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末年,隋煬帝楊廣長年對外征戰(zhàn),加上修建京杭大運河,濫用民力,百姓生活艱難,最終爆發(fā)了隋末農(nóng)民起義,隋煬帝被部下逼迫自盡,國家分崩離析,各路豪杰為江山大權(quán)展開真爭奪,瓦崗軍則是隋末農(nóng)民起義中戰(zhàn)斗力最強大的軍隊,軍隊中猛將如云,但是不幸的是,公元617年,瓦崗軍發(fā)生內(nèi)訌,翟讓和李密爭權(quán)失敗被殺,李密一時膨脹,執(zhí)意以隋朝官軍對峙,結(jié)果被隋軍與王世充夾擊,最后大敗,從此瓦崗軍解散,多數(shù)將領(lǐng)投靠唐朝。
瓦崗軍在諸多起義軍隊中獨樹一幟,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瓦崗大將眾多,每一位都可以獨當(dāng)一面,最著名的非“瓦崗五虎”莫屬,歷史上關(guān)于瓦崗五虎的版本眾多,最為人們熟知的版本還是《隋唐英雄傳》和《隋唐演義》中的瓦崗五虎,他們分別是單雄信、秦瓊、王伯當(dāng)、程咬金、羅成。
瓦崗軍戰(zhàn)敗之后,曾經(jīng)威名赫赫的瓦崗五虎離開了瓦崗寨,單雄信投入了王世充麾下,而其他四人則選擇投靠唐朝。
單雄信在瓦崗五虎中被稱為“飛將”,尤其善于馬上作戰(zhàn),使用的兵器叫馬槊,有萬夫不當(dāng)之勇,秦王李世民曾經(jīng)險些喪命于他的槊下。
洛陽王王世充兵敗后,單雄信被李世民俘虜,曾經(jīng)的瓦崗軍師徐世績?yōu)槠淝笄槭?,最后被李世民所殺,自此瓦崗五虎武藝最高的單雄信被誅殺。
王伯當(dāng)原名王勇,素有“白衣神箭”的美稱,曾經(jīng)一箭射殺了隋唐天下第九勇士魏文通,參加瓦崗軍之后,對李密忠心耿耿,后追隨其投靠唐朝,王伯當(dāng)?shù)闹伊x被天下稱贊,李密因為不被李淵重用,選擇再次反叛,而王伯當(dāng)始終跟追隨,最終與李密被同時處死,成全了他“忠義之士”的名聲。瓦崗五虎其中之二死于唐朝之手。
至于瓦崗五虎剩余三人,秦瓊、陳咬金、羅成都成為了大唐王朝的開國功臣,李世民即位之后,秦瓊和陳咬金深受重視,甚至被賜予了金锏和盡鞭,上可打不孝王孫,下可誅奸臣。
傳說中,唐高宗李治登基之后,曾經(jīng)因為怠政還被陳咬金教訓(xùn),而歷史中關(guān)于羅成的記載比較少,原名叫羅士信,《隋唐英雄傳》中他還是秦瓊的表親,在征伐王世充時不幸戰(zhàn)死。
說起瓦崗寨,非常出名,英雄人物輩出,在隋末亂世中攪動風(fēng)云,令人欽佩。瓦崗寨的好漢,以瓦崗五虎最為出名,他們個個武藝超群,完全可以獨當(dāng)一方。如果靠山王楊林單挑瓦崗五虎將,他能打敗五虎將之中的四人,是哪四人呢?
