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在東周王朝之時,被分為了春秋和戰(zhàn)國兩個時期,其中的分界線便就是三家分晉和田氏代齊,其中“田氏代齊”使得曾經(jīng)作為齊國王室的姜家失了國,取而代之的是國內(nèi)貴族田氏,“三家分晉”則是作為晉國四個把持朝政的卿族,相互傾軋,趙魏韓三族將智氏滅掉了,隨后又瓜分了晉國國君領(lǐng)地,建立了趙魏韓三國。
曾經(jīng)有人推斷,如果雄霸中原的晉國不走向分裂,那么秦國將會被統(tǒng)一的晉國死死的鎖在關(guān)中,無法東出,如果晉國有明君的話,那么處于天下中心的晉國,北可伐滅弱小的燕國,西可滅亡窮苦的秦國,南可蠶食雄踞南方的楚國,東可威逼富庶的齊國,天下一統(tǒng)指日可待??上?,歷史并不存在假設(shè),晉國最后走向分裂,分裂之后的晉國成為了三晉,無法將秦國鎖死在關(guān)中,反而被秦國逐個擊破,成為了秦國東出的踏腳石。
那么,為什么稱霸中原的晉國最后走向了分裂?晉國最后一位國君又去哪了?
我們先來看看,為什么稱霸中原的晉國最后走向了分裂?
晉國走向分裂,歸根結(jié)底就是一句話——卿族實力強大,而作為宗室的公族實力弱小!
在西周伊始的分封制是“天子建國,層層分封”,天子分封諸侯,授予土地和人民,而諸侯也要向下分封宗室子弟為卿大夫,授予卿大夫土地和人民,并讓其出任要職,或是掌握兵權(quán)。這種情況在其他諸侯國比比皆是,例如秦孝公讓自己的哥哥公子虔出任秦國上將軍,統(tǒng)率全國兵馬;秦惠文王讓自己的弟弟公子疾接替伯父公子虔出任秦國上將軍,執(zhí)掌兵權(quán),讓另一個弟弟公子華出任大將,為秦國開疆拓土;楚頃襄王拜自己的弟弟公子子蘭為令尹(相當(dāng)于相國),逼走了宗室老臣屈原;魏王拜公子無忌為卿大夫,總領(lǐng)朝政;齊威王讓自己的弟弟公子嬰為相國,在公子嬰死后,又拜侄子公子文為相國……這樣的例子數(shù)不勝數(shù),可是偏偏晉國是個例外!
荒淫無道的晉獻(xiàn)公在“驪姬之亂”中,逼死太子申生,把公子重耳、夷吾逼離晉國,大肆屠殺宗室,使得宗室力量大減,從此不在任用公子、公孫為卿大夫,史稱“晉無公族”。后來即位的晉國國君因為公族力量弱小,已然無力輔政,于是便大量起用異性大臣輔政,到了晉文公的時候,更是形成了六卿制度,從此之后,卿族日益強盛,公族則是江河日下,開始把持晉國朝政。到了晉定公之時,范氏、中行氏逐漸沒落,被其他四大卿族傾軋之下,不復(fù)存在,六卿演變?yōu)樗那洹?/p>
晉出公之時,四大卿族公然開戰(zhàn),在長達(dá)數(shù)年的大戰(zhàn)之后,驕橫跋扈的智氏被滅,趙魏韓三家瓜分了智氏的封地和國君領(lǐng)地,周王室承認(rèn)趙魏韓三家的諸侯身份。
歷史進程是這樣的:
公元前四百五十三年,趙魏韓三家滅掉了執(zhí)政的智氏,晉出公借兵齊魯討伐三家,大敗,晉出公死于逃亡路上,晉國公室徹底名存實亡。
公元前四百零三年,周威烈王冊封趙魏韓三家為諸侯,但此時晉國國君領(lǐng)地仍有曲沃、絳等十?dāng)?shù)城。
公元前三百七十六年,晉靜公被趙魏韓三家罷黜,晉國公室被一舉消滅,國君領(lǐng)地被瓜分,晉國滅亡。
那,晉國最后一位國君又去哪了?
從古至今,亡國之君的命運總是十分坎坷的,晉國最后一位國君晉靜公也是這般。晉靜公即位之初,趙魏韓三家已成諸侯,不再為晉國之臣,即位的第二年,就被趙魏韓三家罷黜,國君領(lǐng)地被三國瓜分,晉國走向滅亡。
因為趙魏韓三家分晉過程之中,矛盾重重,于是之后便戰(zhàn)亂不斷,身為亡國之君的晉靜公飽受其害。晉國滅亡之后,晉靜公被安置在了魏國的屯留,趙成侯十六年,韓國攻取魏國屯留,遷晉靜公到端氏,趙肅侯元年,趙國攻取韓國端氏,又把晉靜公送回了屯留。
至于這位亡國之君的最后去向,《史記》中曾有過一段模糊的記載——“昭侯十年,韓姬弒其君悼公。”這里的昭侯應(yīng)當(dāng)就是韓昭侯,而這里的悼公絕非是韓昭侯,也不是早已死去的晉悼公,只有可能是居無定所的晉靜公。也就是說,晉國最后一位國君晉靜公極有可能是死在了自己的妃子手里,而這位妃子,也是三晉安插在已然失勢的晉靜公身旁的一顆釘子,晉靜公終究還是死在了三晉的手中!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6411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