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初年,社會民生十分凋敝,并且先后經歷了幾次動亂。這其中對大漢王朝影響最大的動亂應該便是呂氏篡權和七王之亂了。
前者險些被呂氏宗族將劉氏皇室架空,后者則險些將大漢王朝重歸動亂。而這兩側動亂解決的最大功臣則當屬周勃、周亞夫父子了。
周勃在呂后死后,與陳平一起鏟除了篡權的呂氏家族,將皇權重新穩(wěn)固在了劉氏皇室手中,并迎立了劉恒繼位為漢文帝,可以說是有擁立之功。
而周亞夫則是平叛了七王之亂,避免了剛建立不久的西漢重新歸于動亂,可以說是穩(wěn)定了大漢王朝的統(tǒng)治。
但是這兩位父子功臣卻都在晚年遭遇了皇帝的猜忌,都被誣陷為謀反,被下了大獄要處死。周勃虧得薄太后出面才免于一死,而周亞夫卻不堪侮辱絕食而亡。
更具有傳奇色彩的是,這父子二人都是先帝在臨終前囑托兒子們可以依靠的對象。劉邦就曾斷言匡扶漢室的必定是周勃,而漢文帝也在臨終前囑托漢景帝可以重用周亞夫。
那么,這兩位父子功臣為何會在晚年都被誣陷為謀反呢?其實原因是一樣的,都是為了確保新帝繼位時的穩(wěn)定,避免大將功高蓋主。而周勃周亞夫父子是一樣的性格耿直,不懂得變通避讓,則注定會失去皇帝信任。
周勃和周亞夫都曾經面對皇帝的考驗,但父子兩人很明顯都沒有通過考驗。周勃是一介武夫,對于漢文帝提出的政務問題一竅不通,卻也不知自圓其說。而漢文帝則借此機會罷免了他的丞相位置。
漢景帝在考驗周亞夫時,故意請他吃飯卻不給他筷子,而周亞夫對此表現(xiàn)的極其夸張,不僅不低調接受,反而完全不給皇帝面子拂袖而去,這讓漢景帝意識到周亞夫對于皇帝沒有任何敬畏之心。
因此,周勃和周亞夫都被皇帝所猜忌,那兩個人自然就沒有好下場了。周勃經歷了劉邦鏟除異姓王的陰影,時刻擔心漢文帝對自己下手,結果給人留下了把柄被誣告謀反。
而周亞夫則更是冤屈,他被告謀反的原因是審訊人員認為他即便現(xiàn)在不謀反,到了地下也注定會謀反,這簡直是“莫須有”的罪名了。
因此,周勃和周亞夫父子二人雖然都對漢朝立有大功,但兩人的性格卻全都是不知收斂,都被皇帝所猜忌,成為了新老皇帝交替時的犧牲品。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6256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