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萬歷四十年(1612年),蒙古科爾沁部明安貝勒將女兒博爾濟吉特氏嫁給了建州女真的努爾哈赤,由此,博爾濟吉特氏家族開始了與滿洲長達三百年之久的聯(lián)姻,博爾濟吉特氏成為第一個嫁到愛新覺羅家族的蒙古公主。三年后,蒙古科爾沁部冰圖郡王孔果爾也把女兒嫁給了努爾哈赤,這名女子便是今天要講的壽康太妃。
其實,說起來,科爾沁部與建州女真原先還是一對仇敵,早在1593年的時候,科爾沁部的首領莽古斯、明安貝勒就曾率領蒙古騎兵參加了九部聯(lián)軍對努爾哈赤的戰(zhàn)爭,結果卻被努爾哈赤大敗,狼狽地回到了科爾沁部。
此后,努爾哈赤統(tǒng)一了建州女真,對海西女真四部產生了巨大威脅,同時,科爾沁部也面臨著察哈爾部林丹汗的進攻,于是,科爾沁部便嘗試著與建州女真改善關系,明安貝勒首先將女兒嫁給了努爾哈赤為冊妃,隨后,莽古斯將女兒哲哲嫁給了努爾哈赤第八子皇太極。1615年,博爾濟吉特氏即后來的壽康太妃也奉父母之命嫁給了努爾哈赤,當時博爾濟吉特氏才不過16歲,而努爾哈赤已經是一個年僅六十的老頭子了,他們之間注定沒有什么愛情可言。
當時,努爾哈赤最寵愛的是大妃阿巴亥,博爾濟吉特氏嫁給努爾哈赤后很少有侍寢的機會,所以她一直沒能給努爾哈赤生育兒女,甚至逐漸成為后宮的一件擺設。1626年,努爾哈赤駕崩,從此,年僅27歲的博爾濟吉特氏便開始了漫長的孀居生活,皇太極的大福晉哲哲是博爾濟吉特氏的堂姐,而且按照輩分博爾濟吉特氏也是哲哲的婆婆,所以在平常生活待遇方面,博爾濟吉特氏受不到半點委屈。
1644年,滿洲八旗軍隊在攝政王多爾袞的率領下攻入山海關,并很快取得了北京城,隨后,博爾濟吉特氏便跟隨年幼的順治帝入關,住進了金碧輝煌的紫禁城,順治帝將博爾濟吉特氏安排到了仁壽宮居住,所以博爾濟吉特氏被稱為“仁壽宮妃”。
康熙帝繼位后,放眼整個大清后宮,博爾濟吉特氏稱為唯一在世的太祖后妃,于是康熙帝下旨尊封博爾濟吉特氏為皇曾祖壽康太妃,而且是以皇后的規(guī)格舉辦的冊封禮,由此,博爾濟吉特氏稱為清朝唯一一位享受皇后待遇的太妃了。
康熙四年十二月二十五日(與孝莊太后忌日相同),壽康太妃博爾濟吉特氏病逝于紫禁城,享年68歲,這在當時已經算是長壽之人了。當時,康熙帝下令改火葬為土葬,于是便將壽康太妃運回沈陽,以土葬的形式葬在了壽康太妃園寢,壽康太妃由此成為清朝第一位實行土葬的妃子。
縱觀壽康太妃博爾濟吉特氏一生,16歲嫁給努爾哈赤,歷經天命、天聰、崇德、順治和康熙五朝,可以說是滿洲崛起與統(tǒng)一的見證者,但是壽康太妃一生并不圓滿,她不能像平常人家的女子那樣享受到愛情,這或許是她留下的唯一遺憾吧。
這個人就是壽康太妃博爾濟吉特氏,她嫁給了努爾哈赤做側妃,但是她的堂姐哲哲卻嫁給皇太極,這樣一來姐姐就成了她的兒媳婦。可能在漢文化中很難會有這樣復雜的關系,自己的姐姐最后成了自己的兒媳婦。不過在清朝時期也不算是什么稀奇事。清朝的第一位皇后哲哲,就成為了自己堂妹的兒媳婦。
