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的生母是德妃烏雅氏,也是康熙第四位皇后孝恭仁皇后。
不過孝恭仁皇后并非是康熙生前冊封,而是母以子貴,在雍正繼位后,被尊為皇太后的。
有意思的是,皇太后是后宮諸多嬪妃為之奮斗一生都想得到的尊位,孝恭仁皇后卻百般推托,死活不想當(dāng),這是怎么回事呢?
(德妃烏雅氏劇照)
說起來,這事還和雍正有關(guān)。
德妃是包衣奴才出身,起初只是康熙身邊的侍女。
由于她長得漂亮,且人又伶俐,久而久之,便得到康熙的青睞,生下皇四子胤禛。
在清朝,位份在妃以下的,是沒有資格養(yǎng)孩子的。
當(dāng)時正逢康熙最寵愛的皇貴妃佟佳氏才喪子不久,康熙便把胤禛交給佟佳氏代為撫養(yǎng)。
佟佳氏雖說未被封為皇后,但她已經(jīng)統(tǒng)攝六宮,代行皇后之權(quán),在后宮地位顯赫。
佟侍氏對胤禛亦是視如己出,細(xì)心照料。
時間一長,胤禛對佟佳氏的感情很深厚,反而對久不在身邊的德妃冷淡之極。
不過,德妃倒是憑著育嗣之功,得以進(jìn)為德嬪,好歹是沾了胤禛的光。
德妃亦是個聰明人,深知在后宮中,想要籠絡(luò)康熙,光是以色事人肯定不行。好在她特別能生育,后來陸續(xù)又生了3女2男,一躍成為后宮生育最多的一個。也正因此,她得以一步步被封為德妃。
不過,中途死了兩個孩子,到她成為德妃后,才生下皇十四子胤禵。
由于已是妃嬪之位,有資格養(yǎng)自己的孩子了,所以胤禵從生下來就由德妃親自管教。
胤禵一歲多的時候,佟佳氏病逝,胤禛回到了德妃的身邊。
(胤禛劇照)
對于佟佳氏的死,胤禛滿懷悲傷。但胤禛的表現(xiàn)在佟佳氏看來,有趨炎附勢的嫌疑,再加上胤禛性格內(nèi)向,并未向她表示出親生母子該有的模樣,所以德妃一直不太喜歡他。
轉(zhuǎn)眼,胤禛和胤禵都成人了,也都文武雙全。特別是胤禵,更是在眾多皇子中出類拔萃,深得康熙寵愛,她也跟著母以子貴,得康熙賞賜頗多。所以,要說以哪個兒子為傲,那德妃還是覺得胤禵更有出息些。
康熙四十七年,康熙廢黜了太子胤礽,引發(fā)了九子奪嫡的事件,胤禛和胤禵也都卷入其中。
胤禵年輕,不懂得政治的復(fù)雜,他又素與胤礽不睦,所以他立刻旗幟鮮明地支持當(dāng)時最有希望競爭儲位的皇八子胤禩。
而胤禛則要保守的多,他既不能確定康熙是否真心廢太子,也不能肯定胤禩就一定會成為繼任太子,所以他哪邊也不得罪,和誰都一團(tuán)和氣,并且還把自己包裝成一個富貴閑人,似乎他無心皇位。
隨著胤禩被打壓和太子再次被廢后,胤禛和胤禵最終成了奪儲的對手。
胤禵年輕有為,深得康熙器重,在西藏叛亂的時候,被欽點為撫遠(yuǎn)大將軍,率清軍三十萬奔赴青海平叛。
當(dāng)時,朝野都認(rèn)為康熙是有意讓胤禵平叛,好立軍功服眾。
(胤禵劇照)
不過,胤禛也沒閑著。
他留在京城,有更多的機會接近康熙,常常對其噓寒問暖,極盡孝道。
同時又把康熙交待的工作完成得極為出色,讓康熙很滿意。
胤禛從不顯山露水地把內(nèi)心的想法表達(dá)出來,他依舊與僧道為伍,亦常四處游玩,還自嘲是“天下第一富貴閑人”,似乎對目前的生活非常滿意。但暗地里,胤禛又趁著游山玩水的借口,四處結(jié)交好友,廣納幕僚,為爭得儲位鋪排計劃。
在康熙身體每況愈下的時候,胤禛舉薦年羹堯為陜甘總督,得已控制了胤禵的兵權(quán)。
同時,時任九門提督的隆科多亦常被他親熱地稱為舅舅。之所以會這樣稱呼,是因為隆科多是佟佳氏的弟弟,而他曾得佟佳氏撫養(yǎng),因此他一直稱佟佳氏為母,那隆科多自然為舅了。
當(dāng)然,胤禛的表現(xiàn)再度讓德妃不滿,覺得白白生了他,不過是個吃里扒外的東西,因此,愈發(fā)不喜歡他,說他陰險,心意難測。
康熙六十一年,康熙病逝于暢春園。
隆科多作為康熙臨死前見的最后一位大臣,在康熙去世后,宣讀了康熙留下的遺詔,胤禛遵遺詔繼位。
此后,隆科多迅速戒嚴(yán)了北京城,并建議胤禛先舉行登基大典再為康熙舉行葬禮。
年羹堯亦在西南嚴(yán)密盯著胤禵的一舉一動,為胤禛爭取時間。
胤禛能做皇帝 ,顯然出乎德妃意料。所以,當(dāng)她得知胤禛繼承大統(tǒng)時,不光沒有祝福他,反而對胤禛脫口而出:“你能繼承皇位,這不是我預(yù)想的。”
(兄弟相爭)
按道理,胤禛繼位后就要尊德妃為皇太后,為其上徽號,并在登基大典上要向皇太后行禮。
誰知德妃不僅不接受徽號,還不肯受胤禛的跪拜。當(dāng)著眾人的面說: “皇帝誕膺大位,理應(yīng)受賀。與我行禮,有何緊要,概免行禮!”
