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主要特征:一、著名;二、平庸;三,見證了三國興衰。
不錯,他就是蜀漢將領廖化。
怎么?難道廖化還不夠著名嗎?
凡稍微了解一點三國知識的人,都應該聽說過“蜀中無大將,廖化當先鋒”這句話。
可以說,廖化在《三國演義》里面的出鏡率非常高,尤其是諸葛亮、姜維北伐的過程中,一直活躍于戰(zhàn)斗前線,成為婦孺皆知、耳熟能詳?shù)摹袄厦婵住薄?/p>
然而,就是這樣一位每戰(zhàn)必與、長期戰(zhàn)斗于第一線,并具備了老黃牛精神與品質(zhì)的“老面孔”,卻自始至終都以偏陴將領的身份出現(xiàn),沒有拿得出手的戰(zhàn)績,人生過程乏善可陳,“平庸”二字當是其最恰當、最貼切的注釋。
當然,在演義史里,廖化也有其突出優(yōu)勢:身體健康,百病不侵,戰(zhàn)斗數(shù)百次,從不受傷,最神奇的是,按照演義的說法,他參加了黃巾起義,是“黃巾賊”出身,病逝于蜀漢亡國之后,時間跨度幾乎涵蓋了整部三國史。
為此,有人專門考證過《三國演義》里廖化的年齡。
黃巾軍起義爆發(fā)時間是公元184年,如果廖化是這時參與其事,那么,他至少出生于170年。而以出生于170年算,則在264年蜀漢滅亡時,他已經(jīng)是94歲高齡了!
這樣一員94歲高齡的老將,在鄧艾兵圍沓中時,還出現(xiàn)在戰(zhàn)斗前線,建議姜維退守劍閣,神一般的情節(jié)令人難以置信。
話說回來,演義終究是演義,廖化的年齡,就和書中那匹寶馬神駒赤免馬的年齡一樣,成為了該書的兩道硬傷,止可粗讀,不堪細究。
可以說,《三國演義》對廖化事跡的描寫,基本屬于虛構。
陳壽在《三國志?蜀書》中,沒有給廖化單獨立傳,而在《三國志·卷四十五·蜀書十五·鄧宗張楊傳第十五》中的“宗預傳”后,附了寥寥百余字的小傳。
就是這百余字的小傳,讀之,令人細思極恐。
我們來看看吧:
廖化字元儉,本名淳,襄陽人也。為前將軍關羽主簿,羽敗,屬吳。思歸先主,乃詐死,時人謂為信然,因攜持老母晝夜西行。會先主東征,遇於秭歸。先主大悅,以化為宜都太守。先主薨,為丞相參軍,后為督廣武,稍遷至右車騎將軍,假節(jié),領并州刺史,封中鄉(xiāng)侯,以果烈稱。官位與張翼齊,而在宗預之右。咸熙元年春,化、預俱內(nèi)徙洛陽,道病卒。
首先,我們看到,廖化并非以武將身份出道,他登上歷史大舞臺的第一份職業(yè),乃是前將軍關羽的主簿,屬主官手下的文官之首,掌管整個官府的文書、印信,是純得不能再純的文官。三國時代有名的主簿有陳琳、楊修、田儀、楊儀、殷觀、司馬懿等等。
怎么樣?廖化這一文官身份頗讓人出乎意料吧?
其次,關羽走麥城敗亡后,廖化有過降吳的經(jīng)歷。
關羽在建安五年曾有降曹經(jīng)歷,因“因“受劉將軍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后來“千里走單騎”,重新歸漢。
廖化呢?廖化也是,降吳后,“思歸先主”,實施了一條“詐死”計,騙過了吳國上下,“攜持老母晝夜西行”,也有過“千里走單騎”的傳奇經(jīng)歷。
更奇的是,前面沒記述廖化有任何大功,歸來之后,就得到劉備的重用,任宜都太守!
這還不算,進入諸葛亮時代,廖化先任丞相參軍,后來督師廣武,遷右車騎將軍,假節(jié)。
這個“假節(jié)”就非常了不起了。
“假節(jié)”的“假”,通“借”;“節(jié)”則是指符節(jié)。即皇帝將符節(jié)借給執(zhí)行任務的臣子使用,以示該臣子行事如皇帝親臨,可以誅殺部屬,威懾一方。
補充一下,在晉朝之前,漢朝、魏朝的使節(jié)是沒有區(qū)分度的,不管是“假節(jié)”、“持節(jié)”還是“使持節(jié)”、“假節(jié)鉞”或“假黃鉞”,都是同等地位,表示代表皇帝不分大小。
那么,在蜀漢集團,都有哪些人擁有過“假節(jié)”的權力呢?