博爾濟吉特氏是科爾沁冰圖郡王的掌上明珠,她自幼就聰慧過人,而且長相美麗,出落得更是亭亭玉立。所以博爾濟吉特氏也成為了草原上遠近聞名的大美人,也因為長相美麗所以令人向往。后來努爾哈赤聽聞了博爾濟吉特氏的美麗,所以便迎娶她做了側妃。只不過當時的努爾哈赤年紀已經不小了。所以博爾濟吉特氏嫁過去之后也沒能為努爾哈赤生下個一兒半女。
不過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博爾濟吉特氏的堂姐哲哲之后嫁給了努爾哈赤的兒子皇太極,更是做了皇太極的嫡福晉。這樣一來按照輩分,博爾濟吉特氏一下子就從堂妹變成了哲哲的母妃,而哲哲也成為了她名義上的兒媳婦。
在嫁給努爾哈赤十一年后,努爾哈赤病逝,而博爾濟吉特氏也成為了一個寡婦。不過博爾濟吉特氏是一個非常懂得養(yǎng)生的人,所以她的壽命也是比較長。后來皇太繼承汗位,又成為了皇上,而哲哲也就成為了清朝的第一和皇后,博爾濟吉特氏也是順理成章做了太妃。博爾濟吉特氏一直到康熙執(zhí)政時才去世,被康熙加封為壽康太妃。總的來說,博爾濟吉特氏的一生過得相當安穩(wěn),可能唯一讓人感到意外的就是自己的堂姐成了兒媳婦。
努爾哈赤: 孝慈高皇后,葉赫那拉氏,名孟古。明萬歷三年乙亥生。十六年九月嫁努爾哈赤為側福晉。子一,皇八子皇太極,即清太宗。三十一年癸卯九月二十七日薨,年二十九。崇德元年四月,皇太極追封其母為孝慈武皇后,謚曰孝慈昭憲純德真順承天育圣武皇后。康熙元年四月,將太祖謚由“武”改為“高”,即為孝慈高皇后;雍正、乾隆累加謚,曰孝慈昭憲敬順仁徽懿德慶顯承天輔圣高皇后。
追贈旋奪孝烈武皇后/大妃,烏拉那拉氏,名阿巴亥。明萬歷十八年庚寅生。二十九年十一月,其叔父貝勒布占泰(卜占臺)送她嫁努爾哈赤為側福晉。子三,皇十二子阿濟格;皇十四子多爾袞;皇十五子多鐸。 史稱太祖大妃。天命十一年丙寅八月十一日,太祖崩;次日,大妃以身殉(或曰大妃之殉焉,為太祖遺命,諸子執(zhí)而逼之乃死),年三十有七。。順治七年八月,多爾袞追封其母為孝烈武皇后,謚曰孝烈恭敏獻哲仁和替天儷圣武皇后。
壽康妃,博爾濟吉特氏。明萬歷四十三年乙卯正月嫁努爾哈赤為側福晉。無子女。康熙四年乙己十二月二十五日薨。順治十八年十月,康熙帝尊封為皇曾祖壽康太妃,行冊封禮
元妃,佟佳氏,名哈哈納扎青。子二,皇長子褚英;皇次子代善。女一,皇長女。史稱太祖元妃。
繼妃,富察氏,名袞代。萬歷十三年復嫁努爾哈赤。子二,皇五子莽古爾泰;皇十子德格類。女一,皇三女,名莽古濟。天命五年二月,以竊藏金帛,迫令自盡。太祖繼妃
側妃,伊爾根覺羅氏。札親巴晏之女。生卒年不詳。子一,皇七子阿巴泰。女一,皇次女,名嫩哲。
側妃,葉赫那拉氏。葉赫貝勒楊吉努之女;孝慈高皇后之妹。明萬歷三十八年嫁努爾哈赤為側福晉。生卒年不詳。女一,皇八女,名聰古倫,封和碩公主。
