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宇文護可是大名鼎鼎,他是北周最大權臣,三年間曾接連殺死三位皇帝并執(zhí)掌朝政15年,很多的人都好奇為何他敢殺皇帝卻不敢稱帝呢?宇文護老謀深算,心狠手辣,不稱帝一定有別的原因,下面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宇文護字薩保,是北周文帝宇文泰的侄子。據(jù)說他從小就很有志氣,行為不同于常人,所以他的祖父特別喜歡他,認為他日后必成大器。11歲時,宇文護的父親戰(zhàn)死于軍中,叔父宇文泰就帶著他生活在軍營之中。宇文護從小就受著這種軍旅生活的磨煉,彎弓射箭,縱馬疆場,養(yǎng)成了他剛毅果敢的性格。宇文護17歲時,宇文泰就讓他管理家務。他威而不怒,治家嚴謹,府內上上下下的人都十分敬重他。宇文泰曾稱贊他說:“此兒志度類我。”宇文泰是北周政權的締造者,也是南北朝末年的一位亂世梟雄。能得到他的如此稱贊,實為難得。宇文泰死時,也許并沒有想到,宇文家族依然可以作為西魏第一家族存在。因為,趙貴、獨孤信、于謹、李弼與他的地位相當,憑他侄子、或兒子的實力、能力,顯然缺乏與這幾個大佬競爭的機會。但是,后來博弈的結果,顯然是出乎大家的意料。
于是,幾天前見到于謹?shù)热?,還需要下拜的宇文護,轉眼間就讓于謹?shù)却罄?,都對他下拜了。宇文護的這種地位取得,對誰而言,也實在有些意外。因為,在于謹那一拜前,恐怕誰也沒有想到,憑宇文護那種晚輩,現(xiàn)在就可以站于獨孤信、趙貴、于謹、李弼等人之前了。從某種意義上,宇文家族能篡位,是宇文護和其它軍政大佬,補償宇文泰諸子損失的一種方法。因為,宇文家族篡位后,皇權就落入了宇文泰兒子手中。這個過程的細節(jié),我們很難還原。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憑宇文家族的力量,顯然不足以支撐宇文家族篡位;憑宇文護的力量,顯然也不足以支撐宇文家族篡位。
因為宇文護連殺了三個皇帝(西魏皇帝、北周兩個皇帝),所以人們自然會認為他的權力非常大,甚至有人又奇怪了,宇文護為什么不當皇帝呢?如果宇文護,都能當皇帝,那宇文泰早就當皇帝了,宇文護的權力比宇文泰都要差一大截子。宇文泰都不敢當皇帝,宇文護拿什么當皇帝呢?宇文家族篡位,絕不是曹氏(曹操奠基)、司馬家族(司馬懿奠基)那樣篡位的。因為這兩大家族篡位,是建立在他們家族的地位,遠遠超過了其它家族,更是因為他們家族的代表人物,權力遠遠超了其它家族的代表人物。
而宇文家族篡位,顯然不具備這種條件。宇文家族篡位,只是上述幾個大佬和宇文家族共同博弈出的結果。在這種背景下,大家就支持宇文泰的兒子去篡位了。這樣一來,帝國依然保持著幾個軍政大佬聯(lián)合執(zhí)政的格局,如果有什么變化,僅僅是換了一個皇帝。這種結局,注定宇文泰的兒子,只能是一個傀儡皇帝了。關于這一點,我們可以從宇文護在大家的支持下,一再殺掉宇文泰的兒子(北周孝閔帝、明帝)看出來。從這層意義上,那些軍政大佬,雖然把皇位給了宇文泰的兒子,卻希望他們永遠只是一個傀儡。這也是宇文護敢殺皇帝卻不敢篡位的原因了。篡位并不是殺死一個皇帝那么簡單的,其實按照宇文護的想法,宇文護是想讓自己的兒子篡位的,只不過宇文護還沒來得及,就被宇文邕殺死了。
