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宋朝歷史的朋友都知道,宋朝開國皇帝是宋太祖趙匡胤,繼任者是他的弟弟宋太宗趙光義。然而趙光義在位時期,并沒有立太子,從宋史中我們可以看到,他駕崩之后仍然把皇位傳給了自己的三兒子趙恒。這是怎么回事呢?不立太子,最后卻又傳位給兒子,是不符合傳統(tǒng)儒學(xué)觀點的。那么為什么趙光義不立太子呢?接下來為您揭曉。
1,宋太宗與三位皇后的情感糾紛。
宋太宗一聲總共冊封過三位皇后,先后分別是尹皇后,符皇后以及李皇后。前兩位皇后都于自己繼承皇位之前因病去世,所以算不上真正的皇后,而且這兩位皇后都沒有為宋太宗留下子嗣。不得已,他只好再迎娶新皇后。這位新皇后就是李皇后,李皇后是邊疆大吏淄州刺史的女兒,所以很被宋太宗看重。他親自出馬定下了這樁婚事,太祖即位之時,迎娶了這位皇后。
2,李皇后誕下龍種不幸夭折。
宋太宗與李皇后的婚后生活十分和諧,兩人十分恩愛,于是六年后,李氏被宋太宗立為皇后。他也非常爭氣,為宋太宗剩下了一個皇子。然而當(dāng)時太宗已經(jīng)五十五歲了,身體不太好,所以皇子也是年幼多病。在古代簡陋的醫(yī)療條件下,沒過多久這位皇子就夭折了。數(shù)年之內(nèi),直至李皇后病逝,她都沒有再為宋太宗生下兒子。因此宋太宗是沒有嫡長子的,所以也就無法立太子了。
3,無奈之舉立下賢妃之子。
沒過多久宋太宗病危,然而大宋王朝還沒有一個太子,大臣們很擔(dān)心太宗不立太子,死后會引起爭權(quán)的混亂,于是紛紛進言要求立太子。太宗自己也覺得應(yīng)該定下繼承人。他自知時日無多,就在臨終之際立了李賢妃的兒子為太子,也就是后來的宋真宗趙恒。自此,下一代繼承人終于定了下來,這也是一位沒有嫡長子的皇帝,為了這個國家,做出的無奈之舉。
總結(jié):受到傳統(tǒng)儒學(xué)觀點的影響,封建王朝統(tǒng)治者大都遵循“立嫡長子”的規(guī)定。因此即使宋太宗李皇后如此恩愛,他卻因為沒有嫡長子而無法使自己最愛的女人的兒子當(dāng)上皇帝。這是一位最高統(tǒng)治者的悲哀,也是封建王朝的悲哀。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6347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