側妃,科爾沁博爾濟吉特氏。蒙古科爾沁貝勒明安之女。太祖聞其賢,往聘之;明萬歷四十年壬子正月嫁努爾哈赤為側福晉。順治元年二月卒。無子女。
側妃,哈達那拉氏。哈達部貝勒(都督僉事)扈爾干之女,哈達萬汗見前顯祖次妃之孫女。明萬歷十六年戊子四月,扈爾干遣子岱善(即明實錄之歹商)送之來嫁努爾哈赤為側福晉。生卒年不詳。 無子女。
庶妃,包括小福晉、格格、媵妾、婢妾等,都是沒有名分的妾。其中生育子女者才能成為小福晉,所生子女屬庶出。
庶妃,兆佳氏。喇克達之女。生卒年不詳。 子一,皇三子阿拜。
庶妃,鈕祜祿氏。博克瞻之女。生卒年不詳。子二,皇四子湯古代;皇六子塔拜。
庶妃,嘉穆瑚覺羅氏,名真哥。貝勒渾巴晏之女。 生卒年不詳。子二,皇九子巴布泰;皇十一子巴布海。女三,皇四女,名穆庫什;皇五女,嫁達啟;皇六女,嫁蘇納。
庶妃,西林覺羅氏。奮杜里哈斯祜之女。生卒年不詳。子一,皇十三子賴慕布。
庶妃,伊爾根覺羅氏。察弼之女。女一,皇七女,封鄉(xiāng)君品級,嫁鄂托伊。生卒年不詳。
庶妃,名德因澤。姓氏不詳。殉太祖。
庶妃,名阿濟根。姓氏不詳。殉太祖。
皇太極: 元妃(1593-1612),鈕祜祿氏。巴圖魯贈宏毅公額亦都之女。萬歷二十一年生。為元配嫡福晉,是第一任大福晉。萬歷四十年卒。子一,皇三子洛博會。
繼妃,烏拉那拉氏。烏拉貝勒博克鐸之女。生卒年不詳。子二,皇長子豪格;皇次子洛格。女一,皇長女,封固倫公主。
孝端文皇后(1600-1649),科爾沁博爾濟吉特氏,名哲哲。科爾沁貝勒、后贈福親王莽古思之女。萬歷二十八年四月十九日生。順治六年四月十七日崩。女三,皇次女固倫溫莊長公主,嫁額哲;皇三女固倫端靖長公主;皇八女固倫永安長公主。
孝莊文皇后(1613-1687),科爾沁博爾濟吉特氏,名布木布泰??茽柷哓惱赵咨V?。萬歷四十一年二月初八日生??滴醵晔露迦毡馈Vu曰孝莊文皇后。子一,皇九子福臨,即順治帝。女三,皇四女,封固倫雍穆長公主;皇五女,封固倫淑慧長公主;皇七女,封固倫淑哲長公主。
敏惠恭和元妃(1609-1641),科爾沁博爾濟吉特氏,名海蘭珠。科爾沁貝勒宰桑之女。崇德六年九月十八日薨。子一,皇八子,二歲殤。
側妃葉赫那拉氏。葉赫貝勒阿納布之女。生二子,第二子烏努春。生皇五子碩塞。薨年不詳。 側妃扎魯特博爾濟吉特氏。巴雅爾戴青之女。卒年不詳。女二,皇六女;皇九女。
懿靖大貴妃(?-1674),阿霸垓博爾濟吉特氏,名娜木鐘。后封郡王阿霸垓額齊克諾顏之女??滴跏晔辉露辙?。子一,皇十一子博穆博果爾。女一,皇十一女,封固倫端順公主。撫養(yǎng)一蒙古女,名淑濟(疑為蒙古林丹汗之女)。
康惠淑妃(?-1669),阿霸垓博爾濟吉特氏,名巴特瑪·璪。阿霸垓塔布囊博第塞楚祜爾之女。康熙六年卒。撫養(yǎng)一蒙古女(疑為蒙古林丹汗之女)。
庶妃顏扎氏,稱小福晉。布顏之女。天命十一年來歸。子一,皇四子葉布舒。
庶妃那拉氏,稱小福晉。英格布之女。天聰八年來歸。生一子,皇六子高塞。女二,皇十女;皇十三女。
