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軍八旗主要是晚明時期投降后金的遼東漢人以及入關(guān)后的漢人?;侍珮O于天聰九年(1635年)建立了八旗蒙古(2萬5千人),又于崇德七年(1642年)建立了八旗漢軍(3萬3千人)。可以說,漢八旗的作用不僅僅是打仗。正是因為漢軍八旗,在某種程度上瓦解了北方漢軍的抵抗意志,北方之所以被迅速攻占,其主要原因就在于漢族官員的投降,連帶通過師生、同學(xué)、同鄉(xiāng)、同僚、同好等關(guān)系,連哄帶騙地勸降導(dǎo)致。
1.漢八旗的軍事作用、政治作用
清朝實行的是滿漢雙軌制,除了北京有專門的滿人武官外,文官都是滿漢并用,內(nèi)閣四相,必兩滿洲、兩漢人;六部十二尚書,滿六人、漢六人。比較特殊的是宗人府、內(nèi)務(wù)府、理藩院全用宗室,太醫(yī)院全用漢人。
漢軍八旗的作用非常大,順治前期的軍事作用上文已經(jīng)說了。順治后期到康雍乾時期除了軍事作用之外,其政治作用就成了主體。例如順治皇帝學(xué)習朱元璋、朱棣父子想全面回歸明朝的吏治監(jiān)察——巡按制度。結(jié)果,滿人貴族認為會對他們的權(quán)力產(chǎn)生威脅堅決反對。順治皇帝傾向性非常明顯地力保巡按制度,但因為其亡故,巡按制度失去了最大的支持者,最終也壽終正寢了。但是康雍乾時期,滿人貴族的勢力被壓制得夠嗆,那為何不恢復(fù)?其主要就是漢八旗和滿人貴族的共同反對。
漢八旗對于皇帝、旗主是奴才,對于漢族官員和老百姓那是主人。同時,漢八旗官員出頭露面,對于滿族統(tǒng)治者來說,有兩個好處:其一,本質(zhì)上都是漢人,比較了解漢人;其二,漢八旗官員出面引起反感,就會減輕對滿人的排斥心理。
再加上,漢八旗在治國能力、素養(yǎng)等方面比滿八旗、蒙八旗要高是肯定的,清廷對其非常重視。因此,從順治四年(1647年)到雍正十三年(1735年),全國督撫大臣中漢軍八旗占七成,滿人八旗三成,蒙古僅2人。在文后,我們將總督的情況列一下,巡撫限于篇幅就略了吧。
清立國首靠漢軍八旗,順治到雍正漢八旗被委任總督情況簡表
2.康熙將漢八旗由軍事作用推廣為行政系統(tǒng)
康熙親政后,從漢八旗將領(lǐng)中選擇了許多人派往全國充當總督巡撫。這些漢八旗的官員除了上面的作用外,主要就是監(jiān)督漢人官員。清朝統(tǒng)治者從順治到宣統(tǒng),其實對于漢人從來沒有放心過。也正是因為這一心結(jié),遇到外戰(zhàn)清廷總想盡快了事,免得漢人趁機反抗。盡管,到了乾隆中后期清廷統(tǒng)治的合法性已經(jīng)基本無礙,從全國來說,漢人已經(jīng)承認其統(tǒng)治了。
但是,其統(tǒng)治者仍然以家族利益為基準,對漢人并不信任,曾國藩、左宗棠都被分割了其權(quán)力,省得漢人對其統(tǒng)治產(chǎn)生威脅。這是晚清給我們最大的教訓(xùn),一個民族、一個階層、某個群體不能以自己的利益代替整個中華民族的利益,中華民族是一體,如果僅僅為了自己利益而分崩離析就會讓人有機可乘。
