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編,說起羅隱的話,各位一定都有所耳聞吧。
那唐朝最沒有官運,科舉最慘的人是誰呢?有人會說是李白,可是人家李白畢竟沒參加過科舉,那這個人誰呢?
他就是晚唐時期的詩人—羅隱。
羅隱這位詩人出生在晚唐時期,曾親眼看到唐朝滅亡。
在我們印象中羅隱是誰?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像極了現(xiàn)在的十八線明星。
可人家羅隱在當時可是名氣大得很咧。簡直比現(xiàn)在微博里面的大V都厲害,雖然那時候沒什么網(wǎng)絡(luò)和社交app,但人人都知道他,坐穩(wěn)了晚唐草根大咖的席位。
其實,羅隱離我們并不遙遠,他的詩詞其實很出名,比如這首:
自遣
羅隱
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
今朝有酒今朝醉
,明日愁來明日愁。
這首詩里面的“
今朝有酒今朝醉
”你肯定聽過。
夏州胡常侍
羅隱
百尺高臺勃勃州,大刀長戟漢諸侯。征鴻過盡邊云闊,
戰(zhàn)馬閑來塞草秋。國計已推肝膽許,
家財不為子孫謀
仍聞隴蜀由多事,深喜將軍未白頭。
這首詩里面的“
家財不為子孫謀
”你肯定也聽過。你看看,都是出自人家羅隱筆下,別急,還有一首你肯定也聽過:
蜂
唐代: 羅隱
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光盡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
?
既然這么說,為啥還說羅隱慘呢?這么有知名度的人不應(yīng)該很風光嗎?放到現(xiàn)在,隨便代言一個廣告就可以月入百萬,手抱白富美,腳踏法拉利啊??僧吘故翘瞥?,那時候可沒有什么廣告代言的好差事。而且那時候作為文人最大的目標就是科舉、做官!
那么他的慘就有原因了:他雖然滿腹才華,一肚子墨水,可就是考試不行,傳說他一開始科舉了七次,一次都沒中,后來接著考,總共連續(xù)考了十多次,都掛了
。多丟人,你說說!那時候的科舉可是相當于現(xiàn)在的高考啊,高考復讀的常見,復讀十幾年的幾乎沒有吧?這得有多強大的心理承受能力!可羅隱就這么干了,考試之神就不眷顧他,運氣尿到爆。所以他一輩子都沒中個舉,你說慘不慘,說出去丟不丟人?
這人要出名,分兩個面,一個面是特別優(yōu)秀,比如當下的文理科狀元,最年輕的博導教授等,另一個面就是特別不優(yōu)秀,就比如我們今天說的羅隱,簡直就是考試終結(jié)者!
關(guān)于羅隱“十上不第”還有個故事,話說,羅隱其實是很有才學的,從小就出了名的學霸,到考試的時候卻怎么也不中舉,有一次他去科舉,經(jīng)過了江西省的一個地方,當時叫作“鐘陵縣”,在這個地方他認識了一位當?shù)睾苡忻麣獾母杓?交際花)云英
,兩人可能發(fā)生了點曖昧故事吧,彼此也就記住了對方,或許那時候羅隱還是風流的少年,在云英面前吹噓過自己多厲害,這次科舉肯定能春風得意馬蹄疾,可十多年過去了,云英也沒等到這位少年騎著馬,帶著官帽來接她。
終于有一次,已經(jīng)是十多年過去了,羅隱再次經(jīng)過鐘陵縣,又遇到了云英,兩人一見感慨萬分啊,可站在云英面前的羅隱不是什么達官貴人,還是個窮酸書生,不,窮酸老書生!當然云英這時候也還是位歌妓,所以云英就對羅隱說:哎呦,這么多年了,你羅隱還是個窮酸書生啊,說好的升官發(fā)財呢?這一說羅隱就不開心了,本來自己十多次科舉沒中,就夠郁悶的了,你還在嘲笑我?看我不懟死你,所以羅隱當場寫下一首詩:
贈妓云英
羅隱
鐘陵醉別十余春,重見云英掌上身。
我未成名卿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
意思就是說,我們都十多年沒見面了,這次重逢你還是個歌妓啊?還沒人肯娶你啊?我這十來年雖然也沒當個一官半職,可你不是也沒嫁出去嗎?看來我們都混得不咋滴啊!