庶妃伊爾根覺羅氏,稱小福晉。安塔錫之女。崇德元年來歸。子一,皇七子常舒。
庶妃克伊克勒氏,稱小福晉。拜祜之女。崇德三年來歸。子一,皇十子韜塞。
庶妃賽音諾顏氏(也稱闕氏),稱小福晉。崇德元年來歸。女一,皇十二女。
庶妃察哈爾奇壘氏(?-1645),稱小福晉。察哈爾部諤勒濟圖固英塞桑之女。女一,皇十四女。順治二年卒。
順治:廢皇后博爾濟吉特氏,科爾沁卓禮克圖親王吳克善之女,太宗孝莊文皇后親侄女也。初,攝政王多爾袞為帝納聘。順治八年正月,吳克善送女京師。八月,立為皇后,后年未詳,時世祖年十四歲。十年八月,詔以冊立三載,志意不協(xié),廢為靜妃,改居側宮。(不詳卒年,吳偉業(yè)《清宮詞》謂卒于世祖崩年。不詳葬處,或先葬薊縣黃花山下,未移葬孝東陵;朝鮮李朝實錄謂回蒙古科爾沁部落,并生一子,隨母居住,待考。 朝鮮國王子麟坪大君李渲《燕途紀行》順治十三年十月十九日癸巳:金汝輝來謁,又問闕中事,答以東宮皇后,明日定以寡婦貴妃冊封。二十一日,率新后〔董額妃〕出游獐子苑。扈往衛(wèi)士三千,使裹望日糧。太后因災避寓乾德殿。帝之游園囿,蓋今仲冬之月。即前年正宮皇后,痘疫回期,以故出游,名雖游獵,實乃出避云。西宮皇后,孔有德女,揀在別宮。翰林石紳女季秋選入〔當為恪妃石氏〕,寵冠后宮,未知畢竟某人為后。前日所廢皇后,今月因其父入朝,許以帶還。其父乃帝之表叔〔當為舅父之誤〕云。由此可見,廢后即靜妃當于順治十三年左右由其父吳克善親王帶回科爾沁,至于返回科爾沁生子一說待考)。
孝惠仁憲端懿慈淑恭安純德順天翊圣章皇后博爾濟吉特氏,科爾沁鎮(zhèn)國公后封貝勒綽爾濟女,實世祖廢皇后從侄女也。崇德六年辛巳十月初三日生,順治十年八月,前皇后廢。十一年五月,行納聘禮。六月,立為皇后,時年十四,少于世祖三歲。十五年正月,以奉侍皇太后疾不勤,詔停其中宮簽奏。三月,復初。十八年,圣祖嗣位,尊為皇太后,居慈仁宮??滴踉晔拢匣仗栐蝗蕬椈侍?。四年九月,圣祖大婚禮成,加上恪順二字。六年十一月,圣祖親政,加上誠惠二字。十五年正月,因冊立皇太子,加上純淑二字。二十年十二月,因滇、黔蕩平,加上端禧二字,至是為仁憲恪順誠惠純淑端禧皇太后。二十八年十二月,移居寧壽宮。三十八年二月,圣祖奉之南巡。五十六年丁酉十二月初六日崩,壽七十有七。明年三月,上尊謚曰孝惠仁憲端懿純德順天翊圣章皇后。四月,葬孝陵之東。十二月,升祔太廟。明年二月,尊其陵曰孝東陵。雍正元年八月,加上尊謚慈淑二字。乾隆元年三月,加上恭安二字,即今謚。
孝康慈和莊懿恭惠溫穆端靖崇文育圣章皇后佟氏,后稱為佟佳氏,贈少保、都統(tǒng)、一等承恩公佟圖賴之女(佟佳氏始祖巴虎忒各慎-五子佟達禮-長子敬-承繼子昱-長子瑛-長子棠-次子惠-四子遽-長子養(yǎng)真-次子盛年〔圖賴〕-長子國紀,次子國綱,三子國維)。崇德五年庚辰生,初,入宮冊為妃。順治十一年三月,生皇三子,是為圣祖,時年十五。及圣祖嗣位,康熙元年十月上徽號曰慈和皇太后。二年癸卯二月十一日崩,壽二十有四。五月,上尊謚曰孝康慈和莊懿恭惠崇天育圣皇后。六月,合葬孝陵。九年五月,升祔太廟,于尊謚上加稱章皇后。雍正元年八月,加上溫穆二字。乾隆元年三月,加上端靖二字,即今謚。
