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山趙子龍是大家熟知的三國人物角色,他因為忠肝義膽有勇有謀為人們所熟知和喜歡,他一生追隨劉備,幾經坎坷的趙子龍終遇明主,最終與關羽張飛馬超等并成為五虎上將,甚至七十歲的老將趙子龍還能上陣破敵,可見趙子龍一生的光輝,那么就讓小編來和大家聊聊趙子龍一生傳奇的故事吧。
趙云,字子龍,常山真定人。身長八尺,姿顏雄偉,是三國時期蜀漢名將。趙云年少時期便志向遠大,他博學多才研習兵法與槍法武藝,希望以后能建立一番事業(yè),在那英雄并起的年代里選擇一位明主,不負他一身所學。
趙子龍年輕時便俠肝義膽,經常行俠仗義,鏟除山賊,在當地很有威望,漢末軍閥混戰(zhàn)諸侯并起,搶奪地盤人口和資源。北方一片混亂,當時北方有兩大諸侯并立,一個是白馬將軍公孫瓚,另外一個就是四世三公的袁紹。北方各個郡縣分投明主,因此,趙子龍心顧天下,受本郡推舉,率領義從來投靠白馬將軍公孫瓚。
但公孫瓚不僅沒有夾道歡迎,反而陰陽怪氣的對趙云說:“聽說冀州的人都想要依附袁紹,怎么唯獨你能迷途知返呢?”趙云回答說:“天下大亂,不知道誰是明主,百姓有倒懸之危,鄙州經過商議討論,要追隨仁政所在,并不是因為我們個人疏遠袁紹而偏向于將軍您?!壁w云便跟隨在公孫瓚身邊東征西討,立下了不少功勞。
趙云跟隨公孫瓚的目的是公孫瓚能施行仁政,但事情并沒有向他想的哪方面發(fā)展,公孫瓚后面做的幾件事情屢次讓趙云失望,在此之間結實了漢室宗親劉備,兩人相見恨晚,一見如故,簡直是聊的停不下來,關系好到睡覺都睡一張床上,劉備對趙云非常喜歡,因此動了挖墻腳的心思,但趙云心系舊主,不想做那忘恩負義之人,因此對劉備說先觀察一段時間。
結果公孫瓚的舉措讓趙云大為失望,首先,公孫瓚擅自誅殺了劉虞。劉虞作為幽燕地區(qū)的最高長官,代表著東漢政權,那聲譽非常高,安撫百姓,深受百姓愛戴,也深為鮮卑和烏桓所敬重,是當時官場的一股清流啊,結果被公孫瓚殺了,導致了公孫瓚眾叛親離,結局悲慘。
其次,公孫瓚任人唯親,不能重用人才,原本跟隨在他身邊的人才見得不到重用分分離去,人才的流失讓公孫瓚的實力大為下降,后來趙云長兄死后便借此辭官回去守喪。
劉備聽聞消息后很激動,意味著機會來了,和趙云時有交流,并約定共謀大事,公元200年,劉備在徐州吃了敗仗,被曹操打敗之后灰頭土臉的前去依附袁紹。趙云前往鄴城拜見劉備,自此趙云歸于劉備麾下,劉備便收獲了一員比張飛還牛的猛將。
趙云一生跟隨劉備三十余載,戰(zhàn)功赫赫,先后參加過博望坡之戰(zhàn)、長坂坡之戰(zhàn)、江南平定戰(zhàn),獨自指揮過入川之戰(zhàn)、漢水之戰(zhàn)、箕谷之戰(zhàn),無一不取得了非常好的戰(zhàn)果,可以說是五虎將中最有才華的一個,他能文能武,甚至被認為是三國時期罕見的“膽大則勇,心細則智”的完美人物。
趙子龍最著名的一戰(zhàn)就是當年曹操打敗劉備后,劉備帶著諸葛亮和十萬荊州百姓逃跑,但行途緩慢,因此被曹操追上來,劉備攜諸葛亮倉皇而逃與他的妻子兒子走散了。
趙云便回去找,找沒多久便找到了,但是曹軍也追上來了包圍了趙云,趙云便把阿斗綁在懷里,護著甘夫人一邊突圍一邊尋找劉備。趙云于千軍萬馬中仍能廝殺出重圍,連曹操見了都膽寒,曹操生了愛才之意沒有屬下放冷箭偷襲這英雄,就這樣趙云成功與劉備匯合,被劉備稱之為渾身是膽的趙子龍。
趙子龍不僅武藝高強,智謀也不在話下,他勸劉備不要伐吳報關羽被殺之仇,而是以曹操為重堤防曹操的部隊,但劉備不聽強行出征,命令趙云守城。在與曹操對戰(zhàn)過程中,趙云作戰(zhàn)勇猛,膽略過人,憑借幾百人馬就敢去劫曹軍的糧草,趙子龍還上演了空城計,然后又突然爆發(fā)殺得曹軍丟盔棄甲倉皇而逃。
趙云一生可謂是完美無缺,讓人找不到缺點,他也是最得善終的一個,這是趙云的傳奇之處,關羽張飛都犯過錯,因此失了性命,但趙云卻沒有,百戰(zhàn)百勝,因此被稱為“常勝將軍”。
他死后劉嬋對他大加追憶,下詔說:“云昔從先帝,功績既著。朕以幼沖,涉涂艱難,賴恃忠順,濟于危險。夫謚所以敘元勛也,外議云宜謚?!笨芍^是功德圓滿,善始善終。
趙云和劉備第一次見面,是在公元191年。這一年,趙云23歲,劉備30歲,他們兩人都來到幽州投靠公孫瓚。但是,趙云因為名氣和所擁有的資本有限,再加上他性格高傲,不肯向公孫瓚拍馬屁,因此受到公孫瓚的冷落。?