有文化,真可怕,懟人也是一點不含糊,估計羅隱念完這首詩,云英都氣得走開了吧。
可雖然説羅隱科舉之路慘不忍睹,但才氣還是很高,當時達官貴人都知道他,還都很怕他,這是為什么?
其實這就是羅隱科舉不中的原因!
答案就是羅隱的嘴太厲害了!太會諷刺了
,剛才說的懟歌女云英就能看得出來。其實每次科舉不是他文章詩文寫得水平不行,是因為寫得水平太高了!太具有諷刺意味了!別的考生都是歌頌大唐多繁華,什么人民多幸福,皇帝多偉大多英明,文武百官多敬業(yè)…可羅隱呢,專給朝廷挑刺,對當時唐朝存在的弊端極盡諷刺,估計考官看到他的卷子比摸到一顆炸彈都燙手,誰還敢讓他中舉!
每次科舉都失敗的羅隱也并不會吸取教訓,改掉自己諷刺的毛病,反而形成了
“惡性循環(huán)”:(羅隱)不讓我中舉,我就寫詩寫文章來諷刺你,(考官)你諷刺我,我就不讓你中舉。
羅隱的諷刺小說和諷刺散文,是非常有名氣的,被當時統(tǒng)治階級憎惡至極。要是放到清朝估計早就砍頭了。文學造詣高,名氣大、又喜歡諷刺這諷刺那,當權(quán)者誰不怕他。
“不要迷戀哥,哥只是個傳說”。關(guān)于羅隱,民間流傳了很多他的傳說,
最著名的就是羅隱的那張“圣賢嘴”
。傳說羅隱的這張嘴比現(xiàn)在的八爪魚還靈,簡直就是預言家,說什么就應(yīng)驗什么,所以大家都想討他說好話,又怕惹到他說不吉利的話。哎,這要是放到現(xiàn)在,簡直就是躺著賺錢啊!
比如有一次村里人想吃豬肉,羅隱便在縣太爺經(jīng)過的路上拉屎,縣太爺看到了就喊人去打他,結(jié)果他說:你吵吵什么,先吃口屎再走!結(jié)果幾名衙役去抓他的時候果然絆倒在地,嗆了一臉的屎,這時候縣太爺才發(fā)現(xiàn)是羅隱,立馬賠禮道歉,還送來了三頭豬。傳說他這張“圣賢嘴”玉皇大帝都害怕,可見,羅隱有多么的硬核啊!
關(guān)于羅隱的故事還有很多很多。民間能夠流傳這么多羅隱的傳說,甚至把羅隱神化,正是因為羅隱的詩、文章寫進了老百姓的心里,得到了后世的認可。
作為一位極具才華的詩人,他敢于挺身而出去諷刺當時的社會現(xiàn)實,是需要很大勇氣的,這也是難能可貴的一面,他出口能詩,而且非常容易讀懂,富有趣味性和諷刺性,可謂獨樹一幟。
即便十幾次落第,他仍不改初心,也不會為了仕途而改變自己作詩寫文章的初心,這才是他最讓后人敬重的原因,
他一生布衣卻滿腹才華,歷史終究會給每一個人一個公道:千年后那些達官貴人都化作了塵土,未曾留下一絲痕跡,而布衣羅隱的詩和文章還有精彩的故事仍被我們津津樂道!
