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知道:趙武靈王的結(jié)局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毥榻B,接著往下看吧~
春秋末年,晉國日漸走向下坡路,掌握軍政大權(quán)的韓、趙、魏三家取而代之,史稱“三家分晉”,這正是戰(zhàn)國時期的起點。
在韓、趙、魏三國中,趙國位置最北,大體包括今天的河北、山西、陜西、內(nèi)蒙部分地區(qū)。它的勢力范圍最遠時曾延伸到河南、山東的部分地區(qū)。因為處于中原和北方的加分地帶,它一邊和中原諸侯爭斗,一邊又要防御北方游牧民族。
周顯王四十三年(前326),趙國的一代雄主趙肅侯去世。說起趙肅侯,他曾經(jīng)不斷開疆拓土,征戰(zhàn)四方,戰(zhàn)果頗豐,讓趙國代替魏國而成為三晉中最強大的國家。
肅侯死后,他十五歲的趙雍繼位。趙雍就是著名的趙武靈王。受好戰(zhàn)的父親影響,趙武靈王精通軍事,崇尚武力,有與年齡很不相稱的成熟冷靜。
當時,魏、楚、秦、燕、齊五國本想趁著趙肅侯去世的機會報當年的一箭之仇。他們假借吊唁趙肅侯的名義,都各自帶著精兵強將前往趙境。
趙國易主,各種覬覦的眼光猶如凌厲的刀子刺向趙武靈王??简炈臅r候到了。
才智和膽識是撐起一個人的基本素質(zhì)。年少的趙武靈王命令軍隊戒嚴,并迅速聯(lián)合韓、宋兩國,形成統(tǒng)一陣線;同時,他請求越王攻楚、樓煩國攻燕。有了援手,魏、楚、秦、燕、齊瓜分趙國的夢想瞬間崩塌。
這枚冉冉升起的新星,讓人刮目相看。魏、韓兩個昔日的對手主動前來示好。
化解了中原的威脅,北方的游牧民族又成了趙武靈王的心頭大患。游牧民族機動性強,他們燒殺搶掠,打一槍換一個地方。以步兵和戰(zhàn)車為主的趙軍疲于應付,幾乎沒有沒有還手之力。
怎么辦?不改革就沒有出路。趙武靈王“今吾將胡服騎射以教百姓。”(《戰(zhàn)國策》)。“下令易胡服,改兵制,習騎射?!?《史記》)。
趙武靈王下令,在全國范圍內(nèi)改穿輕便的胡服。和寬袍大袖、拖泥帶水的漢服相比,北方游牧民族的胡服窄袖長褲,簡便易行,利于騎射。同時他在軍隊中推廣騎馬、射箭等技能,逐漸放棄原本被廣泛采用的戰(zhàn)車、長矛。
任何改革都會遭到質(zhì)疑和反對,但趙武靈王走在自己規(guī)劃的路線上,趙軍戰(zhàn)斗力提高,國力逐步強大。
改革之后,趙軍先后擊敗中山、樓煩等勢力,領(lǐng)土不斷拓展,趙國的統(tǒng)治加強。
然而,性格就是命運。功績卓著的趙武靈王卻因為過度仁慈招致了人生悲劇。
對于自己的四個兒子,趙武靈王很是喜歡長子趙章和次子趙何。按照嫡長子繼承制,最初趙武靈王立了趙章為太子。但是,韓夫人(趙章生母)去世后,趙武靈王寵愛的吳娃央求把兒子趙何立接班人,趙武靈王答應。
趙章早年跟隨父親四處征伐,武勇過人,戰(zhàn)功赫赫,受人推崇,在趙章身上,趙武靈王看到了年輕的自己。
趙章不得不讓出太子之位,轉(zhuǎn)奉比自己小十歲的弟弟。盡管趙武靈王心中有過不忍,但是為了自己心愛的女人,他犧牲了長子的利益。
怎么對待趙章?趙武靈王很是心疼,思前想后,封他為安陽君,統(tǒng)治代郡,安排田不禮輔佐。
不久,趙武靈王宣布禪位于趙何,自己在沙丘行宮當起了“主父”。
趙何(趙惠文王)繼位后,將趙國治理的還算不錯。屯駐代郡的趙章常常心里不舒服,再加上田不禮等人的教唆,趁著趙武靈王、趙何在沙丘打獵,趙章發(fā)動了兵變。他想用父親賜予的兵權(quán)結(jié)束弟弟的王位。
但是,趙章的叛亂很快被平定,他成為孤家寡人。大敵當前,他躲到父親的行宮請求避難。手心手背都是肉,趙武靈王接納了他。
趙國將領(lǐng)公子成、李兌等人率兵趕來誅殺趙章。因為趙章躲在父親宮中,怎么辦?
