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圣人孔子的一生中,有三個家長經(jīng)常出現(xiàn)孔子的人生記載中,那就是魯國的“三桓”家族??梢哉f孔子和魯國“三桓”家族打了一輩子的交道,也斗了一輩子。那么與孔子斗了一輩子的魯國“三桓”是如何出現(xiàn)的?他們的下場又如何呢?
春秋的魯國第二位國君魯桓公有四個兒子,分別是慶父、同、叔牙、季友。同在魯桓公去世后繼承國君之位,是為魯莊公。但野心勃勃的慶父一直想要奪取君位,便與叔牙一切組成了陰謀集團。而季友則支持魯莊公,與慶父展開了斗爭。
魯莊公死后,慶父連續(xù)殺死了子般和魯閔公兩代魯國國君,搞得魯國內(nèi)亂不止,民不聊生。當時的齊國使臣稱之為“慶父不死,魯難未已”。而季友則與慶父進行了堅決的斗爭,最后殺死了慶父和叔牙,使魯國局勢重新恢復(fù)平穩(wěn)安定。
因為季友功在社稷,所以當時的魯僖公拜季友為執(zhí)政上卿,封予費邑。而念在兄弟的情分上,季友將成邑封給慶父的兒子,將郈邑封給叔牙的兒子,是為孟孫(也稱仲孫氏,慶父之后)、叔孫(叔牙之后),季孫(季友之后)三大家族。
由于孟孫、叔孫、季孫三家都是魯桓公的后代,因此被并成為“三桓”。此后魯國的國政逐漸被“三桓”把持,大半國土和兵馬也掌握在“三桓”手中,魯國國君逐漸變成了傀儡。而“三桓”是季友一手組建的,所以季孫氏實力最強,為“三桓”之首。
到了孔子所處的時代,魯國已經(jīng)是“三桓勝,魯如小侯,卑于三桓之家”。但這時“三桓”家臣們的勢力開始迅速發(fā)展,最終引發(fā)了“陽虎之亂”和“陪臣執(zhí)國命”。雖然“陽虎之亂”后來被“三桓”平定,但“三桓”的勢力也遭到很大打擊。
孔子在魯國執(zhí)政時期,開始推行旨在削弱“三桓”實力的“墮三都”計劃。雖然“墮三都”計劃最終在“三桓”的阻撓下沒有徹底完成,孔子也被迫離開魯國而去周游列國。但“墮三都”對“三桓”依然是一個很大的打擊,進一步加速了“三桓”的衰落。
到了戰(zhàn)國時期,孟孫氏的封邑成、叔孫氏的封邑郈都被齊國攻占,孟孫氏和叔孫氏族人四散,退出了魯國政治舞臺。魯穆公元年(前415年),魯國實行“公儀休改革”,“三桓”專政結(jié)束。季孫氏則從魯國分裂出去,成立了獨立的費國。
魯文公18年,公元前609年,魯文公薨。
當初,魯文公的長妃哀姜生子惡及視,次妃敬嬴有寵,生子俀(一作倭)。敬嬴受到寵愛,而私下結(jié)交襄仲。
襄仲,一稱公子遂、仲遂,名遂,字仲,魯莊公之子,卒后謚襄,稱襄仲。居?xùn)|門,以東門為氏,僖公、文公時為卿,掌國政。
敬贏、俀私事襄仲。襄仲欲立俀為國君,仲叔不同意。
這年秋天,襄仲到齊國見齊惠公,一是祝賀齊惠公即位,二是為拜謝齊國來魯會葬文公。
襄仲見齊惠公后,乘機請求齊國支持立俀為國君。齊惠公新即位,也想得到魯國支持,就同意了襄仲的請求。
冬季,十月,襄仲殺死了太子惡和公子視,立庶子俀,是為宣公。
公孫歸父是襄仲之子,因為襄仲立宣公之故,受到宣公寵信。
魯宣公18年,即公元前591年,歸父想要去掉孟孫、叔孫、季孫這“三桓”,以伸張公室的權(quán)力。
歸父和宣公策劃以后,就到晉國去聘問,想要用晉國人的力量來去掉“三桓”。不巧的是,這年冬季,宣公逝世。
“三桓”于是反撲。
季文子在朝廷上說:“讓我們殺死嫡子立了庶子以失掉強大的援助的,就是襄仲??!”臧孫許時為司寇,怒道:“當時不能治襄仲的罪,他的后人有什么罪?您如果非要除掉他,就讓我來處理吧。”于是臧孫許就把襄仲的家族東門氏驅(qū)逐出魯國。
公孫歸父回國,到達笙地,筑了壇,并用帷幕遮住,向他的副手舉行復(fù)命的禮節(jié)。復(fù)命完了,脫去外衣,以麻束發(fā),并按照禮節(jié)到規(guī)定的位置哭奠,三頓足而出。然后就逃亡到齊國。
古代禮制,使者出使,得知其君死訊,如果已入所聘之國,則仍需要完成使命。返國后,在死君靈前復(fù)命。公孫歸父此時已知君死,家被逐,因此在途中為壇,讓副手坐其中以代宣公,向他報告使命完成情況。因此,《春秋》記載這件事,說“歸父還自晉”,是表示贊許他不失禮儀。
這是左傳第一次記載魯國君及其臣與“三桓”的正面斗爭,但以失敗告終。
魯定公12年,即公元前498年,孔子為魯國的大司寇兼攝相事,為了加強君權(quán),派子路墮毀三都,但亦最終失敗。孔子不久之后,也離開魯國,開始周游列國。
@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6478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揭秘,烏桓國的后代去了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