贈孝獻莊和至德宣仁溫惠端敬皇后董鄂氏,一等子、內大臣、后晉三等伯鄂碩(祖魯克素,父席漢)之女。崇德四年生,初嫁不詳(一說世祖弟和碩襄親王博穆博果兒,一說為滿洲將軍,待考),十三年七月,年十八入宮,順治十三年八月,冊為賢妃。十二月,晉皇貴妃。明年十月,生皇四子贈榮親王。十七年庚子八月十九日卒,年二十有二,追贈今謚號??滴醵炅?,合葬孝陵。
恭靖妃浩齊特博爾濟吉特氏,鄂爾特尼郡王博羅特女。為世祖妃,康熙十二年十二月,圣祖尊封為皇考恭靖妃。二十八年己巳四月初二日卒。金棺暫安東陵的暫安奉殿,五十七年二月二十九日奉安孝東陵。
淑惠妃科爾沁博爾濟吉特氏,孝惠章皇后之妹。順治十一年五月,冊為妃。康熙十二年十二月,圣祖尊封為皇考淑惠妃。五十二年癸巳十一月一日卒,年七十余。金棺暫安東陵的暫安奉殿,五十七年二月二十九日奉安孝東陵。
端順妃阿霸垓博爾濟吉特氏,一等臺吉布達女。為世祖妃,康熙十二年十二月,圣祖尊封為皇考端順妃。四十八年己丑六月二十六日卒。金棺暫安京師北曹八里屯,五十七年二月二十九日奉安孝東陵。
寧愨妃董鄂氏,長史喀濟海女。為世祖庶妃,順治十年,生皇二子裕憲親王福全??滴跏晔?,圣祖尊封為皇考寧愨妃。三十三年甲戌六月二十一日卒。金棺暫安京師北曹八里屯,五十七年二月二十九日奉安孝東陵。
贈貞妃董鄂氏,輕車都尉巴度(祖魯克素,父席爾泰)女,孝獻皇后再從妹。順治時,入侍宮中。十八年辛丑正月初七日,以身殉世祖死。二月,圣祖追封為皇考貞妃。原葬薊縣黃花山下妃園寢,康熙五十七年移葬孝東陵。
贈恪妃石氏,吏部左侍郎石申女。初,世祖稽古制選漢官女備六宮,妃與焉,賜居永壽宮,冠服用漢式??滴趿甓∥词辉氯兆?,圣祖追封為皇考恪妃。原葬薊縣黃花山下妃園寢,康熙五十七年移葬孝東陵。
贈悼妃博爾濟吉特氏,科爾沁達爾漢親王滿珠習禮之女,孝惠章皇后之姑也。待年宮中,順治十五年戊戌三月十五日卒,追封為悼妃。十五年九月初八日,葬薊縣黃花山下妃園寢,康熙五十七年移葬孝東陵。
塞母肯額捏福晉庶妃穆克圖氏,云騎尉伍喀女。順治十七年生皇八子永干。生卒年不詳。
筆什赫額捏福晉庶妃巴氏,順治八年,生皇長子鈕鈕。十年,生皇三女。十一年,生皇五女。生卒年不詳。
庶妃陳氏,順治九年,生皇長女。十四年,生皇五子恭親王常寧。生卒年不詳。
唐福晉庶妃唐氏,順治十六年,生皇六子奇授。生卒年不詳。
牛福晉庶妃鈕氏,順治十七年,生皇七子純靖親王隆禧。生卒年不詳。
庶妃楊氏,順治十年,生皇二女和碩恭愨長公主。生卒年不詳。
庶妃烏蘇氏,順治十一年,生皇四女。生卒年不詳。
庶妃那拉氏,順治十四年,生皇六女。生卒年不詳。
孝東陵共葬福晉四位,格格十七位,當為世祖庶妃。
顯祖塔克世:
宣皇后喜塔臘氏:努爾哈赤的母親,都督阿古之女,顯祖塔克氏的嫡妻。順治五年追謚為宣皇后。生努爾哈赤、舒爾哈齊、雅爾哈齊。
