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極為什么突然的猝死,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
崇禎十六年(1643年)八月九日,當太陽的余暉緩緩落下,而皇太極這位大清王朝的主人,在面見了土默特部的甲喇章京等人,召見了自己遠嫁察哈爾的固倫公主后,卻溘然長逝。
只留在了史書里一句“崇德八年八月初九日,太宗端坐而崩。年52歲?!?/p>
皇太極,1592年出生。20歲時便跟隨努爾哈赤征伐四方,更是克海西女真烏拉部六城,而這也只是其赫赫戰(zhàn)功中的開端,在1619年薩爾滸之戰(zhàn)中與二哥代善大破劉綎,隨后攻滅葉赫部,而更為重要的是在面對朝鮮之上,通過用兵,實現(xiàn)了對朝鮮的臣服,也為后金(大清)提供了充足的經(jīng)濟基礎,而對于蒙古各個部族,也是分化利用,征服漠南蒙古,滅察哈爾收服土默特,而在民族政策上,他更是一改其父親努爾哈赤的殘忍屠戮,農(nóng)奴制度的改革,緩解了滿漢矛盾。
而在1635年十月十三日,他將女真族改為滿族,也意味著滿族正式出現(xiàn)在歷史之上,1636年四月十一日,他又將后金改為大清,年號崇德。此時的他不過44歲,正是風華正茂,揮斥方遒的年歲??墒侵更c江山的他大抵不會想到,事實上禍根早就埋在了他的身邊。這一點也導致僅僅過了不足8年,其年僅52歲便溘然長逝。
而對此,卻也有人將其死亡的原因,歸結為一個女人之身,而這個女人便是皇太極的寵妃宸妃——海蘭珠。宸,乃是北極星所在,其地位之尊崇可見一斑,而作為其最愛的妃子,其居住之地都被皇太極以關雎命名。而在金庸先生的《碧血劍》以及其后的《獨步天下》等電視劇小說中,皇太極更是眼見多爾袞于海蘭珠私會,次日而崩。實則不然,因為誠然在1641年,松山之戰(zhàn)(此戰(zhàn),大破明軍,洪承疇叛國投清)中,他都不顧軍情,趕回寢宮。但此事并未載于世,更是時間點上的錯訛之處(1641年與1643年)。
而也就在海蘭珠病逝之后,皇太極更是皇太極悲痛欲絕,寢食俱廢,乃至昏死過去。而且每逢佳節(jié)、祭日也都是舉行隆重的祭禮,即便是取得了1642年松錦之戰(zhàn)勝利,他都缺席了慶典,要知道投降的兩位可是大清王朝的“棟梁之才”洪承疇、祖大壽,就為了還在海蘭珠的喪期之內(nèi),而這一切的緣由也似乎都將,皇太極的死亡原因直指海蘭珠的病逝,皇太極哀傷過度,但是這真的是他死亡的病癥嗎?
如果說,這是誘因。那么,下面的原因大抵就是其癥結所在。
史載皇太極“上儀表奇?zhèn)ィ旑=^倫,顏如渥丹,嚴寒不栗”還記載其身形肥胖,更是騎千里良駒之后,也只能日行五十里??梢韵胍姡浞逝殖潭?,而這種過于肥胖的身材,以及其對于國家政務的日夜操勞,《清太宗實錄》記載其在位十七年間,每天睡眠時間從不超過6小時,事必躬親。而在1642年十二月,其打獵之時便因為“圣躬違和”而回。而伴隨其征戰(zhàn)中的還有就是其經(jīng)常流鼻血,以及被診斷為“風?!钡牟“Y,那么答案也便呼之欲出了——過勞死。
而現(xiàn)代醫(yī)學對于過勞死,給出的發(fā)生原因恰恰就是工作時間過長(皇太極睡眠不足6小時),勞動強度過重,再輔以心理壓力過大(誘因海蘭珠的離世)。而這也體現(xiàn)在皇太極逐漸變差的身體之上。
參考資料:《清史稿》《清太宗實錄》
最香艷的暗殺----皇太極之死
那是崇德八年(1643年)八月八日,皇太極赴睿親王府家宴。舞姬歌女的表演和金樽清酒的頻進使他覺得暈?!@暈眩是自從錦州戰(zhàn)場上回來就開始了,近日發(fā)作得越來越頻繁,每日里時常心悸,身上虛汗沁出,夜間也往往驚夢不斷。然而召太醫(yī)來診脈,卻又說不出所以然來,只開些寧神滋補的藥來交差。他自己便也當是勞累太過,長年征戰(zhàn)不得休息的緣故,便也不認真當一回事,只隨意調(diào)養(yǎng)著,不過想起來吃幾副藥罷了。
因這日又覺迷糊起來,便要退席小息片刻。多爾袞無法可想,令侍女扶皇上往自己房中休息,叫好好侍候。然皇太極寢時是不許有人在身邊的,便叫侍衛(wèi)與侍女都在門外守候,隨時聽召,自己抱枕閉目歇息。不一刻朦朧睡去,恍惚見一女子走來,像是海蘭珠又像是綺蕾,欲語還休,目光帶淚。
皇太極初時以為是綺蕾來接自己回宮,忽一想又覺不可信,再看那女子滿眼深情,再無懷疑,知是海蘭珠鬼魂來見,忙上前執(zhí)手叫道:“愛妃,你想死我了?!?