為了能讓登基大典順利舉行,朝臣們連番勸說德妃。德妃才勉勉強強接受了胤禛的跪拜禮。
誰知,在把康熙葬于景陵的時候,德妃又堅稱要為康熙殉葬。
胤禛和眾位大臣們只得苦勸良久才作罷。
隨后,不服氣的胤禵仗著德妃寵愛,在朝堂上處處和胤禛唱反調(diào),又被嚴(yán)厲責(zé)罰。
胤禛這種不念同胞手足的冷酷,讓德妃怨意頗深,因此她對雍正更是敵視,堅持不肯移居皇太后才能居住的永和宮……
德妃的反常舉動,在不明就里的大臣們看來,只能說明胤禛的皇位來路不正。所以一時朝野都盛傳胤禛能繼位,是使了一些黑手段的,比如弒父、改詔……
其實,德妃之所以不肯做皇太后,也因為她覺得胤禛皇位不正,覺得蹊蹺。再加上她更疼愛胤禵,認(rèn)為胤禵才是理想的接班人。所以當(dāng)結(jié)果出來后,她好生失望,再加上胤禛對胤禵無兄弟之情,所以她才會有這一系列反常舉動。
高陽先生所描述的雖是虛構(gòu)的小說,但在歷史上,這種說法是廣泛存在的,也是有官方基礎(chǔ)的。當(dāng)時的雍正帝曾在《大義覺迷錄》一書中百般辯解,而令人奇怪的是雍正帝的兒子乾隆帝一即位就宣布此書是禁書,下令收回。雍正帝的母親孝恭仁皇后在兒子即位才半年就去世,是不爭的事實,而乾隆帝收回《大義覺迷錄》也是不爭的事實。這些歷史客觀事實的存在,使得雍正帝生母之死成為一個令后人久久議論的話題。
雍正帝生母,烏雅氏,即康熙帝孝恭仁皇后,滿洲正黃旗,是護(hù)軍參領(lǐng)威武之女,在康熙帝生前最高位號為德妃,生于順治十七年(1660年),被選入宮。于康熙十七年(1679年)十月三十日生皇四子,即雍正帝??滴跏四晔率諆詾榈聥澹瑫r年20歲??滴跏拍晟柿迂缝瘛?滴醵晔露辗鉃榈洛?。
康熙二十一年生皇七女;康熙二十二年生皇九女(固倫溫憲公主);康熙二十五年生皇十二女;康熙二十七年生皇十四子胤禎,即后來的撫遠(yuǎn)大將軍、恂郡王。康熙皇帝駕崩后,烏雅氏痛不欲生,飲食俱廢,要以身殉死,追隨康熙皇帝于九泉之下。雍正元年(1723年)五月二十三日死,享年64歲。雍正元年(1723年)九月初一日與康熙皇帝一起葬入景陵地宮。經(jīng)乾隆、嘉慶兩朝加謚,謚號全稱是:“孝恭宣惠溫肅定裕慈純欽穆贊天承圣仁皇后?!?/p>
在這里,人們不難看出《清實錄》的記載不僅太簡單,也太突然,什么病這么急暴讓人快速死去呢?在《清實錄》中,并沒有記載太后得了什么病,只是說皇太后“哀痛深切”、“積哀日久”而亡。由于孝恭皇后死得太突然,加之平時與雍正帝的關(guān)系緊張,人們不得不對其死亡的原因產(chǎn)生懷疑。而通過雍正帝的辯解,人們也就更加相信他與太后關(guān)系的緊張程度。
從烏雅氏的這一系列言語行動來看,胤G當(dāng)上皇帝都出乎她的意料,所以才有她所說“夢中亦不思想到”、“實非夢想所期”的話來,也因此就有了在行動之上處處不與自己兒子胤G配合的姿態(tài)。
對于烏雅氏為什么在幾個月后突然死亡。據(jù)考證,這與雍正帝對他親弟弟十四阿哥的連續(xù)打擊有直接的關(guān)系,因為雍正帝剛當(dāng)上皇帝的時候,胤還在青海做撫遠(yuǎn)大將軍,沒有回到北京,而當(dāng)回來的時候,雍正帝卻不允許他與生母見面,不僅如此,還削奪了他的兵權(quán),將他明著調(diào)往東陵看守康熙景陵,實際則是看押起來,時時令人監(jiān)視。將十四阿哥的家人也看押起來,并永遠(yuǎn)停發(fā)祿米。看到這些,雍正帝生母很是擔(dān)心自己小兒子的生命安全,因為她知道雍正帝為了鞏固政權(quán)已經(jīng)殺害了很多原康熙帝的心腹大臣,因此特召老十四來北京與她見面,或者說直接保護(hù)??墒怯赫厶幪幍箅y,實在沒有辦法,也可以說在絕望中,雍正帝生母就死了,怎么死的,很可能就是自殺。
