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知道司馬楚之的故事嗎,接下來小編為您講解。
人常說,“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其實,真正能成為將軍的士兵是少之又少,因為,并不是每個人都能擁有能洞敵先機的頭腦。
東晉被劉宋滅掉后,江南的許多皇室貴族紛紛北逃,投奔北魏。北魏的統(tǒng)治者一直視東晉的司馬家族為正統(tǒng),所以,北遷的司馬氏族人都受到優(yōu)待,北魏的皇帝不僅收留了他們,還給他們官做,甚至還結(jié)成兒子親家。在北歸的司馬氏家族中,司馬楚之的表現(xiàn)尤為出色。
司馬楚之,字德秀,晉宣帝司馬懿四弟曹魏太常司馬馗八世孫,其父親司馬榮期為晉安帝時期的梁、益二州刺史,后被參軍楊承祖所殺。劉裕誅殺宗室親屬,司馬楚之的叔父司馬宣期和哥哥司馬貞之都被劉裕所殺,因此,司馬楚之逃離建康(南京),伺機復國。司馬楚之年輕時能謙恭地對待士人,在東晉的人緣很好,所以,當劉裕自立為帝,司馬楚之占據(jù)長社(古縣名,在今河南省長葛市東),以圖東山再起,很快,他的身邊就聚集了一萬多人。
但是,由于雙方的戰(zhàn)力相差懸殊,司馬楚之最終還是先擇了歸附北魏。司馬楚之來歸,北魏的太武帝拓跋燾很重視。司馬楚之北歸不久,宋武帝劉義隆指派大將到彥之率部伐魏,司馬楚之被拜為安南大將軍、荊州刺史,率軍南拒劉宋的到彥之。司馬楚之很好地把握了這次出征的機會,他趁到彥之撤退之時,大破宋軍于長社。長社之戰(zhàn)后,司馬楚之被召回京,就任散騎常侍,并加封瑯琊王。
司馬楚之是不可多得的將才,多次參與南征北討。司馬楚之跟從太武帝拓跋燾證討涼州,因功被賜給奴隸一百戶。其后,劉宋的劉義隆派遣大將裴方明、胡崇之侵犯已經(jīng)投靠了北魏的仇池國。為了救援仇池,武帝任命司馬楚之為假節(jié),與淮陽公皮豹子等統(tǒng)領(lǐng)關(guān)中各軍從散關(guān)西進,馳援仇池,結(jié)果,胡崇之被俘,裴方明被擊潰,保住了仇池的平安。
北魏太武帝拓跋燾征討柔然(蠕蠕)時,司馬楚之為督糧官。當時,有個名叫封沓的人逃到了柔然,封沓給柔然人獻計,要突襲司馬楚之以斷絕北魏軍的糧道,這樣北魏的軍隊就會不攻自退了。為了摸清敵情,柔然派出探子到司馬楚之的軍營中刺探軍情。
其時,城中有人報告,說是軍中有的驢耳被人偷偷割走了,軍人其他將校不知這是何緣故,司馬楚之卻明察秋毫,他對將領(lǐng)們說:“這一定是柔然的探子干的,他們混進城來,刺探完軍情后,割下驢耳作為憑證。大家趕緊行動,柔然軍很快就要來偷襲了。”當即指揮軍士砍伐柳樹修筑柵欄,再澆水使它結(jié)冰。冰城剛剛修好,柔然的大隊人馬就趕到了。由于冰層厚實而柵欄堅固,敵軍攻無可攻,大老遠地白跑一趟,又無攻而返了。
車駕伐蠕蠕,詔楚之與濟陰公盧中山等督運以繼大軍。時鎮(zhèn)北將軍封沓亡入蠕蠕,說令擊楚之等以絕糧運。蠕蠕乃遣奸覘入楚之軍,截驢耳而去。有告失驢耳者,諸將莫能察。楚之曰:“必是覘賊截之以為驗耳,賊將至矣?!奔词管娙朔チ鵀槌牵嘀顑?,城立而賊至。冰峻城固,不可攻逼,賊乃走散。(《北史》)
不戰(zhàn)而潰人之兵,保證了糧道安全,為拓跋燾的北征守好的后營,這讓拓跋燾大喜過望,于是,連連給司馬楚之升官:尋拜假節(jié)、侍中、鎮(zhèn)西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云中鎮(zhèn)大將、朔州刺史。拓跋燾將北魏河內(nèi)公主賜婚給司馬楚之,曾經(jīng)的東晉貴族,又成了北魏的皇親國戚。
這個將軍叫做司馬楚之,看見驢少了一個耳朵那是敵人的信使發(fā)現(xiàn)自己的部隊的行蹤,于是割下了一個驢的耳朵拿回去交差。所以可以斷定在短時間內(nèi),敵人肯定會趁著在裝備糧食的時候,發(fā)動一場偷襲。
這個故事發(fā)生在一個冬天,司馬楚之和濟陰公盧中山等督促軍糧運輸用來補給自己的后方大部隊。司馬楚之和部下在河邊的柳樹林檢視后勤路線時,突然聽到了押送糧草的士兵在嘀咕一個奇怪的事情,嘀咕的大致內(nèi)容那就是押送糧草的毛驢突然就少了一只耳朵??墒悄仄渌]有發(fā)現(xiàn)有什么缺損。
