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不了解誰是古代帝王中的大游俠?接下來跟著小編一起欣賞。
千古第一大游俠,非劉邦莫屬!
不過歷來有很多文人名士將劉邦看作流氓無賴。“無賴”一詞實際上是劉邦對自己的做人表述,不過在當(dāng)時的意思卻沒有那么多低級庸俗的內(nèi)涵。
劉邦說自己是無賴,到底是什么意思?
《史記·高祖本紀(jì)》記載:未央宮成。高祖大朝諸侯群臣,置酒未央前殿。高祖奉玉卮,起為太上皇壽,曰:“始大人常以臣無賴,不能治產(chǎn)業(yè),不如仲力。今某之業(yè)所就孰與仲多?”殿上群臣皆呼萬歲,大笑為樂。
實際上劉邦就是一句玩笑話,大意是父親大人當(dāng)時認(rèn)為我沒有什么出息、無所依靠,將來的生活肯定過不好,其中也包含父親期盼兒子成長的期望吧。
不知什么時候,后世的文人學(xué)士把無賴這個詞進一步演化,將劉邦的人品定位成無賴流氓。古往今來,中國的許多道德家們總是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臧否人物,符合自己口味的便歌功頌德、大肆吹捧,不符合自己口味則盡情鞭笞、無所不用其極。
劉邦是游俠,而且是狂熱的追星族。
自從春秋戰(zhàn)國開創(chuàng)百家爭鳴的局面之后,中國社會中一直存在俠士與文士兩大群體,不管是在奴隸社會后期,還是在封建社會,亦或者在我們的新時代,他們要么肩負(fù)著為往圣繼絕學(xué)、為萬世開太平的弘毅精神,要么任俠放縱、快意恩仇,延續(xù)著中華民族的熱血與豪情。
提到這些俠士,相信很多人會想起詩仙李白的一首《俠客行》:“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閑過信陵飲……”。詩中對俠客的仰慕之情溢于言表,詩人豪情壯志躍然紙上。崇尚英雄的民族一定會英雄輩出,向往俠客的游俠身上也一定流淌著一腔熱血與豪情。
李白詩中的信陵君一直以來都是許多游俠的崇拜對象,他的眾多粉絲之中地位最高的恐怕非劉邦莫屬,按照現(xiàn)在的話來說,劉邦也是追星族的一員,不過他追的星不是那些蹦蹦跳跳、擦胭抹粉的偽娘之類,而是血氣剛烈、拯救國家危難的信陵君。
偶像崇拜,古今中外皆是這樣。劉邦雖然出生的晚了點,沒有見過信陵君,但是對信陵君的景仰崇拜一生從未斷絕。
信陵君去世之后,他的門客張耳繼續(xù)延續(xù)著他的遺風(fēng),在外黃結(jié)交天下豪杰,聲名遠(yuǎn)播。劉邦聽說后,毅然前去跟從,由此可見他追星的熱情。
俗話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人在青少年時期養(yǎng)成的個性品質(zhì)一般很難改變。終其一生,劉邦行事風(fēng)格中始終不乏游俠的重情重義、桀驁不馴。
劉邦在沛縣結(jié)交的眾多哥們大都成為了他的生死之交、忠心小弟,為漢帝國的建立拋頭顱、灑熱血,這就是士為知己者死的理念。
夏侯嬰是西漢的開國功臣,他和劉邦的友誼可說是終其一生從未改變。二人年輕時經(jīng)?;煸谝黄?,有一次,劉邦因為開玩笑而誤傷了夏侯嬰,被別人告發(fā)到官府。秦朝法律森嚴(yán),劉邦身為官吏,傷了人更要從嚴(yán)判刑。為了避免重罪,劉邦申訴本來沒有傷害夏侯嬰。夏侯嬰也證明自己沒有被傷害。后來證詞又被推翻,劉邦被關(guān)押一年多、受鞭笞刑數(shù)百下,終歸還是憑借夏侯嬰的證言幫劉邦免除更嚴(yán)重的罪責(zé)。二人后來成為生死之交,夏侯一族也成為延續(xù)幾百年的大族,人才輩出。
如夏侯嬰之類的朋友,劉邦有很多,比如張耳、曹參、樊噲、任熬等等。試想如果劉邦沒有諸如信陵君那種超強的人格魅力,那么多的血氣方剛、輕生重義的游俠怎么會對他俯首傾心?
真心對我的,我就真心對你,這種天真率直的性格讓劉邦留下了很多膾炙人口的故事。
大嫂曾經(jīng)討厭劉邦整天帶著一幫朋友去家里混飯吃,家里明明有飯,去在劉邦等人去的時候弄出已經(jīng)吃完正在刷鍋的動靜。劉邦后來當(dāng)時皇帝之后對其他兄弟親戚都有封賞,唯獨對大哥家沒有。在劉太公的一再說情下才勉強封了一個刷鍋侯——羹頡侯。這就是真性情的流露。
在高祖十二年十月,劉邦率軍路過沛縣,停留下來。用沛縣作為他的湯沐邑,免除沛縣百姓的徭役,世世代代不用服徭役?!辈⑴c沛縣父老兄弟、長輩婦女、舊日朋友,天天開懷暢飲,極為歡欣。然而沛縣豐邑確是劉邦的出生地,卻沒有被給予同樣的待遇。
要知道,在那個時代徭役是農(nóng)民身上極為沉重的負(fù)擔(dān),免除了徭役,就有更多的時間讀書,也就是說比別人多了成為官員的機會。
為什么為沒有免除豐縣的徭役,因為在劉邦反秦事業(yè)剛剛起步的時候,豐邑曾經(jīng)跟隨他最討厭、痛恨的雍齒反叛過他。不過后來實在經(jīng)不過沛縣父兄們的堅持請求,這才免除了豐邑的謠役,和沛縣相同。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真正讓劉邦成為名副其實的“大”游俠的,是張良。
亡國后的張良,從貴胄公子淪落為民間游俠。他胸懷天下,遍閱天下英雄,歷經(jīng)坎坷,終于和劉邦相遇。
張良曾經(jīng)感慨:“沛公殆天授!”張良在中國歷史上,幾乎是和諸葛亮一樣是智慧的化身,他能容人之短,又能發(fā)現(xiàn)劉邦的長處,心悅誠服地輔佐劉邦,可見劉邦身上卻有極強的人格魅力。
張良因為劉邦,聰明才智有了更高的平臺去施展,二人終于攜手,留下了許多歷史佳話。劉邦因為張良,格局提升到天下的層面,實現(xiàn)了個人的輝煌,得以在更廣闊的的空間快意恩仇、行俠仗義。
中國帝王之中,劉邦堪稱千古第一大游俠。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6189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