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不了解乾隆的事情,接下來跟著小編一起欣賞。
近日來,清宮電視劇《延禧攻略》、《如懿傳》連番熱播,劇中的乾隆皇帝年輕帥氣,聰明睿智,勤于朝政。同時,他還是一位癡情的丈夫,對富察皇后用情之深,令無數(shù)觀眾動容。那么,歷史上真實的乾隆到底是怎樣一個皇帝呢?答案和你想象中的不一樣,也和電視劇演繹中的不一樣。
乾隆皇帝畫像
在許多人的觀念中,清朝之所以最終會淪為帝國主義列強“砧板上的魚肉”,關(guān)鍵原因就在于其奉行的閉關(guān)鎖國政策。結(jié)果導致跟不上世界形勢的變化,被西方國家甩開一大截。這個觀點當然沒有錯,不過也不是整個清朝時期都落后于西方世界,在清朝中前期,中國國力是當之無愧的世界第一,GDP曾占世界總量的三分之一,比今天的美國還要高出一大截。
那么,清朝是如何從“世界老大”,淪為被帝國主義列強欺凌的半殖民地國家呢?關(guān)鍵答案就在于一個人:乾隆皇帝。
許多人認為乾隆實際執(zhí)掌國家最高權(quán)力63年,在此期間是清朝國力最鼎盛的時期,乾隆應該算得上是一位非常優(yōu)秀的皇帝。而實際上,乾隆執(zhí)政的60多年正是清朝由盛到衰的轉(zhuǎn)折點,也是中國被西方大步甩開的最關(guān)鍵幾十年。
《延禧攻略》乾隆劇照
乾隆皇帝出生于康熙五十年(1711年),當時西方世界文藝復興剛剛結(jié)束,資本主義開始萌芽。此時清朝無論是在經(jīng)濟實力還是軍事實力上,都完全足以碾壓西方任何一個國家。
雍正十三年(1735年)八月二十三日,雍正帝去世,寶親王愛新覺羅·弘歷繼承皇位,即乾隆皇帝。乾隆在位初期,糾正了不少康熙、雍正兩朝遺留下來的弊政,并繼承和發(fā)展了有積極意義的政策,使得“康乾盛世”進入了高峰期,大清王朝進入了全盛時期。
《延禧攻略》乾隆劇照
乾隆三十年(1765年),大清國沒有發(fā)生什么特別重要的事情,但乾隆皇帝的后宮卻發(fā)生了巨變。皇后輝發(fā)那拉氏(《延禧攻略》中的嫻妃、《如懿傳》中的如懿)被乾隆皇帝“不廢而廢”。貴妃魏佳氏(《延禧攻略》中的魏瓔珞、《如懿傳》中的魏嬿婉)被冊立為皇貴妃,代行皇后之職,統(tǒng)領(lǐng)后宮。
同樣是在這一年,在世界的另一頭也發(fā)生了巨變。英國紡織工詹姆斯·哈格里夫斯發(fā)明了珍妮紡紗機,英國正式進入“工業(yè)革命”。
乾隆四十年(1775年),清軍平定了準格爾部首領(lǐng)達瓦齊的叛亂,成功維護了國家領(lǐng)土主權(quán)的完整。在太平洋的另一邊,美國爆發(fā)了“獨立戰(zhàn)爭”。此時的美國還是一個尚在襁褓中的嬰兒,誰也想不到在兩百年后,它會成為一個排名世界第一的超級大國。
乾隆五十年(1785年),大清國依然是一片歌舞升平的景象。乾隆皇帝為了表示其皇恩浩蕩,在紫禁城中舉辦了一場千叟宴。大清國年過60者約三千余人共聚一堂,整個宮內(nèi)觥籌交錯,宴會場面之大,實為空前。
而在遙遠的英國,發(fā)明家瓦特改良蒸汽機,并正式投入使用,這也是工業(yè)革命的標志性事件,人類社會正式進入了一個新時代。
