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就給大家?guī)聿苷玫奈恼拢M軐Υ蠹矣兴鶐椭?/p>
曹操一共有25個兒子,但是在這25而兒子當中,僅僅只有4個孩子比較出眾,首先就是我們熟知的曹丕和曹植,再就是早年夭折的曹沖,最后就是手握十萬大軍的大將軍曹彰,雖說在曹操繼承人的選擇中并沒有曹彰,但是要論武力,曹操所有的兒子當中,曹彰才是第一,如果曹彰想稱帝,在曹操死后完全是有可能的,這種事情在古代發(fā)生的也不少,那么為何曹彰在手握兵權(quán),曹操離世的時候,不起兵政變,取代曹丕稱帝呢?
曹操的兒子曹彰,擁兵十萬卻不反曹丕,最為主要的原因是曹彰本身對于帝王之位并不熱衷,同時加上司馬懿從中周旋,讓曹彰放棄兵權(quán)的同時也將曹彰保護了起來,沒有稱帝之心的曹彰在沒有威脅的情況之下自然不會造反。
曹彰是曹操第二個兒子,和熱門繼承人曹丕曹植不同的是,曹彰唯一的志向就是做一個征戰(zhàn)沙場的大將軍。
小時候的曹彰就展現(xiàn)出了他在武力上的天賦,在別的小孩子都讀書的時候,曹彰一個人偷偷跑出去練習騎射之技,后來甚至憑借一己之力射殺了一頭白虎,此舉被曹操看到之后深感意外,同時對這個兒子很是滿意,看到自己的勇猛被曹彰繼承自然是開心,但是曹彰似乎有所偏科,繼承曹操勇猛的同時卻絲毫沒有繼承曹操的文學天賦,打小曹彰就不愛讀書,有一次曹操問到曹彰:“你為何不讀圣賢書?”曹彰回應(yīng)道:“大丈夫應(yīng)該征戰(zhàn)沙場!”
由此可見曹彰從小就是一個喜歡沙場的孩子,是如同衛(wèi)青霍去病般的人物。
但是有時候造反與否并不是自己所能決定的,在擁有足以威脅到皇位的力量之時,就算并不想造反,上位者看到這么一股力量存在的時候,會采取一系列手段,在無窮無盡的逼迫下,最后迫不得已,不得不為了自己的身家性命起兵反抗。
曹彰的情況便是這樣,對于曹彰擁有的十萬大軍,曹丕深深忌憚,各路將領(lǐng)的軍隊駐扎在各地,許昌守兵不足五萬,如若曹彰有不軌之心,那么曹丕的地位和性命都會受到威脅。
所以,面對此種情況,曹丕必定會在曹彰發(fā)難之前采取措施。曹彰也意識到,必須要在曹丕采取措施之前掌握主動地位,不然到時就是任人魚肉的境地了,雙方都陷入到猜疑鏈中。
這種劍拔弩張的情況之下,司馬懿站了出來
司馬懿獨自一人來到了曹彰的營中,先是以孝道入手,講述曹操當年立下遺詔選定曹丕為自己的繼承人必定是經(jīng)過了深思熟慮,并且在臨死前召曹彰,也是為了防止兄弟手足相殘,如今曹操在九泉之下,知道了自己死后兒子們互相征伐,一定極為痛心,這是大不孝啊。
然后,司馬懿在站在曹彰的角度為他考慮:“公子有十萬兵馬,想必一定在擔心魏公會因為忌憚而不放過你把。”這句話說到了曹彰的心坎之中,因為他就是這么想的,為了自己和家人的性命才不得以更加加強自己的實力。當看到曹彰的反應(yīng)之時,司馬懿就知道自己猜測的沒錯,當下出主意:當今魏公剛剛繼位,正是樹立正面形象的時候,全天下人都看在眼里,這個時候只要曹彰當著天下人的面,宣布放棄兵權(quán)并自動負荊請罪,魏公不僅不會責罰,還未借此機會好好宣揚自己的寬厚仁德,曹彰自然便會被好生對待。
