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華,這個名字很常見,假如統(tǒng)計一下,或許會發(fā)現(xiàn)如今叫這個名字的至少數(shù)以千計。歷史上,曾以這個名字存在過的恐怕也不在少數(shù)。然而,要舉出歷史上叫過這個名字的著名人物,估計大部人不查資料的話,都想不出來。
大明朝有一個狀元就叫王華,相比于歷史上那許多只留下名字而未能留下多少記載的狀元,大明狀元王華的遭遇好多了。他是明憲宗成化年間的辛丑科進士第一人,后來兩任帝師,官做到了南京吏部尚書一職,曾參與預修《大明會典》《通鑒纂要》等明朝重要文獻,活了七十七歲,一生著述達46卷。
史家評價他:“為官20余年,為人仁恕坦直,平生無矯言偽行,對人無尊卑貴賤,相待如一,凡談笑言議,皆由衷而發(fā)。人有片善,就稱不絕口。有急難來相求的,則極力幫助救濟。而對別人的過惡,則直言規(guī)勸,不肯護短?!?/p>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人物,經歷了時間的淘洗后,依然并未能在后世留下多大的名聲。
不過,狀元王華雖被后世所冷落,卻并沒有像他同時期的其他大多數(shù)狀元那樣,也為史家所遺忘,個中原因,則是他雖無突出的建樹,但他生下了一個很厲害的兒子,被認為是五百年也未必一遇的人物。
他的這個兒子出生時取名王云,據(jù)說五歲時仍不會說話。有一天一個和尚到其家化緣,見到王云,忍不住嘆道:“好個孩兒,可惜道破?!笔潞螅踉频淖娓父鶕?jù)《論語》所載“知及之,仁不能守之,雖得之,必失之”,為其改名為“守仁”。
王守仁長大后參加科舉考試,前兩次皆名落孫山,第三次才得中二甲進士。這個時候,或許誰也想不到,這個似乎并沒有他那個榮耀一時的父親那樣出彩的兒子,將來竟會被后世評價為“有明一代第一流人物,立德、立功、立言,皆居絕頂”。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6272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