海蘭珠泣道:“皇上,自臣妾去后,無一刻不思念皇上,如今我夫妻團圓日近。然我雖渴望與皇上重逢,卻又不忍看皇上英年早逝,因此前來與皇上見上一面,請皇上勿以臣妾為念,擅自珍重,不可輕信身邊人,免使奸人得計。”
皇太極聽了不懂,問道:“愛妃這說的是哪里話?怎么不可輕信身邊人,又是什么奸人得計?”
海蘭珠嘆道:“天機不可泄漏。臣妾如今身列鈞天部女史,本應跳脫紅塵外,斬斷兒女情,然而臣妾不能相忘當年皇上待我一片深恩,今見皇上有難,特瞞過天兵天將來見皇上一面,實為擔心皇上安危。這便別過了?!闭f罷施禮欲去。
皇太極哪里肯舍,追上喊道:“愛妃莫走!”身子向前一掙,卻把自己掙醒過來,手里尤自扯著海蘭珠半截衣袖。一時內(nèi)心酸痛不已,便拿那袖子拭淚。忽然醒悟過來,既然是夢,哪里來的衣袖?
定睛看時,卻并不是什么袖子,倒是一塊詩帕,想是擱在枕下床邊,被自己無意中扯出來的。帕子是綠緞湖錦,上面字體娟秀中透著英氣,寫道:
莫向春雨怨春雷,水自風流花自飛。卓女情奔司馬賦,虞姬血濺霸王旗。
笛聲吹徹錦邊夜,鄉(xiāng)夢飛凌鳳殿西。贈我青絲掛鹿角,為君金鼎煮青梅。
絹子一角,繡著著小篆的“玉”字?;侍珮O看了,渾身冰涼亂顫,將那帕子收在袖中,往望便走。侍衛(wèi)丫環(huán)在門外站了一地,見皇上醒來,嚇得撲地跪倒磕頭不迭,皇太極順起一腳,將個侍從踢倒,一言不發(fā),徑自去了?;5闷溆嘁桓善蛷捏@疑不定,一邊磕頭求饒,一邊悄悄兒地使眼色叫外邊侍候的人趕緊往前堂報信去。
待到多爾袞得了信兒,并不知為著什么,只好整頓衣帽忙忙追來,皇太極已將出府,直追到殿門廊下方趕上了,多爾袞因緊著行禮問候:“皇兄怎么這便要走?是臣弟哪里招呼不周?”
皇太極看也不看他,只打鼻子里憤憤地“哼”了一聲,甩袖子便走。倒把多爾袞驚了個愣,立得旗桿樣兒,一動不動,眼睜睜看著皇太極去了,究竟不知到底是哪里得罪了他。
皇太極回到后宮,徑自往永福宮來。大玉兒率著一眾宮人跪接了,皇太極點一點頭,面無顏色,只道:“玉兒,你跟我進來。”又叫:“忍冬出去!”
忍冬不明所以,只得帶著所有服侍的人一同出去,既不敢捱近,也不敢走遠,怕隨時招呼著,只得都坐在房檐兒底下聽宣。
莊妃看到皇太極這般做作,又知他是從睿親王府里來,便已猜到三分——此情此景夢里心里也不知過過多少個遍兒,倒也并不驚惶,只溫婉地笑道:“皇上將人都遣去了,只得臣妾親自服侍您?;噬舷嚷宰蹋彝忾g剛煎了參湯,這便端一碗來給皇上醒酒?!?
