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給大家準(zhǔn)備了:楊志賣刀的文章,感興趣的小伙伴們快來看看吧!
在古代,一個英雄人物如果因為一時的落魄,囊中羞澀,又不屑做歹事,那只能變賣隨身值錢的物件暫時渡過難關(guān),比如秦瓊賣馬、楊志賣刀,其中這楊志賣刀還搞出了人命。
因為當(dāng)時楊志的寶刀開價就要三千貫,而一個叫牛兒的潑皮卻想不花一文錢白得這把刀,所以他就故意刁難楊志,最終在楊志忍無可忍的情況下殺掉了這個潑皮牛二。
那么有人肯定要問這三千貫錢換到現(xiàn)在能值多少錢呢?今天我們就來算算看。
我們都知道這個名著講述的是宋徽宗時期的故事,那個時候一貫錢是七百七十文銅錢,那么這三千貫錢,算下來就是231萬文銅錢,是個很大的數(shù)字了。
再來看當(dāng)時一貫錢能換多少銀子,當(dāng)時兩貫錢可以換得一兩白銀,換句話說,他這一把刀等于一千五百兩銀子。
北宋的重量單位一兩不是等于今天的50克而是只有40克,這么多銀子換算下來就等于60000克,也就是60千克,以如今約20元一克的銀價為參考,那么三千貫錢便是120萬人民幣,是不是很嚇人?我也被嚇了一大跳。
又不是什么名貴古董,憑什么一把刀要賣這么多錢?這樣就難怪那個潑皮劉二會氣急敗壞的說他這是“鳥刀”,但是如果大家覺得這種算法不靠譜,那么我們再來換一種算法,用物價換算。
用米價換算則更為直觀,依據(jù)《宋史.食貨志》記載,宋朝一石米大約七百文左右,還不到一貫之?dāng)?shù),我們就且算它一貫。那么宋朝一石是多重呢?約等同于今天的120斤,換言之,一貫可以買到120斤的大米,乘以3000就是36萬斤,如果按照現(xiàn)代的3元一斤的米價,算下來也就是108萬。這樣看來也不少呀!
還有一種可用當(dāng)時的工資水平來做參照,在當(dāng)時的汴京,普通勞動者每天的薪資在200文左右,比如酒肆里的店小二,他們都屬于工薪階層比較有說服力,由此可知,在汴京城的一般百姓,一個月的收入有6000文,而如今大城市的普通打工者一個月差不多有6000塊元左右。
按照這種算法,那么宋朝的一文等同于現(xiàn)代的一塊錢,根據(jù)前面換算出來的321萬文錢,就等于現(xiàn)代的231萬元人民幣了。這個數(shù)目可就大多了,等同于二線城市一套大房子的價值。
不算不知道,這一算嚇一跳,楊志這口寶刀賣的可真是不便宜,也就怪不得牛二說了那句“什么鳥刀“了。
參考文獻(xiàn):《宋史.食貨志》、《宋史》、《水滸傳》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6187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