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英國馬戛爾尼使團來到中國,并帶來了工業(yè)革命的最先進產(chǎn)品,以及天文、地理、科學等最新研究成果。使團希望用這些先進的工業(yè)產(chǎn)品和清朝開展貿(mào)易,促進雙方的發(fā)展??墒乔』实蹍s以“天朝物產(chǎn)豐盈,無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貨物以通有無”為由,拒絕了使團的貿(mào)易請求。清朝徹底喪失了在工業(yè)革命中逆風翻盤的機會。
嘉慶四年(1799年)正月初三,乾隆皇帝駕崩,終年89歲。四十多年后,清朝和英國爆發(fā)“鴉片戰(zhàn)爭”。人數(shù)不足兩萬的英軍用堅船利炮,徹底擊潰了數(shù)十萬清軍。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很多人都不了解和珅,劉墉和紀曉嵐的事情,接下來跟著我一起欣賞。
對于普通百姓來講,了解歷史的途徑大多都來自于一些相關(guān)的古裝劇,真正細查史料者并不多。而古裝劇為了塑造人物形象和看點,往往會將劇情及人物事跡進行虛構(gòu),這也造成了觀眾對這些歷史人物的錯誤認知。
在眾多的古裝劇中,因為距離時間較近,人物事跡較為清晰等原因,自然以清代為背景的電視劇最多,影響也最為廣泛,它所刻畫的一些人物形象,甚至已經(jīng)讓人們當成正史來評說了。
可是,古裝劇畢竟只是一種演繹形式,即便是參照了正史創(chuàng)作的歷史劇,也是有虛構(gòu)成分存在的,其中的一些讓人印象深刻的角色在歷史上雖然存在,但其真實形象和事跡卻也不完全屬實,甚至還會偏頗較大,如果真的了解了歷史上的他們,恐怕很多人都要大跌眼鏡了。
在眾多清代古裝劇中,擔當主角的往往都是一些頗具特點的官員,其中知名度最大的自然莫過于和珅、劉墉、紀曉嵐三人。作為清朝官員,此三人登上電視劇的次數(shù)恐怕是最多的了,可是,真實歷史中的他們究竟是什么樣呢?真的像電視劇中演的那樣嗎?其實并不然。
和珅,原名善保,滿洲正紅旗鈕鈷祿氏,清乾隆時期的第一寵臣,在乾隆朝中晚期曾權(quán)傾朝野二十余年且富可敵國。嘉慶早年查抄和珅家產(chǎn),粗略估算就頂?shù)纳洗笄鍑迥甓愂眨豢刹徽f在當時全世界范圍內(nèi)也可堪稱首富了。
客觀的講,和珅被稱為清朝第一大貪官確實無可厚非,但與電視劇中的和珅不同的是,歷史上的他并不是個不學無術(shù)之人,而且他的家產(chǎn)大部分也并非是靠收受賄賂得來的。和珅能夠依靠乾隆皇帝寵信平步青云,逐步掌握清朝幾大關(guān)鍵部門大權(quán),也并非全是靠著溜須拍馬奉承迎合。
和珅本來就出身于滿清貴族家庭,還考上了清朝的高等學府咸安宮官學,朝中當時多位大員都是他的恩師。同時,他文武兼?zhèn)洌坏杂琢曃?,而且精通滿、漢、蒙、藏四種語言,熟讀四書五經(jīng)又才思機敏過人,雖然未曾高中進士,但這在滿族子弟中已然是不可多得的才子了。這些過人的本事外加他的用心鉆營,也使得和珅早年就在清朝權(quán)貴中口碑極好。
很多人以為,和珅起初能夠得到乾隆賞識是因為他偶然得到的那次機會,其實也并非如此。和珅雖父親早亡,但還可以靠著祖上功績承襲了三等輕車都尉,又是名校出身,有著青年才俊的美名,所以得到直隸總督馮英聯(lián)的青睞,娶了直隸總督的孫女馮氏。試想,馮英聯(lián)作為外官中的頂級人物,識人之能自然非同尋常,和珅如果沒有真才實干,怎會令他賞識并日后加以提拔?
