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符,中國古代調(diào)兵遣將必備之法寶。據(jù)司馬遷在《史記》中曾詳細描繪過其用法。他說,甲兵之符,左在皇帝,右在陽陵。就是說,這虎符被做成了兩半,平時是都在皇帝手中的。
如果需要打仗了,那么皇帝會把右半部分給領(lǐng)兵出征的將領(lǐng),如前文提到的陽陵主帥,而另一半則在皇帝手中。如果皇帝有啥軍事行動了,就讓人帶著這個一半的虎符到陽陵主帥那兒去,兩塊虎符如果能嚴絲合縫地合上,就說明虎符是真的,這命令也就是有效的。
那古人為何不能偽造虎符呢?各位,要弄清這個問題,咱首先得搞清楚,啥時候需要虎符,以及偽造它的成本如何。據(jù)史料記載,虎符是調(diào)兵遣將用的,其實這話說得不精準。至少在秦朝,虎符只是調(diào)動將帥用的,而他們手下的小將領(lǐng)們,其實只是遠遠看下看虎符,一般是不會去驗證其真?zhèn)蔚?。至于那些最底層的兵,對他們來說,只要聽從上級的命令就行,至于打誰,重要么?
其實宋朝也是這樣。有人說,那個趙匡胤不就是偷了皇帝的虎符,才能調(diào)動兵馬,發(fā)動陳橋兵變,最后順利黃袍加身的么?各位,如果你這么想就錯了。其實以趙匡胤當時的威信來說,他不要虎符照樣能調(diào)動軍隊,因為手下那批人死心塌地地跟著他,虎符,只是為了面子上好看點而已。
而翻開史料,我們能看到很多相反的例子,比如說唐朝時,唐玄宗的虎符傳到河南時,當?shù)貙㈩I(lǐng)就說那是假的,不奉詔,因為唐玄宗的兒子已經(jīng)稱代王了。所以至少在秦朝和唐朝,虎符真的沒有后世傳的那么重要。虎符,只有配上皇帝的威信,才能發(fā)揮其真實的作用。但另一方面,像秦朝、漢朝等時候,偽造虎符是要滅9族的,造假成本如此之高,效果又有限,還有多少人愿意去偽造?
退一萬步說,就算有人想偽造虎符,那就真的很容易么?據(jù)史料記載,虎符在制造時,其尺寸是嚴格保密的,而且在兩半虎符的接縫處往往有特殊的文字,這是種防偽標志。比如說,秦始皇的虎符,兩半中間有一行字,被分成了兩半,而且,中間那個天字故意向右邊傾斜了點,只剩下最后一筆,也就是那個捺,其三分之一在左邊。各位,這種防偽手段,一般人是不知道的,就算拿到了虎符,如果不是仔細端詳,根本也發(fā)現(xiàn)不了。這樣的虎符,偽造起來其實不容易。
還有虎符的大小尺寸,那也是機密,如果你不知道確切的數(shù)據(jù),就算造出來了,也合不上啊,到時候反而引來殺身之禍。還有更要命的,據(jù)史料記載,在唐朝時,每支部隊都有屬于自己的虎符。換句話說,你就算偽造出了一個虎符,那也只能調(diào)動一支部隊,有何用處?其實虎符在中國古代并不少見,慈禧也用過。據(jù)史料記載,當夜幕降臨,九門緊閉后,慈禧會將虎符交給巡夜的侍衛(wèi)。但請注意,這虎符是配合著巡夜的暗號和手勢使用的。你光拿個虎符,有何用?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6430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北周的人生贏家,七個女兒近一半是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