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到清朝,那總是離不開康乾盛世這個話題的。也正是這一時期將中國的經(jīng)濟政治等都推到了世界的巔峰,引得當時的西方人對中國都懷有憧憬和羨慕之意。好像這一切看起來都十分的昌盛順利。
不過康乾盛世時期真的是如此完美的嗎?縱觀清朝時期的牢獄之災(zāi),“文字獄”顯然是那段時期永遠無法磨滅的污點。關(guān)于文字獄的案例實在是不勝枚舉,不過,卻有一個案例非常的特殊,是很值得拿出來一說的。
這一案例發(fā)生的緣由是來自于怕老婆。到底發(fā)生了什么呢?
這件事情發(fā)生在一七八一年,當時乾隆正從五臺山回來,途徑河北,有人向他匯報說,有一個名為尹紹淳的男人想要給乾隆送兩份報告。乾隆表示自己不認識這個人,但卻有人說,尹紹淳的父親曾經(jīng)是大理寺卿,而他是代替自己的父親來遞報告的。
此言一出就引得乾隆心里一陣不快,自己的報告還要別人來呈遞,這顯然對皇帝一點也不尊敬。不過,可能是在好奇心的驅(qū)使下,他卻還是看了這兩份報告,第一份報告主要是想要給自己去世的父親討要一個謚號,大致內(nèi)容是這樣的:
“乾隆爺,雖然您可能不認識我,不過您肯定是認識我父親的,他是河南巡撫,您曾經(jīng)還寫了一首詩賜予我們家的,我們?nèi)叶紝δ浅5某绨?。不過現(xiàn)在我的父親已經(jīng)去世快要三十年了,而您又正好途徑河北,我希望借著這個機會,您能追認我父親一個謚號。至于謚號也不用您再動腦子去想了,我覺得,就從那首詩中取吧,這樣我們家世代都能傳承光榮,臣也對您不勝感激?!?/p>
看了報告的內(nèi)容以后,乾隆心里就更不舒服了。本來向皇帝討要榮光這種事情就很讓他不爽,而且現(xiàn)在還是追認謚號這種國家大事,怎么能這么隨便?
但如果說第一封報告給乾隆的感覺是不爽的話,那么在他看完第二封報告的時候簡直就是怒火中燒了。這第二封報告的主要是希望自己父親的牌位能夠放到孔廟中去,大致內(nèi)容是這樣的:
“我父親還活著的時候曾經(jīng)向您提出過要把朱學(xué)理論的倡導(dǎo)者的牌位放到孔廟里,不過卻遭到了您的拒絕。但是這件事卻一直在我父親心中,成為了一個心結(jié),他一直惦念這件事四十年,而我也一直惦念著這件事。現(xiàn)在正好您過來了,那么干脆就答應(yīng)了這個要求,把倡導(dǎo)者湯斌先生的牌位搬到孔廟中,順帶便也可以把我父親的牌位也放進去,這樣我家也可以沾點文學(xué)氣?!?/p>
看到這一要求,乾隆也是無語了。孔夫子在皇帝嚴重是大圣人,那豈是誰都能放牌位進去的?這簡直就是對孔子的不敬。哪怕是后來清朝名臣曾國藩,整個大清的人都希望將其牌位放入孔廟中,奈何沒有文學(xué)專著而未能實現(xiàn)。但區(qū)區(qū)尹嘉銓的爹又有什么資格呢?
看完這兩份報告以后,乾隆實在是忍無可忍了,朱批:“竟大肆狂吠,不可恕也”。后來就罷免了尹嘉銓九卿的身份,還把他交給了刑部。
雖然乾隆非常想要治他的罪,不過就憑這兩封信而治他的罪就顯得自己很小氣。因此他想了一個辦法,去抄尹嘉銓的家,他覺得一定能夠在他家里找到一些犯罪的證據(jù)。而尹嘉銓是個讀書人,家里也都是書籍、信件等等,于是他的全部家產(chǎn)被抄,其中還有藏書三百一十一套,散書一千五百三十九本,破字畫五十八卷,書信一包共計一百十三封,書板一千二百塊。也正是在這之后,一場針對尹嘉銓的“文字獄”便拉開了帷幕。
他曾在文章中提到“百姓的想法無法傳達到皇上耳中”,意思為皇上不體恤民情,為大不敬,記過;
在他的文章中,曾將母親的死稱作“薨”,這個字一般人是不能使用的,為大不敬,記過;
他在文章中,曾稱他自己為“古稀老人”,并且表示這個詞語出自杜甫之詩,雖然看似沒問題,但是乾隆也有《古稀說》,他在文中竟然沒提乾隆帝,為大不敬,記過;
他曾在書信上提到“不想做那種提意見的官員,這樣很可能會引來殺身之禍”,意思就是皇上蠻橫不民主,為大不敬,記過等等。