康熙對于漢人如高士奇、徐乾學(xué)等打壓利用,表面文章做得非常好。他們在幫助康熙打敗索爾圖、明珠等滿人貴族勢力之后,又被康熙所打擊。表面上,康熙夸贊徐乾學(xué)是“光芒萬丈”,但其內(nèi)心確認為他:漢人傾險,可惡已極。為此,漢八旗的傅拉塔(鑲黃旗,姓伊爾根覺羅)便被派往擔任兩江總督,負責監(jiān)視徐乾學(xué)等漢族官員,當時徐乾學(xué)已經(jīng)被罷官,即使罷了官也不能被放過。
傅拉塔在兩江總督任上,通過密折密報從上各大學(xué)士省親、守孝時的言行,下到知縣一級的情況,都被其通過秘折向康熙報告??滴跻彩峭ㄟ^他來了解上至巡撫下到知縣的能力、忠誠與否等各類問題。全省的官員,上到巡撫下到知府等官員,也是通過其遞交密折。當然,也有一些漢人官員也會獲得密折的情況。
通過已經(jīng)滿族化的漢人——漢八旗的統(tǒng)治,康熙可以遙控天下。
康熙樹立的廉吏典范于成龍,漢八旗鑲紅旗
3.1647—1735年,全國總督漢八旗被委任情況簡表
兩江總督:馬鳴佩(漢軍鑲紅人);馬國柱(漢軍正白人);郎廷佐(漢軍鑲黃人);麻勒吉(滿洲正黃人);阿席熙(滿洲鑲紅人);王新命(漢軍鑲藍人);傅臘塔(滿洲鑲黃人);范承勛(漢軍鑲黃人);陶岱(滿洲正藍人);阿山(滿洲鑲藍人);邵穆布(滿洲鑲藍人);噶禮(滿洲正紅人);郎廷極(漢軍鑲黃人);赫壽(滿洲正紅人)。
常鼐(滿洲正白人);查弼納(滿洲正黃人);范時繹(漢軍鑲黃人);高其倬(漢軍鑲黃人);尹繼善(滿洲鑲黃人);趙宏恩(漢軍鑲紅人)。
浙江福建總督:張存仁(漢軍鑲藍人);陳錦(漢軍正藍人);劉清泰(漢軍正紅人);佟岱(漢軍正藍人);李率泰(漢軍正藍人);劉兆麒(漢軍鑲白人);王新命(漢軍鑲藍人);興永朝(漢軍鑲黃人);朱宏祚(漢軍鑲白人);郭世隆(漢軍鑲紅人);金世榮(漢軍正黃人);范時崇(漢軍鑲黃人);滿保(滿洲正黃人);高其倬(漢軍鑲黃人)。
川陜總督:(順治十八年陜西各設(shè)總督,此缺奉裁。康熙十九年,復(fù)設(shè),改為滿缺。)孟喬芳(漢軍鑲紅人);金礪(漢軍鑲紅人);馬之先(漢軍鑲藍人);李國英(漢軍正紅人)。
湖廣總督:祖澤遠(漢軍鑲黃人);李蔭祖(漢軍鑲黃人);張長庚(漢軍鑲黃人);董衛(wèi)國(漢軍正白人);丁思孔(漢軍鑲黃人);李輝祖(漢軍正黃人);喻成龍(漢軍正藍人);郭世隆(漢軍鑲紅人);鄂海(滿洲鑲白人);額倫特(滿洲鑲紅人);滿丕(滿洲正藍人);楊宗仁(漢軍正白人);李成龍(漢軍正藍人);邁柱(滿洲鑲藍人)。
廣東廣西總督:佟養(yǎng)甲(漢軍正藍人);李率泰(漢軍正藍人);王國光(漢軍正紅人);李棲鳳(漢軍鑲紅人);于時躍(內(nèi)府鑲黃人);盧興祖(漢軍鑲白人);周有德(漢軍鑲黃人);金光祖(漢軍正白人);吳興祚(漢軍正紅人);石琳(漢軍正白人);郭世隆(漢軍鑲紅人);楊琳(漢軍正紅人);郝玉麟(漢軍鑲白人);鄂彌達(滿洲正白人)。
南貴州總督:趙廷臣(漢軍鑲黃人);卞三元(漢軍鑲紅人);甘文(漢軍正藍人);鄂善(滿洲鑲黃人);周有德(漢軍鑲黃人);蔡毓榮(漢軍正白人);范承勛(漢軍鑲黃人);丁思孔(漢軍鑲黃人);王繼文(漢軍鑲黃人);巴錫(滿洲鑲藍人);貝和諾(滿洲鑲紅人);郭躁(滿洲鑲紅人);高其倬(漢軍鑲黃人);鄂爾泰(滿洲正藍人);尹繼善(滿洲鑲黃人)。
