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25年,自21歲親政,并以最快的速度掃平了盤踞秦國相位多年的呂不韋和依托于太后趙姬興風作浪的假宦官嫪毐之后,34歲的秦王嬴政已經在統(tǒng)一中原的道路上奮斗了長達12年之久。此時,被稱為“三晉”的韓、趙、魏已然全部被PASS出局。嬴政的下一個對手,就是盤踞在江南地區(qū),幅員遼闊,實力強盛的老牌諸侯——楚國。
盡管如此,直到目前為止還未曾有過敗績的嬴政,就像站在拳擊擂臺上橫掃一切對手的拳王泰森一般躊躇滿志,準備解決這個跟秦國數代先王都有過愛恨糾纏的老對手。嬴政堅信自己會勝,于是他滿不在乎的否決了老將王翦提出的使用60萬大軍進攻楚國的建議。而對聲明20萬人即可擊敗楚國的青年將領李信青眼有加。于是乎,秦國的第一次伐楚行動就這么開始了。
當然,最終的結果自然是狠狠地打了嬴政一耳光,初期的小勝之后,被緩過氣的楚軍一頓反撲,20萬大軍幾乎全軍覆沒。而這也成了秦國統(tǒng)一天下的戰(zhàn)爭中極少數的慘敗,甚至后來出現了一種說法:“六國之中,楚最難滅”。這究竟是為什么呢?
客觀的說,如果我們拋開上帝視角去看待歷史,坐在嬴政的位置上,楚在之前百年里的表現,的確是很容易讓人產生一種“對手是個戰(zhàn)五渣”的錯覺。這種情況的始作俑者,就是在中學語文課本中沾了屈原的名氣而被人知曉的楚懷王。歷史上不幸成為接盤俠的統(tǒng)治者很多,但是楚懷王所接的“大盤”,卻是一份厚禮,爺爺楚悼王重用全能型人才吳起變法,爸爸楚威王把已經擁有的大好局勢鞏固發(fā)展,傳到楚懷王這一輩,整個楚國已經成了僅次于秦國,甚至于相比政局混亂的秦國還略勝一籌的強者。
那么楚懷王是怎么做的呢?有個詞叫做“先明后昏”,簡直是為楚懷王量身定做。登上王位初期,楚懷王接著重用屈原等人厲行變法,壓制舊貴族的勢力,進行中央集權,不僅把戰(zhàn)國時代早期的霸主魏國打的一敗涂地,還把我們所熟知的勵志偶像勾踐的母國越國一次性滅亡,最巔峰期甚至組織起合縱跑到秦國的家門口耀武揚威,把秦國嚇得連函谷關都不敢出。
結果走上人生巔峰的楚懷王得了所有中年人都有的毛病——油膩。自以為天下無敵,在秦昭王約自己見面歸還失地的時候,不聽任何人的勸說,傻呵呵的自投羅網,誰知道秦國完全不按照套路出牌,你以為是自己是談判者,其實早就被人當成了砝碼。懷王一到武關,立刻被秦國扣下,人也不放,地也不交,懷王在秦國待了整整五年,被活活氣死。楚懷王的非正常死亡,直接打亂了楚國暫時穩(wěn)固的政治局勢,從此以后,內部斗爭不斷,進行到關鍵的變法被舊貴族反撲,外部被緩過一口氣的秦國不斷欺壓逼迫,最終走上了滅亡的道路。
然鵝,嬴政不知道的是,毒藥在某些情況下,也會變成救命稻草。阻礙楚國強大的舊貴族,其實也是楚國的保護神。
戰(zhàn)國時期的變法,雖然執(zhí)行的人不同,面臨的具體情況不同。但無論是李悝,商鞅,吳起還是申不害,他們共同的目標就只有一個,富國強兵。那么怎么富國強兵呢?無外乎政治上加強中央集權,削弱貴族的勢力,軍事上培養(yǎng)直屬于王室的近衛(wèi)部隊,并將其倚為屏障。向外可以討伐他國,對內能夠削平叛亂。這是因為自春秋時代傳下的卿大夫政治體系讓國內的資源大面積分散持有,在新的時代環(huán)境下,這種體系很明顯的讓國家的力量無法集中,國家的動員力全面衰減。
然而這種變法,在秦,韓,魏,都能夠展開,唯獨在楚國,受到了最大程度的阻撓,這是由于楚國實質上是最接近周王室的體系,通過威逼或者利誘的方式來讓國土內的小邦或者小的部族接受統(tǒng)治,而作為回應,楚國授予他們地方自治權,從政治到軍事,均有很大程度的自由。這一方面是因為楚王室的出身乃傳統(tǒng)中原眼中的“蠻夷”,并不具備高貴的血統(tǒng),楚王室沒有足夠程度的法理性去號令卿大夫階層。另一方面是楚國所占據的廣袤領土,在春秋戰(zhàn)國時代,其實也是未開化的土著地區(qū),依照古代王國的統(tǒng)治水平,根本無法跟中原高度發(fā)達的富饒地區(qū)相提并論,如果要建立實質性的政治存在,怕不是楚王室連自己的王都郢方圓千里都要竭盡全力才能維持。
正因如此,從楚國建立之初,本國的貴族實力,就要遠遠大于其他中原國家。吳起以及之后的楚王室變法,只能說治標不治本的表面緩和了楚國的政治矛盾。楚國自始至終沒能完成中央集權的國家體系。但是也正因如此,當秦軍可以通過畢其功于一役的在決戰(zhàn)中擊潰諸如韓趙魏這種集權制國家,而不必擔心他們的土地上有自治化的貴族進行小規(guī)模的抵抗時,面對楚國這種龐然大物的聯(lián)邦制諸侯,在擊垮了楚國王室的中央部隊后,秦國需要一點一點的去拔除地方上的諸侯抵抗,猶如蠶食桑葉一般小口小口的將楚國的土地消化,活生生的把殲滅戰(zhàn)打成了治安戰(zhàn),幾乎楚國的每個區(qū)域都有反抗,楚國的地方貴族為了自己的利益,對秦軍日夜不停地襲擾,20萬人根本不足以平定楚國,只有到了后來換上老將王翦使用60萬軍隊,才讓楚國徹底解決。
當然,秦國也并沒有從此高枕無憂,因為伴隨“楚國難滅”帶來的,就是后來完全葬送秦國的預言:“楚雖三戶,亡秦必楚?!?/p>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6324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