思前想后,李兌、公子成等背著趙惠文王強攻,趙章被殺。
但公子成率兵包圍了武靈王的行宮,這是重罪。一不做二不休,他索性不許武靈王出宮。三個月后,趙武靈王被困餓死。
歷史不能假設(shè)。但當初趙武靈王不是因為心疼趙章,而將他封到外地,這一切或許就能避免。
一切起源于廢太子章,立太子何。趙武靈王本來是立嫡長子趙章為太子,將來繼承自己的王位,而趙章各方面的表現(xiàn)也很強,完全可以勝任國君。想不到的是,趙武靈王聽了自己美女寵妃的枕邊語,把太子章廢掉,立與這位寵妃所生之子趙何為新太子。
過早傳位給趙何,喪失權(quán)利。趙武靈王在無病無痛,還可以繼續(xù)擔任趙國國君的時候,就主動放棄了自己的王位,把它讓給了趙何,也就是趙惠文王,自己當一個太上皇。但他也沒閑著,帶兵滅了中山國,完成了趙國一直沒完成的事業(yè)。
一錯再錯,想將趙國一分為二。趙武靈王天天看著本來是皇帝的哥哥,現(xiàn)在天天給弟弟俯首稱臣,覺得有愧與趙章,就向趙惠文王提出將趙國的一半分給趙章,分開治理。一國兩王,這趙惠文王怎么會同意。
遇上不留情面的兒子,趙武靈王最后被餓死。趙章看他不同意,就起兵奪位,結(jié)果兵敗,逃到趙武靈王的沙丘宮躲著。趙惠文王帶兵把沙丘宮圍起來,逼趙武靈王交出了趙章,把趙章處死??蓛鹤硬]有就此放過父親,而是繼續(xù)把趙武靈王困在沙丘宮,斷水斷糧三個月,最后一代雄君被活活餓死在行宮。
權(quán)力之上沒有親情。趙武靈王的結(jié)局再次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在中國古代的皇權(quán)里,在至高權(quán)力的面前,親情必須讓路。
趙武靈王是戰(zhàn)國也是中國歷史上文治武功最厲害的君王之一,無奈在處理繼承人的問題上,因父愛仁慈,處理不當,而讓自己在臣子的圍困下,活活餓死,讓人唏噓不已。
趙武靈王一生多難。父親去世,還未下葬,魏國就組織五國帶重兵以吊唁為名來瓜分。還是少年的趙武靈王臨危不亂,通過精心的謀劃和堅決的抵抗,讓五國無功而返。趙國地處北方,不斷受到游牧民族的侵擾。使得趙國沒有后方,積貧積弱,無力參與列國爭雄。于是趙武靈王親自化裝成胡人,在找到胡人兵力強大的原因后,痛下決心,全國君臣百姓士兵均穿胡服,練習騎射。要打敗強大的敵人,就先向敵人學習,而改風易俗。這份氣概,回望古今,千古罕見。終于以強大的騎兵,北驅(qū)胡虜,難滅中山國,拓地千里,成為唯一能與強秦相抗衡的大國。
隨后,更干了一件中國所有君王都不敢做的事。為大敗強秦,趙武靈王傳位給趙何,自稱主父?;b成趙使,出訪秦國,刺探秦國情報,準備以十萬鐵騎,北上繞云中,直擊咸陽。如果再給趙武靈王一些時日,以其雄才偉略,偷襲并打敗強大的秦國,并非難事。然而,因為自己在繼承人的問題上,優(yōu)柔掛斷,讓自己慘死。
