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知道:明玉珍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毥榻B,接著往下看吧~
熟悉明朝歷史的人都知道,明朝開國的那個時代,是中國歷史上最為精彩的一頁。尤其是明太祖朱元璋,更是有‘開局一個碗,裝備全靠打’的美譽。
元末明初的那個時代,是一個英雄輩出的年代,將星璀璨,名臣薈萃。在紛繁復雜的局面下,朱元璋采用了廣積糧緩稱王的策略,一步一步從紅巾軍當中的一個底層將領(lǐng),最后成為一方諸侯。再連續(xù)擊敗了陳友諒、張士誠等強敵后,成功北上,將蒙元統(tǒng)治者打回了漠北,可謂傳奇中的傳奇。
但是,真正的歷史上,如果有一個人不是英年早逝,朱元璋未必會是最后的勝利者。
這個人,叫明玉珍。
1.明末群雄逐鹿,明玉珍西南立國
在中國歷史上,重慶曾經(jīng)三次被建都。一次是西周時期的巴國,一次是抗戰(zhàn)時期的國民黨政府。
還有一次,就是元末明初的時候,明玉珍建立的大夏。
明玉珍(1329年10月2日―1366年3月17日 ),原名瑞,字玉珍,湖廣隨州隨州(今湖北省隨州)人,元末義軍領(lǐng)袖。
按照《明史.明玉珍傳》記載,明玉珍是于1351年起兵,隨徐壽輝同時參與紅巾軍起義。到了1353年,也就是兩年之后,徐壽輝稱帝,明玉珍加入徐壽輝的麾下。
及壽輝稱帝,使人招玉珍曰:“來則共富貴,不來舉兵屠之?!庇裾湟娊??!睹魇?明玉珍傳》
在加入徐壽輝麾下后,明玉珍駐兵駐守沔陽,與元將哈麻禿大戰(zhàn),右眼被流矢射中,傷愈后右眼失明,因此又被稱為“明眼子”。至正十五年(1355年),倪文俊再次攻占沔陽,沔陽連年遭受洪澇災害,軍糧不濟,于是命明玉珍率領(lǐng)萬余人,船50艘,朔江而上,到巫峽一帶籌糧。明玉珍軍紀嚴明,秋毫無犯,以軍功升奉國上將軍、統(tǒng)兵都元帥。
至正十七年(1357年)明玉珍親率大軍從巫峽出發(fā), 攻克夔州、萬州,進而襲擊重慶,擊敗完者都,生擒哈麻禿。明玉珍首先在普州擊潰李喜喜率領(lǐng)的青巾軍,乘勢占領(lǐng)瀘州、敘南( 今四川宜賓)。
自此,明玉珍在西南根基已成。
至正二十年(1360年),陳友諒殺徐壽輝自立為帝,明玉珍徹底獨立。兩年之后,明玉珍徹底稱帝,大夏建國。
2.巔峰時期的大夏,占據(jù)了整個西南
巔峰時期的明玉珍,幾乎坐擁整個西南。東及夷陵(湖北宜昌),西至中慶(云南昆明)、南達播州(貴州遵義)、北抵興元(陜西南鄭);除川蜀全部外,還有陜西南部、湖北西部、云南東北部,貴州北部等地區(qū)。從轄制范圍來看,像極了三國時期的蜀漢。
而在明玉珍建立大夏,已經(jīng)雄踞西南的時候。其他地方,卻是正處于混亂的時候。1362年,明玉珍建國。1363年,陳友諒和朱元璋展開了鄱陽湖大戰(zhàn)。
對比一下這個時間,我們可以看出,當時明玉珍的勢力,是何等重要。雄踞西南,坐擁巴蜀之地,進可攻,退可守。而東南群雄,包括陳友諒、朱元璋、張士誠、方國珍等勢力,連年大戰(zhàn),自身實力損耗極其嚴重。明玉珍占據(jù)西南,對外交好朱元璋,安心發(fā)展實力,只等時機成熟,便可以獅子搏兔之勢,橫掃天下。
而在正史上,明玉珍占領(lǐng)西南之后,也確實是按照這個路線來進行的。后世方孝孺曾有評論:
夏主幸致躬行儉約,興文教,辟異端,薄稅斂,一方咸賴小康焉。歷年雖不永,民至今感嘆焉,不能文詞間盡其賢也。
如果歷史繼續(xù)按照這個路線發(fā)展下去,明玉珍說不定很快就會有機會,依據(jù)巴蜀之地,爭奪天下的最終歸屬權(quán)。
但問題是,明玉珍至死,都沒有等到這個機會。
1362年,明玉珍建立大夏。僅僅四年之后,1366年,明玉珍便病逝,享年38歲。
3.明玉珍死后,主少國疑,終降于朱元璋
明玉珍死后,其子明升即位,年僅十歲。
正所謂主少國疑。君主年幼,臣子勢大,向來是封建王朝的大忌。就算在大一統(tǒng)王朝,也很容易出事,更何況是這種偏安一隅的政權(quán)。
