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康熙皇帝的皇后中,其第三任皇后——孝懿仁皇后絕對是一個特殊的存在,她既不像孝誠仁皇后赫舍里氏一樣,是康熙皇帝原配嫡妻,是康熙皇帝最為心愛的女人;又不想孝昭仁皇后一樣,擁有掌控六宮的絕對權力,深得康熙皇帝信任和倚重;更不像孝恭仁皇后一樣,生了一個能夠“母憑子貴”的繼位之君。那么,孝懿仁皇后竟然有何過人之處,就算是一天,康熙皇帝也要將其冊封為中宮皇后呢?讓我們重回康熙朝,一探究竟!
1、血緣關系方面
在康熙皇帝數(shù)量龐大的后宮中,其第三任皇后孝懿仁皇后絕對是和康熙皇帝血緣關系最為親近的后妃,按照現(xiàn)在的說法,他們兩人的婚配絕對是近親結婚范疇。孝懿仁皇后佟佳氏系康熙皇帝生母孝康章皇后佟佳氏的親侄女,佟國維的女兒,也就是康熙皇帝的舅老表,嫡親表妹,兩人身上有一半的基因是一樣的。有了如此親近的血緣關系,孝懿仁皇后在康熙皇帝心中的地位肯定不一般,再加上康熙皇帝生母早逝,這讓康熙皇帝對佟佳氏倍感親切和信任。如果不是因為前兩位皇后早逝讓康熙皇帝覺得是被自己克死的,說不定早在康熙二十年就將其冊封為中宮皇后了。
2、外戚勢力方面
和康熙皇帝前兩任皇后相比,孝懿仁皇后擁有著更有強大的娘家背景、更高貴的出身。佟佳氏出身上三旗中最高貴的滿洲鑲黃旗,娘家更是有“佟半朝”之稱的佟佳氏家族,就連康熙皇帝也擁有一半的佟佳氏血統(tǒng)。佟佳氏一族自從佟養(yǎng)真開始,能人權臣輩出,佟養(yǎng)真之子佟圖賴歷任順治朝要職,成為順治皇帝的國丈以后,更是官職太子太保,皇帝親贈謚號。佟圖賴生有兩子佟國維、佟國綱更是位列議政大臣,權傾朝野,一時無兩。至于佟國維的兒子,佟佳氏第四代代表人物隆科多更是因擁立新君登基有功,位極人臣,那是后話,暫且不論!佟佳氏強大的娘家背景,是年幼登基的康熙皇帝絕對不容忽視的外戚,更是在當時復雜朝政局面下,康熙皇帝必須倚重和拉攏的政治勢力。
3、康熙皇帝和皇后生父佟國維的關系
孝懿仁皇后是在康熙二十八年被晉封為中宮皇后的,我們看看那個時候康熙皇帝的國丈佟國維在干什么?順治年間就被任命為一等侍衛(wèi)的佟國維,步入康熙朝后,對待康熙皇帝忠心至誠,一心維護。雖在歷史文獻中,未發(fā)現(xiàn)佟國維協(xié)助康熙皇帝除掉鰲拜的記載,但是在康熙皇帝親政以后平定三藩之時,佟國維親手逮捕吳三桂之子吳應熊,以實際行動支持了自己女婿平定三藩的決定??滴醵荒辏k事誠懇嚴謹?shù)馁S被任為領侍衛(wèi)內大臣、議政大臣、南書房大臣等要職。繼索額圖、明珠、陳廷敬以后,佟國維成為康熙皇帝身邊又一位深為倚重和信賴的重臣。所以,晉封佟佳氏為皇后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給予逐步上升中的佟國維安慰和褒獎,讓其更踏實忠心的為大清王朝,為康熙皇帝效力。
4、佟佳氏病重的原因
康熙二十八年,已經在皇貴妃位分上統(tǒng)攝六宮八年之久的佟佳氏病重不起,康熙皇帝甚是關心她的病情,原本以為前兩任皇后是被自己克死連累的康熙皇帝眼看佟佳氏病情再無康復可能,也顧不上克后一說,想著用晉封皇后的大喜來給佟佳氏沖喜,試圖挽救佟佳氏于萬一。另一方面,也為了安慰和平復佟佳氏,康熙皇帝將佟佳氏晉封為中宮皇后,可是,僅在一天后,佟佳氏便薨逝于承乾宮。