繼妃納喇氏:哈達部長萬之族女。顯祖的繼室。生子巴雅喇。
李佳氏:生子穆爾哈齊。
努爾哈赤的后妃
一、正妃(5人)
孝慈高皇后,葉赫納喇氏,名孟古哲哲。子一:皇太極。
元妃,佟佳氏,名哈哈納扎青。子二:褚英、代善。女一,東果格格。
繼妃,富察氏,名袞代。子二:莽古爾泰、德格類。女一,莽古濟。
大妃,烏拉那拉氏,名阿巴亥。子三:阿濟格、多爾袞、多鐸。
壽康太妃,博爾濟吉特氏。
二、側妃(4人):
伊爾根覺羅氏, 子一
阿巴泰。女一。
納喇氏。女一。
睚
三、庶妃(5人):
兆佳氏。子一,阿拜。
鈕祜祿氏。子二,湯古代、塔拜。
嘉穆瑚覺羅氏。子二,巴布泰、巴布海。女三。
西林覺羅氏。子一,賴慕布;
伊爾根覺羅氏。女一。
四、德因澤。(《清史稿·后妃傳》中未記載。)
五、回族-李惠霞,樂妃
皇太極后妃
孝端文皇后,博爾濟吉特氏,(所有博爾濟吉特氏都是蒙古科爾沁部人)名哲哲。正宮皇后。生三女,下嫁額哲、奇塔特、巴雅思祜朗。
孝莊文皇后,博爾濟吉特氏,名布木布泰。永福宮莊妃。生一子,順治帝。女三,下嫁弼爾塔哈爾、色布騰、鏗吉爾格。
敏惠恭和元妃,博爾濟吉特氏,名海蘭珠。關睢宮宸妃。生一子,二歲而殤。
懿靖大貴妃,博爾濟吉特氏,名娜木鐘。麟趾宮貴妃。生一子,博穆博果爾。一女,下嫁噶爾瑪索諾木。
康惠淑妃,博爾濟吉特氏,名巴特瑪。衍慶宮淑妃。
元妃,鈕祜祿氏。弘毅公額亦都的女兒。生一子,洛博會。
繼妃,烏拉納喇氏。生二子,豪格、洛格。一女,下嫁旺第。
側妃,葉赫納喇氏。生一子,碩塞。
側妃,扎魯特博爾濟吉特氏。生兩女,下嫁夸扎、哈尚。
庶妃,納喇氏。生一子,高塞。二女,下嫁輝塞、拉哈。
庶妃,奇壘氏。察哈爾部人。生一女,下嫁吳應熊。
庶妃,顏扎氏。生一子,葉布舒。
庶妃,伊爾根覺羅氏。生一子,常舒。
庶妃,生一子,韜塞。
庶妃,生一女,下嫁班第。
順治后妃
1.廢后博爾濟吉特氏,為科爾沁卓禮克圖親王吳克善之女,孝莊文皇后之侄女。后麗而慧,睿親王多爾袞攝政時,為世祖順治禮聘。順治八年八月,冊為皇后。十年十年八月,被廢,降為靜妃,改居側宮.
2.孝惠章皇后,博爾濟吉特氏,科爾沁貝勒綽爾濟之女。雍正、乾隆累加謚,曰孝惠仁憲端懿慈淑恭安純德順天翼圣章皇后。
3.孝康章皇后,佟佳氏,少保、固山額真佟圖賴之女。雍正、乾隆累加謚,曰孝康慈和莊懿恭惠溫穆端靖崇文育圣章皇后。后家佟氏,本為漢軍旗,上命改為佟佳氏,入滿洲旗籍。
4.孝獻皇后,董鄂氏,內大臣鄂碩之女。十八歲入宮,上眷之特厚,寵冠后宮。順治十三年八月,立為賢妃。十二月,晉封皇貴妃,行冊立禮,頒赦。上皇太后徽號,鄂碩本以軍功授一等精奇尼哈番,進三等伯。十七年八月,薨,上輟朝五日。追謚孝獻莊和至德宣仁溫惠端敬皇后。
5.貞妃,董鄂氏,一等阿達哈哈番巴度女。殉世祖。圣祖追封為皇考貞妃。
6.淑惠妃,博爾濟吉特氏,孝惠皇后之妹。順治十一年,冊為妃。康熙十二年,尊封皇考淑惠妃。妃最老壽,以五十二年十月薨。
7.恭靖妃,浩齊特博爾濟吉特氏.
