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手下有“五子良將”,分別是張遼、樂進、于禁、張郃和徐晃,人們經(jīng)常將其和劉備的“五虎上將”對比,再加上這些人在小說中的戲份又比較充足,所以一般人都會認為他們五人就是曹操麾下最勇猛的存在。
其實不然,在正史中,曹操麾下戰(zhàn)斗力最勇猛者其實另有其人,他就是曹仁。
曹仁,曹操的堂弟,當年動亂初起時,曹仁就暗中糾結了一千多人,待到曹操起兵時,一呼而應,跟隨曹操當了別部司馬,代理厲鋒校尉。此時能坐到這一職務的只有夏侯惇和夏侯淵二人,外加一個外臣荀彧。
此時曹仁可以說是因為手中有兵馬,外加又是曹操堂弟的身份,才能坐到這一職務的,但日后靠的則全是自己的真實實力。
曹操打敗袁術時,曹仁殺敵數(shù)量可觀。曹操征討徐州時,曹仁經(jīng)常充當先鋒官,在拿下陶謙的手下呂由后,又與大軍匯合大破陶謙。曹操征討呂布時,曹仁又獨自率部進攻句陽,活捉了呂布的手下劉何。曹操征討張繡時,曹仁再次單獨率軍攻取了其他的縣城,俘獲男女三千余人。
曹操與袁紹在官渡相對峙時,袁紹派劉備到許昌以南攻打其他縣城,諸縣紛紛投降。曹仁認為,諸縣之所以投降是擔心曹操的大軍難以支援自己,于是主動請纓前去攻打劉備,結果打得劉備丟盔棄甲,叛變的諸縣也都全部收了回來。
要知道,此時的關羽和張飛都在劉備的身邊,曹仁的勇猛可見一斑。事后,曹仁又趕回了官渡前線,擊敗了袁紹側翼部隊首領韓荀,打得袁紹再也不敢分兵出戰(zhàn)了。另外,在曹操率大軍火燒烏巢之前,曹軍還有一次火燒袁紹千輛運糧車的戰(zhàn)斗,而指揮者正是曹仁。
然而這都不算啥,真正能體現(xiàn)出曹仁之勇的其實還是在荊州。
當時曹仁被曹操留在了江陵,奉命抵抗周瑜。當時東吳方面在赤壁大勝,士氣大振,周瑜率上萬兵馬前來攻打江陵,當數(shù)千人的先鋒部隊前來叫陣時,曹仁只挑選了三百勇士,由手下牛金率領前去應戰(zhàn),無奈實力相差太過懸殊,牛金很快就陷入了重圍。
曹仁見狀,帶領數(shù)十名親兵就沖出了城門,殺入了敵人的包圍圈,將牛金等人給救了出來。但還有一部分士兵尚在包圍圈中,于是曹仁又一次折了回去,救出了那些士兵,同時還斬殺了數(shù)名敵軍,逼迫敵軍開始后退。待他歸來時,大家都紛紛驚嘆:“將軍真乃天人也!”
再后來,曹仁又跟隨曹操平定了馬超、韓遂等人的西北叛亂。
曹丕繼任后,曹仁成了大將軍,后又升為了大司馬,這可是曹魏最高的軍職了,曹操時期能和他同職位的只有夏侯惇和夏侯淵,而曹丕時只有夏侯惇一人。
夏侯惇雖說官職在曹仁之上,但其多為掌兵,臨陣方面要稍遜曹仁;夏侯淵雖鎮(zhèn)守西北,也是勇猛無敵,但卻死于戰(zhàn)陣,有點吃虧的感覺;至于典韋、許褚、曹彰等人,雖說也很勇猛,但卻缺少曹仁的百戰(zhàn)履歷和戰(zhàn)略,所以也只能是排在其后了。
這是曹魏的內部排名來看,再從外部來說,曹仁直接和間接對陣過的名將有呂布、關羽、張飛、馬超、周瑜等等,這些人都可以說是蓋世英雄,但曹仁卻絲毫不落下風,反之還讓他們在自己面前無可奈何。
再來看他所統(tǒng)領的將軍,除了張郃之外,五子良將幾乎都是他的部屬。所以說,要論曹操麾下第一勇將是誰,非曹仁莫屬。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6333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