和前兩任皇后相比,康熙皇帝對于孝懿仁皇后佟佳氏更多是親情和尊重,她雖未能留下子嗣,可是卻替康熙皇帝撫養(yǎng)教育了眾多皇子,其中就包括后來的雍正皇帝皇四子胤禛。她雖只當了一天的皇后,卻是康熙朝唯一被康熙皇帝以悼詩懷念的后宮后妃。雖然她只有短短27年的壽命,雖然她只當了8個小時的皇后,卻在清朝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清朝后宮史上總是不乏一些具有傳奇色彩的女子,她們原本只是小小的丫頭,卻幸得皇帝寵幸,上演咸魚翻身的好戲,今天筆者要講的雍正后宮的一名女子,這名女子原先就是一個小丫頭,因幸運為雍正生下皇子,而被封為皇貴妃,她便是純懿皇貴妃。
純懿皇貴妃耿氏是一名來自內務府鑲黃旗的包衣女子,父親耿德金是內務府的管領,從出身來看,雖然耿氏是辛者庫人,但其也算是中級官僚家庭了,不過,像耿氏這種出身的女子,都逃不掉參加宮女選秀的命運,被選中了就要入宮服役,極少數(shù)幸運者會被天子看中,被納選為妃嬪,也有一些人會被皇帝賜給皇子,成為服侍皇子的丫頭。
康熙四十二年,年僅14歲的耿氏便被康熙賜給了皇子胤禛,胤禛是康熙第四子,生母為德妃,在康熙眾多兒子中,胤禛雖然不是最出色的一個,但也算是其中比較優(yōu)秀的一個,而且胤禛年齡居長,能夠得到父親康熙的器重,更重要的是,胤禛的養(yǎng)母是康熙第三任皇后孝懿仁皇后,身為皇后的養(yǎng)子,胤禛在諸位皇子中的地位自然是比較高的。
因此,耿氏能夠被分到胤禛身邊,也算是她的造化了。
當時,胤禛身邊也已經有了不少女人,嫡福晉是內大臣費揚古的女兒烏拉那拉氏(孝敬憲皇后),側福晉是知府李文燁的女兒李氏(齊妃),此外,還有幾名伺候的丫鬟。
話說這耿氏相貌雖然不是出類拔萃的一個,但其身體康健,具有少女的活力,給胤禛留下了極深的印象,沒過多久,耿氏便從一名丫鬟變成了胤禛身邊的侍妾,稱為格格。而且,在胤禛身邊,耿氏還結識了一位好姐妹,她就是格格鈕祜祿氏,即后來的乾隆生母孝圣憲皇后。
康熙五十年,耿氏與鈕祜祿氏一同為胤禛生下了兒子,鈕祜祿氏所生的第四子,取名為弘歷,耿氏所生的第五子,取名為弘晝。這兩人怎么都不會想到,自己將來會因此二子而被歷史銘記。話說,耿氏所生的第五子弘晝從小聰明伶俐,生得更是虎頭虎腦,深得胤禛喜愛,胤禛繼位后將其封為親王,封號為和。
九子奪嫡中,四阿哥雍正的唯一支持者就是他的十三弟胤祥了,而影視劇中,十三阿哥的形象也是層出不窮,最經典的莫過于《步步驚心》中,由袁弘飾演的拼命十三郎了,劇中的他隨性灑脫,豪放不羈,與若曦最是合得來,二人也視彼此為知己。但影視劇中,對十三阿哥的生母卻講述的甚少,下面我們就來說一下十三阿哥胤祥的生母敬敏皇貴妃。
敬敏皇貴妃章佳氏,鑲黃旗包衣出身,她在九子奪嫡之前就已經去世了,她的父親只是一個小小的參領,而她的叔叔在御膳房當差,與后宮其他嬪妃相比,章佳氏的出身極低,入宮都有一些不夠格。在看重出身的滿洲,章佳氏雖然來自一個普通的家庭,但是她生了兩女一子,而佟佳氏、鈕祜祿氏、與赫舍里氏,三大家族加起來才成活了兩個兒子,當然,這大部分原因是因為年少生子。
