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劍是明代小說《三國演義》中的曹操的佩劍,與青釭劍齊名并稱絕世雙劍,均為曹操所有。傳為取宋玉的《大言賦》中的名句“長劍耿耿倚天外”命名。倚天劍鋒銳無比,后成為寶劍之代稱。一代詩仙李白,亦對之仰慕不已,《臨江王節(jié)士歌》中就有“安得倚天劍,跨海斬長鯨”的句子。
簡介
“倚天長劍”古已有之,為戰(zhàn)國時期的宋玉所述。但“倚天劍”則是出自于小說。而郭靖、黃蓉所創(chuàng)的倚天劍和屠龍刀是武俠小說里面的。在明代小說《三國演義》,曹操所佩之劍即名倚天,傳為取宋玉的《大言賦》中的名句“拔長劍兮倚長天”命名。倚天劍鋒銳無比,后成為寶劍之代稱。一代詩仙李白,亦對之仰慕不已,《臨江王節(jié)士歌》中就有“安得倚天劍,跨海斬長鯨”的句子。倚天劍曹操自配,青釭劍賜夏侯恩佩之,長坂坡之戰(zhàn)中,趙子龍單騎救主,與夏侯恩一戰(zhàn)奪走了青釭劍。
歷史中的倚天劍
上古神兵倚天劍與青釭劍齊名,都削鐵如泥。被并稱為“絕世雙劍”,均為曹操所有。
《三國志通俗演義》稱曹操用倚天劍鎮(zhèn)威,青釭劍殺人。其中,“倚天劍”為曹操的隨身佩劍,《三國志》中曾有記載“太祖自以背卓命,疑其圖己,手劍夜殺八人而去”,用的正是這把“倚天劍”。自此,也留下了曹操“寧我負人,毋人負我”的著名典故。青釭劍則被曹操交于夏侯恩保管,后夏侯恩在長坂坡被趙云一槍刺死,青釭劍亦被趙云所得。見于《三國演義》第四十一回劉玄德攜民渡江 趙子龍單騎救主:“正走之間,見一將手提鐵槍,背著一口劍,引十數騎躍馬而來。趙云更不打話,直取那將。交馬只一合,把那將一槍刺倒,從騎皆走。原來那將乃曹操隨身背劍之將夏侯恩也。曹操有寶劍二口:一名“倚天”,一名“青釭”倚天劍自佩之,劍令夏侯恩佩之。那青釭劍砍鐵如泥,鋒利無比。當時夏侯恩自恃勇力,背著曹操的青釭劍,只顧引人搶奪擄掠。不想撞著趙云,被他一槍刺死,奪了那口劍,看靶上有金嵌“青釭”二字,方知是寶劍也?!?[
曹操有兩把劍,倚天劍和青釭劍,劉備的武器是雙股劍。
1、曹操的兵器
《三國演義》曹操有寶劍二口:一名‘倚天’,一名‘青釭’;并稱絕世雙劍。倚天劍自佩之,青釭劍令夏侯恩佩之。后于長坂坡被趙云奪走。
2、劉備的兵器
雙股劍,又名鴛鴦劍,在《三國演義》中,是蜀漢昭烈帝劉備的兵器。鴛劍長三尺七寸,鴦劍長三尺四寸,利可斷金。左手雌劍重六斤四兩,右手雄劍重七斤十三兩。
擴展資料:
《三國演義》中人物的兵器
1、關羽-青龍偃月刀
在中國小說《三國演義》中,青龍偃月刀為關羽所使用的兵器,書中描述青龍偃月刀重八十二斤,又名冷艷鋸。
《三國演義》圍繞青龍偃月刀還另設計了很多精彩的情節(jié),例如:刀挑錦袍、單刀赴會、失刀奪刀等等,青龍偃月刀在小說中出現(xiàn)的時間似乎比關羽還要長。
關羽用其斬殺了不少武將,所以后世也叫青龍偃月刀為關刀。在關羽被殺后,青龍偃月刀被東吳將領潘璋奪走,后來,關羽的兒子關興為父報仇,殺掉了潘璋,奪回青龍偃月刀。因此,關羽和青龍偃月刀被互相視為象征。
2、張飛-丈八蛇矛
丈八蛇矛,古代兵器名。又名丈八點鋼矛。全用鑌鐵點鋼打造,矛桿長一丈,矛尖長八寸,刃開雙鋒,作游蛇形狀,故而名之。兵器使用者有張飛、林沖、陳安等。
丈八蛇矛與青龍偃月刀相媲美;它們先后成名,從此一發(fā)不可收,揚名天下。
東漢末年,三國時代間,蜀國猛將張飛,手執(zhí)一支丈八蛇矛,縱橫沙場,轉戰(zhàn)南北,在百萬軍中取敵首級,猶如探囊取物。
那彎曲的矛頭正如張飛的性格,如同火苗一樣,起伏不定。令人感到氣息逼人,擋無可擋!
