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傳統(tǒng)社會(huì)中,在傳宗接代思想的影響下,生兒育女是最重要一項(xiàng)的婦職。特別在宮廷之中,為了使皇室血統(tǒng)延續(xù)下去,視多子為多福,鼓勵(lì)后妃生育。太祖有二十六子十女,惠帝有兩子,成祖有四子五女,仁宗十子七女,宣宗二子三女。特別是洪武朝,朱元捧的四十多位子女,分別由多位后妃多生。在洪武朝,必須生育皇子才有資格晉升為妃,李氏、葛氏、劉氏母憑子貴晉升為妃。而諸子女的地位也因其母地位不同而有所差別,皇后所生皇子皇女地位尊于其他妃嬪。此外,母妃有寵者,皇子和皇女的地位也要優(yōu)于其他妃嬪,這種情況就是子憑母貴。朱元璋后妃眾多,現(xiàn)在可考的就達(dá)二十二名之多,而朱元璋的子女也繁盛,是明朝皇帝中子女最多的。
其中承寵最早的有馬皇后、李淑妃、孫貴妃、郭惠妃,其中郭惠妃所生育子女最多,共生育五位皇子皇女。明太祖晚年寵愛李賢妃、劉惠妃、葛麗妃,她們因生皇子而封妃。建文帝有皇子兩人,太子朱文奎、少子朱文圭均為馬皇后所生成祖朝,徐皇后生太子朱高熾、漢王朱高胞、趙王朱高燃、永安公主、安成公主、咸寧公主。即便是承寵的王貴妃、權(quán)氏也沒生下子女。朱棣幼女生于洪武二十四年左右,之后再無子女出生。朱棣的身體狀況可能出現(xiàn)了狀況。
明仁朝,皇后張氏生皇太子朱瞻基、越王朱瞻墉、襄王朱瞻増、嘉興公主;李賢妃生鄭王朱瞻垵、蘄王朱瞻根、淮王朱瞻塽、真定公主;郭貴妃生滕王朱瞻培、梁王朱瞻堆、衛(wèi)王朱瞻誕;張順妃生荊王朱瞻垌。另外,慶都公主、清河公主、德安公主、延平公主、德慶公主生母不詳。宣宗子嗣并不算多,僅二子三女。其中孫皇后“生”皇太子朱祁鎮(zhèn)、常德公主,廢后胡氏生順德公主、永清公主;吳賢妃生鄉(xiāng)王(即景帝)朱祁鈺。傳統(tǒng)社會(huì)中帝王廣置后宮,除了滿足帝王的淫欲之外,更重要的是綿延子嗣。因此,生兒育女是后宮女子獲得晉封的捷徑之一,這就是所謂的母憑子貴。
而另一方面,皇子皇女的地位也與他們生母的地位和獲寵情況息息相關(guān)。朱元瑋后妃中,除崔惠妃、永貴妃、汪貴妃,翁妃之外,全部生育了皇子皇女。崔惠妃本身生平無考,僅僅是根據(jù)溢號(hào)而推測此人的存在性,而且惠妃之號(hào)很可能是狗葬太祖后追贈(zèng)。眾所周知,朱元璋對孫貴妃的寵愛,甚至不惜在她死后改變喪制,孫貴妃和鄭安妃無子而獲封妃很可能與兩妃受寵有關(guān)。兩位妃子都是建國之前或者建國之初就侍奉朱元璋的,她們很可能在洪武初年就獲封,至洪武十七年冊封李淑妃時(shí)。
還有一些妃子是生育皇子或皇女之后,由于其子女地位尊崇而冊為妃。洪武朝的李淑妃便是一例,李淑妃是最早侍奉朱元璋侍妾之一。李淑妃至少生育了懿文太子、秦王、晉王三位皇子。李淑妃也許并不受寵,也許早早就已失寵。比李淑妃稍晚入侍的孫氏早在建國之初就被冊為貴妃,列眾妃之上,而生育皇太子、皇二子、皇三子的李淑妃直至洪武十七年馬皇后服除才被冊為淑妃,攝六宮事。一直默默無聞的李淑妃因?yàn)榛侍由傅纳矸荻犹骜R皇后管理六宮,這就是典型的母憑子貴。明宣宗后宮中爭斗比較激烈,生育子嗣則是宮斗中的重要妹碼。明宣宗即位后,立胡氏為皇后,不過她并未得寵,宣宗專寵于美艷的孫貴妃。加之胡氏未生育皇子,而孫貴妃則私下里將宮人所生的皇子作為自己所生,不久該皇子被立為太子,孫氏自然而然的以太子的“生母”的身份代替胡氏成為中宮皇后。
還有一些生育皇子的妃娛雖然未能代替中宮,但地位也隨著所生皇子地位的變化而變化,宣宗吳氏因生皇子朱祁鈕而被冊為賢妃。朱祁錢登基后吳氏被尊為皇太后。在皇位的傳承上,傳統(tǒng)社會(huì)奉行嫡長子繼承制,正宮皇后所生的皇子皇女地位高于其他子女。明太祖沒有嫡子,馬皇后僅生育寧國、安慶兩公主。諸子中最寵愛太子朱標(biāo),朱標(biāo)去世后,立朱標(biāo)次子為皇太孫。朱元瑋對朱標(biāo)的寵愛,并不源于生母李淑妃,而是源于朱標(biāo)帝國繼承人的身份和他仁厚的性格?;柿又鞓E生母為胡充妃,他出生之際之值其母專寵之時(shí),他剛出生,朱元障大喜之下許諾以楚封之。朱元璋雖然對待妃娛殘暴,但對于子女非常慈愛,除了早輸?shù)淖优?,即便是有罪妃嬪所生的皇子均封親王、諸女均下嫁功臣子。
被迫害致死的郭寧妃、胡充妃、葛麗妃之子也沒有受到其母的牽連。整個(gè)洪武朝子憑母貴的情況不顯著。只是太祖最幼女、王美人所生寶慶公主,靖難之役后由成祖徐皇后撫養(yǎng)。除此之外,馬皇后所生的寧國公主、安慶公主,孫貴妃所生的永嘉公主、汝陽公主,無論婚嫁和賞賜均無異。成祖四子中唯一沒有參與爭儲(chǔ)位的就是庶出的朱高燧。最后朱棣延續(xù)了嫡長子繼承制,立長子朱高熾為太子,次子為漢王、三子為趙王。朱高煦和朱高燧敢規(guī)覦太子之位,這大概與他們嫡出的身份,底氣十足有關(guān)。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6342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shí)真實(shí)出處,未能及時(shí)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huì)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cuò)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shí),我們會(huì)第一時(shí)間予以刪除,并同時(shí)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