在明玉珍死后,大夏原本修養(yǎng)生息,積蓄力量的局面,很快發(fā)生了變化。國內(nèi)勢力紛繁復雜,再無進取之心。等到兩年之后,朱元璋已經(jīng)派徐達北上,占領(lǐng)元大都(今北京)。至此,大夏再無爭奪天下的機會。
不過,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明玉珍的英年早逝,使得大夏群龍無首,最后只能歸降于朱元璋。不過正是因為明玉珍曾交好朱元璋,幫助朱元璋牽制陳友諒,給家人留下了一份香火情。
朱元璋吞并西南后,封明升為歸義王。洪武五年,又將明升及明家二十七人遷往高麗安置。這種安置,未嘗沒有流放的意思。但是在歷代爭奪天下最后又失敗的人當中,已經(jīng)算是最好的結(jié)局了。
另外,明家遷往高麗之后,一樣過得衣食無憂。而且明升于高麗總郎尹熙王之女成婚,并且在朝鮮半島開枝散葉,成為了一個很大的家族。1982年,明玉珍墓在重慶被發(fā)現(xiàn)后,每年都會有大批的韓國明氏后裔,來重慶祭拜,香火綿延至今。
對比歷史上其他失敗的帝王來說,明玉珍和明家的結(jié)果,未嘗不是一種善終。
4.如果明玉珍不死,歷史很有可能會改寫
明玉珍并非昏庸之輩,在統(tǒng)轄蜀地期間,素有賢名。這一點,在歷史上是公認的。對內(nèi),分蜀地為八道,輕賦稅,修養(yǎng)生息。同時重新恢復科舉,重視人才。僅僅幾年時間,便讓元末戰(zhàn)亂不息的川蜀之地,元氣大復。對外,徹底掃除西南地區(qū)的蒙元勢力殘留,交好朱元璋,牽制陳友諒。
甚至有人說,如果不是有明玉珍的牽制,鄱陽湖大戰(zhàn)期間,陳友諒一定能拿出更多的力量,來和朱元璋進行決戰(zhàn)。最后大戰(zhàn)的結(jié)局,說不定就會以陳友諒的勝出而告終了。
不管是從戰(zhàn)略上,還是從戰(zhàn)術(shù)上,明玉珍統(tǒng)帥的西南之地,無疑都是非常成功的。如果明玉珍不死,在朱元璋逐漸掃平東南的同時,明玉珍很有可能已經(jīng)先行北上,占領(lǐng)關(guān)中地區(qū),最后擊敗朱元璋和蒙元,開創(chuàng)另一種歷史。
至少在明玉珍去世之前,1366年的時候,明玉珍統(tǒng)轄的大夏,實力是要超過朱元璋的。而且明末的勢力格局,和三國時期又不一樣。與其說明玉珍像是蜀漢時期的劉備,倒不如說更像秦末時期的劉邦。
當然,歷史沒有如果,明玉珍的死,讓好不容易開始休養(yǎng)生息的西南地區(qū),再次陷入內(nèi)亂。至此,雄踞西南的大夏,對于朱元璋再無威脅。也正是因為明玉珍的死,讓朱元璋可以放心派遣徐達統(tǒng)帥主力北上,擊潰蒙元的殘存勢力,最終一統(tǒng)天下。
而且,明家后代的結(jié)局,在歷史上諸多失敗帝王的后代當中,也算是善終。這對于明玉珍而言,未必不是一件值得欣慰的事情。
應天,也就是南京,是明太祖朱元璋的根據(jù)地,也是大明朝的開國國都。不少朋友都覺得,自打朱元璋占據(jù)了南京,他通向皇帝的道路便開始一帆風順了,但事實是,朱元璋攻占南京的時候,他還只是元末眾多農(nóng)民起義軍中的一支,而且?guī)缀跏菍嵙ψ钊醯模谒闹車鷱娛至至ⅰ?/p>
古語說:?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這話送給走進南京城的朱元璋怕是最合適不過的了。攻占南京城,讓朱元璋徹底擺脫了原有的束縛,開創(chuàng)了一片新天地。但這僅僅是一個開始,更為艱難險惡的道路,正在等待著這個來自鳳陽的年輕人。
那么這個實力弱小的朱元璋,又是憑什么本事笑到了最后,戰(zhàn)勝對手,成為人生贏家的呢?其實這與他當年在南京時,采取的策略密不可分,大概的情況是這樣的:
一、聊聊朱元璋的鄰居們
朱元璋剛剛進駐應天時,他的東邊和南邊都是元朝的軍隊。雖說元軍與起義軍是天敵,但是主力是在北方,這兩部分元軍控制的地區(qū),與元朝的主力部隊,幾乎都間隔著被各路起義軍占領(lǐng)的地盤,這么一來南方的元軍實際上也成了地方割據(jù)力量,憑實力打還真未必是起義軍的對手,況且所有元軍的地盤,也被各路起義軍虎視,這兩支正規(guī)部隊,雖然實力比朱元璋強,但是腹背受敵,基本上已經(jīng)處于守勢,在朱元璋看,這倒不是主要的威脅。