《雪》翻譯:
天上的工匠把水剪成在天地間飄散的花,品味下來有四種品德,落地沒有聲音,是靜的品德,沾在衣服上而沒有顏色,是潔凈的品德,無論(地勢)高低平展鋪開,是平均的品德。
(雪反光)使窗內(nèi)明亮,是光明的品德。高大的松樹,茂盛的竹子,老梅樹(開花映襯)殘月,怪石在深邃的樹林中掩映,一座小橋架在遠處的江上,(更遠處)重巒疊翠中一條小路通向一座古剎。
老漁翁披著蓑衣(在江上)垂鉤,文人騷客邁著方步吟詩作賦,飲酒清談。高樓之上,風聲長嘯,船頭煮茶的爐灶飄著青煙,座位旁邊有美女把盞倒酒,得道高僧對面而坐,樂師閑彈樂曲。
披起外衣,縱步于園林,穿上皮衣,登山臨水。如此景色,狀況,又何必(要有)千尺高的峨眉山呢?
《雪》原文:
天工翦水,宇宙飄花,品之,有四美焉;落地無聲,靜也;沾衣不染,潔也;高下平鋪,勻也;洞窗輝映,明也。
宜長松修竹,老梅片月,怪石峻增,深林窈窕,寒江遠浦,斷岸小橋,古剎層巒,疏籬幽徑;老叟披蓑垂釣,騷人跨蹇靈詩,小酌清淡,高樓長嘯。
船頭茶灶飄煙,座上黛眉把盞,老僧對座,韻士閑枰;披鶴氅,縱步園林;御貂裘,登臨山水。如此景況,何必峨眉千尺。
選自唐代羅隱所寫的《明文精選·閑賞》。
擴展資料 寫作背景:
羅隱,字昭諫,杭州新城(今浙江杭州市富陽區(qū)新登鎮(zhèn))人,唐代著名詩人,著有《讒書》、《太平兩同書》等。羅隱的思想屬于道家,其書乃在力圖提煉出一套供天下人使用的“太平匡濟術(shù)”,是亂世中黃老思想復興發(fā)展的產(chǎn)物。
大中十三年底到達京師,應(yīng)進士試,歷七年不第。咸通八年乃自編其文為《讒書》,益為統(tǒng)治階級所憎惡,所以羅袞贈詩說:“讒書雖勝一名休”。
后來又斷斷續(xù)續(xù)考了幾年,總共考了十多次,自稱“十二三年就試期”,最終還是鎩羽而歸,史稱“十上不第”。有《歌詩集》十四卷,《甲乙集》三卷,《外集》一卷,今編詩十一卷。
黃巢起義后,避亂隱居九華山,光啟三年55歲時歸鄉(xiāng)依吳越王錢镠,歷任錢塘令、司勛郎中、給事中等職。
羅隱小時候便在鄉(xiāng)里以才學出名,他的詩和文章都很出眾,為時人所推崇,他和同族另外兩個有才的被合稱“三羅”。
在唐朝末年,羅隱和許多人一樣也想借助科舉考試踏入仕途,一展宏志。但羅隱雖然名氣很大,卻六次沒有考中,于是改名為羅隱。
羅隱的才學確實出眾,就連當時的宰相鄭畋和李蔚都很欣賞他,但由于他的試卷里的諷刺意味太強,人也很狂妄,這使他在講究謙虛的中國古代社會里非常孤立,考官們對他很反感。
有次他投考時,正遇上大旱,皇上下詔求雨做法,羅隱便上書進諫,說水旱災害是和天地一樣共存的,無法立即消除,他勸皇上應(yīng)該用心祈禱,那么百姓的莊稼受災再重也會感激陛下的。
最后說,先皇和大臣們都不能為陛下出力,何況做法的又是幾個無名之輩,他認為此法不可取。羅隱的話太直率,有些諷刺的意味,最后皇上也沒有聽他的。
天祐元年(904年),羅隱奉吳越王錢镠命,從瑞安乘木船而上溯江口,步行至莒江滌頭村(今屬泰順縣新浦鄉(xiāng))尋訪寓賢吳畦(原平章事諫議大夫)出山輔政。此為飛云江瑞安至泰順江口航運最早一次記載。