參湯?皇太極聽著刺心,益發(fā)想起另一宗往事來。當下倒不急著先問帕子的緣故,只向莊妃道:“玉兒,你老實說,那年你到底是用什么辦法勸降了洪承疇?”
莊妃不意于此,倒吃了一驚:“怎么?”
皇太極淡淡地道:“沒什么,我只是想聽到實話。當初,你告訴我是用一碗?yún)珕拘蚜怂乃监l(xiāng)之念,求生之志。我信了你。但是,事情不會這么簡單,不會的。”
莊妃獻上參湯來:“皇上,喝一口吧?!彼M前一步。只能進,不能退了,沒有后路。
“略嘗一嘗。”她媚笑,笑得幾近凄厲。是他逼她出手的,是他將她逼到了絕路,逼得太緊了,簡直逼上梁山。
本來不需要這樣急,本來還有余閑,本來尚可從容。是他逼她的,退無可退,便只得進。
“皇上,喝一口吧?!彼^續(xù)勸著。
她勸得這樣殷切,笑得這么卑微。讓他無法拒絕。他只得接了,喝了,咽了。喝了她的參湯,便先軟了幾分氣勢,把滿腔憤怒換成深深嘆息:“玉兒,你當初也這樣勸洪承疇來著?我早應該想到,洪承疇一代名將,鐵骨男兒,不懼強權,不慕富貴,萬車金銀放在面前都不會動心,一碗?yún)涂梢宰屗皖^?”
莊妃自知無幸,已是豁出去,笑問道:“皇上,您到底想說什么?”
“告訴我實情!”皇太極上前一步,抓緊莊妃的肩搖撼,“我要知道真相!”
莊妃忍著沒有呼痛,只平靜地望著皇太極,一字一句地說:“真相是洪將軍降了您,這才是最重要的?!?
“什么?”皇太極一窒。
“結果最重要。至于用什么辦法勸降,又何必細問?”
皇太極松了手,連退幾步,驚愕地看著莊妃。這個自己同床結發(fā)十八載的女人,他覺得就要不認識她,是她成長得太快,還是,他根本從來就沒有看清過她?
她是這么美,成熟嬌艷,正是一朵花開到最盛的時候,身體每一寸肌膚每一塊骨骼都發(fā)育得勻稱妖嬈,渾身向外散發(fā)著一股逼人的女性魅力,只有瞎子才會看不見她的美,只有石頭人才不為她心動。
可是,自己就是那樣一個明目的瞎子,心軟的石頭。只為,自己的眼里只有皇權,只有戰(zhàn)爭,只有逐鹿中原的霸氣和斗志。是的,結果最重要,他太沉迷于勝利的喜悅,太在乎勝利,于是,忽略了許多細節(jié),忽略了眼前這個女人的美麗,更忽略了她的心機,她非同尋常的膽識和手段,以及毫不遜于自己的強大野心。
一個女人的身體是她最原始也是最強有力的武器,如果她不能用它來降服自己,至少可以用它來降服敵人,繼爾,以降服的成績來贏得自己的信任與重用。
歸根到底,自己還是敗在這女人的原始武器之下,通過洪承疇的被打敗而間接被打敗了。
當他嘉獎著她的成功的時候,其實就是彰揚自己的失敗。
是失敗,更是恥辱!只要是男人都不能忍受的恥辱!
