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給大家?guī)砹位癁槭裁磿粶S為笑柄?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看一看。
歷史在經過若干年的傳頌之后,總會變得扭曲、失真,也許只是因為一個偶然的情況,是非就會變得顛倒,英雄也就成了小人。比如說至今在還有不少人在為秦檜聲嘶力竭的吶喊,目的為何,昭然若揭。
而三國時期的一代猛將廖化也遇到了這樣的麻煩,起因便是因為一句"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這句充滿嘲諷的語句,卻將這位忠誠不遜關羽,實力堪比張飛的猛將永遠的定在了歷史的恥辱柱上。或許這并非是羅貫中老先生的本意,但是歷史就是這么容易被人曲解。衍生出這一句話的時候,廖化已經達到了75歲高齡,本意是嘲諷蜀國無人,竟然還要75歲的老將軍去戰(zhàn)場上拼命。可是在民間傳來傳去,卻變成了廖化無能的意思!
不得不讓人驚奇民間老百姓的理解能力,為什么一句話傳來傳去就走樣了呢?戰(zhàn)功卓著的老將軍,怎么就因為一部《三國演義》而淪為歷史上的笑柄了呢?不公平!
廖化本是個山賊出身,在關羽千里走單騎的時候,因為敬仰關羽的忠義,一心想要投入他的門下。等到關羽成為荊州主將時,廖化也就跟隨關羽做了主薄。后來關羽兵敗身亡,廖化也被迫投降了東吳,不過身在東吳心在漢,經過策劃,用詐死的計謀托身,帶著老母親晝夜西行,風餐露宿,上演了一出廖化版的千里走單騎,你能說他不忠心嗎?因為思念自己的國家,帶著老母在敵人的層層封鎖之下,歷盡千辛萬苦回歸,簡直是可歌可泣,這點需要多大的勇氣和意志啊!一般人是絕對做不到的。在關羽被圍陷入絕境的時候,廖化卻能夠殺出重圍,去向劉封和孟達求救,可見其武藝也絕對不會差,突擊能力只怕比張飛都不遑多讓,否則怎么可能殺得出去?
縱觀廖化一生,參加過黃巾起義,也曾流落江湖。曾獨自領兵應對樊城守城大將曹仁,關羽兵敗,廖化獨自突圍去上庸、成都求救,是為"勇";攜老母晝夜西行,重返故國是為"忠";屢次為諸葛亮和姜維獻策,差點擒獲司馬懿,是為"智"。試問這樣一位有勇、有謀、赤膽忠肝的猛將、傳奇英雄,怎么就成了大多數人眼里的無能呢?嗚呼哀哉!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624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