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們先從玄武門之變中最后的贏家說起——李世民。
無疑,李世民是史上公認的一代明君,文能治國,武能安邦。在大唐統(tǒng)一前,他一直都是大唐軍事的主要領導者,就軍功而言,李世民堪稱第一,且當之無愧,“天策上將”可不僅僅是靠著自己的身份得來的。登基后,李世民任人唯賢,政治清明,創(chuàng)下“貞觀之治”。既然大唐的大半江山基本是靠李世民打下來的,而他又有極強的治國能力,想當皇帝也無可厚非,有哪個雄才大略的人自甘平凡?他卷入玄武門之變不能算是錯誤。
再來看一下玄武門之變中的失敗者——李建成。
李建成有沒有比李世民優(yōu)秀,已經無法得知,但是李建成絕不是草包。李建成也有“克長安”、“平河北”等功績,可以說不在李世民之下。李建成輔佐李淵治國,還在后方源源不斷為李世民提供各種戰(zhàn)爭所需,如:兵馬,糧草,武器,可見其“文治武功”都是有一套的。
李建成注重搜羅人才,胸懷寬廣。東宮里的魏征、王珪等都是不可多得的賢才,魏征以敢于直諫聞名,就算是后來李世民都好幾次表示受不了,要殺了魏征??晌赫髟谔訓|宮輔佐李建成多年,李建成都欣然接納,可見他也善于納諫,根本不是心胸狹窄、剛愎自用之輩。李建成有能力,又是嫡長子,他要維護自己的地位,有什么錯呢?
最后的自然是罪魁禍首——李淵。
古代皇位的繼承人,為何都要遵循嫡長子制度?因為這個制度可以從根源上“掐滅”其他皇子的希望,不是嫡長子就注定跟皇位無緣。但是李淵干了啥?早在起兵之初,就曾跟李世民說,只要能平定王世充和竇建德,就把李世民封為太子。李世民很高興,一頓操作把王、竇二人滅了,回來一看,太子是李建成的。
隨后到了武德七年,李建成的部下楊文干帶著手里的私兵舉起反旗,部下謀反,李建成自然難逃其咎,李淵對李建成猜忌之心大起,將李建成囚禁在仁智宮。叫來李世民,派他前去平定叛亂。李世民手下滿滿的精兵強將,區(qū)區(qū)楊文干又怎會是對手?李世民讓老爹放心,這事是小菜一碟。李淵心里一熱,說出了那句讓他后悔一生的話。
“楊文干造反禍起建成,你可以便宜行事。若你能平定楊文干,朕便改立你為太子,將建成封為蜀王?!崩钍烂衲懿桓吲d嗎?率領大軍出征了。結果李世民一離開,李建成的處境,卻發(fā)生了轉變。李淵身邊的嬪妃,尹德妃和張婕妤,還有兒子李元吉,大臣封德彝,都開始替太子求情。年近六十的李淵心軟了,放過了李建成,讓他繼續(xù)執(zhí)掌東宮。
李世民平定了楊文干,得勝歸來,李淵卻閉口不提改立太子的事。面對兩個優(yōu)秀的兒子,李淵給了大兒子李建成太子之實,卻給了二兒子李世民皇帝之夢。“一山不容二虎,一國難有二君”李建成這個太子還能當得安心嘛,能不猜忌自己的兄弟嗎?李世民連續(xù)被老爹戲耍,心里能不憋屈嗎?兄弟火并,互相殘殺已成必然,直到玄武門事變,積怨噴發(fā)而出。
古人早有訓示“輕諾寡信”,不要隨隨便便給別人做出承諾,而一旦做出承諾之后一定要不遺余力的兌現(xiàn)自己的承諾,否則事態(tài)一旦爆發(fā),后果不堪設想。所以說,玄武門之變的幕后真兇不是李建成和李世民,他們只是被李淵以不正確的方式挑起來彼此的斗爭,最后不可調和,李淵才是真正的罪人。請選中你要保存的內容,粘貼到此文本框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6075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