇后就說:“賑災(zāi)救濟不如事先有積蓄好?!庇袝r朝廷官員上奏完事情,在宮廷中聚餐,馬皇后就命令宦官拿來酒菜自己事先嘗一嘗。味道不好,于是就告訴朱元璋說:“作為人主奉養(yǎng)自己應(yīng)該差一些,奉養(yǎng)別人應(yīng)該豐厚?!敝煸盀榇苏D了光祿寺的官員。
洪武十五年(1382)八月,一個人去世了,這個人的死在歷史上似乎并不是什么大事,但對于朱元璋而言,卻是一個真正的悲劇。
這個人就是馬皇后
她從朱元璋于危難之中,在朱元璋被困,就快餓死的情況下冒著生命危險給朱元璋送飯。她雖然是個女子,卻頗有膽識,陳友諒進攻龍灣時,她捐助自己所有的首飾財物勞軍,并組織婦女為軍隊縫補衣物。
即使在大富大貴后,她也保持了簡樸的作風,不驕不奢,并勸告朱元璋不要忘記民間的疾苦,甚至在用人上,她也提出了自己的見解:“愿得賢人共理天下”,被朱元璋引為至理名言。
更難能可貴的是,他阻止了朱元璋的很多惡行
朱元璋要殺朱文正,她勸告朱元璋,朱文正是你的侄子,立有大功,請你不要殺他。
朱元璋要殺李文忠,她勸告朱元璋,李文忠是你的外甥,也是你的養(yǎng)子,留他一命吧。
朱元璋要殺宋濂,她跪下求朱元璋,宋濂是太子的老師,老百姓尚且尊師,何況帝王家呢。
她就是這樣用她的慈愛去關(guān)懷每一個她認識或是不認識的人,把他們從朱元璋的屠刀下救出來。
她比朱元璋更知道人命的可貴。
她重病后,自知很難醫(yī)好,居然拒絕醫(yī)生為她醫(yī)治,朱元璋問她原因,她的回答實在感人心魄。
她說:人的生死是由命運決定的,求神拜佛是沒有用的,醫(yī)生只能醫(yī)病,不能醫(yī)命,如果讓醫(yī)生為我醫(yī)治,服藥無效,陛下一定會降罪于醫(yī)生,這是我不想看到的。
這是一個始終用自己的愛心關(guān)懷他人的人,即使在生命即將結(jié)束的時候,她還是那樣做的。
她在病榻上留下了給朱元璋的遺言:
“愿陛下求賢納諫,有始有終,愿子孫個個賢能,居民安居樂業(yè),江山萬年不朽?!?br>
說完,她含笑而逝。
朱元璋靠在她的身邊,這是她一生中最愛的女人,這個女人給了他無數(shù)的幫助,卻從未向他索取過什么,她的一生就是這樣度過的。
經(jīng)過了那么多的磨難,朱元璋的心早已比鐵石更加堅硬,自從他的父母死后,無論多么絕望,多么痛苦,他也很少掉淚。因為他知道,哭解決不了任何問題。
但此時,他終于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他放聲大哭,只有痛哭才能哀悼眼前的這個人,只有痛哭才能發(fā)泄他心中極度的痛苦!
因為他終于發(fā)現(xiàn),眼前的這個人就是他的一切,是他的唯一。
馬姑娘,這個平凡的女子,在困難的歲月里,她沒有嫌棄出身貧賤的朱元璋,而是跟隨著他,為他奉獻了自己的一切,無論環(huán)境多么險惡,情況多么復(fù)雜,她始終遵守了自己當年的承諾。
無論貴賤生死,永不相棄
在他的丈夫成為皇帝后,她仍然以愛心待人,每當朱元璋舉起屠刀時,她總是上前阻止。她用女性特有的母性和慈愛關(guān)懷和挽救了許多的人。雖然她最終也沒能把朱元璋這輛失控的車拉回軌道,但她已經(jīng)做了她能做的一切事情。
在今天,我們可以說,她是一位偉大的女性。
生如夏花,逝如冬雪
人生如此,何悔何怨
馬皇后的死給了朱元璋巨大的打擊,之后朱元璋在錯誤與偏激的道路上越走越遠,直到他生命的終
朱元璋的陵墓是明孝陵。
朱元璋的明孝陵坐落于江蘇省南京市鐘山南麓玩珠峰下。明太祖朱元璋和馬皇后合葬于此。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朱元璋命中軍都督府僉事李新主持陵墓的營建工程,第二年八月,馬皇后去世,九月葬入此陵墓,定名為“孝陵”。孝陵之名,取意于謚中的孝字,有“以孝治天下”之意,一說是馬皇后謚“孝慈”,故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1328年 -1398年6月24日),字國瑞。原名重八,后取名興宗。漢族,濠州鐘離人,明朝開國皇帝。
朱元璋幼時貧窮,曾為地主放牛。1344年(元至正四年),入皇覺寺,25歲時參加郭子興領(lǐng)導(dǎo)的紅巾軍反抗元朝,1356年(至正十六年)被部下諸將奉為吳國公。同年,攻占集慶路,將其改為應(yīng)天府。1368年(至正二十八年)朱元璋擊破各路農(nóng)民起義軍后,在應(yīng)天府稱帝,國號大明,年號洪武。后結(jié)束了蒙元在中原的統(tǒng)治,平定四川、廣西、甘肅、云南等地,最終統(tǒng)一中國。
朱元璋在位期間,下令農(nóng)民歸耕,獎勵墾荒;大搞移民屯田和軍屯;組織各地農(nóng)民興修水利;大力提倡種植桑、麻、棉等經(jīng)濟作物和果木作物、他還徒富民,抑豪強;下令解放奴婢;減免稅負,嚴懲貪官;派人到全國各地丈量土地,清查戶口等等。經(jīng)過洪武時期的努力,社會生產(chǎn)逐漸恢復(fù)和發(fā)展了,史稱洪武之治。1380年(洪武十三年),朱元璋廢丞相,設(shè)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揮使司三司分掌權(quán)力,進一步的加強了中央集權(quán)。
1398年(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病逝于應(yīng)天,享年71歲,廟號太祖,謚號開天行道肇紀立極大圣至神仁文義武俊德成功高皇帝。葬南京明孝陵。
朱元璋聰明而有遠見,神威英武,收攬英雄,平定四海,求賢若渴,重農(nóng)桑,興禮樂,褒節(jié)義,崇教化,制定的各種法規(guī)都很相宜。自古以來,前所未有。但是他的性格嚴明,晚年偏好誅殺,使得一代開國元勛很少有善始善終的,這就是朱元璋的缺點。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6063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