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亨、曹吉祥、徐有貞等人能夠幫助明英宗朱祁鎮(zhèn)實現(xiàn)奪位成功,是顯得有些奇怪的。為什么說奇怪呢?當時,明代宗朱祁鈺雖然病了,但還活得好好的,第二天還準備上朝。同時,兵權也掌控在兵部尚書于謙手里。而且吏部尚書王文、禮部尚書胡濙等人都擁戴朱祁鈺。當時他們正在討論立誰為太子,讓誰來接朱祁鈺班的問題,而且方案已經(jīng)確定??蔀槭裁矗?、曹吉祥、徐有貞等人就能夠輕松幫助朱祁鎮(zhèn)奪位成功呢?
我覺得石亨等人之所以能夠成功,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一、朱祁鈺不信任于謙。
在朱祁鎮(zhèn)被瓦剌也先俘虜,瓦剌也先用皇帝當人質,要挾明朝的時候,于謙力排眾議,擁戴朱祁鈺為新的皇帝,并遙尊朱祁鎮(zhèn)為太上皇。后來又親自指揮,打敗了瓦剌也先對北京城的圍困??梢哉f,居功至偉。
朱祁鈺在位的時候,看起來對于謙非常信任,大小事都會和他商量。但實際上,他心里一直提防著于謙,害怕于謙奪位。尤其是害怕他病重去世后,于謙奪取了明朝江山。因此,在他病重期間,不是找于謙來商量事情,而是把石亨找來,給他交代。雖然交代的內容是什么,我們現(xiàn)在已經(jīng)不清楚。但他這樣做,明顯地就是用石亨來牽制于謙。
正因為他不相信于謙,而相信石亨,才讓石亨看出了他的病情,并且有了復立太上皇朱祁鎮(zhèn)為皇帝,投機建立不世之功的想法。否則的話,不了解朱祁鈺病情的石亨,也不會有那樣的動議。
我說朱祁鈺并不相信于謙,還有一個證明。第二天,本來說朱祁鈺要上殿,討論誰當太子的問題。當時朱祁鈺正在梳妝,忽然聽到上殿的鐘聲想起,當時朱祁鈺說的第一句話是,這是于謙嗎?他的意思是,于謙當皇帝了嗎?后來聽說是朱祁鎮(zhèn)復位后,他連說了三個“好”字,回躺到床上睡去了。他這樣的表現(xiàn),明顯就是提防于謙。
如果朱祁鈺相信于謙,石亨既不會有想法,于謙也會把一切都安排好。甚至立太子的事情,不必第二天上殿,在朱祁鈺的病榻前,大家討論一下就完成了。只要立了太子,朱祁鎮(zhèn)就沒有希望了。
二、于謙并不想擅權。
如果于謙是一個擅權之人,他就明白,在朱祁鈺病重,同時朱祁鈺又沒有繼承人的時候,是多么的敏感。既然是一個敏感的問題,那就要在這時候做好充分的準備。比如留心一下朱祁鈺找過誰談話?京城里有沒有什么動靜?敏感人物朱祁鎮(zhèn)身邊有沒有什么異樣?
等他知道朱祁鈺找石亨談過話以后,他在心里自然就會嘀咕一下,朱祁鈺找石亨做什么呢?由此,他一定會嚴密監(jiān)視石亨的一舉一動。只要監(jiān)視了石亨,石亨后面的那些陰謀,也就不可能得逞了。
但正是因為于謙沒有想做權臣,沒有想把持朝政,他完全沒有提防這一點。因此,他在和王文、胡濙等人把方案討論好后,就安心回去睡覺了。
第二天,當于謙看見朱祁鎮(zhèn)坐在大殿上的時候,他竟然沒有意識到這可能是他生命的最后幾個小時。如果他有做權臣的想法,他在見到朱祁鎮(zhèn)的一瞬間,就會立刻有所動作,畢竟他是兵部尚書,而且朱祁鈺還活著,他手上的籌碼并不少。這樣一來,朱祁鎮(zhèn)當皇帝就不會那么容易了。
三、朱祁鈺做事無章法。
朱祁鈺千不該萬不該廢了朱見深的太子之位。
但既然已經(jīng)廢了,而自己的兒子又沒活下來,那你就得早做立太子的準備。
如果你想要等再生兒子,其一,這兒子不知道猴年馬月才生的出來。其二,生了兒子以后還得養(yǎng),至少又得一個20年。這么長的時間,能夠確保穩(wěn)定嗎?