張飛在虎牢關,在下邳城,在當陽橋,在葭萌關,在瓦口關??梢哉f丈八矛與他形影不離,就是他生命的象征。
虎牢關是丈八矛第一個奮起對抗方天畫戟壓迫勢的霸氣。下邳城它再次與天下第一的方天畫戟打成平手。當陽橋上它的氣勢已經凌駕于方天畫戟之上,使倚天像個受驚的懦夫一樣不敢露頭。葭萌關和瓦口關它又再次顯示出一個如霹靂的神兵應有價值。
張飛被范疆、張達刺殺后,它到了張苞手中,與東吳會戰(zhàn)。
這一支丈八蛇矛,矛尖有如白蛇吐信,重達五十多斤的矛身,在黑色的錦絮飛舞中橫掃戰(zhàn)場,挑敵破甲,矛尖向敵陣一投,便有一名敵將被刺死在丈八蛇矛之下,是令敵將聞風喪膽的象征。
3、典韋-雙鐵戟
雙鐵戟是典韋的兵器,左手戟重三十九斤,右手戟重四十一斤,只是用尋常鑌鐵打造而成,但是在典韋手中運使如飛,沖鋒陷陣,如入無人之境。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青釭劍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雙股劍
近期,古俠劇《武神趙子龍》正在湖南衛(wèi)視熱播,該劇的主角正是被劉備評價為渾身都是膽的趙云趙子龍將軍,喜歡三國歷史的人對于子龍將軍單騎救阿斗的故事應該不會陌生,而就在這場戰(zhàn)斗中,趙云將軍搶得了原本是曹操佩劍的青劍。
據說此寶劍削鐵如泥,十分鋒利,在小說中,趙云揮舞此劍在曹軍陣中所向披靡也從側面印證出此劍確實鋒利無比。就是這樣一把寶劍,它卻有著很多民間傳說,據傳,此劍曾在關羽之女關銀屏出嫁之時,被趙云送給她當做陪嫁,此后這把寶劍一直陪伴在關銀屏身邊,直到她去世,與張飛贈送的寶珠一同陪葬在她的墳墓旁邊;后來傳說有盜墓賊盜走了這兩件寶物,只可惜最終從水路逃跑時,船沉入水底,這兩件寶物也一同沉入水底。
說完青劍,還有一柄寶劍與其并稱為絕世雙劍,而它正是曹操手中的另一把寶劍――倚天劍。倚天劍同樣鋒利無比,相傳一代詩仙李白也對它追慕不已,在李白詩中曾有“手中電極倚天劍,直斬長鯨海水開”、“安得倚天劍,跨海斬長鯨”這樣的句子來描述該劍,同樣在小說《三國演義》中也有提到此劍,于是它成為了后世對于寶劍的代稱。
相比青劍,倚天劍貌似在金庸小說《倚天屠龍記》當中更加知名,據說,此劍由郭靖和黃蓉鑄造,與其一同鑄造的還有一柄寶刀――屠龍刀;劍身內藏有《九陰真經》等絕世武功秘籍,郭靖和黃蓉死后,該劍傳到了郭靖之女,峨眉派創(chuàng)派之人郭襄的手中,幾經輾轉之后,先后落入元朝汝陽王察罕特穆爾、滅絕師太之手,最終被周芷若拿到手,將倚天劍與屠龍刀相斫,刀劍即刻斷裂,才取出劍身中的武功秘籍。