后來這些“大不敬”的書籍盡數(shù)被燒毀。就這些記過的內(nèi)容也可以看出,這些罪簡直就是在雞蛋里挑骨頭,為了給他治罪而找出這么多的毛病,也可以將他的罪名坐實。
而在獄中的時候,刑部曾經(jīng)審問過他一件事,刑部說:“有一次,你一見到皇上就表示想讓他給你賜翎子,因為你說如果沒有翎子,你就沒臉見妻兒,這件事是真是假?”翎子代表了官員的品級官位。對于這件事尹嘉銓倒也不反駁,他說:“因為妻子總是說我沒出息,我就覺得,要是我能得到翎子那么妻子就不會覺得我沒出息了,因此我就厚著臉皮去向皇帝求賞賜?!?/p>
刑部又說:“你的老婆是個嫉妒心非常重的人,不過她為了顯示自己不是個小氣的人就想要讓你納妾,人選卻是一個五十多歲的寡婦,因為他知道你們兩個都不會同意這門親事的?!弊詈?,刑部對他的評價“怕老婆的男人,對于這些事情,尹嘉銓都是承認的。
不過說到這,其實事情的來龍去脈就已經(jīng)明了了。大概就是一個蠻橫的妻子,覺得自己的老公沒出息,就先讓尹嘉銓厚著臉皮去討個翎子回來,但失敗了。然后又教唆他寫了那兩份信,再次想要得到一份光榮,不過,這次卻用力過猛而真的惹怒了萬歲爺,乾隆說:凌遲吧,誅殺其全族。
但過了幾天,案件被推翻了,改為:“絞立決”,并且放過了他的家族,只是殺了他的老婆,因為她是毒婦。
后來,乾隆也對這件事做了一些解釋,他說自己本來不想將他處死的,但是這么做是為了警醒別人不要步他的后塵。
可以說清朝時期的文字獄是空前絕后的,所謂的“康乾盛世”,反而是血流成河的,文字獄僅僅是個借口,其背后的險惡居心,卻是我們不可猜測的。而此時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得到破壞,傳統(tǒng)觀念也被極大的扭曲。
袁春望這一人物角色,實際上一開始并不值一提,盡管在上半部分的攝像鏡頭中,他隔三差五會發(fā)生,但那也僅僅種下的懸念,針對他實際性的功效,實際上是在中后期產(chǎn)生的。而他最后也觸遇到了皇帝的道德底線,而且將要被處決,但是太后卻明顯地阻止,為什么?
身世從袁春望的身世入手就很好理解了,總是孤身一人的袁春望,在遇見瓔珞之后,就像是看見了希望的曙光,點亮了他灰暗卑微的人生。所以在瓔珞的關(guān)心下,袁春望也逐漸敞開胸懷,并向瓔珞說起了他的身世。
原先袁春望自小就沒有爸爸媽媽,是跟隨父母成長的,殊不知她們的家庭氛圍并不太好,常常要遭遇居無定所的日子,再加上袁春望并并不是親生父母的,因此 繼父有很數(shù)次都說要把他丟棄。幸虧后媽多有舍不得,但也無可奈何日常生活的工作壓力確實撫養(yǎng)不上袁春望。
親生父母因此 后媽便把一串寶貴的佛串,再三地交給了袁春望手里,而且說這串佛串和他的生父母相關(guān),由于它是她們留下的。對于生父母到底是誰,后媽就沒有再向袁春望談及過多,那麼袁春望就只能自身去尋找答案。
歷經(jīng)幾番的核實,袁春望總算了解自身的親生父母爸爸便是雍正皇帝皇帝,因此他滿懷激動的尋親情緒趕到京都。但是很造化弄人的是被八王爺抓到,親生父母爸爸不見著,反而被閹割成宦官,另外袁春望手上的證物,也就是那串佛串也被八王爺奪得。沒了重要的證物,不管袁春望怎么講自身和雍正皇帝皇帝的關(guān)聯(lián),他人也是不容易堅信的,乃至還會繼續(xù)覺得他白日做夢。掌握到那樣的現(xiàn)實狀況,袁春望便不會再做不必要的斗爭,繼而將尋親的愉悅,變?yōu)閷适业脑骱蕖?/p>
原本袁春望心里的這一憎恨,再遇上瓔珞以后,是可以學(xué)會放下的。例如他寧愿舍棄很好的發(fā)展前途,一個人來頤和園陪瓔珞清掃,而且覺得只需那樣和瓔珞過日子,剩余的時間就足夠了。但是瓔珞還必須給富察皇后復(fù)仇,因此 迫不得已離去頤和園。
但這還并不是惹惱袁春望的地區(qū),惹惱他的地區(qū)是纓絡(luò)居然變成了皇帝的女性,在袁春望的意識里,瓔珞嫁給了誰都好便是不可以和皇帝在一起,由于那就是他最討厭的人。因此 袁春望從而變壞,協(xié)同嫻妃差點兒謀害瓔珞,又挑撥弘晝造反。
太后的反應(yīng)結(jié)果就在案發(fā)當日,袁春望毫無顧忌地講出了自身的復(fù)仇計劃,及其對皇帝的不滿意和討厭,說明自身是雍正皇帝皇帝的孩子。太后吃驚之外也毫無疑問地對他說,這不是客觀事實,袁春望一下子精神錯亂要損害太后,皇帝命人將他凌遲處死。