由于出身包衣,章佳氏入選后宮,必然不是通過選秀,而是內務府一年一選的小選,成為宮女之后,被皇上看中,從而成為了嬪妃。由于章佳氏一輩子都是庶妃,沒有任何的晉升的記錄,所以無法確認她是什么時候入得宮,什么時候成為了妃嬪的。但是她的第一個孩子老十三,是在康熙二十五年出生的,而那幾年,正是康熙最年盛力強的時候,因此宮中只要臨幸過的嬪妃都在生子。
而章佳氏也在此時生了兒子,但是在老十三出生的前幾個月,老十二出生了,而老十一又是康熙特別喜歡的宜妃的兒子,所以老十三在狹縫中出生,很不受重視。但幸運的是,章佳氏可以撫育自己的親生骨肉,不必經受母子分離之苦,還是比較舒心的。老十二出生之后,是由蘇麻喇姑養(yǎng)大的,而老十二履親王的福晉,是乾隆的富察皇后的堂姐。
過了兩年,章佳氏又生了兩個女兒,不過和之前一樣,依然沒有存在感。康熙38年,章佳氏去世,這時,老十三已經13歲了,對于阿哥來說,年紀已經很大了,可以自己發(fā)展了,所以生母去世后并沒有給他分配養(yǎng)母。
而這時,章佳氏的兩個女兒分別是溫恪公主和敦恪公主,一個12歲,一個8歲,滿洲的公主,大部分是要嫁去蒙古的,除非皇帝特別寵愛。或者如果蒙古沒有合適的,可以就近嫁給權臣住在京城,就連康熙最喜歡的容妃所生的固倫榮憲公主,都不得不把她遠嫁蒙古,因為隨時要候命嫁給蒙古,所以必須要學習禮儀規(guī)矩,因此這兩個公主,就分配了養(yǎng)母。
由于康熙的皇后們都是因為生育年齡太小而死于難產,因此康熙提倡晚婚,所以公主們很多都成年了才嫁人,溫恪公主被康熙最喜歡的宜妃撫養(yǎng),20歲的時候便嫁去了蒙古,23歲生下一對雙胞胎之后死去,這是清朝唯一明確正史記載死于難產的公主,看來康熙應該挺喜歡這個女兒的,比起敦恪而言,她嫁的額駙身份更高,而且溫恪出嫁的時候,康熙先去草原上的公主府視察,并且住了一日,確認公主在那里有好的居住條件,這才放心的將女兒嫁了過去。
溫恪成婚一個月之后,康熙又再次親臨了公主府,然而生下雙胞胎在滿洲看來是非常不吉利的事情,所以溫恪公主難產并且還被官方記錄下來,應該有一定的政治原因,但也已經無從考證了。
敦恪公主相比溫恪公主,要可憐的多,沒有記載她的養(yǎng)母是誰,她17歲嫁到了蒙古,19歲就死了,幼年失母,遠嫁離鄉(xiāng),紅顏早逝,還是比較可憐,其實清朝大部分公主的命運都是這樣的。敦恪公主去世之后,康熙十分憐惜她,便安排了兩位郡王,兩位大臣,一位侍郎護送她歸葬,陣容十分強大。其中一個平郡王納爾蘇的夫人是曹寅的女兒,納爾蘇后來隨老十四出征,所以紅學考證,滿洲宗室貴族是有跡可循的,并且是非常有意義的。
章佳氏在雍正朝受到了極高的待遇,雍正給她連升兩級,而且看在他唯一信賴的弟弟老十三的面子上,給他的額娘追封敬敏皇貴妃,后來雍正讓敬敏皇貴妃隨葬了景陵,開了妃子隨葬皇陵的先河。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6480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