要知道朱祁鎮(zhèn)和朱見深都還好好地活著,他們的存在,都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情。當然了,我并不是說朱祁鈺應該心狠手辣除掉朱祁鎮(zhèn)和朱見深。但如果你做不到心狠手辣,你就把太子之位還給朱見深。否則的話,一旦發(fā)動政變,你是很危險的。
而朱祁鈺最后在聽說朱祁鎮(zhèn)復位以后,竟然在連說了三個好字以后,就安然地睡去了。難道他就沒想過,他能容忍朱祁鎮(zhèn)、朱見深的存在,朱祁鎮(zhèn)卻肯定不能容忍他的存在嗎?
所以,沒有章法手段稚嫩的朱祁鈺,就這樣被人家活活地奪取了皇位,接著又被奪了性命。
明代宗朱祁鈺,算是明朝十分可惜的一個皇帝,亦算是明朝之中少數(shù)稱得上明君的皇帝。他在明朝最危機的時候挺身而出,卻在明朝繁榮以后被明英宗取代,死后甚至被謚號為戾,這不得不說是一種諷刺。
那么,為何明代宗在當了八年的皇帝以后,還能被明英宗成功復位呢?難道八年的時間還不夠他徹底鞏固自己的皇位嗎?
一、嫡長子繼承制的威力明英宗是嫡長子,而明代宗是庶子,這僅僅一個字的差距,卻使得他們的命運產生了天差地別的差距。
嫡長子繼承制,是西周之時就存在的,其基本含義就是:嫡長子是爵位的繼承者,不容置疑,其他庶出的孩子只能被分封出去,開枝散葉。
這樣的制度,其好處是顯而易見的。那就是不會有人圍繞著爵位展開你死我活的爭奪。事實上,嫡長子繼承制在西周一直被很好地執(zhí)行著,直到春秋時期發(fā)生第一起弒君事件才標志著嫡長子繼承制的破壞,而那時候已經(jīng)是禮樂崩壞的時期。
朱元璋在開辟明朝的時候就已經(jīng)規(guī)定了嫡長子繼承制的制度,這樣的制度也確實對明朝的鞏固產生了巨大的作用。除了朱棣以外,嫡長子繼承制在明朝一直被執(zhí)行得很好。
不過,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才使得大臣們對于嫡長子繼承的觀念深入人心,這才為后面明英宗的復位埋下了伏筆。
當初,土木堡之變以后,明英宗被俘虜,明朝大臣為了避免瓦剌人用皇帝做要挾,便扶持了朱祁鈺為皇帝。饒是如此,大臣們也沒有放棄過遵循嫡長子繼承制。
因為孫太后在立朱祁鈺為太子的時候,還特意將明英宗的兒子朱見深立為了太子,意思很明顯,皇帝永遠是明英宗嫡系一脈的,明代宗朱祁鈺只是一個過客。
事實也的確如此,明代宗逐漸掌握朝政以后,廢朱見深改立自己的兒子朱見濟為太子。只是沒想到,朱見濟在第二年就去世了。而在朱見濟去世以后,就有朝臣跳出來說道:“太子薨逝,足知天命有在?!?/p>
太子剛死,還有朝臣出來往明代宗身上刺一刀,足可見嫡長子繼承制的威力有多么的大。
二、明代宗病危,被投機分子看到了機會
明代宗做了八年皇帝以后,就進入了病危的狀態(tài),且膝下無子。這就給一些投機分子看見了機會。因為明代宗膝下無子就意味著誰能夠及時擁立下一個皇帝,誰就擁有著不世之功。
這讓石亨等人看見了機會。而他們之所以會如此迫不及待地發(fā)動政變,迎立明英宗復位,皆是因為大學士王文等人在當時已經(jīng)有意立朱瞻墡的長子為皇儲。
然而,這樣一來,擁立新皇帝的功勞就不是他們的了。于是,他們便將目光放在了太上皇明英宗身上。
?事實證明,石亨等人就是投機分子,后來他們在取得了權勢以后就開始驕橫跋扈,甚至意圖造反,最后凄慘落幕。
因此,明代宗之所以會被如此輕易地取代,僅僅是因為他膝下無子,且自身病危。至于明英宗的復位,只能算一個巧合吧。
