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知道:朱棣篡位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毥榻B,接著往下看吧~
歷史上不乏兄弟之間爭奪皇位,即使是叔侄之間都會為了一個皇位鬧得你死我活。
明朝曾經(jīng)有過一場靖難之役,就是關于一對叔侄之間的事情,這對叔侄就是朱棣和朱允炆,為了一個皇位,朱棣派兵攻打南京城,最終南京城被攻下,而后朱棣順利登基,很多人不明白,為何朱棣只是攻下南京城就順利當了皇帝,難道沒有人會抗議不服嗎?
朱元璋立朱允炆為太子
先來說說朱允炆,大家都知道,朱允炆的皇位是朱元璋指定的,在太子朱標去世之后,朱元璋的其他兒子們都正直壯年,太子一死,怎么也得是從這些個兒子里挑一個?所有人都是這樣想的,包括朱元璋的兒子們,但事實出乎意料,朱元璋并沒有從兒子們中挑一個,而是直接指定了朱允炆。
這個行為著實不妥,而且朱元璋的兒子們可都是跟隨過他上戰(zhàn)場打過仗,立下過無數(shù)功勞的,朱允炆做過什么?不就是有一個好爹,仗著朱元璋寵長子,又寵孫子?大家都很不服氣,朱棣就是其中一個,但他聰明,選擇不說。
論實力,朱棣比朱允炆強,論心機朱棣更是比朱允炆強上很多,這樣的情況被朱元璋看在眼里,所以他才在去世之前立下了遺詔,其中一條就是讓朱允炆削藩,并下令他去世之后絕不能讓藩王們進入南京城??梢娬撋钪\遠慮唯有朱元璋,朱棣第二,玩不過當?shù)?,但比起侄子來說是毫無壓力。
朱允炆惻隱之心不削藩
可惜朱允炆并沒有聽取朱元璋的建議,甚至是動了惻隱之心,他想著畢竟叔侄一場,總不能趕盡殺絕。
正是他這次的心軟,為自己留下了一個最大的敵人,在之后的為政生涯里,他終于發(fā)覺到藩王的勢力甚大,會威脅到他的地位。他決定削藩的決定被朱棣知道之后,朱棣終于有了借口。
朱棣以“清君側”為名,認為建文帝身邊有小人作祟,因為小人的建議,才讓建文帝決定削藩,將靶子對準自己的皇叔。
如果是朱元璋去世的時候,朱允炆聽從朱元璋的話削藩,那么所有的責任都可以推給朱元璋,而且那時候藩王的勢力不大,又因為朱元璋才去世,如果他們不愿意,就等同于造反,可如今呢?朱允炆已經(jīng)失去了最好的時機。
在靖難之役的時候,朝中的大部分官員們和朱允炆其他幾個皇叔都堅定立場,只看不動手,坐等這對叔侄自相殘殺,到最后到底誰才是最后的大贏家,這樣不管是朱允炆還是朱棣贏了,他們都不得罪人,也許還可以撿漏。況且朱允炆登基之后,在朝中的威信并不大,只有少數(shù)官員因為曾經(jīng)跟隨過朱元璋才效忠朱允炆。
靖難之役朱棣最終獲勝
南京城被攻破之后,朱允炆就失蹤了,關于他的失蹤說法很多,有人覺得是朱棣對外放出了風聲,其實是囚禁了朱允炆,畢竟如果朱允炆不死,那么他這次攻打豈不是白費心機,畢竟只是為了“清君側”,又不是實打實清君,可朱允炆一死,他也不好做,總不能落上一個逼死親侄子的罪名。
而朱棣最終可以贏得這場勝利,順利當上皇帝,其一就是朱允炆的威信并不大,朝中的大部分官員們都保持中立態(tài)度,認為這兩個人誰當皇帝都無所謂,反正他們都姓朱,只要不損害自己的利益就好。
其二就是朱棣的態(tài)度問題,他攻進南京城后并沒有直接攻入朱允炆的寢宮,反而去了朱元璋的陵墓,做戲做到底,將一個孝子忠臣演繹得淋漓盡致,所以后世很多人明知道他造反,卻也挑不出毛病來。和他一比,朱允炆會輸一點都不冤吧!
參考資料:
《明通鑒》《永樂大帝》等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6155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