羅隱的諷刺散文的成就很高,堪稱古代小品文的奇葩。收在《讒書》里的諷刺小品又都是他的“憤懣不平之言,不遇于當世而無所以泄其怒之所作”(方回《讒書》跋)。羅隱自己也認為是“所以警當世而戒將來”的(《讒書》重序)。
如《英雄之言》通過劉邦、項羽的兩句所謂“英雄之言”,深刻地揭露了那些以救民涂炭的“英雄”自命的帝王的強盜本質(zhì)。最后更向最高統(tǒng)治者提出了警告(意彼未必無退遜之心、正廉之節(jié),蓋以視其靡曼驕崇,然后生其謀耳)。
類似這樣的光輝思想在羅隱的雜文中是不時流露的?!墩f天雞》、《漢武山呼》、《三閭大夫意》、《敘二狂生》、《梅先生碑》等篇,也都是嘻笑怒罵,涉筆成趣,顯示了他對現(xiàn)實的強烈批判精神和杰出的諷刺藝術(shù)才能。
魯迅在《小品文的危機》一文中對晚唐小品文在唐代文學史上的地位有非常精辟的見解。他說:“唐末詩風衰落,而小品放了光輝。但羅隱的《讒書》,幾乎全部是抗爭和憤激之談。
皮日休和陸龜蒙,自以為隱士,別人也稱之為隱士,而看他們在《皮子文藪》和《笠澤叢書》中的小品文,并沒有忘記天下,正是一榻糊涂的泥塘里的光彩和鋒芒?!?/p>
羅隱本來叫羅橫,是浙江杭州人,屬于典型的“出名要趁早”,年紀輕輕才名滿天下,連當時的昭宗皇帝都聽說過他,羅大才子身上有才子的通病,恃才傲物、為人所忌憚,在科舉取士時被大臣參了一本,翻譯成大白話就是“人是有才,但是喜歡寫諷喻朝政的詩文,三觀不合,不適合做我朝中人”。因為上了黑名單,在漫長的應(yīng)試生涯中十考進士而不中,曾經(jīng)的意氣風發(fā)被骨感的現(xiàn)實消磨殆盡,萌生了出世的念頭,改名為隱,在28歲至55歲人生的黃金時期四處奔波、顛沛流離,晚年投奔鎮(zhèn)海節(jié)度使旗下做幕僚,后來做過節(jié)度判官、給事中的官職,在鹽鐵發(fā)運使任上病卒,享年七十七歲。
而羅隱的詩句,確實比他本人出名得多?!敖癯芯平癯恚魅粘顏砻魅粘睢?、“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我未成名君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這些詩句在民間的流傳度,甚至超過李白杜甫的詩篇。從浙江到嶺南,老百姓至今把羅隱當作神來供奉。詩人當中,他是唯一一位,李杜都沒有這個待遇。
有人認為,羅隱的詩歌流傳度高,是羅隱詩才不高、詩句太過淺白的結(jié)果——就好比口水歌一定比古典音樂更容易引發(fā)流行。但就算盛名如白居易,也希望自己的詩歌連路邊小孩都能理解、吟誦,同時被后人傳唱。名字也許腐朽,但作品流芳百世,從這個角度看,羅隱不可謂不成功。
關(guān)于羅隱的作品,爭議一直很大。清代大文人翁方綱曾說:羅隱的詩粗鄙質(zhì)樸不可讀。但我的觀點恰恰相反?!百|(zhì)樸直接”只是羅隱獨樹一幟的寫作風格,我們不能因此而忽視文字背后,辛辣尖銳的文風。比如,羅隱是 歷史 上知名的“落榜大戶”,十舉不第。志氣消磨之下,他作了一首“吐槽”詩——“圣代也知無棄物,侯門未必用非才。”翻譯過來就是:時代太好了,我配不上。要知道,羅隱身處的恰是即將崩潰的晚唐末世,整句詩就是一個大反諷,這種妙趣怎可說成是粗鄙?
