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應星在崇禎十年(1637年)為其《天工開物》所寫的初版序中稱:“幸生圣明極盛之世,滇南車馬縱貫遼陽,嶺徼宦商衡游薊北,為方萬里中,何事何物不可見見聞聞?!贝苏Z準確而生動地描述了明朝作為一代盛世呈現(xiàn)出的國家統(tǒng)一、百姓安居的景象。正是這種基本和平安定的生活,再加上中華民族前此數(shù)千年留下的豐富的文明創(chuàng)造和積累,從而使明代有條件成為中國傳統(tǒng)時代后期方方面面集大成的總結時期,并進而作出新貢獻。其文化事業(yè)作為最富于記憶性和最善于擁抱新環(huán)境的一個方面,表現(xiàn)則尤其突出。
以《本草綱目》《天工開物》《農(nóng)政全書》三部明代最有代表性的科學著作為例, 三書之著成,無不充分地吸收和總結了前人有關著述的成果?!侗静菥V目》的作者李時珍對當時傳世的藥物學資料做了相當全面的吸納。他不僅閱讀各種本草著作,而且搜閱了其他文獻中的有關資料。同時代的著名學者王世貞贊揚他:“上自墳典,下及傳奇,凡有相關,靡不備采?!?三書中的《農(nóng)政全書》和《天工開物》,特別是《農(nóng)政全書》,對明代由國外傳來的新技術、新作物給予了一定的關注。明代中后期,由于中外交往的擴展,國外的一些新技術、新作物隨之接二連三地傳了進來。徐光啟是其時積極學習國外科學技術的先進人物之一,由此而使《農(nóng)政全書》成為三書中吸收外來相關技術和作物最積極的一種。
總結加上創(chuàng)新使三書在學術史上占有很高的地位,從科學技術的角度向世人實實在在地說明了明代中國在世界史上的實際地位。從中國本身歷史的角度來說是盛世,而從同時的整個世界的角度來講則是占有先進地位。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6481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周朝諸侯國,滑國的發(fā)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