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薛嵩很感興趣的小伙伴們,小編帶來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薛仁貴一生忠于唐朝??v觀其一生,雖在戰(zhàn)場上為唐朝立下赫赫功勛,但是,一次非他為主因的大非川大敗,最終導(dǎo)致朝廷將他革職貶為平民。這樣的免職決策,對于薛仁貴來講,似乎也點太過殘忍。后來,他又因事獲罪,被流放象州,因遇上特赦,才將罪免卻。而在此之后,才有了脫帽退萬敵的壯舉。即便偶遇不公,但依舊為國盡力,這算不算忠心不二?
就是這樣一代名將,他有一個孫子,在后來,從某種程度上,算是辱沒了他的威名。但是,因為此次辱沒威名,薛家卻又以這種很奇怪的方式崛起,比之薛仁貴當年更為輝煌。
薛嵩,薛仁貴之孫,薛楚玉之子,他是評書《薛剛反唐》中薛剛的歷史原型。薛剛這個名字想來大家都很熟悉,在評書中,是薛丁山與樊梨花之子。但是,大家不要把評書當作歷史,無論是薛剛,還是薛丁山、樊梨花都是歷史上并不存在的人物。
史書載,薛嵩氣豪邁,這一點,與三國時的周瑜極為相似。有武功,善騎射,但卻不喜讀書??梢哉f,薛嵩是個大將之才,卻也是個不知忠心報國為何物的大將之才。正如安史之亂爆發(fā)后,薛嵩看準時機,竟就投了安祿山,還因戰(zhàn)功,被任命為駐守相州,成了叛軍的封疆大吏。
薛嵩反唐,或許有唐朝皇室排擠薛氏一族的因素,或許還有薛嵩自身不得志的因素,但是,在小編看來,即便是這兩點因素,也不應(yīng)是他反唐的原因。若薛仁貴將軍在世,看到子孫這般反唐,也不知會作何感想?
薛嵩很識時務(wù),后來,當安史之亂逐漸得到平息,處于勢頭不震的苗頭時,他就又投降了唐朝。當時,唐朝大亂仍未平息,朝中大將短缺,為快速平叛,也就饒恕了薛嵩這番叛亂罪過,依舊令他鎮(zhèn)守相州。
有趣的是,薛嵩不僅打仗有一套,治理州縣也很有一套,當他再度歸附唐朝之后,把自己所轄的州縣治理的井井有條,百姓的經(jīng)濟生活逐漸得到恢復(fù)。由于他的政績出眾,朝廷后又加封他為高平郡王、檢校尚書右仆射,須知,如此高的官職,即便是薛仁貴也未曾得到。
一生為國效力,未曾有此成就的薛仁貴,到了孫子輩,參加叛亂后復(fù)唐,卻得此殊榮。當真是造物弄人。值得一提的是,薛嵩有二子,分別為薛平、薛從,此二子在李唐朝廷也混得風生水起,前者出將入相,后者則統(tǒng)領(lǐng)李唐朝廷的禁軍,可謂是權(quán)高勢大。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6165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