瓦崗五虎
瓦崗五虎,版本眾多,說法不一,本文以單雄信、秦叔寶、王伯當(dāng)、程咬金和羅成五人為準(zhǔn)。單雄信本為山西潞州八里二賢莊莊主,大隋九省綠林總瓢把子,后來在徐茂公的建議下,襲取了瓦崗寨,身為瓦崗五虎之一,單雄信的武功還不錯,但他的武功上限也就是尉遲恭的水平,因為之后他曾被尉遲恭打得毫無還手之力。
秦叔寶在書中是一個非常厲害的高手,隋唐演義中,秦叔寶能排在第十三位,和尉遲恭并列。除了少部分頂尖高手,基本沒有人是秦叔寶的對手。
王伯當(dāng)外號勇三郎,擅長射箭,他還曾經(jīng)考過武狀元,武功是非常高的,不過和秦叔寶比起來,他的整體戰(zhàn)力還是弱于秦叔寶的。
程咬金擅長使用大斧,他的三板斧甚至還被人評為三絕,一般的人基本擋不住他的三板斧。
羅成應(yīng)該算是瓦崗五虎中戰(zhàn)力最高的一位,一手羅家槍法,耍得變化莫測,基本很難有人是他的對手。憑借超強的槍法,羅成還躋身了隋唐十三好漢中的第七位。
說完了瓦崗五虎,我們再來分析一下靠山王楊林,看看他的武功怎么樣。
楊林
楊林是隋煬帝楊廣的叔父,是隋朝開國元老之一,地位非常高。在隋朝的開國過程中,楊林屢立戰(zhàn)功,被封為靠山王。而在隋朝動亂的時候,楊林也是四處征討,到處滅火,可憐一身老骨肉,還要為了隋朝這個爛攤子四處奔波。不過楊林雖老,戰(zhàn)力卻不減當(dāng)年,在戰(zhàn)場上的表現(xiàn)仍然是非常的出色。
楊林身長九尺,腰大十圍。武器是兩根囚龍棒,每根重一百五十斤,使用這么重的武器,說他有萬夫不當(dāng)之勇毫不為過。楊林出色的表現(xiàn),也使得大家對他的武功有了更深刻的認(rèn)識,在隋唐十三好漢中,楊林排名第八。
說完了楊林和瓦崗五虎各自的情況,我們再來將他們進行對比,看看楊林究竟能擊敗哪些人?
在書中,秦叔寶、程咬金、羅成楊和楊林都有激烈作戰(zhàn),秦叔寶、程咬金不是楊林的對手,單雄信、王伯當(dāng)雖然沒有和楊林交手,但參考秦叔寶和程咬金與楊林交手戰(zhàn)績,可知他們二人也不是楊林對手。很明顯,除了羅成,其他四虎將都不是楊林的對手。
楊林押送十六萬皇綱進京,而程咬金因為要給秦叔寶母親賀壽沒有壽禮,于是便打起了皇綱的主意。程咬金前往搶劫楊林的皇綱,結(jié)果武功不敵楊林,被楊林給捉下了。當(dāng)時秦瓊假意在楊林手下為官,在秦瓊的幫助下,程咬金最終得以逃脫,而楊林得知秦叔寶反叛,不敢相信,親自帶兵前來捉拿。
事實上,楊林還是比較看重秦叔寶的,覺得秦叔寶是一個可造之材,想不通秦叔寶為何要背叛他,不過當(dāng)他得知秦叔寶是秦彝之子,與他有殺父之仇后,他也就理解這一切了。最終兩人發(fā)生交戰(zhàn),秦叔寶不是楊林的對手,但楊林也無法活捉秦叔寶,只能任由秦叔寶撤離。
從陳咬金和秦叔寶的戰(zhàn)績來看,他二人都不是楊林的對手,由此可見,單雄信和王伯當(dāng)也并非楊林的對手,接下來我們再看羅成。
在隋唐好漢排名中,羅成排名第七,楊林排名第八,看起來羅成的武功是要高于楊林的。接著我們再來看看他們二人的兩場大戰(zhàn),看看具體戰(zhàn)況如何。楊林派人攻打瓦崗寨,擺出威力巨大的一字長蛇陣,而瓦崗這邊,則請出了羅成破陣,楊林和羅成十回合戰(zhàn)平,后來由于瓦崗眾人一起殺出,楊林心慌,被羅成刺傷。不過如果當(dāng)時瓦崗軍沒有殺出,楊林繼續(xù)和羅成作戰(zhàn),估計也不是羅成的對手了,二三十回合后應(yīng)該就能分出勝負(fù)。
隋朝末期,天下徹底大亂,各路反王紛紛起兵,為了一舉殲滅眾反賊,楊林決定舉辦奪魁大會,讓各路反王自相殘殺,而楊林則在校場埋伏地雷,親率大軍在麒麟山策應(yīng),待到眾人到齊,一舉殲滅。不過出乎楊林意料的是,眾反王實力太過強大,楊林的伏兵處處失敗,而他自己最終也被羅成纏上,楊林本身就不是羅成對手,最終被羅成的一招回馬槍所殺。
結(jié)語
綜合來看,瓦崗五虎戰(zhàn)斗力雖然不差,但很顯然楊林的武功要更好一些瓦崗五虎將,靠山王楊林能擊敗瓦崗五虎將之中的四人,分別是單雄信、秦叔寶、王伯當(dāng)、程咬金。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6305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