青劍與倚天劍原本都屬于曹操的佩劍,只是最終青劍被趙云奪走,而正是這兩柄寶劍,因其鋒銳無比,削鐵如泥,才被后人合稱為絕世雙劍。
曹操的佩劍
《三國演義》無疑是古代最成功的歷史小說之一,它對三國這段歷史作了最大程度的還原,使讀者在享受閱讀小說的快感之余,還能學到相當多的歷史知識。但是不得不承認的是,《三國演義》中間也出現(xiàn)了許多的誤區(qū),使得許多讀者產生誤解,以至于正史和小說傻傻分不清。
“長坂坡”是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精彩橋段之一。羅貫中通過這個橋段,成功刻畫了“攜民渡江”之仁義劉備,“七進七出”之忠義趙云,“一夫當關”之智勇張飛,“不忍傷賢”之惜才曹操,甚至一些并不十分重要的人物,都要大肆刻畫一番,如糜夫人在臨死之前,還要體現(xiàn)一下她的深明大義和貞烈,糜芳誣陷趙云投降,為他之后投降孫權埋下了伏筆。
按照《三國演義》毛宗崗評本所說,呂布死后,曹操將方天畫戟煉化成兩把絕世寶劍,一把“倚天劍”自帶,一把“青釭劍”由背劍將軍夏侯恩攜帶,結果夏侯恩被趙云一槍刺死,“青釭劍”自此落入趙云之手。實際上,曹操不僅沒有“青釭劍”,也沒有倚天劍,但是他的確有一把寶劍。
“倚天劍”、“青釭劍”的由來
倚天劍的名字,取自古代著名美男子宋玉《大言賦》:“方地為車,圓天為蓋,長劍耿介,倚天之外。”《大言賦》,其實用現(xiàn)在的話說,就是“吹?!?。楚襄王與唐勒、景差、宋玉四人出去游玩,楚襄王說令他們每人都吹一下牛,看誰吹得最牛,最牛的請上座,然后四人就開始吹牛。
楚襄王先說:“我拿著太阿之劍,剝殺世人,以至于血流成河,車子被阻擋的都過不去。”唐勒說:“壯士一生氣,斷絕天繩,北斗也害怕,泰山也被夷為平地?!?/p>
景差說:“斗士猛勇得令皋陶感慨,大笑一聲,摧毀城樓。他的牙齒像鋸齒一樣鋒利,多得如如云密布,他突出舌頭有一萬里那么長,唾沫能把地球都淹了?!?br>
輪到宋玉了,他說:“我以大地為車,以蒼穹為蓋,手中長劍伸出天宇之外。”
楚襄王說:“不行,這不算什么?!?br>
宋玉接著說:“我吞并四夷之地,喝干河流海域里面的水,跨越九州,沒有可以容身之所。身軀巨大,充盈四方邊塞,仍然發(fā)愁空間不夠大。頂天立地,被壓迫得無法抬頭仰面。”倚天劍即指能刺破蒼穹的寶劍。
詩劍雙絕的李白,也想擁有像倚天劍這樣的寶劍,他曾寫過“安得倚天劍,跨海斬長鯨”這樣的詩句。倚天劍的名字取得特別好,以至于連金庸先生的著名武俠小說《倚天屠龍記》,也采取了這個名字:“武林至尊,寶刀屠龍。倚天不出,誰與爭鋒”。
其實《三國演義》中很多兵器名字,都是羅貫中編的,不僅方天畫戟是假,連青龍偃月刀也是假的,更何況“倚天劍”、“青釭劍”呢?
