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不了解乾隆,接下來跟著小編一起看看。
同樣在乾隆年間,清朝還發(fā)生了一件讓乾隆頭疼的貪污案。為了這樁貪污案,乾隆在不得已之下竟然修改了兩次國家律法。到底是誰那么牛叉,竟然還讓乾隆為他修改律法呢?
自從康熙打創(chuàng)了盛世以后,他的兒子和孫子都再接再厲,使清朝的實力進一步增強。國家強了以后,那些蛀蟲也開始蠢蠢欲動了。沒有哪個皇帝敢保證自己的國家全都是清官,只要情節(jié)不嚴重就可以了。
但是,就在乾隆為他治理的國家感到無比驕傲時,甘肅卻爆發(fā)了“甘肅冒振案”。說起來,案發(fā)的主角王亶望不過是小角色而已,而且他所貪污的銀兩也不算很多。
問題是,王亶望貪的不多,并不代表朝廷的損失不大。
當時涉案人員從總督到小縣令都有,總人數竟然有一百一十三人,涉案總金額達到二百八十多萬兩銀子。這件案件的范圍可以說是乾隆接管以后最廣泛的。
別的官員貪污都只是接收下級官員送的銀子,或者偷偷做一些違法的買賣而已。這件案件卻涉及到了江蘇、浙江、云南等幾個大省。
這些地方官員在王亶望的領導下,整體以賑災為名,把監(jiān)糧折合成銀子,再進行貪污。
當乾隆得知自己治理下的國家竟然發(fā)生了這么大的案件以后,驚訝不已,他一直以為自己治理下的國家是繁榮昌盛的,卻不想竟然發(fā)生了這等不可置信之事。
作為案件的關鍵人物,王亶望的家里是最不缺錢的,他父親是江南巡撫王師。王師可是朝中出了名的清官,而且還是一位非常有錢的清官。
他覺得自己的兒子沒有多少本事,去科考的話不一定成功。所以,他干脆出錢給兒子捐了個官。
正因為有了王師的這個操作,王亶望才直接當上了官。其實王亶望的頭腦還是非常靈活的,他父親花錢給他捐官,他就想辦法賺回來。
自從他被調到甘肅以后,他就搞起了“捐監(jiān)冒賑”。當時,國家的糧食收成不太理想,為了解決糧食問題,國家用捐糧的方式來換取監(jiān)生的資格。
王亶望正是往這一塊下手,他先是把糧食給折合成銀子,對監(jiān)生的名額直接進行拍賣。他在得到了銀子以后,又向朝廷說糧食都賑災去了。
乾隆雖然想做明君,但是他遠在京城,王亶望卻在甘肅,相差那么遠,不管王亶望做了什么,皇帝都不知道。而且,王亶望并不是一個人私吞了貪污得來的銀子,而是把大部分都分出去,只留下一份給自己。
可以說凡是在甘肅任職的官員被他用利益捆綁了,至于王亶望的下級們,他們?yōu)榱说玫礁玫馁Y源,只會不斷的“孝敬”這位大人,又怎么會讓王亶望難做呢?
這一切都那么完美,皇帝不但不知道王亶望的可惡,反而把王亶望的官職升為了巡撫。不過,做過的事情總是會留下痕跡的,這件事情還是被皇帝發(fā)現(xiàn)了。
甘肅大案之所以被發(fā)現(xiàn),并不是被人舉報,而是因為被人彈劾浙江一帶的官員弄虛作假。就在浙江案件不久后,皇帝以現(xiàn)甘肅并沒有旱災這個消息起了疑心。
皇帝起了疑心以后,馬上派官員去審問王亶望,這才知道此人竟然那么糟糕。他之所以那么看重王亶望,第一是因為王亶望的父親是德高望重的清官,他覺得清官的后代應該也清廉才對。
第二,王亶望怎么說也是朝廷的官員,不論如何也應該給機會讓他展現(xiàn)自己才對,卻不想王亶望的膽子竟然那么大。
當官的思維都非常搞笑,他們認為自己的血脈都是非常高貴的,可是,他們的兒子在讀書方面卻老是不行。因為太多貴族擔心自己的后代被其他學子擠下來,于是在順治年間就出了“捐監(jiān)”的政策。
捐的糧食越多,他就越可以跳級,王亶望就是因為他的父親捐了很多糧食,才跳過了科考,直接當了官。
可惜,這個政策在實施的時候卻存在很在弊端,官員和商人都覺得捐糧食太麻煩了,于是干脆折合成了銀子,結果,皇帝用監(jiān)生資格換取預備糧的計劃落空了。
再者,那官員花錢買了官,就會在當官以后賺更多回去。乾隆隱隱想到了不對勁的地方,于是便取消了這個制度。
可是,直接取消卻對甘肅非常不利,因為甘肅常年干旱,一旦國家沒有預備糧,隨時都有可能出事。于是,甘肅的官員請求皇帝恢復捐監(jiān)制度。經過商量以后,皇帝同意了甘肅地帶可以繼續(xù)捐監(jiān)。
不過,皇帝也有條件,只可以用糧食,不可以用銀子代替。
誰也沒有想到,王亶望到了甘肅以后,竟然有膽子把整個甘肅的官員都拉到自己的賊船上。不管是做好事還是壞事,都大家一起做,有好的結果大家一起分享,不好的也一起分擔。
為了使他們的貪污操作更加方便,王亶望還在甘肅制定了一個制度:所有官員在自己的管轄內設立辦事處,一旦遇到需要用錢時,就馬上聯(lián)系大家,方便大家送錢。
就這樣,王亶望在遠離皇城的地方,過著悠哉的生活。在王亶望任職滿半年以后,他上報朝廷,一共有接近兩萬人捐監(jiān),得了八十萬石糧食。
過了兩年,王亶望再次上報,捐監(jiān)的人數上升上十五萬,得到了六百萬石糧食?;实劭此敲茨芨?,所以把他升為了巡撫。
按照當時的律法,只要貪污一千兩就得判死刑了。可是,這樣一來,整個甘肅的官員都得判死刑。為此,乾隆只好把一千改為一萬。
但是他發(fā)現(xiàn)就算這樣,還是有大半官員得死。他只好再次修改律法,把一萬兩改為兩萬兩,而且提出曾經得到過朝廷嘉獎的人還可以免除死刑。
在乾隆一改再改之下,最終被判死刑的人總共只有五十二個。
所以說王亶望雖然沒有貪污多少,但是牽連人數甚廣,不得不讓乾隆兩次修改律法!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6153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