朱祁鈺已經(jīng)坐穩(wěn)皇位八年之久,朱祁鎮(zhèn)之所以還能夠復辟成功是有著多方面原因的,首先朱祁鈺病重,已經(jīng)逐漸失去了對朝局的掌控能力,其次朱祁鈺并沒有活著的子嗣,這也就使得朱祁鈺的勢力集團沒有了效忠的對象,還有就是大臣以及皇室成員對朱祁鎮(zhèn)的認可。
公元1457年深夜,在大明王朝的首都發(fā)動了一場改變朝局走向的政變,但是不同于歷史上的那些政變引起的腥風血雨,這次的政變幾乎沒有流血事件發(fā)生,影響到的人范圍很小,甚至很多大臣上朝發(fā)現(xiàn)皇帝換人了也都默認了這個結局,之所以這樣還要從明英宗朱祁鎮(zhèn)聽信太監(jiān)王振的讒言,御駕親征,結果被瓦剌俘虜,明朝在于謙的主持下,重新立了朱祁鎮(zhèn)的弟弟朱祁鈺為皇帝,并打贏了北京保衛(wèi)戰(zhàn),避免了明王朝重復宋朝的悲劇,不過短短一年之后朱祁鎮(zhèn)就被釋放回來,但是一山不容二虎,朱祁鈺的皇位雖然來的偶然,但是并沒有殺掉朱祁鎮(zhèn),而是將其囚禁在南宮八年之久。
直到八年后,朱祁鈺的身體原來越差,更為重要的是朱祁鈺的子嗣早夭,并沒有人來繼承皇位,如果說有的話也是朱祁鎮(zhèn)的兒子朱見深,這時就有一些政治投機分子,比如大將石亨與副都御史徐有貞、司設監(jiān)太監(jiān)曹吉祥等為了政治投機,發(fā)動了奪門之變,其實這場政變本身是沒有意義的,因為朱祁鈺死后,最終權力勢必會回到朱祁鎮(zhèn)手中,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這次的奪門之變進行的非常順利,改朝換代之后,大臣們也都默認了這個結局。
你知道朱祁鈺已經(jīng)坐穩(wěn)皇位八年之久,朱祁鎮(zhèn)為何還能復辟成功嗎?歡迎留言討論。
1、朱祁鎮(zhèn)是明朝第六位皇帝,他是病死的。公元1464年,朱祁鎮(zhèn)病逝,享年三十七歲,葬于裕陵,廟號英宗。朱祁鎮(zhèn)晚年任用忠臣,善待百姓,還廢除了殉葬制度,被后人所稱贊。
2、朱祁鈺優(yōu)柔寡斷,朱祁鎮(zhèn)趁機復位。
朱祁鈺性格優(yōu)柔寡斷,既狠不下心斬殺兄長與反抗者,又自我懷疑自己的正統(tǒng)地位。早在朱祁鎮(zhèn)回來之際,朱祁鈺就為皇位一事?lián)牟灰?。因為他從小也深受理學影響,心中不免對嫡長子繼承制有所忌憚。但皇位來之不易,實在不愿主動交出。
當他生病時,少有人關心其龍體,更多人則趁機發(fā)起奪門之變。從某種程度上說,朱祁鎮(zhèn)成功復位乃朱祁鈺一手造就。
3、朱祁鈺獨寵于謙,數(shù)權臣妒忌生念。
朱祁鈺將一切政務皆交給他運作,而且對他的生活也關懷備至。比如他生病了,朱祁鈺派御醫(yī)診治,他所需藥材乃皇家專享,朱祁鈺二話不說直接賜予。這般信任與愛護,一些有想法的大臣自然羨慕嫉妒恨。他們?yōu)榱穗x間皇帝與于謙的親密關系,到處散播謠言??墒沁@一切毫無作用,皇帝仍舊信任于謙。由此他們逐漸意識到只要朱祁鈺在位一天,就無法撼動于謙的地位,而他們則沒有取而代之的可能。只有將朱祁鈺連根拔,他們方能出人頭地,此外于謙秉性剛正,從不在意權謀,從始至終他既沒有建議朱祁鈺當心英宗復位,又沒有注意到石、徐、曹等人一面爭取孫太后支持,一面與英宗暗中謀劃。所以直到奪門之變來臨,朱祁鈺都毫不知情,而朱祁鎮(zhèn)則悄無聲息地成功復位。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6407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