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六十一年,“千古一帝”康熙皇帝駕崩于暢春園,皇四子胤禛繼位為帝,是為雍正皇帝。雍正皇帝登基以后,整頓吏治、改善民生、改革財政,創(chuàng)立密折制度和秘密立儲制度,首創(chuàng)軍機處,為大清朝的民生吏治殫精竭慮,得以讓康熙晚年暫停的“康乾盛世”繼續(xù)推進,為清朝鼎盛打下堅定基礎(chǔ),為歷史上少見的“勤政帝王”??墒?,就這樣一位為大清朝死而后已的英明帝王竟被冠以矯詔、弒君篡逆的罪名,這是為什么呢?我們來看一下。
首先,我們應(yīng)該明確無論從康熙皇帝晚年的種種跡象還是現(xiàn)存的史料記載、康熙皇帝遺詔的現(xiàn)世,都表明雍正皇帝就是康熙皇帝欽定的皇位繼承人,是合法繼承了大清皇位。那么野史傳聞、甚至是專家學說研究為何對于雍正皇帝繼承皇位的合法性抱有懷疑態(tài)度,甚至篤定他的篡位事實呢?小編認為有以下幾個原因。
1、胤禛的繼位屬于“爆冷門”,被懷疑即位合法性屬情理之中。
在“九王奪嫡”的幾派中,胤禛的“四爺黨”基本屬于最沒有競爭實力的一派,生母地位不高,自己本身非長非嫡,就連自己唯一的親兄弟皇十四子胤禵也是背離自己,堅定地站在自己的對手胤禩一邊,專門與自己作對。所以,胤禛采取了迂回戰(zhàn)略,表面潛心佛法,遠離爭斗,一心想著侍奉父皇,用真情感化康熙皇帝;背地里,胤禛積極培養(yǎng)自己的黨派勢力、將康熙皇帝交派的事情完成的漂亮規(guī)矩。胤禛的表現(xiàn)讓所有人都以為胤禛并沒有奪嫡之心,對其失去戒心并千方百計想要將其拉入自己的黨派。
“九王奪嫡”人物表
再加上,皇十四子胤禵在康熙四十七年被任命為撫遠大將軍王,在眾人眼里,康熙皇帝最屬意的皇位繼承人已經(jīng)明確了,那就是手握重權(quán)、備受康熙皇帝倚重的胤禵。在康熙晚年,胤禵繼位的呼聲遠遠超過其四哥胤禛,所以當大家不得不接受胤禛繼位為帝的同時,心中充滿了對胤禛繼位合法性的懷疑,而且九門提督隆科多只宣讀滿文遺詔而不宣讀漢文遺詔的做法讓原本就心存疑惑、奪嫡失敗而氣急敗壞的皇子們更是倍加懷疑。
2、康熙皇帝駕崩以后,胤禛的過激做法,幾乎坐實了眾人的疑惑。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初七,當時的九門提督隆科多奉命前往暢春園侍奉病重的康熙皇帝。五日以后,康熙皇帝的眾皇子奉命前往暢春園,等待康熙皇帝圣旨。十一月十三日,康熙皇帝駕崩,隆科多宣讀完康熙皇帝遺詔以后,皇四子胤禛立馬命令自己的心腹皇七子胤祐領(lǐng)兵守衛(wèi)暢春園;皇十六子胤祿肅清宮禁;皇十三子胤祥立即接管豐臺大營軍權(quán);并將大行皇帝遺體,秘密運回紫禁城?;氐阶辖且院?,胤禛立即下令關(guān)閉京城九門,秘不發(fā)喪,實行京城戒嚴。另外,他命陜甘總督年羹堯派兵畢竟胤禵西北大軍駐軍附近,并立即停止胤禵大軍的糧草供應(yīng)。
經(jīng)過“九王奪嫡”殘酷爭斗的雍正皇帝初一繼位肯定會最大程度的保證皇位的平穩(wěn)過渡,但是其安排權(quán)力接管速度之快、接管軍隊守衛(wèi)之周密讓人不免有所懷疑他是早就做好了這方面的準備。對于胤禵的西北大軍防范之嚴、用力過猛更是讓人懷疑胤禛是不是因為奪走了胤禵的皇位而擔心胤禵會鋌而走險、擁兵自重呢!面對當時的復雜局面,任何皇位奪嫡成功都會進行的接管權(quán)力安排,到了雍正皇帝身上就被冠以心虛、膽怯的做法,也算是雍正皇帝的悲哀了。
3、雍正繼位以后的種種做法得罪了政敵、書生、既得利益階層等能夠書寫歷史的人。
雍正皇帝登基以后,支持者眾多的皇八子胤禩、擁兵自重的皇十四子胤禵再加上處處針鋒相對、冷嘲熱諷的皇九子胤禟、皇十子胤俄,讓原本就很復雜的政治局面變得更加不平穩(wěn)。立志將大清王朝建設(shè)成為一個民富國強、海清河晏的盛世王朝的雍正皇帝當然不會允許這種局面的持續(xù),他首先要做的就是加強中央集權(quán),把控皇權(quán)。所以,雍正皇帝痛下殺手,冷血處理了自己的政敵們。雍正皇帝的做法徹底得罪了自己的政敵們,將雍正皇帝的形象徹底抹黑,并大肆宣揚。
另外,為了徹底改善康熙晚年出現(xiàn)的官吏貪腐、朝政腐化、財政緊張的局面,雍正皇帝進行了一系列的吏治整頓和財政改革,實行“攤丁入畝”、“士紳一體納糧一體當差”、“火耗歸公”等等有利于民生生計而嚴重損害士紳等既得利益階層的改革措施。雖然底層百姓得到了改革措施的好處,但歷史并不是這些來百姓書寫的,而是那些讓雍正皇帝得罪的那些書生、士紳、貴族們書寫的。在他們的書中、筆下,侵害了自己利益的雍正皇帝會有何種呈現(xiàn)就可想而知了。
雍正十三年,雍正皇帝駕崩于圓明園,結(jié)束了自己殫精竭慮、朝乾夕惕的王朝統(tǒng)治,帶走了所有人的誤解和抹黑。作為清朝最是勤政的帝王,雍正皇帝對于清朝的貢獻甚于開國、拓疆,他應(yīng)該站在高處而不是被人誣陷的黑暗之中。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6367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