曹彰仔細權(quán)衡司馬懿的建議,再加上他自己并沒有半點爭權(quán)奪利的心思,當下便采納了司馬懿的建議,交出兵權(quán),曹丕自立為王之后,冊封冊封曹彰為任城王,食邑萬戶。
曹彰不反曹丕,首先自身并沒有做王的心思,這讓他對爭權(quán)奪利毫無興趣,其次是在受到威脅的時候,司馬懿站了出來,勸其解除兵權(quán),這讓曹丕對曹彰的戒心大為下降,不會再逼迫不想奪權(quán)的曹彰被迫造反。
參考資料:
《三國演義》《三國志》等
曹操的第二個兒子曹彰,平時愛好騎馬射箭,不僅射的很準,相傳還力大無窮,可以赤手與老虎搏斗,他臉上長著很濃密的黃胡須,因此也被叫做黃須兒,在某次戰(zhàn)斗大獲全勝后,曹彰并不邀功,而是把功勞都歸功于他的部下,曹操想到自己的兒子這么優(yōu)秀,還不貪功,十分喜悅,對曹彰稱贊了一番,并即興賦詩一首,由此可見曹彰還是深得父親的喜歡的,那么為何曹彰卻不爭世子之位呢?
1曹彰的自我定位準確
雖說曹彰是嫡子,但是在權(quán)力方面他自己不如曹丕,比才華和曹植差的遠了。按照朝廷的皇位繼承規(guī)則的話曹丕和曹植都在他的之前。這種情況下,沒有城府,且文化不高的,又是次子的曹彰的自知沒有機會爭世子之位,主動放棄了。曹彰雖說是武將出身,但也不是有頭無腦之人。
2.?曹彰立志要當武官
有一次曹操的兒子都聚在一起,曹操問他們長大以后的志向是什么,曹彰說他以后想要當個將領(lǐng)。他從小就喜歡征戰(zhàn)沙場的感覺,立志要當將軍,早早地就給自己的未來作好了打算,自幼習武,為父親,為國家征戰(zhàn)四方。
對曹彰而言,世子之位遠不如為國奮戰(zhàn)來得有意義,從小追隨曹操征戰(zhàn)的經(jīng)歷讓他深深迷戀這種感覺。他不愿卷入宮廷里的勾心斗角,所以曹彰的志向是戎馬一生,而不是為了爭世子之位鬧得“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首先我們得明白一朝天子一朝臣的道理,對于曹操來說,他們?nèi)齻€是保衛(wèi)曹氏江山的猛將,但是從曹丕的角度來看的話,他們?nèi)齻€人是阻礙曹丕掌握軍事大權(quán)的障礙,所以對于曹丕而言,他可不得想方設(shè)法把他們?nèi)齻€人害死,因為只有這樣,他才可以真正的坐穩(wěn)皇位。
其次這3個人自認為有著曹操生前對他們的那種厚愛,所以他們覺得可以用這個籌碼和曹丕談條件,甚至有的時候根本都不把曹丕的話放在眼里,試想一下有著這樣手握兵權(quán)的臣子,當皇上的能不恐慌嗎?所以說曹丕殺他們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此外這三個人沒有一個人是曹丕的心腹,先說說夏侯尚,雖然夏侯家跟曹家有著很深的淵源,但是夏侯尚最初支持的人可并不是曹丕,反而是曹丕的競爭對手曹植,所以如今曹丕上臺,他怎么可能會放過夏侯尚,畢竟他屬于曹植的勢力。
反觀東軍的元帥曹洪,說實在的他對于曹丕也不是多么的忠誠,畢竟他的輩分比曹丕整整大了一輩,然后曹操臨死之前把他列為托孤大臣之一,不僅有著幫曹丕的初衷,更多的是來制衡曹丕,當然曹丕也正是看到了這一點,最后選擇害死了曹洪。
像曹彰就更沒有活著的理由了,畢竟曹彰是曹操的兒子,而且曹操在世的時候非??粗夭苷?,還把曹彰專門的放在張遼的麾下去鍛煉,所以這種競爭對手曹丕怎么可能會讓他活著!
