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靜致遠,讀音níng jìng zhì yuǎn,是一個成語,意思是只有心境平穩(wěn)沉著、專心致志,才能厚積薄發(fā)、 有所作為。
解釋
或:只有心境平穩(wěn)沉著、專心致志,才能厚積薄發(fā)、 有所作為。
書法:寧靜致遠
【英文翻譯】:accomplish sth. Lasting by leading a quiet life; Keep cool and you'll win
出處
此句最早出自西漢初年道家劉安的《淮南子:主術(shù)訓》,蜀漢丞相諸葛亮的《誡子書》也有引用。
寧靜致遠:平穩(wěn)靜謐心態(tài),不為雜念所左右,靜思反省,才能樹立(實現(xiàn))遠大的目標。
諸葛亮的《誡子書》:“非淡泊無以明志, 非寧靜無以致遠?!?/p>
道士葛洪曰:“無為自化,清靜自在”。寧靜,是一種美好的境界,恬和、安寧,如一泓秋水,映著明月。
《淮南子:主術(shù)訓》片段人主之居也,如日月之明也。天下之所同側(cè)目而視,側(cè)耳而聽,延頸舉踵而望也。是故非澹泊(同: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非寬大無以兼覆,非慈厚無以懷眾,非平正無以制斷。
煉丹家劉安著作《淮南子:主術(shù)訓》片段
人主之居也,如日月之明也。天下之所同側(cè)目而視,側(cè)耳而聽,延頸舉踵而望也。是故非澹泊(同:淡泊)無以明德,非寧靜無以致遠,非寬大無以兼覆,非慈厚無以懷眾,非平正無以制斷。
《誡子書》片段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淡泊無以明志, 非寧靜無以致遠。夫?qū)W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 志無以成學,淫漫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冶性,年與時馳, 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誡子書》是諸葛亮54歲時寫給他8歲兒子諸葛瞻的。既是諸葛亮一生經(jīng)歷的總結(jié),也是對他兒子的要求。
詞意:
馮躍利書寧靜致遠
心里如果有雜念,就不能達到成功的境界。想要成功就要心無旁騖的專心做一件事情。
詞語例句
1.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2.所謂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是非讀書不能達到的境界。
3.道可道非常道,難怪諸葛先生說“淡薄以明智,寧靜以致遠?!贝笞匀坏拿孛艹3J菨摬卦谄届o處的,浮躁、急功近利都難以觸及到它的奧秘。
4.他待人謙恭謹慎;學習孜孜不倦;生活簡單樸素,有寧靜致遠的精神境界和嚴謹自律的道德品質(zhì)。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6394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淡泊明志,寧靜致遠。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 有多少人真正懂得寧靜致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