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長翅帽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嗎?今天小編給你們帶來全新的解讀~
我們現(xiàn)代人想要了解古代人的穿衣打扮除了從歷史文獻中了解,還能夠從影視劇里看到他們的形象。
每個朝代都有自己獨特的風格,除了平民百姓穿著都差不多之外,穿著風格變化最明顯的皇宮就有每個朝代的特色。我們將目光都聚焦到官服上,細心的朋友會發(fā)現(xiàn)在宋代的官場上有一件配飾是非常明顯能夠區(qū)別于其他朝代的,那就是帽子。在宋朝官場上的帽子長得都和其他朝代不一樣,他們的大臣官帽兩邊有兩個很長的“翅膀”,所以有人叫這種帽子為長翅帽。這種帽子的出現(xiàn)是因為什么呢?又是誰發(fā)明的?
關于這個帽子的發(fā)明人歷史上沒有詳細的記載,不過有一個流傳到現(xiàn)在可信度比較高的發(fā)明人是趙匡胤,相傳趙匡胤在上朝時對大臣們竊竊私語的行為十分不滿,但是他又不得不保持皇帝的尊貴形象,不可能直接在朝廷上說出來,所以就想辦法在帽子的兩邊用竹子給帽子加上了兩個比較長的翅膀,這樣就能阻止官員們在朝堂上隨意講話的行為了。我們在影視劇里看到的長翅帽兩邊的翅膀是比較長的,戴上了這個帽子,別說是轉頭說話,就算是走路、低頭、抬頭都比較麻煩。所以這種帽子我們也只在上朝的時候能看到,在平時的生活中,他們也不會戴這個帽子。
這種長翅帽有個專業(yè)的叫法,叫做幞頭。因為帽子整體比較不方便,所以戴上這頂帽子,作為 北宋 文人們來說,要更加注意禮儀方面的行為,他們肯定是端莊得體的,絕不可能再有竊竊私語,有失美觀。如果大臣們帶幞頭是為了治理朝堂上的紀律,那為什么北宋的皇帝們也會在上朝的時候帶著和他們一樣的帽子呢?
大家都知道宋代重文輕武,甚至在宋代不殺大臣和 言官 ,他們的地位非常高,正是因為這樣的緣故,皇帝們戴上了和他們一樣的帽子,會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更好的讓言官進諫,從視覺上來看起碼皇帝不是高高在上的那種。不過雖然同樣是幞頭,但是幞頭也是有等級的,大致分為三個等級,有直腳、交腳和高腳,皇帝和大臣們都是戴的直腳幞頭,在細節(jié)上會有不同。而宋仁宗則是一個極端,他的帽子和大臣們的帽子幾乎是沒有區(qū)別,相差無幾,可能這也是他拉近下屬和自己地位的一個手段吧。
交角幞頭則是有官差和有官職的大臣家中仆從佩戴,歌姬等階層則是使用的高腳幞頭,而普通百姓則根本就沒有佩戴幞頭的權利。這樣的文化思想也給他們帶來了比較不好的地方,他們的重文輕武讓宋朝在需要武將的時候變得不堪一擊,凡事都不要做到極端了,平衡發(fā)展才是最好的。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622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揭秘歷史上兩個清河公主,結局分別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