封建社會中的皇帝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和地位,可以超越法律,甚至任何約束,去干自己想干的事,但有些皇帝卻不行,不但可能大權旁落,甚至還可能隨時丟掉性命,敢干這樣大逆不道事情的人,要么是不怕死的亡命徒,要么就是獨攬大權的牛X權臣。盤點歷史上殺死一個皇帝的事真有好幾個案例,但要說三年連著殺死三個皇帝的就只有南北朝時期北周大權臣宇文護了。
宇文護能夠成為權臣,是因為他有一位好叔叔,就是西魏權臣宇文泰。宇文護是宇文泰長兄宇文顥的第三子,年幼時端莊正直,又有志向和氣度,他十二歲時,父親宇文顥去世,到十九歲時被叔叔宇文泰招到家中,幫他管理家務。據(jù)說,當時宇文護年紀雖不大,卻把宇文泰的府邸治理得井然有序。宇文泰見狀感嘆說,宇文護的志向氣度很像自己,由此他開始重視這個侄子,在一些外出征戰(zhàn)的行動中,有意培養(yǎng)宇文護的才能。
公元554年9月,宇文泰廢殺西魏皇帝元欽,改立其弟齊王元廓為帝,是為西魏恭帝,并重新恢復皇室舊姓拓跋。可這家伙命運不濟,三年后,也就是西魏恭帝三年(556年)九月,宇文泰在一次外出巡游中,染病而死。在臨終前,他考慮到自己的幾個兒子年紀尚小,不足以繼承他的權位,便詔來侄子宇文護向其托孤。他囑托宇文護說:“我的兒子都還年幼,今外寇方強,國家之事,由你決定,宜努力以完成我的志向?!本瓦@樣,43歲的宇文護意外地從叔叔手中接過了西魏的最高權力。
宇文護的才能照比其叔叔宇文泰差很多,但他做事卻也是心狠手辣,干凈利落。公元557年,也就是他剛掌權二個月的時候,就迫不及待地逼迫西魏恭帝元廓禪位給宇文泰的兒子宇文覺,同時改成北周。新國家新氣象,退位的元廓自然放在哪,他都感覺不踏實,所以干脆派人將其悄悄弄死算了。
他之所以擁護16歲堂弟宇文覺稱帝,是因為他覺得皇帝宇文覺當時還是孩子,一切依然還是他一個人說了算,可宇文覺偏偏是一個年紀不大,性格卻很剛毅的人,他也想自己掌權干點大事,所以,逐漸對大權獨攬的宇文護不滿。與此同時,朝中還另有一些受到宇文護排擠和打擊的大臣,也對宇文護不滿,很快這兩方便展開合作,計劃找機會除掉宇文護??上?,他們的計劃還沒來得及實施,就被膽小者向宇文護告密了,結果宇文護先發(fā)制人,反將他們一舉滅掉。就這樣,宇文覺成為第二個被宇文護害死的皇帝。
殺了宇文覺,還得有人當皇帝才行,其實當時宇文護也可以自己稱帝,但考慮到其能力和實力的欠缺,他沒敢貿然行動,而是立了宇文泰的另一個兒子宇文毓為帝。宇文毓能被他看重是因為他覺得宇文毓比較仁弱,好控制??蛇@次,宇文護又看走眼了。年紀不大的宇文毓不僅聰明能干,工作起來熱情還挺高,這引起了宇文護的擔憂。公元560年,他買通了主管皇宮中飲食事務的一個官員,在皇帝的食物里暗中下了毒藥,毒死了宇文毓。至此,宇文護完成了一項任何古人都沒能超于的記錄“一人三年害死三個皇帝”,真是沒誰了!
西魏恭帝元廓、北周閔帝宇文覺、明帝宇文毓三個年輕的皇帝,也真夠悲哀的,攤上宇文護這么個心狠手辣的家伙,不過也怪他們不懂得隱忍和韜光養(yǎng)晦,后來又被宇文護立為皇帝的第四個皇帝宇文邕是一個聰明青年,他鑒于前面兩個哥哥的遭遇,學會了隱忍和韜光養(yǎng)晦。終于在即位12年后,將權臣宇文護除掉,為他的幾個前任報了仇!