趙武靈王本封長子公子章為太子。然而后的吳娃,美貌過人,因為疼愛,于是改封她的兒子趙何為太子。然而,趙武靈王有一次,看到身為哥哥的公子章下跪,參拜已是太子的弟弟趙何,想到自己的偏愛而廢除了長子的太子之位,內(nèi)心滿是愧疚。于是,趙武靈王不顧大臣的激烈反對,做了他一生唯一的一件也是致命的錯事。賜給公子章以封國,并允許他掌兵。而這讓公子章有了禍心和非分之想。后來趙國軍政逐漸被趙王何統(tǒng)治,主父無法推行自己的滅秦之志,準備輔佐公子章,制造分歧,重新等位。
公子章在精心準備下,終于動手了。然而很快就被趙王擊敗。公子章逃到主父行行宮,被提前準備好的公子成和李兌圍困,強行殺掉公子章后,將宮中隨從全部驅(qū)散,只留主父一人在宮中。主父欲殺出,然而兵士無人敢擔當殺君之罪,所以他們只圍不殺??蓱z的趙武靈王,在吃光本就不多的糧食之后,抓鳥捕鼠為食,最終被活活餓死。在為困三月之后,他們才入宮收尸體,此時曾經(jīng)強壯無比的趙武靈王,餓得已無人形,全身只剩下皮和骨頭。
而這些,趙王何裝作不知。直到抬出尸體后,才公示天下,以隆重葬禮,下葬這個趙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帝王。全國舉哀!想到趙武靈王的一生,波瀾壯闊,想到他的死,令人感傷不已。
在戰(zhàn)國末期,除了秦國秦惠文王、秦昭襄王等優(yōu)秀君王之外,與這父子二人差不多同時代的趙國也出了一位了不起的君王,他就是在歷史上搞胡服騎射的趙武靈王。這位趙武靈王應該算是歷史上最特殊、最另類的一位君王。
說趙武靈王特殊、另類可是有據(jù)可查的,一方面他在政治、軍事上頗有作為,另一方面他在繼承人問題上又是最糊涂的人。趙武靈王生于公元前340年,卒于公元前295年,他是一位比較有戰(zhàn)略眼光和膽識的君主,大約在公元前307年,趙武靈王開始推行軍事改革,號召全國百姓都改穿胡服(即游牧民族的服裝),學習弓馬騎射。除了推行胡服騎射的改革,趙武靈王還比較善于用人,他在推行改革時,手下聚攏了一些比較能干的大臣,有樓緩、肥義等。這些舉措使趙國軍事力量不斷增強,成為了能夠與秦國一較高下的強敵。
可實施胡服騎射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卻不容易,趙武靈王和他手下的大臣在實施改革前,他曾對樓緩說:“咱們中原的衣服,袖子太長,腰際肥大,領(lǐng)口過寬,下擺太大,穿著這種長袍大褂走路做事都不方便?!睒蔷徑又f:“還特別費衣料?!?/p>
于是,趙武靈王便繞起袖子,摟起下擺說:“我想仿照胡人(游牧民族)的樣子,把大家穿的大袍子改成窄袖短衫,這樣大家走路做事就會方便不少?!睒蔷忂M一步指出:“穿這樣衣服,就連打仗都更靈便了!”趙武靈王說:“是這樣,咱們現(xiàn)在打仗全靠步兵,有了馬匹就只知道用它拉車,所以,我打算讓咱們的部隊也穿上胡服練習騎馬射箭,形成騎兵戰(zhàn)斗力,再配合步兵,那樣我們部隊的戰(zhàn)斗力一定會增強不少。”