劉邦曾經(jīng)這樣總結(jié)自己:“吾文不如蕭何,武不如韓信,謀不如張良,然能成事者,善用人也!”
可以這樣說,出色的文學才能和軍事能力是君王出色的品質(zhì),但絕不是對君王硬性要求。
舉個例子,唐太宗文不如魏征,武不如李靖,這影響唐太宗李世民的偉大嗎?
漢武帝制訂方針政策依靠董仲舒等文臣,打仗之事依靠衛(wèi)青霍去病等武將,這能影響漢武帝的成功嗎?答案是通通不能。
厚黑學這本書里寫曹操成功秘訣是“心黑”,劉備則是“臉厚”,孫權(quán)心不及曹操黑,臉不及劉備厚,孫權(quán)憑什么能和曹操劉備三分天下,割據(jù)一方呢?答案是孫權(quán)集兩者之大成,心比劉備黑,臉比曹操厚。
曹丕就是這樣一個例子,文采相比曹植略顯不足,帶兵打仗又不及曹彰,但曹丕卻是文體兩開花,兼并了二者的優(yōu)點,可謂文武雙全。
曹操的幾個兒女雖為人杰,但相比曹操又都差了點。但是曹丕又比其它兄弟要強一點,其實不管曹植還是曹彰都有其很大的缺陷。
先說曹植,曹植首先是一個出色的文人,這一領(lǐng)域的成就甚至超過了其父曹操,可是或許正是這一身份顯得尤為突出,其本人帶有文人的那種浪漫主義色彩。其名篇《洛神賦》中那種對愛情描寫的惟妙惟肖,尤其是對洛神美貌的描寫和贊美,中國五千年歷史上不敢說前無古人(因為很多書籍因各種原因沒有流傳下來,尤其是孔子毀掉周朝博物館書籍導致中華文化斷代),但是后來之人難與之媲美。但是這樣的人往往難以成為一個出色的政治家。
至于曹彰,我只能說曹操在滿足的長子和最喜歡的兒子曹沖死后在物色新的繼承人時可能第一個就將曹彰排除出去。
曹操給曹彰取字為子文,從字面上就可以看出曹操對曹彰的希望。雖是如此,可是事實卻不如意,當被問及志向的時候曹彰說:大丈夫生于亂世,當如衛(wèi)青霍去病一般建功立業(yè)。曹操對于這個喜歡舞刀弄槍的“黃須兒”頗為頭痛,一直反對曹彰當個將軍。這一直到了長子曹昂死于宛城,曹操一脈(單指曹操一家,并非曹仁這些“庶”脈)沒有能征善戰(zhàn)之人,真正到了曹魏危急時刻還是要有自家人能統(tǒng)領(lǐng)兵馬才行。又見曹彰想要效仿衛(wèi)青霍去病,便默許了曹彰的行為,當然這一行為也直接將曹彰從世子之位爭奪中淘汰出局,因為一個能領(lǐng)導一個國家的人不能只是一個純粹的將軍。
如果說曹植繼承了曹操的文學才能,曹彰繼承了曹操軍事才能,那么曹丕繼承了曹操的性格。
其實原先“世子”這個位置原先根本輪不上曹丕,即使曹操的長子曹昂和曹操最滿足的兒子曹沖死后曹丕也是有天然的劣勢,因為自己沒有相對曹植和曹彰那樣的特長優(yōu)勢,所以曹丕在父親的心里地位應(yīng)該不是最高的,世子爭奪前期曹操是比較喜歡曹植的,因為曹植資質(zhì)僅次于曹沖,所寫的詩文頗受曹操喜愛??梢哉f曹丕一切都是自己爭來的。
當年曹操僅占一州之地,四周強敵環(huán)繞,有誰想到宦官之后的曹阿滿會統(tǒng)一北方,天下十二州九洲握于手中。同樣又有誰能想到,在眾多出色兄弟之中,一個不起眼的曹丕能笑到最后,成為世子。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6158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