太后立刻從桌椅上站立起來說“別,其他地方死他”,可皇帝覺得袁春望稱霸一方不能輕饒,太后然后著急的勸導(dǎo)“皇帝,就聽額娘此次話吧”。實際上皇帝要將袁春望凌遲處死,太后明顯阻止便是由于他的確是雍正皇帝皇帝的孩子,但為了更好地挽救皇帝的部位,務(wù)必不承認他的真實身份。所以說,當乾隆皇帝要凌遲處死袁春望時,根據(jù)太后興奮地大喊的五個字,乾隆皇帝就早已一瞬間搞清楚一切了。
乾隆之所以生氣,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馮起炎竟然讓他派兵抓捕他的兩個表妹做他的妻子。一氣之下,乾隆便下令把將書生馮起炎發(fā)配到黑龍江寧古塔為奴。
根據(jù)相關(guān)史料記載,在清代的時候,山西有一位書生,叫做馮起炎。馮起炎雖說出身貧窮,但是他卻讀過很多書,也算是一個胸中有點墨水的小書生。但是這個人不太好找老婆,主要就是因為他家很窮。最初在馮起炎的心中,他有兩個夢中情人,也就是他的兩個表妹,一個是張家的女孩,另一個是杜家的女孩。
這兩個女孩都是十三四歲,正是花季的年齡,在清朝,表親結(jié)婚也算是一件很正常的事。但是我們之前說了,馮起炎的家庭很窮,這就導(dǎo)致了他的親戚都瞧不起他。也就是說如果馮起炎向那兩家求親的話,他們家人肯定不會愿意。馮起炎對此很不高興。
于是馮起炎便心想,這樣下去肯定是不行的,就在這時馮起炎受到了《御制詩初集》的影響,我們都知道,這書是歌頌乾隆的。他相信乾隆一定是愛民如子、為民做事,于是馮起炎便想,既然乾隆這么熱愛人民,那么他一定會幫助我娶老婆的。
但是究竟要怎么樣才能夠見到乾隆呢?終于有一天,馮起炎得知乾隆皇帝要去河北祭祖,于是馮起炎連夜給乾隆寫了一封信。第二天一早,便堵在了乾隆皇帝經(jīng)過的路上。于是被官兵抓了起來,當馮起炎被審問時,他說他被冤枉了,只是有一封信要交給皇帝。
于是馮起炎給乾隆看了這封信。馮起炎首先在信中自我介紹,然后賣弄了一下文采。最開始的時候乾隆還是很高興的,但是看到最后,乾隆才發(fā)下,馮起炎是要自己派人去將他的兩個表妹抓起來給他做妻子。乾隆看完之后十分生氣,便將馮起炎發(fā)配到黑龍江寧古塔為奴。
因為乾隆是借助這個案子重申孝道和三綱五常的重要性,維持清朝統(tǒng)治的思想基礎(chǔ),證明其王朝的合法性。
當時這個案子的具體情況是這樣的:在湖北有一個叫做鄧漢楨的秀才,娶了妻子黃氏,黃氏本人比較彪悍。在婚后,黃氏和秀才的母親,也就是她的婆婆不和。有一次情緒激動下,雙方動了手,當然史料用語比較激烈,用的是“毆打”這個詞語。這本來只是一件小事,但是這件事情被湖廣總督知道,他本人將這件事情上報給了乾隆帝。
乾隆本人重視孝道,也更是為了重申社會秩序,三綱五常的重要性,直接插手這個案件,并作出了令人震驚的判決。首先夫婦雙方直接凌遲處死,鄧漢楨的兄弟族長絞刑處死,鄰居知情不報,全部仗責(zé)并且發(fā)配邊軍,當?shù)毓芾斫袒慕坦俦慌刑幜鞣湃Ю?,鄧漢楨所在縣的縣官全部革職,并且子孫也不可以進入仕途。
乾隆帝之所以大發(fā)雷霆,將這個案件所有相關(guān)人員都嚴懲最為主要的目的是強調(diào)孝道,強調(diào)三綱五常的重要性,三綱五常是維系統(tǒng)治的基礎(chǔ),因為其強調(diào)秩序,強調(diào)服從,是穩(wěn)固統(tǒng)治的利器。三綱五常和各種名教觀念,是中國封建專制主義統(tǒng)治的基本理論基礎(chǔ),歷代統(tǒng)治者都維護和加以提倡并且不斷強化,這種思想起著規(guī)范和禁錮人們的作用,因為它強調(diào)的是一種無條件地服從,強調(diào)在倫理關(guān)系下的無條件服從。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6238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