事實上,康熙皇帝的皇后們都還不錯,生活都是比較好的,只是她們都比較?倒霉?,基本上都是早死,不過這也不能怪康熙皇帝,古代的皇后早死是很正常的事情。
首先,康熙皇帝的第一位皇后是孝誠仁皇后赫舍里氏,孝誠仁皇后赫舍里氏是大臣索尼的孫女,選擇讓孝誠仁皇后赫舍里氏當(dāng)康熙皇帝的正妻也是為了拉攏索尼并且平衡鰲拜,但是康熙皇帝很愛孝誠仁皇后赫舍里氏,只是孝誠仁皇后赫舍里氏在生太子的時候難產(chǎn)去世了,這也是她的悲劇之源。
而康熙皇帝的第二位皇后是身份同樣很高貴的孝昭仁皇后鈕祜祿氏,從鈕祜祿氏這個姓氏就可以看出孝昭仁皇后鈕祜祿氏的身份地位了,孝昭仁皇后鈕祜祿氏其實進(jìn)宮就是為了當(dāng)皇后的,但是她也是一個命苦的,當(dāng)了皇后不到一年就生病去世了,這也讓康熙皇帝覺得自己的皇后可能有什么魔咒。
其次,康熙皇帝的第三位皇后是孝懿仁皇后佟佳氏,孝懿仁皇后佟佳氏當(dāng)時是康熙皇帝最愛的女人,但是一直都是皇貴妃,并沒有被封為皇后,據(jù)說康熙皇帝就是擔(dān)心孝懿仁皇后佟佳氏當(dāng)了皇后以后,會跟孝誠仁皇后赫舍里氏和孝昭仁皇后鈕祜祿氏一樣早死,不過也可能是因為孝懿仁皇后佟佳氏是漢族人出身,清朝時期基本上不會讓漢族女子當(dāng)皇后。
最后,康熙皇帝的最后一位皇后就是孝恭仁皇后烏雅氏了,孝恭仁皇后烏雅氏其實就是德妃,她也是一個倒霉的,自己的兒子當(dāng)了皇帝,她自己卻很不滿意,一直在搞事情,本身可以當(dāng)太后過最幸福的日子,結(jié)果當(dāng)了太后幾個月就去世了,所以說康熙皇帝的皇后們是真的倒霉。
在我國古代,皇位繼承可以說是每一個皇子和妃子心心念念的事,所謂?母以子貴?,如果自己的兒子能成為皇上,那么自己就會成為尊貴的皇太后,這怕是所有妃子的共同愿望吧。但是在清朝卻有一位特殊的妃子,寧愿殉葬先帝也不愿意當(dāng)皇太后,那么她是誰呢?她又為何如此厭煩皇太后之位呢?接下來小編就帶大家一起去看一看這段糾葛的歷史吧。
這位寧愿殉葬也不愿意當(dāng)皇太后的妃子就是康熙的德妃,而他的兒子就是我們的雍正帝,雍正繼位后,德妃絲毫不掩蓋自己的驚訝、憤怒、冷漠和厭煩的情緒,而她之所以拒絕皇太后的身份,其實就是不認(rèn)可雍正的帝位。
首先,雍正雖然是德妃的親生兒子,但是自打出生就寄養(yǎng)在佟佳貴妃的膝下,所以他們雖為母子,但是并沒有太深厚的感情,所以德妃對雍正并不夠?愛?。
而相對于這個?不愛?的兒子,德妃則全心全意的愛著自己的小兒子十四阿哥胤禵,十四阿哥從小由德妃親自撫養(yǎng)長大,母子情深,而且十四阿哥文武雙全才華橫溢,深得康熙喜愛,更被康熙封為?大將軍王?,如此殊榮可見胤禵也是康熙心中太子的人選,而對于德妃,她的內(nèi)心更是期待著胤禵能夠繼承大統(tǒng)成為皇上。
可是康熙去世后,雍正卻登基成為了皇上,這著實讓德妃驚訝、困惑和憤怒,甚至對雍正的繼位心存懷疑,于是,她對于雍正的皇位始終保持著一種?不認(rèn)可?的狀態(tài),既然對其皇位不認(rèn)同,自然也不能接受皇太后的位置。
所以,德妃自從雍正繼位以來,從來沒給過雍正?好臉色?,在各種場合下時常讓雍正尷尬下不來臺,完全沒有母子之情,更沒有帝位之敬,所以這段歷史在史書中也有著長篇記載,也被后世熱議。
小伙伴們怎么看待德妃對于雍正的態(tài)度呢?歡迎評論區(qū)留言,大家一起討論一下吧。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6339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