驀然間,許多往事撞上心頭,圍繞著莊妃所發(fā)生的一切意外:綺蕾的流產(chǎn),睿親王妃的死,八阿哥的死,九阿哥的早產(chǎn),多爾袞形跡的可疑……難道……一陣心悸,皇太極忽然撫住胸口,一口鮮血噴出。
腥紅的血,夾著參湯特有的氣味,噴濺在床幃上,艷如桃花。
又是參湯。他忽然明白過來:“你沒有給洪將軍喝參湯,卻給我了!好!玉兒,玉兒……”
他的話沒有說完。他死了。
莊妃親手為他除去外衣,將他的尸身平放在床上,然后,才打散自己的頭發(fā),驚惶地叫喊起來。
天命十一年七月二十三日,努爾哈赤染病,到清河溫泉療養(yǎng)。八月初七日,因病勢沉重,決定返回沈陽,乘船順太子河而下,同時派人召大福晉阿巴亥來見。阿巴亥所乘的船,在渾河上的雞堡河段與努爾哈赤所乘的船相遇,準備隨后一起趕往沈陽。然而,努爾哈赤再也沒有回到沈陽,再也沒有見到他的兒子和部屬們。八月十一日未時(下午13-15時),六十七歲的努爾哈赤死在了渾河的船上,地址正在雞堡,距離沈陽四十里。阿巴亥只能陪著丈夫的尸體返回皇宮。阿巴亥成了陪伴努爾哈赤最后一刻的唯一一人。
努爾哈赤至死都沒有確立繼承人,后金王位的歸屬,成了一個極大的問題。按照努爾哈赤生前曾經(jīng)制定的“大汗共推”之說,皇太極被推舉為新汗。然而,這位新汗此時所擔憂的是阿巴亥作為努爾哈赤臨終前唯一的陪伴者――假如這位大福晉對皇太極繼位不滿,說出什么不利于新汗的“遺言”、或者以她的正妻的名份再加上三個兒子手里的軍隊來圖謀汗位呢?于是,一個陰謀出臺了。
八月十二日寅(凌晨3-5時)時,代善宣布了皇太極繼位的消息。剛死了丈夫的阿巴亥并沒對這個消息做出任何反映,因為這畢竟是諸皇族共推之舉。但是卯時(清晨5-7時)又一個消息被宣布:先帝早有遺命交代諸王――大福晉殉葬。
除了努爾哈赤療養(yǎng)的短短十幾天之外,阿巴亥一直跟隨的丈夫身邊,丈夫臨終時也只有自己陪伴,他不可能、也沒有時間見過這些王公,留下這樣一條遺囑。然而阿巴亥的哭叫和辯解沒有任何作用,所有的成年王爺和大臣都趕到了她所住的宮室,各種各樣的眼睛都緊緊地盯著她,惡狠狠的話也從這些道貌岸然的男人嘴里吐出來:“先帝有命,雖欲不從,不可得也。”
影視人物――皇太極
當明白自己不可能逃脫死亡之后,阿巴亥恢復了神智,這時候她唯一的愿望,就是能夠以自己的死確保三個兒子的平安。于是她更換了大福晉的禮服,佩戴上了自己所有的珠寶首飾,哭著向諸王請求:“吾自十二歲事先帝,豐衣美食,已二十六年。吾不忍離,故相從于地下。吾二幼子多爾袞多鐸,當恩養(yǎng)之?!敝T王這時也流下了鱷魚的眼淚,當眾一齊盟誓:“二幼弟,吾等若不恩養(yǎng),是忘父也,豈有不恩養(yǎng)之理!”于是,36歲的阿巴亥自縊殉葬(也有說法是被弓弦勒死),她死的時間是當天早晨的辰時(上午7-9時),距努爾哈赤去世不到二十個小時、距返回沈陽剛一個晚上,距殉葬令公布還不到一個時辰。她死后與努爾哈赤同棺斂葬。巳時(上午9-11時),棺木便迅速成殮。(從逼她殉葬到把尸體裝進棺材不過三四個小時)同殉者還有兩位庶妃,其中包括那位德因澤。這也許是皇太極卸磨殺驢,又或者叫殺人滅口。
烏拉那拉?阿巴亥(1590年―1626年),即孝烈武皇后,清太祖愛新覺羅?努爾哈赤的太妃,有“滿洲第二美女”稱號。其父為烏拉部滿泰貝勒。阿巴亥嫁給努爾哈赤時年僅12歲,在孝慈高皇后逝后,被立為大妃。這位來自烏拉部的稚嫩公主,既要博得汗夫的歡心,又要周旋于努爾哈赤眾多的妻妾之間,難度是夠大的了。然而,阿巴亥是一位非同一般的少女,不僅儀態(tài)萬方、楚楚動人,而且天性穎悟、禮數(shù)周到,言談笑語之間,無不令人心悅誠服。43歲的努爾哈赤對這位善解人意的妃子,愛如掌上明珠。兩年后,努爾哈赤便將幼小而聰明的阿巴亥立為大妃,獨占眾妃之首。