8.端順妃,阿霸垓博爾濟吉特氏.
9.寧愨妃,董鄂氏,在世祖時號庶妃,生一子,名福全。
10.恪妃,石氏,灤州人,吏部侍郎申女。世祖嘗選漢官女備六宮,妃與焉。居永壽宮。康熙六年薨,圣祖追封皇考恪妃。
4為福晉為筆什赫額捏福晉、唐福晉、牛福晉、塞母肯額捏福晉;
17位格格是京及格格、捏及呢格格、塞寶格格、邁及尼格格、厄音珠格格、額倫珠格格、梅格格、蘭格格、明珠格格、盧耶格格、布三珠格格、阿母巴偏五格格、阿幾格偏五格格、丹姐格格、秋格格、瑞格格、朱乃格格。
三妃前,世祖庶妃有子女者,又有八人:穆克圖氏,子永干,八歲殤;巴氏,子鈕鈕,為世祖長子,二歲殤,女二,一六歲殤,一七歲殤;陳氏,子一,常寧;唐氏,子一,奇授,七歲殤;鈕氏,子一,隆禧;楊氏,女一,下嫁納爾杜;烏蘇氏,女一,八歲殤;納喇氏,女一,五歲殤。
康熙后妃
孝誠仁皇后為康熙帝的第一位皇后,赫舍里氏
孝昭仁皇后是康熙的第二位皇后,鈕祜祿氏
孝懿仁皇后,佟佳氏
孝恭仁皇后烏雅氏
敬敏皇貴妃:章佳氏
溫僖貴妃:鈕鉆祿氏
宜妃:郭絡羅氏
慧妃:博爾錦吉特氏,科爾沁三等公吉阿郁錫之女。幼年被選入宮,尚未冊封,于康熙九年四月十二日薨。康熙九年五月初九日康熙帝渝禮部,追封宮中待年的博爾錦吉特氏為慧妃。
平妃:赫舍里氏,滿洲正黃旗人,領侍衛(wèi)內大臣承恩公噶布拉女,為孝誠仁皇后之妹,也是康熙帝的妻妹。
良妃:衛(wèi)氏,滿州正黃旗包衣人、內管領阿布鼐之女。
榮妃:馬佳氏
宣妃:博爾濟吉特氏,科爾沁達爾汗親王和塔之女,世祖悼妃的侄女,即康熙帝的表姐妹??滴跷迨吣晔聝詾樾≡臧嗽鲁醢巳辙?。
成妃:戴佳氏
順懿密妃:王氏
純裕勤妃:陳氏
惠妃:納喇氏
僖嬪:赫舍里氏
端嬪:董氏
穆嬪:陳氏
熙嬪:陳氏
道嬪:色赫圖氏
通嬪:納喇氏
襄嬪:高氏
靜嬪:石氏
貴人十位。有馬貴人、尹貴人、勒貴人、新貴人、文貴人、藍貴人、伊貴人、布貴人、常貴人、袁貴人。
常在九位。有尹常在、色常在、路常在、壽常在、常常在、瑞常在、貴常在、徐常在、石常在。
答應九位。有靈答應、春答應、曉答應、慶答應、秀答應、治答應、妙答應、牛答應、雙答應。
雍正后妃
孝敬恭和懿順昭惠莊肅安康佐天翊圣憲皇后烏拉納喇氏
孝圣慈宣康惠敦和誠徽仁穆敬天光圣憲皇后鈕祜祿氏
敦肅皇貴妃年氏
純懿皇貴妃耿氏
齊妃李氏
謙妃劉氏
贈寧妃武氏,知州武柱國女。雍正十二年甲寅五月二十四日卒,追封為寧妃。
懋嬪宋氏
貴人李氏
郭貴人
安貴人
海貴人
張貴人
老貴人
那常在
李常在
馬常在
春常在
高常在
常常在
顧常在
吉常在(原稱吉官)
英答應(原稱蘭英)
德答應
汪答應
蘇格格
張格格
伊格格
張格格
云惠
乾隆后妃
孝賢皇后 富察氏
孝儀皇后 魏佳氏
廢后烏喇那拉氏
慧賢皇貴妃 高氏
哲憫皇貴妃 富察氏
淑嘉皇貴妃 金氏
純惠皇貴妃 蘇(佳)氏