后來,樓緩把趙王的想法告訴了肥義,肥義也很贊同。于是,在某一天的朝堂上,出現(xiàn)了這樣的奇怪情景:趙武靈王和樓緩、肥義都穿著小衣袖的短戰(zhàn)衣出現(xiàn)在朝堂上。這種奇怪的局面令其他大臣目瞪口呆,趙武靈王順勢宣布了實施胡服騎射的決定。但大臣們卻不大贊同,覺得這樣做是丟臉的行為,是丟了中原文化和禮儀。但趙武靈王卻下定了決心,決定非實施不可。他甚至用無數(shù)理由說服了最頑固的叔叔公子成,后來那些想不開的人看到公子成都改穿胡服了,便只得隨著改穿。
衣服改好了,趙武靈王便展開了學習胡人騎馬射箭的本領(lǐng)。經(jīng)過一年的努力,他便練成了一支騎兵部隊。軍事實力增強之后,趙武靈王決定把部隊拉到戰(zhàn)場上檢驗,他先后親自率軍消滅了臨近的中山國和東胡以及附近的幾個部族。到了實行胡服騎射的第七年,趙武靈王不但收服了林胡、樓煩,還將地盤擴大到西北的代郡、雁門,西面的云中、九原等地。
趙武靈王實施胡服騎射取得了較大的成果,這令他對治理國家產(chǎn)生了奇怪的想法,就是打算自己專門負責軍事斗爭工作,而把國內(nèi)的其它日常政務工作交給兒子管??稍谟媚膫€兒子管的問題上,他卻犯了糊涂,先立了大兒子為太子,可又覺得小兒子能干,便廢了大兒子的太子之位,讓小兒子繼位為趙惠文王。而趙武靈王自己則別出心裁地將自己改成為“主父”,并安排肥義為宰相,李兌為太傅,公子成為司馬,同時封了大兒子為安陽君。
可惜聰明的趙武靈王,這次卻犯了一個大錯,最終導致了沙丘兵變,不但大兒子被殺害,就連自己也被圍困在行宮中,活活餓死。落得個“先英明后糊涂”的遺憾結(jié)局,令人唏噓!
因為他犯了身為帝王最不應該犯的錯誤“脫離群眾”。所以他的死亡是必然的。
趙武靈王是將趙國推向軍事鼎盛的一代雄主,也是戰(zhàn)國時期很另類或者說思維超前
的君主。最重要的是,趙武靈王一直都把最重要的軍權(quán)握在自己的手中。按理說,這樣強大的帝王是不可能有這么悲慘的死法的。可是趙武靈王確實是被活活餓死的。
其實趙武靈王是在退位之后,被活活餓死的。主要原因我覺得是讓位太早,對于接班人首鼠兩端,對于兩個兒子的動向毫無引導,直接釀成悲劇。
我之所以說他脫離群眾,是因為不管是老百姓還是他的官員他的兒子,都普遍認為,既然退位了那么權(quán)力就需要讓出來,不能不當?shù)弁踹€想成為國家的最高統(tǒng)治者。這是任何人都不能接受的。
餓死趙武靈王在當時是對于趙惠文王是無奈之舉了,殺和放都不行,李兌和惠文王,李兌殺了武靈王之子,釋放武靈王則必定成為背鍋俠被誅殺。而惠文王,釋放父親后勢必因兄長被殺被父親怨恨,若有別的兄弟,未必不會落得與兄長一樣被廢身死的下場,因此,雙方都見死不救,任其慘死。
如果趙武靈王能夠多站在“群眾”們的角度想想,知道怎么用帝王之術(shù)來控制“群眾”,那么必然不會讓自己走到這么丟人慘死的結(jié)局。
大家是不是也覺得趙武靈王真的不適合成為帝王呢?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6138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