影視人物――孝烈武皇后
萬歷二十一年,葉赫、烏喇等九部聯(lián)合進攻建州,結果被努爾哈赤打得大敗。烏喇部的首領布占泰被俘,三年后才被釋放。布占泰嘗到了努爾哈赤的厲害,不敢再與建州作對。萬歷二十九年十一月,努爾哈赤毫不費力地滅了哈達部。哈達部的滅亡,使布占泰心驚肉跳。他深知努爾哈赤雄心勃勃,早有吞并各部的野心,為保住烏喇,布占泰決定把兄長滿泰(此時已死)的女兒阿巴亥嫁給努爾哈赤為妻。萬歷二十九年十一月,布占泰親自送阿巴亥到建州,與努爾哈赤成婚。當時努爾哈赤已43歲,而阿巴亥還只是個剛剛11歲的孩子。據(jù)說幼小的阿巴亥不僅豐姿貌美,而且頗有機變,這個不得而知,至少放在現(xiàn)在,她連小學都還沒畢業(yè)。但是對于當時四十好幾的努爾哈赤來說,阿巴亥至少是可愛的。僅僅兩年后,13歲的阿巴亥就被努爾哈赤冊為大福晉。作為一個既無資歷又無子女的少女來說,這份殊榮除了努爾哈赤對于和烏拉關系的考量,更多的還是由于對她的寵愛。
有一次在晚宴時,努爾哈赤望著年輕美麗的阿巴亥,想著自己逐漸老去,考慮自己百年之后將她托付何人。后金有收繼婚習俗,故努爾哈赤考慮在身后由大貝勒即二子代善繼娶阿巴亥的打算。代善也知道父親的這一想法,而阿巴亥也希望在努爾哈赤故去后在后金政權中尋找靠山。而后,隨著努爾哈赤小福晉德因澤的告發(fā),在天命五年引發(fā)大妃事件:
先告發(fā)說大福晉送食物給代善和四貝勒皇太極吃,皇太極接受而未食但代善接受而食之;又告發(fā)說大福晉經(jīng)常深夜出宮到代善家去;還告發(fā)說舉行聚會時,大福晉精心打扮和代善眉來眼去。努爾哈赤派人調(diào)查屬實,但由于家丑不可外揚,即以私藏金銀的罪名而將阿巴亥“離棄”。后世有人認為,德因澤告發(fā)是受到皇太極的指使,以達到排擠代善,打擊烏喇那拉氏的目的。
總之,阿巴亥帶著兒子過了一年多被休棄的日子,住在小木屋里自己煮飯吃。
天命十一年七月二十三日,努爾哈赤染病,到清河溫泉療養(yǎng)。八月初七日,因病勢沉重,決定返回沈陽,乘船順太子河而下,同時派人召大福晉阿巴亥來見。阿巴亥所乘的船,在渾河上的雞堡河段與努爾哈赤所乘的船相遇,準備隨后一起趕往沈陽。然而,努爾哈赤再也沒有回到沈陽,再也沒有見到他的兒子和部屬們。八月十一日未時(下午13-15時),六十七歲的努爾哈赤死在了渾河的船上,地址正在雞堡,距離沈陽四十里。阿巴亥只能陪著丈夫的尸體返回皇宮。阿巴亥成了陪伴努爾哈赤最后一刻的唯一一人。
努爾哈赤至死都沒有確立繼承人,后金王位的歸屬,成了一個極大的問題。按照努爾哈赤生前曾經(jīng)制定的“大汗共推”之說,皇太極被推舉為新汗。然而,這位新汗此時所擔憂的是阿巴亥作為努爾哈赤臨終前唯一的陪伴者――假如這位大福晉對皇太極繼位不滿,說出什么不利于新汗的“遺言”、或者以她的正妻的名份再加上三個兒子手里的軍隊來圖謀汗位呢?于是,一個陰謀出臺了。
八月十二日寅(凌晨3-5時)時,代善宣布了皇太極繼位的消息。剛死了丈夫的阿巴亥并沒對這個消息做出任何反映,因為這畢竟是諸皇族共推之舉。但是卯時(清晨5-7時)又一個消息被宣布:先帝早有遺命交代諸王――大福晉殉葬。
影視人物――孝烈武皇后
除了努爾哈赤療養(yǎng)的短短十幾天之外,阿巴亥一直跟隨的丈夫身邊,丈夫臨終時也只有自己陪伴,他不可能、也沒有時間見過這些王公,留下這樣一條遺囑。然而阿巴亥的哭叫和辯解沒有任何作用,所有的成年王爺和大臣都趕到了她所住的宮室,各種各樣的眼睛都緊緊地盯著她,惡狠狠的話也從這些道貌岸然的男人嘴里吐出來:“先帝有命,雖欲不從,不可得也?!?/p>