“從天而降”的佩劍
說起來曹操佩劍的名字頗有喜劇性,甚至聽上去有些搞笑,因為它的名字就叫做“孟德”,居然和曹操的“字”相同,真是令人匪夷所思,一言難盡,網友聽了估計會笑出聲來。
這把劍獲得的方式,其實是撿來的。就跟武俠小說里寫的一樣,“從天而降”,偶然所得,上面還刻有金字,曹操得到這把劍后,常常攜帶在身邊。
據《古今刀劍錄》記載:“魏武帝曹操,以建安二十年,于幽谷得一劍,長三尺六寸,上有金字,銘曰孟德。王常服之?!薄豆沤竦秳︿洝肥潜酒鏁涊d了南朝之前的一些名刀劍,它的作者為被譽為“山中宰相”的陶弘景,南朝人,比三國晚了大約200年。
盡管文史界一直對《古今刀劍錄》存在爭議和質疑,但仍然無法否認,它的存在,為文史界研究古代兵器提供了文獻依據。
根據《古今刀劍錄》的記載,張飛被封為新亭侯時,也曾造了把寶刀,刻上“新亭侯”來看,曹操的佩劍名為“孟德”也沒什么奇怪的,可能性反而更大。畢竟像曹操、劉備、孫權這種天之驕子,連命運都要向他們屈服,得到把寶劍并不算什么?放在整個三國,他們就是那個時代的主角。但是不得不說,“孟德”這把劍的名字,的確是一言難盡,還是倚天劍名字更霸氣,更符合曹操的氣質。
1、龍淵劍
龍泉劍最開始叫做“龍源劍”,為了避諱唐高祖李淵,才改名為“龍泉劍”。龍淵劍鍛造于春秋戰(zhàn)國時期,由鑄劍大師干將打造。寶劍鑄成之后,劍身寒芒閃爍,凝視劍鋒時如同俯視深淵,飄渺深邃,仿佛有巨龍盤臥,隱隱有龍吟之聲,故而得名“龍淵”。
2、軒轅夏禹劍
眾神采首山之銅為黃帝所鑄,后傳與夏禹。劍身一面刻日月星辰,一面刻山川草木。劍柄一面書農耕畜養(yǎng)之術,一面書四海一統(tǒng)之策。軒轅夏禹劍!軒轅夏禹劍是一把圣道之劍。
3、承影
遠古的一個黎明,天色黑白交際的一瞬間,一雙手緩緩揚起。雙手合握之中是一截劍柄,只有劍柄不見長劍劍身,但是,在北面的墻壁上卻隱隱投下 一個飄忽的劍影,劍影只存片刻,就隨著白晝的來臨而消失。
揚起的雙手劃出一條優(yōu)雅的弧線, 揮向旁邊一棵挺拔的古松,耳廓中有輕輕的“嚓”的一聲,樹身微微一震,不見變化,然而稍后不久,翠茂的松蓋就在一陣溫和掠過的南風中悠悠倒下,平展凸露的圈圈年輪,昭示著歲月的流逝。
天色愈暗,長劍又歸于無形,遠古的暮色無聲合攏,天地之間一片靜穆。這把有影無形的長劍就是在《列子。湯問》之中被列子激賞的鑄于商朝后來被春秋時衛(wèi)國人孔周 所藏的名劍:承影。
4、干將莫邪?
干將、莫邪是兩把劍,但是沒有人能分開它們。干將、莫邪是兩個人,同樣,也沒有人能將他(她)們分開。干將、莫邪是干將、莫邪鑄的兩把劍。干將是雄劍,莫邪是雌劍。干將是丈夫,莫邪是妻子。干將、莫邪是一把摯情之劍。
5、倚天劍
這里的倚天劍不是《倚天屠龍記》中的倚天劍,這里的倚天劍為三國時期梟雄曹操的佩劍,曹操本來有兩把寶劍,一把名為倚天劍,一把名為青釭劍。青釭劍在長坂坡大戰(zhàn)時,被趙云搶走了。從趙云用青釭劍突出重圍來看,倚天劍的威力也小不了。
曹操的“倚天劍”名字很霸氣,在后代的詩文中,“倚天”二字基本上就代表了寶劍。
參考資料? 中國網-中國古代10大名劍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6350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唐朝典故請君入甕簡介
下一篇: 多行不義必自斃這句話是誰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