也許有人不禁會問,宇文護那么牛,為什么不干脆自己當皇帝,何必這樣非得找個“聽話”的皇帝擋在他前面。其實細究原因也不復雜,就是他缺乏支持他的基礎,沒人擁護他,他即使強行登上皇位,可能反而會引起政權動蕩,地位不穩(wěn),所以,他感覺還是自己牢牢抓住實權,找個傀儡當皇帝,以后慢慢再說,更好?。ㄎ?講史論教)
宇文護,本名薩保,鮮卑族。西魏初期,宇文護跟隨叔父宇文泰征戰(zhàn)各地,屢立戰(zhàn)功。隨后立其堂兄宇文玨登基,建立北周。最“出彩”的是宇文虎三年殺了三個皇帝,是中國歷史上殺皇帝人數(shù)最多的一次。
宇文虎小時候,父親就去世了。當他十九歲時,他開始跟隨宇文泰。開始幫他管理家務,后來和他一起打仗,多次和東魏打仗,立下戰(zhàn)功。在宇文泰的幫助下,他一路高升。比如554年,他率軍攻打南梁江陵,最終包圍并攻占江陵。
此后,宇文泰病重,因兒子尚年幼,便將遺囑托付給宇文護。他也沒有讓他叔叔失望。556年,他迫使西魏皇帝退位。宇文泰的第三子宇文玨登基建立了北周,史稱帝。宇文虎又封為大司馬、晉襄公。原來的皇帝很快就被宇文虎所殺。
宇文護執(zhí)掌北周大權,傾朝野之力,大肆排斥異己,殺害大臣。肖敏和一些大臣非常討厭宇文護,打算找個機會除掉他。可惜事情敗露,宇文虎先攻,皇帝被殺。
宇文玨死后,宇文虎立了宇文泰的另一個兒子為帝,他就是北周的明帝。明帝遠比宇文護想象的聰明能干,他也拉攏了不少大臣。于是,害怕失去權力的宇文護派人在皇帝的食物中下毒,殺死了明帝,建立了武帝。
短短三年時間,宇文護在殺了三個皇帝之后,真正掌控了國家大事,把所有政治事務的決定權都交給了他。然而這位大權在握的大臣最后還是被武帝和他的大臣們殺死了。
宇文護為什么沒有當上皇帝?
宇文護是北周一代權臣,一人多萬人。他曾經(jīng)滅亡,殺了西魏的皇帝,之后又接連殺了北周的兩個皇帝。在這個過程中,宇文護可以伸手面見皇位,但直到去世也沒有認領皇位。為什么?
西魏時,宇文泰是一位很有權勢的大臣,但他沒有完成自己的抱負就去世了。因為兒子們還小,他不得不把未竟的事業(yè)交給侄子宇文護,宇文護一直陪著他。宇文虎自身能力有限。雖然他與宇文泰打了幾次仗,但掌握兵權的將軍們實際上并不服從他。所以,當宇文護從西魏改到北周時,他沒有能力和威望做皇帝,只能支持宇文泰的兒子做皇帝。
北周以后,宇文護控制了朝政,于是殺了趙貴、杜等將領反對自己。實際上,他是在排除異己,壯大自己的力量,企圖造反篡位。后來因為皇帝和大臣們計劃自殺,宇文護廢黜了皇帝,殺了皇帝。然而此時因為才一年,宇文護覺得自己的羽翼還未豐滿,所以還是沒有貿然稱帝,而是繼續(xù)支持宇文泰的兒子。
二帝繼位后,宇文護繼續(xù)專權,不斷培植勢力,積蓄實力。沒多久宇文虎才發(fā)現(xiàn),皇帝并不像一開始想的那樣,要老實好欺負。他不僅聰明能干,而且還想重新掌權。他害怕他不得不再次殺死皇帝。這一次,他本該做好篡位的準備,但事情并沒有如他所料。因為他毒死了皇帝,皇帝臨死前立了遺詔,他的弟弟繼位,所以他失去了再次稱帝的機會。
之后的十幾年,宇文護依然是獨裁統(tǒng)治,幾次失敗的軍事行動讓他的名聲大打折扣。最后宇文護被北周第三帝設計殺了,所以沒有成為e
宇文護殺死的第三位皇帝是宇文護,北周明帝人,其叔父宇文泰的長子。然而,因為明帝聰明勇敢,將來可能會威脅到他的權力地位,所以宇文虎請人在他的食物中下毒并殺死他。后來宇文護又立另一個堂兄宇文雍為帝,史稱北周武帝。
歷史上,武帝也是一個有遠見的皇帝,但他比他的前任更有耐心。17歲登基后,武帝吸取了自己前兩個兄弟被宇文虎所殺的教訓,表面上與宇文虎保持著密切的關系,任其跋扈專權。就連宇文虎之戰(zhàn)失敗,他兒子的貪婪和下屬對人民的傷害都沒有懲罰他。事實上,漢武帝與弟弟、大臣等人暗中商議已久,準備尋找機會殺掉宇文護,但宇文護因為漢武帝表面上放松了戒備而毫無想法。
公元572年,在位12年的武帝認為時機成熟,開始實施計劃。武帝宇文護應邀去看望皇太后,告訴他皇太后最近經(jīng)常喝酒,脾氣不好,要宇文護給皇太后念《酒誥》,勸她戒酒。在宇文護讀書的中途,梁武帝在后面把他撞倒,然后宇文護被當場打死。
宇文護死后不久,他的兒子和同伴被武帝逮捕并殺害。直到兩年后,漢武帝才恢復宇文護父子的封號,重新下葬。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6375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周武王和周文王相比,到底是誰打下商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