但是,當劉備見到趙云時,立馬就認為這個年輕人是個大將之材,所以他主動向趙云示好,并向公孫瓚打報告,要求調趙云到自己軍中來效力。當趙云來到劉備軍中后,劉備給予他的待遇和地位,幾乎和關羽張飛對等,這對趙云來說是非常感動的。?
因為,關羽張飛兩人不僅是劉備的結拜兄弟,更是從劉備一出道就追隨,但趙云才剛來,就能得到這種待遇,從這層意義上來說,劉備是真的以國士之禮來對待趙云。
但可惜的是,當時的劉備也才剛出道,實在算不上什么大人物,在劉備的麾下,加起來也不過一千號人,而當時趙云自己所擁有的小弟,也有近兩三百人。 換句話說,當時的劉備面對趙云,不過就類似一個營長面對一個連長,從地位上來說,兩人的差距并不太大。
在這種背景下,劉備對趙云所表現出的尊重,對于心比天高的趙云來說,雖然能夠讓他感動,但還不足以讓他誓死追隨劉備。 更重要的是,趙云那也是雄心勃勃的人物,面對年過30歲,卻僅只比自己強那么點的劉備,自然不會產生想給劉備當小弟的念頭,所以他們倆在經過一次短暫的合作之后,趙云便借口家中有事,離開了公孫瓚,也從此告別劉備。?
趙云的本意,是打算自己能闖出了名堂出來,但此后七八年時間里,趙云卻還是在原地打轉,史書上對趙云這段時間里的事跡是一片空白,所以沒有人知道趙云這些年都干了些什么,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趙云依然還是八年前的趙云,空有一身本領和志向,卻還是默默無聞。
當時,趙云已滿30歲,在那種群雄混戰(zhàn)的年代,名將那是輪番輩出,但卻沒有人知道天下還有趙云這號人物,也沒有那個諸侯來請趙云出山,趙云更沒有積累出讓世人認可的資本,甚至愿意追隨他的小弟,依然只有百來號人。
反觀當時的劉備,已經是名動天下的劉皇叔,他前去投靠曹操,曹操直接說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爾,甚至曹操還和他并肩同行;劉備投靠袁紹,袁紹親自帶領文武群臣到遠離鄴城二百里的地方去迎接。而愿意追誰劉備的人,更是數不勝數??梢哉f,劉備與袁紹、曹操、劉璋、孫策等人相比,所缺的只是一塊穩(wěn)定地盤,至于其他,完全可以相提并論。
從這層意義上說,當時的趙云,還是當年的趙云,而當時的劉備,顯然已經不再在當年的劉備。所以,在聽說劉備來到冀州后,趙云只好再厚著臉皮去投靠劉備,期待能夠得到重用。按照正常人的思維,劉備肯定不會給趙云好臉色的。因為,當年劉備剛出道時,哭著喊著讓趙云跟著自己混,結果趙云瞧不上,現在劉備飛黃騰達,趙云去死皮賴臉要去投靠劉備,這算什么事?
換做我們當中的很多人,肯定都不會給趙云好臉色,因為有一句話說得好,今天你對我愛理不理,明天我讓你高攀不起。所以,當時趙云去投靠劉備時,心里恐怕也是忐忑不安,甚至而言,他已經做好了最壞的打算。
但是,當劉備聽說趙云來后,直接親自走出營帳外迎接趙云,甚至拉著趙云的手并肩同行,絲毫沒有要在趙云裝逼的意圖。后來,劉備對待趙云的態(tài)度,依然是以國士之禮。換句話說,劉備對待趙云的重視程度,讓趙云能夠清晰感受到,完全是按照關羽和張飛的標準。
要知道,關羽和張飛一直追隨在劉備身邊不離不棄,他們能得到這份重視,是理所當然的。但趙云中途離開了七八年,劉備卻依然愿意這樣對他,這就足以讓人發(fā)自內心的感動。更重要的是,以當時劉備所擁有的影響力和實力,要不要趙云都沒什么,劉備的事業(yè)不會因為趙云的加盟就更上一層樓,也不會因為趙云的缺失而停滯不前。
但是,劉備卻依然發(fā)自肺腑的尊重趙云,趙云內心的澎湃可想而知。如果說,七八年前,劉備這樣對趙云,趙云雖然有些感動,但卻不會覺得了不起。但現在,劉備依然這般對他,趙云內心恐怕早已被深深打動。因為這本身證明,劉備當年對他那么好,絕不是想刻意拉攏他,而是真的把他國士看待。對此,趙云自然也會愿意以國士來報答劉備。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6422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