有諸葛亮,其“以丞相錄尚書事,假節(jié)”;其次是關羽,劉備為漢中王時,關拜羽為前將軍,假節(jié)鉞;再次是張飛,拜右將軍、假節(jié);還有馬超,拜左將軍,假節(jié);另外就是劉禪時代的李嚴、魏延、蔣琬、費祎、姜維、鄧芝、張翼等等了。
注意,黃忠和趙云都沒有此殊榮,而廖化能遷右車騎將軍,假節(jié),并領并州刺史,可知其不凡。
另外,廖化得封中鄉(xiāng)侯,這一點,也同樣了不起。
蜀漢集團中,除掉武邑侯劉輯、爵名不詳?shù)膹堃嵋约爸T關內(nèi)侯外,共有縣侯、鄉(xiāng)侯、亭侯41人,廖化就是這41人之一,真不簡單。
換句話說,廖化的能力和戰(zhàn)績是應該可以與關張等人相提并論的!
可惜的是,蜀漢不設史官,他的輝煌已被歷史的黃沙掩蓋,難于查閱了。
陳壽特別提到,廖化“以果烈稱”,但縱觀《三國演義》對廖化的描寫,全然與“果烈”二字掛不上鉤,可知廖化的形象在演義中遭到了極大程度上的弱化。
除了附在《三國志·卷四十五·蜀書十五·鄧宗張楊傳第十五》中的這篇“廖化小傳”,廖化事跡也如雪泥鴻爪般散見于其他地方。
《三國志·卷四十三·蜀書十三·黃李呂馬王張傳第十三》的“王平傳”中,裴松之注引《華陽國志》有提到:后張翼、廖化并為大將軍,時人語曰:“前有王、句,后有張、廖?!?/p>
即廖化和張翼一樣,都是蜀國后期的大將,歷史上出現(xiàn)過的口頭禪是“前有王、句,后有張、廖”,并不是什么“蜀中無大將,廖化當先鋒”。
還有,鑿齒《襄陽記》有提到:“廖化,本名淳,中盧人也,世為沔南冠族。”
那么,《三國志·卷四十四·蜀書十四·蔣費姜傳第十四》中說的“建興元年,丞相亮開府,辟琬為東曹掾。舉茂才,琬固讓劉邕、陰化、龐延、廖淳”的“廖淳”,那就是廖化了。蔣琬為蜀漢四相中的第二位,在諸葛亮舉茂才時,他竟禮讓廖化,可知廖化的能力與威望。
《三國志·卷三?魏書?明帝紀第三》里又記:“(延熙元年)九月,蜀陰平太守廖惇反,攻守善羌侯宕蕈營。”這里面的“廖惇”,也是廖化。
由此可知廖化曾率兵攻打魏國守善羌侯宕蕈駐守的營寨,擊敗了魏南安郡太守游奕,斬殺了魏廣魏郡太守王赟,神勇過人。
此外,《三國志·卷二十六·魏書二十六·滿田牽郭傳第二十六》和《三國志·卷三十三·蜀書三·后主傳第三》都記載有廖化配合姜維出石亭于成重山筑城的事略。
當然,最能體現(xiàn)廖化戰(zhàn)略眼光的,是裴松之注引《漢晉春秋》的一段記述:景耀五年,姜維率眾出狄道,廖化曰:“‘兵不戢,必自焚’,伯約之謂也。智不出敵,而力少于寇,用之無厭,何以能立?詩云‘不自我先,不自我后’,今日之事也?!?/p>
這里說的是:諸葛亮死后,姜維北伐中原,屢戰(zhàn)屢敗,屢敗仍屢戰(zhàn),景耀五年,再次率眾出狄道。廖化認為時機不成熟,選擇在這個時候出兵會勞民傷財,就勸說“用兵如果不收斂,必將自食惡果”。姜維沒有理會,同年十月,姜維果在侯和被鄧艾擊敗,退軍駐扎于沓中。
最后特別想補充的是,《三國志·卷四十五·蜀書十五·鄧宗張楊傳第十五》記:景耀四年,諸葛亮之子諸葛瞻開始統(tǒng)領朝政,廖化路過宗預府,想邀宗預一同到諸葛瞻住所造訪。宗預說:“吾等年逾七十,所竊已過,但少一死耳,何求于年少輩而屑屑造門邪?”