晚唐的詩風,大多如李商隱“相見時難別亦難”般隱晦浪漫。而羅隱卻在此時高舉現(xiàn)實主義大旗。同樣是描寫唐末戰(zhàn)爭,羅隱不會寫“一將功成萬骨枯”,而是把你直接拉進慘烈的戰(zhàn)場,指著白白送命的大唐子民告訴你“一陣孤軍不復回,更無分別只荒堆”。
很多人非常欣賞羅隱身上那股子讀書人的正直。也許你聽過《讒書》,這部作品被魯迅評為“一塌糊涂的泥塘里的光彩和鋒芒”。書中幾近抗爭和激憤之談,從小農(nóng)到高官、從抒己之憤到哀民生之艱,羅隱直面的現(xiàn)實 社會 與理想大相背離,怎能不“讒之”。但是歌頌羅隱正直,不僅是因為這本書的內(nèi)容,更是因為這本《讒書》,其實是羅隱行卷時獻給當權(quán)高官,用來自抬身價的作品。在大多數(shù)人都選擇庸俗諂媚的時候,他選擇大聲疾呼,這種“頭鐵”的正直,非??蓯邸?br>
羅隱看待動植物的視角非常奇特,他總是溫情款款地看著花草樹木鳥獸蟲魚,但并不是心生愛意,而是心生憐憫。鸚鵡學舌討人喜歡,羅隱也喜歡,但是他第一時間想到的,是鸚鵡在華貴的籠子里,為人擺弄、失去自由。人人喜歡聽鸚鵡說話,但他偏偏要說“勸君不用分明語”,因為“語得分明出轉(zhuǎn)難”。鸚鵡說得太好,便終身不會被放走了。這種正反思辨之間,正是羅隱的悲憫所在。
關(guān)于羅隱為什么“十舉不第”,一直是個謎。又肯刷題背范文,又得權(quán)貴青睞(比如宰相令狐绹、觀察使于瓌),卻硬是考到自己放棄都未曾中舉。在羅隱心中,這始終是一個遺憾。最后還是唐昭宗開恩,賜羅隱進士及第。被賞賜的功名哪里比得上自己考取的呢?一次,羅隱看著身邊的后生考中,幽幽地拿過后生的喜報,題詩一首:“黃土原邊狡兔肥,犬如流電馬如飛。灞陵老將無功業(yè),猶憶當時夜獵歸。”在他心中,十舉不第和李廣難封,一樣苦澀。
羅隱的才華驚人,長相更驚人。宰相鄭畋之女很喜歡羅隱的詩歌,隨口就能來兩句,也曾算是羅隱的鐵粉。某次羅隱到長安,她極力要求父親把羅隱找來。追星成功的那天,也是徹底拔草的日子,鄭小姐遠遠看到羅隱的尊容,大驚失色,瞬間崩潰,立刻奔回閨房把所有羅隱的詩全部燒掉了,從此再不看羅隱的詩。
今天的人常說“我用腳都能xxx”,羅隱大概是這個句式的祖師爺。某次坐船,艄公和羅隱說船上有朝中官員,羅隱聽了不耐煩,嚷嚷道:朝官是什么東西?老子用腳寫文章都比他們厲害。這個官兒叫韋貽范,人品很不咋地,為此向皇帝打了羅隱小報告。羅隱很有才,就是倒霉,誰讓他生在了唐朝的尾巴尖上。
盡管如此,可時光見證了他的價值,他終于將自己銘刻成了一段文化,永存于人類共有的記憶之中。最后帶你看一下他流傳甚廣的幾首詩:
贈妓云英
唐·羅隱
鐘陵醉別十余春,重見云英掌上輕。
我未成名卿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
自遣
唐·羅隱
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
蜂
唐·羅隱
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光盡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
鷺鷥
唐·羅隱
斜陽淡淡柳陰陰,風裊寒絲映水深。
不要向人夸潔白,也知常有羨魚心。
夏州胡常侍
唐·羅隱
百尺高臺勃勃州,大刀長戟漢諸侯。
征鴻過盡邊云闊,戰(zhàn)馬閑來塞草秋。
國計已推肝膽許,家財不為子孫謀。
仍聞隴蜀由多事,深喜將軍未白頭。
牡丹
唐·羅隱
似共東風別有因,絳羅高卷不勝春。
若教解語應(yīng)傾國,任是無情亦動人。