當明白自己不可能逃脫死亡之后,阿巴亥恢復了神智,這時候她唯一的愿望,就是能夠以自己的死確保三個兒子的平安。于是她更換了大福晉的禮服,佩戴上了自己所有的珠寶首飾,哭著向諸王請求:“吾自十二歲事先帝,豐衣美食,已二十六年。吾不忍離,故相從于地下。吾二幼子多爾袞多鐸,當恩養(yǎng)之?!敝T王這時也流下了鱷魚的眼淚,當眾一齊盟誓:“二幼弟,吾等若不恩養(yǎng),是忘父也,豈有不恩養(yǎng)之理!”于是,36歲的阿巴亥自縊殉葬(也有說法是被弓弦勒死),她死的時間是當天早晨的辰時(上午7-9時),距努爾哈赤去世不到二十個小時、距返回沈陽剛一個晚上,距殉葬令公布還不到一個時辰。她死后與努爾哈赤同棺斂葬。巳時(上午9-11時),棺木便迅速成殮。(從逼她殉葬到把尸體裝進棺材不過三四個小時)同殉者還有兩位庶妃,其中包括那位德因澤。這也許是皇太極卸磨殺驢,又或者叫殺人滅口。
天聰三年二月十三日,努爾哈赤入葬剛剛建成的沈陽福陵,同時入葬的還有孝慈皇后、阿巴亥和繼妃富察氏,但在官方史書上卻只記載孝慈皇后和富察氏,對阿巴亥一字不提,明顯是對阿巴亥的歧視。
影視人物――多爾袞
但是好景不長,多爾袞病死,順治很快開始清算自己和多爾袞之間的舊賬。順治八年二月,追論多爾袞之罪,多爾袞、阿巴亥以及多爾袞之妻的所有封典悉被追奪,神牌從太廟中撤出。阿巴亥的骨灰是否從福陵中遷出,尚待考證。雖然在127年后,乾隆帝為多爾袞恢復了名譽,但對其生母阿巴亥卻一字未提。從此,阿巴亥便銷聲匿跡了。阿巴亥第四次成了政治斗爭的犧牲品。
《清史稿?列傳一?后妃》:大妃,那拉氏,烏喇貝勒滿泰女。歲辛丑,歸太祖,年十二。孝慈皇后崩,立為大妃。天命十一年七月,太祖有疾,浴於湯泉。八月,疾大漸,乘舟自太子河還,召大妃出迎,入渾河。庚戌,舟次雞堡,上崩。辛亥,大妃殉焉,年三十七。同殉者,二庶妃。妃子三:阿濟格、多爾袞、多鐸。順治初,多爾袞攝政,七年,上謚孝烈恭敏獻哲仁和贊天儷圣武皇后,太廟。八年,多爾袞得罪,罷謚,出廟。
――這是相對中庸的一段記錄,回避了所有關鍵的細節(jié),卻又沒有失實之處,不愧大清都是皇太極的后代。
不過皇太極親自編定的《清太祖實錄》里關于阿巴亥的說法才最可笑:說阿巴亥“饒豐姿,然心懷嫉妒,每致帝不悅,雖有機變,終為帝之明所制。”因此努爾哈赤“留之恐后為患”,預先囑咐諸王“俟吾終,必令殉之。”
滿族的殉葬制度,早在關外部落時期就已經(jīng)盛行,孟古姐姐死時,努爾哈赤就曾將她生前的婢仆四人送去殉葬。早年為丈夫殉葬的也確實有無子的嫡妻,然而后金時期已經(jīng)完全改變---丈夫死后,嫡妻即使無子也不必殉葬,而是選擇一名無子之妾從殉。從殉之妾一般都要艷妝,然后由嫡妻率家人兒女向她行禮之后“上路”。最好的待遇是服毒自殺,或由家人以弓箭射殺或以弓弦絞殺,若是此妾不愿從殉的話,則會被家人活活掐死。
因此,阿巴亥做為生育了三子的嫡妻,而且還有兩個兒子尚未成年,她被選中殉葬絕對是非正常的事件。阿巴亥殉葬前督促皇太極當眾立誓,這才是多爾袞兄弟的真正保障所在,也是阿巴亥用死換來的最重要的結果。
阿巴亥是用什么方式死的,從已經(jīng)被再三修改的史料中只看得到“自殺”二字。影視劇里一般都安排她自縊。不過,那時的滿族仍以騎射為風,自縊這樣相對“斯文”的死法并不多見。而皇太極既然以"傳統(tǒng)"、“遺命”為由逼殉繼母,應該會做戲做足全套,阿巴亥很可能是被弓箭射殺或者弓弦絞殺而死的。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6128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