蜀漢亡于景耀六年,而廖化在景耀四年不過“年逾七十”,所以,廖化的實際壽命只是七十多歲而非九十多歲。
最后想說的是,歷史上的廖化絕不平庸,惜乎史料已經(jīng)遺失不可考罷了。
《三國演義》是一部斷代體古典名著小說,它講述了從東漢末年時期到晉朝統(tǒng)一之間發(fā)生的一系列故事。首先我看到的是像“滾滾長江東逝水……”這一類膾炙人口的詩句,接著引入正文。第一句話這樣說到:“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边@句話不無道理。周末七國分爭,并入于秦,及秦滅之后,楚、漢分爭,又并入于漢……書中還有上百個人物、無數(shù)的軍事謀略,加上作者本身借著歷史人物,來闡述忠、教、仁、義、愛的道理,更是深中人心。它寫的庸主獻帝、劉禪,無能之輩呂布、袁術、袁紹、劉表、劉璋,氣量狹隘的周瑜,長厚的魯肅,勇者張飛、許楮、典韋,下至因行間而貽笑千古的蔣干,無不個極其態(tài)。這些人物給了我很深的教育。雖有這些人物,但最令我有所感受的是這本書當中所描述的幾個英雄人物。 先說關羽。這是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人物之一。他降漢不降曹、秉燭達旦、千里走單騎、五關斬六將、古城斬蔡陽,后來又在華容道義釋曹操。他忠于故主,因戰(zhàn)敗降敵而約好一知故主消息,便不知千里萬里往投。我認為雖降了敵,但最后還是回來了,不但仍算忠,而且還要算一種難得可貴的忠?!度龂萘x》表現(xiàn)關羽的方法也極簡單:“丹鳳眼,臥蠶眉,面如重棗,青龍偃月刀”,后來加上“赤兔馬”,又讀過《春秋》,刮骨療毒不怕疼,斬顏良,誅文丑,幾乎變得天下無敵。他的所做所為值得我們學習。 封建統(tǒng)治時期需要忠臣,需要一個能夠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忠臣,這就是諸葛亮。諸葛亮熟知天文地理,能文能武,足智多謀,而且一生謹慎,鞠躬盡瘁。他借東風,草船借箭,三氣周瑜,智料華容道,巧擺八陣圖,罵死王朗,空城計,七星燈,以木偶退司馬懿,錦囊殺魏延,這些是常人所想不到的。我本以為這種人應該相貌非凡,可書中描繪的卻十分簡單:身長八尺,面如冠玉,頭戴綸巾,身披鶴氅。他的所做所為給后人很深的印象。 現(xiàn)說曹操。曹操在《三國演義》中被稱為奸雄,可能是因為他的兒子篡了漢。他說劉備與他是并世英雄,說得劉備都不敢聽,但是他沒有殺劉備,雖劉備正是他的甕中之鱉。這使我感到了曹操的大度,也是周瑜做夢也夢不到的。周瑜眼中只有諸葛亮,與其誓不兩立,只要把諸葛亮殺了,東吳的天下就太平了。后來又發(fā)現(xiàn)劉備也不是一般人物,便想殺劉備,至少把他留在東吳,東吳的天下也太平了。目光短淺,氣量狹小,非英雄也。這也與曹操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曹操還是個實干家,曾經(jīng)行刺董卓,矯詔聚諸侯討伐董卓。這些使我感到了曹操的偉大之處。 總的來說,讀過這本書之后我大開眼界,而以上幾人也給了我很深的感受,他們很值得我學習。
一、魯肅在演義中似乎就是一廢物點心。
說到《三國演義》中的魯肅,我們的普遍印象覺得是個太忠厚的老好人,膽小怕事沒什么能耐,身在孫吳心在劉,喜歡幫東吳的倒忙,似乎是專門為諸葛亮跑龍?zhí)锥嬖诘?,成了諸葛亮表現(xiàn)神機妙算的跟屁蟲,忠實粉絲,所以一部《三國演義》看下來,真懷疑魯肅到底是哪頭的。
比如,在?草船借箭?那段,周瑜故意刁難諸葛亮,讓其十天內(nèi)造出十萬枝箭,但又故意不給工匠,箭竹、翎毛、膠漆等物,結果諸葛亮當場表示只要三天就行,還立下軍令獎狀,違期當斬。
這可把魯肅嚇壞了,表現(xiàn)得比諸葛亮還心急,在周瑜,諸葛亮兩頭跑。
