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史學(xué)家言之鑿鑿:朱元璋殘忍嗜殺,僅胡惟庸一案,就有三萬人頭落地,而且是族誅。但是我們翻看《明史太祖本紀(jì)》就會發(fā)現(xiàn)一個問題:洪武二十六年九月,朱元璋下令赦免牽涉到胡惟庸藍(lán)玉兩大逆案中的人員,并表示從此不再追究。既然已經(jīng)“瓜蔓抄”殺得一個不剩了,又赦免誰去?這是朱元璋故作姿態(tài)賣空頭人情,還是清人編的自相矛盾的《明史》?這是明史造假,還是我們被所謂的專家騙了?
《明史》是張廷玉主持編纂的,作為清朝唯一配享太廟的漢臣,張文和公的人品還是值得信任的,康熙雍正兩朝皇帝對他都給予了十分的信任,而這兩位皇帝都比較務(wù)實,編修前朝史書,是為了以史為鑒,可以摻水,但不能水分太大,否則對當(dāng)朝君王和大臣也沒什么教育意義,所以《明史》遠(yuǎn)比某些以洗白和抹黑來吸引眼球的網(wǎng)文靠譜得多。
但是堅稱胡惟庸一案有三萬人頭落地的文章,還煞有介事地說自己是“引用”《明史·卷三百八·列傳第一百九十六》的記載。筆者是個不信邪愛較真兒的人,就去查《明史》。
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原來所謂的《明史·卷三百八·列傳第一百九十六》,還有另外一個章節(jié)名字,叫做《奸臣傳》,其中羅列的頭號奸臣,就是定遠(yuǎn)人胡惟庸。張廷玉給他的評語是“兇狡自肆,竟坐叛逆誅死?!庇涊d“朱元璋誅殺三萬人”的那段文字是這樣的:“(洪武)十九年十月,林賢獄成,惟庸通倭事始著。二十一年,藍(lán)玉征沙漠,獲封績,善長不以奏。至二十三年五月,事發(fā),捕績下吏,訊得其狀,逆謀益大著。會善長家奴盧仲謙首善長與惟庸往來狀,而陸仲亨家奴封帖木亦首仲亨及唐勝宗、費聚、趙庸三侯與惟庸共謀不軌。帝發(fā)怒,肅清逆黨,詞所連及坐誅者三萬余人。乃為《昭示奸黨錄》,布告天下。株連蔓引,迄數(shù)年未靖云?!?/p>
這段記載很明確:胡惟庸被誅殺,純屬罪有應(yīng)得,藏匿戰(zhàn)報之類的可以看做文武黨爭,但是通倭證據(jù)確鑿,胡惟庸百死莫贖,別說是誅三族,就是誅九族,也難解中原百姓被倭寇襲擾數(shù)百年的切齒仇恨。但是這里面就有一個問題了,那些歷史學(xué)家所說的“胡惟庸一案三萬人被殺”的記載,是禁不起推敲的:“詞所連及坐誅者三萬余人?!边@就是某些歷史學(xué)家欺負(fù)我們看不到史書、看不懂古文甚至不認(rèn)識漢字了。
所謂“詞所連及坐誅者三萬余人”,說的是兩種人的總和:一種是胡惟庸等罪犯供詞中牽涉到的人員,一種是查有實據(jù)被誅殺的。如果這其中胡惟庸及其同謀一個牽十個十個牽百個,最后列出了三萬人的名單,最后查有實據(jù)的只有三五十個殺掉了,其他的審案官員都沒顧上管,但是《明史》所說“詞所連及坐誅者三萬余人”一點錯都沒有。而這句話在別有用心者看來,是可以利用的,畢竟不是所有人都會較真兒去翻《明史》。
其實很多事情都是這樣,比如有人相信“關(guān)羽犧牲劉備大哭暈倒,張飛被害劉備只說了四個字”這兩件事還真都有記載,但是關(guān)羽那段出自《三國演義》,張飛那段出自《三國志》,被有心人一組合,卻成了劉備“厚關(guān)羽而薄張飛”的“證據(jù)”。事實上在《三國演義》里。關(guān)羽張飛犧牲,劉備都是大哭暈倒不吃不喝以至于吐血,而在《三國志》中,根本就沒記載劉備聽說關(guān)羽死訊的任何反應(yīng)。
世上本無事,只怕(別)有(用)心人。稍微有一點文字功底的人都知道“詞所連及坐誅者三萬余人”可以有兩種斷句方式:“詞所連,及坐誅者三萬余人”,“詞所連及,坐誅者三萬余人”。如果真殺了三萬人,后者這種斷句方式在惜墨如金的史書中根本就不可能出現(xiàn),只需要把及字去掉就可以了。而且同樣是《明史》,在《太祖本紀(jì)》中也有明確記載:“洪武二十六年九月,赦胡惟庸、藍(lán)玉余黨”。試想牽連進(jìn)來的三萬人都?xì)⒐饬?,還赦個鬼去?
前一段時間筆者說朱元璋這個皇帝對老百姓很不錯,很多人跳出來要證據(jù),那么就給他們證據(jù),而且這證據(jù)在清人編的《明史》里就有:“十九夏四月甲辰,詔贖河南饑民所鬻子女……貧民年八十以上,月給米五斗,酒三斗,肉五斤;九十以上,歲加帛一匹,絮一斤……鰥寡孤獨不能自存者,歲給米六石?!?/p>
別的不說,孤寡老人一年能得到六百多斤米,哪個朝代做到了?八十歲以上的老人一個月五斗米三斗酒五斤肉,又有哪個朝代的年老百姓得到了?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6342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