河道總督:楊方興(漢軍鑲白人);楊茂勛(漢軍鑲紅人);盧崇峻(漢軍鑲黃人);羅多(滿洲鑲白人);王光裕(漢軍正白人);靳輔(漢軍鑲黃人);王新命(漢軍鑲藍人);于成龍(漢軍鑲紅人);董安國(漢軍正白人);趙世顯(漢軍鑲紅人);齊蘇勒(滿洲正白人);趙宏恩(漢軍鑲紅人)。
漕運總督:王文奎(漢軍鑲紅人);吳庫禮(滿洲鑲白人);蔡士英(漢軍正白人);屈盡美(漢軍鑲白人);帥顏保(滿洲正黃人);邵甘(滿洲正黃人);馬世濟(漢軍鑲紅人);興永朝(漢軍鑲黃人);王梁(漢軍鑲黃人);董安國(漢軍正白人);桑額(漢軍鑲藍人);赫壽(滿洲正紅人);郎廷極(漢軍鑲黃人);施世綸(漢軍鑲黃人);性桂(滿洲正藍人);顧琮(滿洲鑲黃人);補熙(滿洲鑲黃人)。
直隸山東河南總督:(康熙八年六月裁)。張存仁(漢軍鑲藍人);馬光輝(漢軍鑲黃人);李蔭祖(漢軍正黃人);朱昌祚(漢軍鑲白人);白秉貞(漢軍鑲白人)。
直隸總督:(康熙四年裁)。苗澄(漢軍鑲白人)
宣大總督:(順治十五年七月裁)。馬國柱(漢軍正白人);申朝紀(漢軍鑲藍人);耿享(漢軍正黃人);佟養(yǎng)量(漢軍正藍人);馬鳴佩(漢軍鑲紅人);馬之先(漢軍鑲藍人);盧崇峻(漢軍鑲黃人)。
山東總督:(久裁失考年月)。趙國祚(漢軍鑲紅人);祖澤溥(漢軍鑲黃人)。
河南總督:(久裁失考年月)。劉清泰(漢軍正紅人)。
河南山東總督:(此缺似特設(shè)于田文鏡,田病故即裁,應(yīng)俟考)。田文鏡(漢軍正黃人)。
江南總督:馬鳴佩(漢軍鑲紅人);郎廷佐(漢軍鑲黃人);阿席熙(滿洲鑲紅人)。
江西總督:張朝磷(漢軍正藍人);董衛(wèi)國(漢軍正白人)。
浙江總督:張存仁(漢軍鑲藍人);趙國祚(漢軍鑲紅人);趙廷臣(漢軍鑲黃人);王國安(漢軍正白人)。
福建總督:李率泰(漢軍正藍人);張朝磷(漢軍正藍人);祖澤溥(漢軍正黃人);劉斗(漢軍正白人);范承謨(漢軍鑲黃人);郎廷佐(漢軍鑲黃人);姚啟圣(漢軍鑲紅人);王國安(漢軍正白人);范時崇(漢軍鑲黃人);覺羅滿保(滿洲正黃人);高其倬(漢軍鑲黃人);郝玉麟(漢軍鑲黃人)。
川湖總督:羅繡錦(漢軍鑲紅人);祖澤遠(漢軍鑲黃人);蔡毓榮(漢軍正白人)。
四川總督:李國英(漢軍正紅人);苗澄(漢軍鑲白人);劉兆麒(漢軍鑲白人);周有德(漢軍鑲紅人);楊茂勛(漢軍鑲紅人);年羹堯(漢軍鑲黃人)。
山西陜西總督:白如梅(漢軍鑲白人);盧崇峻(漢軍鑲黃人)。
山西總督:祖澤溥(漢軍鑲黃人);趙國祚(漢軍鑲紅人)。
陜西總督:孟喬芳(漢軍鑲紅人);白如梅(漢軍鑲白人)。
廣東總督:盧崇峻:(漢軍鑲黃人)。
廣西總督:于時躍(內(nèi)府鑲黃人)。屈盡美(漢軍鑲白人)。
云南總督:卞三元(漢軍鑲紅人)。鄂善(滿洲鑲黃人)。
貴州總督:佟延年(漢軍正藍人);楊茂勛(漢軍鑲黃人);鄂善(滿洲鑲黃人)。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6243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