《三國演義》:肅曰:"先生真神人也!何以知今日如此大霧?"孔明曰:"為將而不通天文,不識地理,不知奇門,不曉陰陽,不看陣圖,不明兵勢,是庸才也。亮于三日前已算定今日有大霧,因此敢任三日之限。公瑾教我十日完辦,工匠料物,都不應手,將這一件風流罪過,明白要殺我。我命系于天,公瑾焉能害我哉!"魯肅拜服。
結果魯肅不知不覺中成了諸葛亮表演神機妙算的目擊者,見證人,以自己的懵懂無知,襯托出諸葛亮的料事如神、成竹在胸。
又如。在?單刀赴會?那段,魯肅為了討回荊州設下?鴻門宴?,卻成了關羽個人表演的舞臺,酒照喝,菜照吃,牛皮吹著,毫無懼色,還故意裝醉,挾持著魯肅全身而退。
《三國演義》:接著,關公推醉,右手提刀,左手挽住魯肅手,親熱之中又帶有幾分殺氣:?今天飲酒,我已經(jīng)醉了,莫要再提荊州之事,擔心我這刀傷了故舊之情。改日我再請到荊州赴會,再作商議。?魯肅被他一提,掙脫不得,早已嚇得魂不附體,暗藏的刀斧手也只好望洋興嘆。到了船邊,關公才放了魯肅,拱手道謝而別。魯肅如疾如醉,半晌才緩過氣來。
這次?單刀赴會?,魯肅以自己鼠目寸光、骨軟膽怯的猥瑣表現(xiàn),成功地襯托出了關羽的大義凜然、膽氣過人的英雄形像。
還有?借荊州?、?借東風?、?舌戰(zhàn)群儒?、?諸葛亮吊孝?等等,我們看到魯肅處處忙碌的身影,為東吳操碎了心,卻唯諸葛亮馬首是瞻,總是為諸葛亮等作嫁衣。
如果要評一個《三國演義》最佳配角獎,或者類似相聲中的最佳捧哏獎,魯肅絕對當之無愧。
二、魯肅在真實正史中絕對是個大腕。
不管《三國演義》怎么黑魯肅,卻又不得不寫到,周瑜臨終前,向?qū)O權推薦魯肅接任江東兵馬大都督職務,羅貫中之所以這樣寫,是因為真實歷史就是這樣的。
魯肅不僅成為東吳第二任大都督,而且還深得孫權信任,翻看魯肅在正史中的表現(xiàn),我們不得不驚嘆,原來是個叱咤風云的狠角色。
仗義魯肅。魯肅小時候跟著母親相依為命,但祖上家底深厚,魯肅喜歡騎馬射箭,結交天下英雄,遇到窮苦之人,馬上慷慨解囊,有時變賣土地,也在所不惜,仗義疏才,與及時雨宋江,小旋風柴進有得一比,因此在當時的口碑不錯,也結識了不少英雄。
豪氣魯肅。當時周瑜在袁術手下當縣令,向魯肅借糧食以充軍資。魯肅將自己家存的兩倉糧食,拿出一倉,即三千斛,全部分給周瑜,這樣的大手筆讓周瑜大為感動,自此兩人結下深厚友誼,后來魯肅率數(shù)百健壯游俠,這些都是他的忠實粉絲,南遷到居巢投奔周瑜。
英雄魯肅。在向居巢進發(fā)途中,袁術派兵阻攔,魯肅讓老弱病殘先走,自己帶領一干精壯人等斷后。見追兵漸近,魯肅命人將盾牌立在地上,遠遠彎弓射箭,直穿盾牌。同時大喝道:
《三國志? 吳書?周瑜魯肅呂蒙傳》:?卿等丈夫,當解大數(shù)。今日天下兵亂,有功弗賞,不追無罰,何為相逼乎?"
魯肅以自己的英雄表現(xiàn),將這部人馬順利帶到了居巢,成為周瑜身邊的得力干將,后一起為孫策效力。
以上只是魯肅鍘出道的幾則小故事,到了孫權帳下,魯肅深得器重。
《三國志? 吳書?周瑜魯肅呂蒙傳》:張昭非肅謙下不足,頗訾毀之,云肅年少粗疏,未可用。權不以介意,益貴重之,賜肅母衣服幃帳,居處雜物,富擬其舊。
張昭認為魯肅年少粗疏,不可重用,孫權卻對魯肅另眼相看,非常器重,每遇大事,都問魯肅的意見,魯肅也是思深慮遠,有過人之明。
可以說,在三國,魯肅是絕對是一個集政治軍事謀略于一身,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大人物,與周瑜、呂蒙、陸遜一起并稱?東吳的四英將?。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6353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咸豐僅僅繼位幾年,為什么就離奇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