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給大家?guī)硎⑹来筇茷楹螘话驳撋捷p易攻破?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看一看。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倍拍猎凇哆^華清宮》一詩中曾如是說到。
從愛情上來說,李隆基傾盡所有只為博楊玉環(huán)歡心,這是一段多么令人羨慕的愛情,可是,從李隆基的身份上來說,一國之君這般所作所為,無疑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昏君,天下大亂只是時間問題。于是,便有了“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唐明皇與楊貴妃的愛情終以悲劇收場。
然后,便就有了紅顏禍水這一說,在這里,我的觀點如魯迅先生所言——“我一向不相信昭君出塞會安漢,木蘭從軍就可以保隋;也不信妲己亡殷,西施沼吳,楊妃亂唐的那些古老話。我以為在男權社會里,女人是決不會有這種大力量的,興亡的責任,都應該男的負。但向來的男性的作者,大抵將敗亡的大罪,推在女性身上,這真是一錢不值的沒有出息的男人。”
我們今天不聊唐明皇與楊貴妃凄美的愛情故事,來談一談剛剛歷經了“開元盛世”的大唐帝國,為何會在安祿山面前如此的不堪一擊,在短短一年的時間里,先后丟失了東都洛陽和國都長安呢?
原因很簡單,無非就是那幾樣——制度、統(tǒng)治者等因素,那么,接下來,我們就來一起聊一聊這個問題。
先從制度上來說。
我們都知道,結束了南北朝統(tǒng)治的隋朝繼承的是北周的政治遺產,而唐朝又是在隋朝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隋唐的制度與北周皆有繼承關系。從軍事制度上來說,唐初實行的基本制度便就是在北周后期慢慢形成,隋朝全面使用的府兵制度(折沖府制度)。
李淵在建立唐朝,逐步完成統(tǒng)一之后,便在全國設立了634個折沖府,折沖府分為上中下三個等級,每個等級所擁有的兵員數量分別是一千二百人、一千人、八百人,就算是取平均數,唐初的全國兵力大致是六十余萬。
為了保衛(wèi)京師,唐初設立的634個折沖府中,有261個是位于京師長安所在的關中,這些折沖府又以上府、中府中府為主,也就是說,在唐初的六十余萬常備軍之中,有近半是在關中地區(qū)。這也就形成了唐朝初年“內重外輕”的軍事部署。
到了唐太宗晚年,經過“貞觀之治”,大唐帝國的國力飆升,唐太宗開始討伐周圍各國,追求建立邊功,后繼者唐高宗也曾多次出擊,父子倆先后平定了遼東、突厥各部、吐谷渾等地區(qū),大唐帝國的國土迅速擴張,“內重外輕”的軍事部署已經不再適合幅員遼闊的大唐帝國。
唐玄宗李隆基即位之后,為了加強對邊疆的控制,于公元714年在北方設立了安西、北庭、河西、河東、朔方、范陽、平盧、隴右八鎮(zhèn),在南方設立了劍南、嶺南兩鎮(zhèn),分別由九個節(jié)度使和一個經略使(嶺南五府經略使)管轄。
上述十個兵鎮(zhèn)總兵力達到了將近五十萬之眾,而關中的防務則由此前的折沖府交由宿衛(wèi)負責,兵力不過八萬,由此形成了“外重內輕”的軍事部署,為后來的藩鎮(zhèn)割據埋下了禍端。
再從統(tǒng)治者來說。
剛剛即位之初的李隆基確實沒有辜負了兄長拱手讓出皇位的期望,一舉鏟除太平公主集團,加強皇權,結束了自唐高宗后期以來的動亂,隨后又任用姚崇等名臣,勵精圖治,將大唐帝國推到了巔峰,一手打造了“開元盛世”。
但是,在開創(chuàng)了盛世之后,李隆基開始自我滿足了,當年曾與姚崇約定的“不求邊功”、“崇尚節(jié)儉”等條款,也都不再遵守。后來,隨著張九齡等一批協(xié)助唐玄宗開創(chuàng)“開元盛世”的正直大臣先后被罷官,李林甫、楊國忠等奸臣上臺。
從此之后,大唐帝國國力江河日下,朝綱不振,社會黑暗,而且,大唐帝國官員的正常升遷受到極大影響,尤其是唐玄宗設立藩鎮(zhèn)之初,為了避免藩鎮(zhèn)割據,節(jié)度使任期到了一定的年限就會調入中樞,調離軍隊的制度被打亂。
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安祿山占據著邊軍之中最為重要的平盧節(jié)度使、范陽節(jié)度使、河東節(jié)度使三個職務,麾下大軍足足有近二十萬之眾,卻因為無法晉升到中樞,終身受制于兵鎮(zhèn),久而久之,安祿山便有了不臣之心,開始窺視皇權。
公元755年十一月,安祿山因為不滿楊國忠的專權,又不滿西北派節(jié)度使哥舒翰的權勢,便在范陽起兵,名為討伐楊國忠,實則反唐。
因為河北、河東等地的州郡望風而降,唐玄宗得知消息后,起初不信,等到安史叛軍兵鋒直指洛陽之時才真的相信安祿山叛亂,連忙將在京城任職的名將封常清調任洛陽,命其招募將士防御,又急忙將西北名將高仙芝調回,擔任防御安史叛軍的主將。
因為封常清麾下將士多是新兵,而高仙芝麾下的精銳邊軍尚未回援,只能憑借著疏于訓練的“中央軍”抵御久經沙場的安史叛軍,導致洛陽失守,高仙芝、封常清只能退守潼關。
按照當時的局勢來說,只要西北、西南的邊軍趕到,支援高仙芝、封常清,加上唐玄宗“奪情”郭子儀,將其任命為朔方節(jié)度使,與李光弼等人密切配合,攪亂安祿山的后方河東、河北等地,平定安史之亂并不難??墒?,就在這個時候,唐玄宗李隆基輕信宦官邊令誠的誣告,將封常清、高仙芝處死,又逼迫抱病在家的隴右節(jié)度使哥舒翰領軍主動出擊,導致了二十萬大軍全軍覆沒,哥舒翰更是在將士的逼迫下,向老對手安祿山投降。
本來,如果按照封常清、高仙芝以及哥舒翰的計劃,堅守潼關天險,等待邊軍回援,深入大唐腹地,東進被張巡所阻,南下又被魯炅所阻的安祿山勢必敗亡,可就是唐玄宗的一通瞎操作,將大好的局面白白葬送,本來搞不好八個月就能平定的安史之亂,硬是打了足足八年。而且,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大唐帝國先是丟掉了東都洛陽,又丟掉了國都長安,大唐帝國開始了“國都六陷”的第一陷,“天子九遷”的第一遷,著實可悲,可嘆啊。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6096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