就是因為有著出眾的能力和用盡心思搏出的賢名,和珅才有機會侍奉在乾隆身邊,做儀仗隊侍從。就是他一生的這頭三腳,都不是影視劇里演的那么簡單的,更何況之后伴君如伴虎的數(shù)十年間,能有那么大的作為,更不會是一個平庸之輩靠著拍馬奉承就能取得的了,乾隆較之馮英聯(lián)的眼光,定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的。
當然,和珅能夠晉升得那么快,雖說離不開其一身的本事,但也有著其它因素,拋開乾隆與他有一定面緣的因素不算,還有一定原因來自于他的滿族世家子弟身份。試想,清王朝雖然聲稱滿漢一家,但任何一代君王心底里都會想要重用滿人,看到滿人子弟中的佼佼者也都想加以培養(yǎng),留作日后重用。尤其是乾隆這樣能文能武的一位君主,看到和自己同樣文武雙全的青年才俊,估計都會猶如看到年輕時的自己一般,自然會心生喜歡。
而和珅也確實沒讓他失望,只要是交給他做的事,大多都會叫乾隆十分滿意,同時,和珅雖然收受賄賂,利用手中權(quán)力為自己謀取私利,但他大多數(shù)財產(chǎn)卻是靠著遍及全國的生意所得。當然,這些生意也是全賴他手中權(quán)力才能迅猛發(fā)展的。
說完和珅,自然要說一下影視劇中始終與其作對的兩人——劉墉和紀曉嵐了。
劉墉在電視劇中仿佛只是一介貧困書生模樣,高攀了一位富家千金,在德高望重的老岳父面前猶如上門女婿一般。但事實上,劉墉的身世背景是相當顯赫的,父親劉統(tǒng)勛是乾隆初年的一代名臣,朝中宰輔,劉家在山東也是名門望族,雖然名聲極好,但劉墉有著這樣的家境,應該也不會像電視劇中那樣寒酸罷?!
與電視劇中所演不同的是,劉墉早年在地方任職時確實做過一些清正廉明的事,可后期到了朝中為官就沒有什么太大的作為,始終保持著中庸之道,也許是因為他看慣了朝中的爾虞我詐和明顯的日趨腐朽之氣吧,所以選擇了明哲保身。
電視劇中,劉墉與和珅仿佛斗了半生,但事實上,二人并未發(fā)生過正面沖突,年齡上,劉墉也要比和珅大了三十來歲,兩人掌權(quán)的時間也并不在同一時期,自然也沒機會那么整日斗來斗去。
但劉墉的文采和書法卻都可以堪稱大家,這兩點在電視劇中恰恰沒有怎么表現(xiàn)出來。
另一位電視劇中和珅的死對頭紀曉嵐也是一樣,年齡上長了和珅二十幾歲,本應是和劉墉同一代人,卻在電視劇中又是與和珅年齡相仿并且整日斗來斗去。
且不說紀曉嵐為人是否像電視劇中演的那樣兩袖清風剛正不阿了,就是年紀上也由不得他與和珅斗心思,要知道,和珅當權(quán)之時,紀曉嵐已然年邁了,又怎么斗得過心細如發(fā)八面玲瓏的和珅呢?況且紀曉嵐所在部門的頂頭上司就是和珅,二人還存在著隸屬關(guān)系,他不附和和珅與其一黨就已經(jīng)不錯了。
所以說,二人在歷史上即不是對頭,反而還能算得上半個朋友。因為和珅與紀曉嵐都在同一部門,屬于正副職關(guān)系,又都是飽讀詩書的文人,在書畫品鑒等方面都有共同愛好,所以真實歷史上,二人雖不是一丘之貉,但也會偶爾一起品品書畫,聊聊詩詞歌賦。
值得一說的是,歷史上的紀曉嵐最大的功績在于其文墨才學和其主編的巨著《四庫全書》,而并不是他有多正直清廉。
紀曉嵐出身官宦人家,本就不是平民出身,家境殷實也不至于像電視劇中演的那樣窮酸。他喜歡吃肉,無肉不歡,又極愛漂亮女人,有著七房小妾,幾乎風流一生。歷史上對他的記載除了其文采和作品外,幾乎都和女人有關(guān)。試想,這么一個喜歡喝酒吃肉,喜歡漂亮女人的官員又能有多清廉呢?
所以說,歷史上的紀曉嵐即便沒有什么惡名,但也算不上多么正直廉明的清官,只能算作一個相對本份的讀書人罷了。他讓人最為津津樂道的,除了一生的作品外,應該就是那些風流韻事了罷?!
從這三位幾乎家喻戶曉的清代官員來看,在清朝那個相對落后,檢查不嚴的時代,如果用現(xiàn)代人的評判標準看,恐怕很難找到真正兩袖清風剛正不阿的官員,相比之下,之所以編劇們會濃墨重彩的刻畫劉墉和紀曉嵐二人,并且加以演繹宣揚,應該還是因為他二人相比同時期的其它官員算是比較突出,比較有特點的吧。但影視劇畢竟還是帶有虛構(gòu)色彩的,娛樂即可,當成史實可就錯了。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6155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