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知道讀者都很感興趣范進中舉,今天給大家?guī)砹讼嚓P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吳敬梓的小說《儒林外史》中有一篇很有名的故事,曾經(jīng)入選過中學語文課本,叫《范進中舉》。它刻畫了一個名叫范進的書生在五十歲的時候考中了舉人,在得知消息的那一刻發(fā)了瘋,以及當時圍繞在他身邊的社會眾生相。
這一篇章深刻揭露了當時封建科舉制度對老百姓的毒害,也是吳敬梓從自己的經(jīng)歷中演化而來的。那么在清朝,為什么范進在中了舉人之后會瘋呢?是否是這個舉人在當時就是一個了不起的官職呢?當然不是,聽我道來。
從秀才到舉人,不僅僅只是名稱的變化,而是質的飛躍,按照當時清政府的規(guī)定,舉人是入門磚,相當于我們現(xiàn)在考進了大學。你只有中了舉人,后來的路才能繼續(xù)往下走。在中了舉人之后,政府會給你一筆錢,供你進京參加考試,如果中了進士,那就可以當京官了。
如果實在不能中,政府會給你外放一個小官,這個小官是什么呢?不是村長喲,以現(xiàn)在的職位對比來說,相當于一縣之長。也就是說,范進從中了舉人的那一刻起,最次也是個縣長了,他能不瘋嗎?
范進在中舉之前,家里窮得叮當響,連鍋都揭不開了,飯都沒得吃了。然后突然之間,所有人都對他畢恭畢敬,這種從地獄到天堂般的感覺,放在誰身上,都會讓人發(fā)瘋,更何況范進還是一個考了一輩子的老秀才。
中舉之后的第二大好處是不用再交稅了,包括不用出實物,也不用出徭役,種地也不用交稅。后來,有很多人把地掛在范進的名下,就是看中了他這點好處,而范進只需要躺在那里收錢就可以了,這樣的日子,想想都讓人激動。
第三點好處是身份的巨大轉變,以前的范進是什么人?人見人欺,連街上的乞丐都看不起他,現(xiàn)在呢?一旦中了舉人,連縣官都跟他稱兄道弟,而且這種身份的轉變沒有過渡,幾乎就是在一夜之間發(fā)生的。
那一刻,范進脆弱的心理再也無法承受這種刺激了,他瘋了,直到老丈人打了兩拳才把他打醒。因為這兩拳,老丈人還怕得要死,生怕以后受到報復。范進一夜之間從平民變成了中產(chǎn),巨大的心理落差讓他一時這間無法適應。
吳敬梓的小說《儒林外史》之所以能夠成為不朽的名著,就是因為它一針見血地寫出清朝末年社會的種種怪象,范進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不過話又說回來,這樣的事情就算是發(fā)生到現(xiàn)在,一些人心理上也是會受到強烈刺激的。
也許不會發(fā)瘋,但是激動一陣子肯定還是有的。腳下的路有千萬條,對于當代年輕人來說,能夠進入高等學府當然是好事,進不了也沒有必要沮喪,社會這個大學堂實際上能夠帶給我們更多的豐富知識。
當你積極融入到社會大學堂以后,你會發(fā)現(xiàn),不光理論知識會大大增加,更重要的是,你能夠學會坦然處之,應對任何因難。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6146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