芍藥與君為近侍,芙蓉何處避芳塵。
可憐韓令功成后,辜負秾華過此身。
籌筆驛
唐·羅隱
拋擲南陽為主憂,北討東征盡良籌,
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
千里山河輕孺子,兩朝冠劍恨譙周,
惟馀巖下多情水,猶解年年傍驛流。
魏城逢故人 / 綿谷回寄蔡氏昆仲
唐·羅隱
一年兩度錦城游,前值東風后值秋。
芳草有情皆礙馬,好云無處不遮樓。
山將別恨和心斷,水帶離聲入夢流。
今日因君試回首,淡煙喬木隔綿州。
對古詩詞感興趣的朋友都知道,雖然唐朝極盡繁華,誕生出了許多杰出的詩人,他們所寫的詩文君豪放大氣唯美,但是到了晚唐之后,詩人們的風格卻開始發(fā)生轉(zhuǎn)變,很多詩人從骨子里就開始透出了一種憂傷。或許這是由于他們在生活中感到了很多的悲痛吧,而其中尤其是羅隱,雖然他才華出眾,可是他參加了10次科舉,卻全部以失敗告終,這對于他來說是最大打擊,所以他最終放棄了這條路。
或許也是因為他的這段人生經(jīng)歷,所以他寫的詩文都非常深刻,而且蘊含著非常深厚的人生哲理。尤其是我們從他的詩文中都可以看到出一種他對現(xiàn)實生活的描寫,情感細膩成為他特有的風格。縱使他的詩文字里行間總是充斥著淡淡的憂愁,可是若是能夠真正理解詩文的含義,卻總能讓人從其中領(lǐng)悟到一些人生哲理,而今天要為大家分享的就是一首他描寫杏花的詩。暖氣潛催次第春,梅花已謝杏花新。半開半落閑園里,何異榮枯世上人。
讀這首詩的時候,我們可以將這首詩文中帶入他的人生經(jīng)歷去品讀,十次科舉十次絕望,這對于任何一個心懷遠大抱負的人來說,都是無比殘酷的打擊。所以在我們讀這首詩的時候就會發(fā)現(xiàn),雖然詩人是在描寫杏花這種景物, 可是與此同時,我們又能夠從中讀到他對于人生的那種解讀以及內(nèi)心深處的無奈。
杏花其實是非常普通而又常見的,尤其是在歷朝歷代的詩文中,我們都可以看到他的身影,只不過大多數(shù)人都是在描寫杏花的美麗,而他卻是從另一個角度去解讀。他通過杏花的盛開與凋落來告訴世人,我們的人生其實就和花是一樣的,遲早都會凋零。雖然這首詩只是他諸多作品中非常冷門的一首,但是造詣卻頗為不凡,短短28個字,我們卻能夠從中看到一幅美的水墨畫卷。
在這首詩的前兩句中,詩人所描寫的非常具有趣味性,他通過描寫梅花與杏花而點名整首詩的主題。每當春天來到之后,天也開始慢慢變暖了,這是春天來了,是大地萬物復蘇的時節(jié),生生機彌漫在整個世間,雖然梅花凋零了,可是杏花卻在這時綻放出美麗的花朵。
而這首詩的后兩句則是全詩的經(jīng)典,雖然看似還是在寫杏花,可是在最后筆鋒一轉(zhuǎn),將自己所領(lǐng)悟到的人生哲理也寫入到了詩中。杏花開后很快就會凋落,他一邊開一邊落,整個園子的地上都是杏花。這種自然的規(guī)律其實和我們?nèi)艘粯?,也沒有任何差別,我們早晚都會面對生死,從這兩句詩文中,我們可以深刻地理解到詩人對于人生的那種解讀。
其實不難發(fā)現(xiàn),羅隱的詩總是蘊含一種獨特的韻味,這樣的創(chuàng)作風格,在古代歷史的諸多詩人中也只有他才擁有,畢竟他的人生經(jīng)歷是所有人都難以體會也難以想象的。這首詩文中,他通過非常細膩的筆觸描寫了花開花落的全過程,而其中所折射的人生過程,則是最令我們感同身受的地方。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6174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