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要說一個人胡編亂造,瞎說一通的時候,都會用到這樣一個詞,叫做“信口雌黃”。這個詞可以拆開來理解,一部分是“信口”,一部分是“雌黃”?!靶趴凇钡囊馑籍?dāng)然好理解,比如信口開河,也是說一個人胡編亂造,信口當(dāng)然就是想什么說什么,不經(jīng)過腦子,但是不好理解的就是“雌黃”了。其實雌黃是一種物質(zhì),但為什么會用這個東西來表示胡說的意思呢?
信口雌黃是一個成語,它是指不顧事實,隨口亂說或者是妄作評論。
信口這兩個字人們很容易明白,就是隨口說話。那雌黃是什么意思呢?
其實,雌黃是一種礦物質(zhì),是一種單斜晶系礦石。雌黃這種礦物質(zhì)的顏色是一種橙黃色微透明的。它可不僅僅是一個石頭這么簡單,它可以用做顏料或者可以充當(dāng)褪色劑。
簡單點說,“雌黃”雖然與我們今天的“涂改液”的成分不同,但是它們卻有一樣的功能,那就是可以修改錯別字。
為什么這么說呢?
因為古代的紙多是用防蟲蛀的黃檗染成的,所以古代的紙是略帶黃色的。如果古人在寫字的時候,把字寫錯了,就可以用雌黃涂一涂。這樣呢錯字就給蓋住了,就可以在上面重寫了。
所以呢,雌黃在古代是書寫的“改正液”。
那么雌黃怎么和信口又連接在一起了呢?
原來這也是有出處的,它源于晉代的一個人物,他叫王衍。
晉代,都城洛陽那是名士云集,人才輩出。當(dāng)時大家最喜歡的不是經(jīng)世之學(xué),而是喜歡在一起,圍繞莊子和老子的學(xué)說而展開清談。而王衍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信口雌黃”這個成語也是因他而產(chǎn)生的。
王衍,字夷甫,他是今天的山東臨沂人。他出身于名望氏族,他的父親曾經(jīng)任平北將軍,而大名鼎鼎的竹林七賢中的王戎是他的堂兄。
王衍少年時就隨家人在京城生活,在當(dāng)時,他還是個非常有名的美男子呢。他從小博覽群書,才華出眾,長大后步入仕途,也是頻頻地提升。他年紀(jì)輕輕就做到了黃門侍郎,這是一種皇帝侍從官的官職。
由于受到當(dāng)時社會風(fēng)氣的影響,他也漸漸地迷上了玄學(xué)。而且他精通玄理,常常出口成章,當(dāng)時的人們都很傾慕他。
但是他與友人們談玄論道的時候有一個習(xí)慣,那就是如果他感覺別人講的經(jīng)義玄理中有什么不妥當(dāng)?shù)牡胤?,就要立刻地進(jìn)行批駁更改。他侃侃而談的時候,有時也是漏洞百出,甚至搞得連自己的話有時也是前后矛盾。
當(dāng)時,人們用黃紙寫字,發(fā)現(xiàn)寫錯字就用黃色的雌黃來涂抹,然后再更正。而大家見王衍這樣喜歡更改別人的言論,于是就給他起了個綽號叫“口中雌黃”。
這就是信口雌黃最早的出處了。
看來雌黃在古代的作用也是不小的,它充當(dāng)了涂改的作用,而且還延伸成了一個成語。但是雌黃它的主要成份是三硫化二砷,是有劇毒的。所以現(xiàn)在我們既不能對別人信口雌黃,也不能輕易地使用雌黃。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6359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