慶恭皇貴妃 陸氏
忻貴妃 戴佳氏
愉貴妃 珂里葉特氏
循貴妃 伊而根覺羅氏
穎貴妃 巴林氏
婉貴妃 陳氏
舒妃 葉赫那拉氏
豫妃 博爾錦吉特氏
敦妃 汪氏
芳妃 陳氏
晉妃 富察氏
容妃 和卓氏
儀嬪 黃氏
怡嬪 柏氏
恂嬪 霍碩特氏,亦作郭氏
誠嬪 鈕祜祿氏
慎嬪 拜爾葛斯氏
恭嬪 林氏]
白貴人
金貴人
慎貴人
新貴人
瑞貴人 索淖洛氏
福貴人
秀貴人
壽貴人 柏氏
順貴人 鈕祜祿氏
鄂貴人 西林覺羅氏
武貴人
陸貴人
張常在 張氏
寧常在
揆常在 揆氏
平常在
嘉慶的后妃
孝淑皇后喜塔喇氏,喜塔臘氏
孝和皇后鈕祜祿氏
和?;寿F妃劉佳氏
恭順皇貴妃鈕祜祿氏
恕妃完顏氏
華妃侯佳氏
莊妃王佳氏
信妃劉佳氏
恩嬪烏雅氏
簡嬪關佳氏
遜嬪沉佳氏
淳嬪董佳氏
安嬪蘇完尼瓜爾佳氏
榮嬪梁氏
兩位貴人:玉貴人、蕓貴人。
另:昌陵妃園寢中一共有十七座墓券,除孝淑、孝和皇后之外的所有妃嬪安葬在這里。有三座墓券葬者身份未知。
道光后妃
宣宗孝穆成皇后,鈕祜祿氏
孝慎成皇后,佟佳氏
孝靜成皇后,博爾濟吉特氏
莊順皇貴妃,烏雅氏
彤貴妃,舒穆嚕氏
佳貴妃,郭佳氏
成貴妃,鈕祜祿氏
和妃,納喇氏
祥妃,鈕祜祿氏
常妃,赫舍哩氏
豫妃,尚佳氏
恒嬪,蔡佳氏
順嬪
貴人李氏,那氏
咸豐后妃
孝德溫惠誠順慈莊恪慎徼懿恭天贊圣顯皇后薩克達氏
孝貞慈安裕慶和敬誠靖儀天祚圣顯皇后鈕祜祿氏
孝欽慈禧端佑康頤昭豫莊誠壽恭欽獻崇熙配天興圣顯皇后葉赫納喇氏
莊靜皇貴妃他他拉氏
端恪皇貴妃佟佳氏
婉貴妃索綽絡氏
玫貴妃徐佳氏
璷妃
吉妃王氏
禧妃察哈喇氏
慶妃張氏
云嬪武佳氏
容嬪伊爾根覺羅氏
璹嬪那拉氏
玉嬪那拉氏
玶常在伊爾根覺羅氏
瑃常在
鑫常在
同治的后妃
孝哲毅皇后,阿魯特氏
淑慎皇貴妃,富察氏
莊和皇貴妃,阿魯特氏
敬懿皇貴妃,赫舍里氏
榮惠皇貴妃,西林覺羅氏
光緒后妃
孝定隆裕寬惠慎哲協(xié)天保圣景皇后葉赫納喇氏
溫靖皇貴妃他他拉氏 瑾妃
贈恪順皇貴妃他他拉氏,端康皇貴妃親妹也。珍妃。
溥儀
皇后 郭布羅·婉容,字慕鴻,號植蓮。父:榮源
淑妃 文繡(1909-1953)鑲黃旗,又名惠心,自號愛蓮。溥儀的淑妃。滿族鄂爾德特氏端恭之女。
祥貴人 譚玉齡(1920-1942),滿族貴族出身,原姓他他拉,辛亥革命以后,改姓譚。明賢貴妃。
福貴人 李玉琴
妻子 李淑賢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6369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帝王谷簡介,該陵墓的歷史是什么樣的
下一篇: 李元芳究竟和狄仁杰什么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