東南方向,也就是江浙的大部分地區(qū),是鹽販子張士誠的地盤。這個人腦袋很靈光,打起仗來有股子韌勁,而且憑著這股韌勁,曾經(jīng)在高郵戰(zhàn)勝過元相脫脫率領(lǐng)的百萬大軍,更不幸的是,這個人看不起朱元璋,始終惦記著把朱元璋趕回滁州,所以張士誠是個難搞的家伙。
西面是徐壽輝,原本這是紅巾軍的一個支流,算是自家人,但是主帥徐壽輝太不爭氣,被手下的陳友諒用鐵錘砸碎了腦殼,篡了位。陳友諒是個六親不認,一心要當天下老大的主兒,在他眼里可不存在?友軍?,而且這個人很敏感,很早就意識到朱元璋會是一個強大的對手,所以從始至終對小朱的態(tài)度都是除之而后快,所以陳友諒是個死對頭。
北面是紅巾軍的主力,劉福通所部,朱元璋是紅巾軍的分支,他這個都元帥的位置,也是由劉福通認可的,所以這是一支真正的兄弟部隊。更重要的是,劉福通的部隊擋住了南下清剿農(nóng)民起義軍的元軍主力,初期的硬仗都被劉福通給打了,這對朱元璋的發(fā)展壯大可是一件大大的好事。
東北方向是青衣軍張明鑒,這是一個非常生猛的家伙。說他生猛不是因為他的領(lǐng)導才能天下無敵,而是因為他不僅愛殺人,還嗜好吃人,而且還是要生片的那種,何其殘忍!青衣軍駐扎揚州時缺軍糧,張明鑒竟屠殺揚州城中的百姓,以人肉充當軍糧。據(jù)說朱元璋擊敗張明鑒,占領(lǐng)揚州城時,城中百姓竟然只剩下十八戶人家,其余皆被青衣軍食盡。后來這十八戶人家居住的地方便被稱為?十八家巷?。
當然像張明鑒這種部隊,看似虎狼,令人生畏,但實際上是非常不得人心的。俗話說:得人心者得天下,所以這樣的部隊,這樣的統(tǒng)帥,注定失敗。張明鑒是被朱元璋手下的將領(lǐng)繆大亨設(shè)計收降的,不過對于張明鑒這樣的殺人狂魔來說,能夠歸順朱元璋,也算是一個非常圓滿的歸宿了。
朱元璋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皇帝,年輕的時候家里特別貧困,曾在社會底層四處流浪,他當過和尚,也在街頭當過乞丐,嘗盡了人間的酸甜苦辣。后來他為了生存參加了起義軍,靠著自己的聰明才智得到了重用,還迎娶了郭子興的養(yǎng)女馬小姐。此后,他就成了起義軍里的朱公子,還拉攏很多精兵強將。隨著實力的不斷提高,朱元璋的野心也跟著不斷膨脹,他帶著手下的人另立門戶,成了一個領(lǐng)軍者。他在文臣武將的幫助下,先后打敗了其他軍閥,成了最后的贏家。
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地區(qū)正式稱帝,建立了歷史上有名的明朝。在這期間,他大肆封賞功臣,讓很多跟他出生入死的兄弟,都成了明朝的王公貴族。剛開始的時候,朱元璋還表現(xiàn)得比較大度,過了一段時間,他開始疑神疑鬼,總覺得手下的功臣,會篡奪自己好不容易打下的江山。朱元璋為此大開殺戒,先后屠戮了很多有功之臣,有些殘忍的手段,直到現(xiàn)在還令人毛骨悚然。
比如開國大臣藍玉,就因為犯了朱元璋的忌諱,受到了剝皮的刑罰,其殘忍程度不亞于凌遲處死。在朱元璋發(fā)明的刑罰中,最殘忍的一種刑罰是鐵裙,專門為女人設(shè)計,因為過于狠毒千百年來僅僅只使用過一次。
所謂鐵裙就是鐵質(zhì)的裙子,受刑的女子被迫穿上這種東西后,會被放到一個烤架上。因為金屬導熱性比較好,女子身體會隨著溫度的不斷上升,被燙傷致死。承受這種刑罰的人,是朱元璋的一個妃子。她因為懷孕不滿十個月就分娩,遭到了朱元璋的懷疑。他認為這個妃子對自己不忠誠,直接對她痛下殺手。按照史書記載,這個妃子去世的時候,死的特別凄慘,其哀嚎的聲音,傳遍了好幾個宮殿,讓人毛骨悚然。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6197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曹操刺殺神童周不疑,曹丕為何要求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