當時因為是戰(zhàn)爭年代,動物缺少一些器官是很正常的事情,所以說通常是不太可能被報到最高統(tǒng)帥層面的,而且也會被帶著疑問給埋沒掉了。可是就是這個事情卻引起了司馬楚之的高度重視,他聽到了以后就立即下令士兵們,停下現(xiàn)在的一切行動,快去砍柳樹和泥筑城,這個命令讓人難以信服,一時間被引起軍隊內(nèi)部的私下討論。
然后到了第二天的時候,一座柳條和泥巴糊起來的城池便矗立在了哪里。因為下了一夜的雨,過了一夜,這座城池堅固如鐵,那是因為水還有泥土全部都凍成了冰塊,變得堅固異常。大家開始慢慢佩服司馬楚之的智慧了,但是更加佩服的事情還在后面。敵人的騎兵大軍突然就殺了過來了,可是因為有這座堅固的“冰城”卻成功的攔住敵人的騎兵大軍。
世間的大事一定要做得細致,這是一個值得我們每個人銘記的概念。
今天,讓我們用東晉皇室后裔司馬楚之,的精彩歷史片段來理解這個概念。
司馬楚之是晉宣帝弟弟司馬祎的第八個孫子,他常常被稱為司馬。當司馬氏來到他這一代時,宗室處于非常危險的境地。當司馬楚之十七歲的時候,他的父親,益州,的刺史司馬榮期,被楊承祖,殺害,后者加入了他統(tǒng)治下的軍隊。
參軍又敢殺司馬氏刺史,說明當時司馬氏已不在人世。果然,當17歲的把父親的葬禮送回丹陽時,自立為晉王的開國皇帝在向獻上了一把屠刀,在這次改朝換代的大屠殺中,所有的人才全部遇難,包括叔叔司馬玄奇和他的弟弟司馬甄植,兩人同時遇難.
然而,司馬楚之卻以與生俱來的敏捷躲過了劉裕的屠刀。
司馬楚之非常血腥。逃出虎口后,他先躲在全國各地的寺院里,然后渡河到乳水和水影,招兵買馬,向氏族復仇。
由于他的英雄精神和對禮賢,下士的理解,司馬楚之在很短的時間內(nèi)聚集了數(shù)萬軍隊,占領(lǐng)了一個漫長的社會,形成了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
相反,它使司馬楚之變得越來越大。劉裕非常擔心,立即派刺客沐謙去等待暗殺司馬楚之的機會
司馬楚之在歷史上留下了幾個精彩的片段,其中之一就是以德服人影響刺客沐謙。
憑著與生俱來的敏捷,司馬楚之早就應該注意到刺客沐謙的一些問題,但他并沒有直接殺死他,而是始終以禮相待。
應該說,司馬楚之對這一環(huán)節(jié)的反應非常巧妙。殺死一個刺客很容易,但這并不能阻止劉裕一刀刺殺他的陰謀。如果刺客能在他身邊變成一個死人,劉裕就很難再這樣做了。先來后到的刺客,面對前刺客的護衛(wèi),很容易心理崩潰。
司馬楚之是如何影響刺客沐謙?的
一天,刺客沐謙晚上假裝生病,試圖引誘司馬楚之,然后尋找機會開始。司馬楚之知道有欺詐行為,但他帶著他的湯藥以一種非常正義的方式來到沐謙。
歷史上沒有記載司馬楚之專門對刺客沐謙,說了什么,除了沐謙被他的君子之義所感動,從席子下面拿出一把匕首,告訴了他真相,從此成了一個死人。
與有紳士性格的勇者打交道,往往會有奇效,這并不奇怪。
在成功瓦解劉裕暗殺陰謀后,司馬楚之經(jīng)歷了一段為國王而戰(zhàn)、伺機而動的時期。當他意識到自己的力量薄弱,北魏崛起時,他審時度勢,很快投靠了北魏,希望利用北魏來攻擊和征服他的敵人劉裕北魏太武帝拓跋燾即位后,招司馬楚入朝,封安南,將軍為瑯琊王,命他率軍攻打劉裕宋軍
兩次大戰(zhàn)后,司馬楚之不負眾望,在《長生》和《滑臺》中連敗宋軍,俘獲一萬余人。司馬楚之建議乘勝追擊。鑒于軍事力量的疲勞,北魏太武帝拓跋刀不適合連續(xù)作戰(zhàn),最終不同意司馬楚之的緊急政策。
拓跋燾不敢在前線連續(xù)作戰(zhàn)的原因也是一個戰(zhàn)略考慮。北魏的征服對象不僅是劉宋,還有北方的柔然。
司馬楚之以驢耳朵判斷敵人的精彩歷史片段是在拓跋燾出兵攻打柔然時創(chuàng)作的。
拓跋燾非常信任司馬楚之,也非常了解司馬楚之的優(yōu)勢,所以他給了司馬楚之一個至關(guān)重要的任務(wù),即在督運的糧草
這個精彩的故事發(fā)生在督運吃草的時候。
一天,護送糧草的士兵回到營地。當司馬楚之檢查營地時,他發(fā)現(xiàn)一頭馱著干草的驢子少了一只耳朵。仔細一看,是被刀割的。
司馬楚之首先問是誰干的。
士兵說,我不知道。
人們無法發(fā)現(xiàn)問題。
司馬楚之知道那不是本部的士兵,立即告訴本部,那驢耳朵一定是被賊的奸細割下來了,應該得到一只驢耳朵。當證實我是一支糧草大軍,督運,賊兵來了,趕緊準備迎敵。
人受驚嚇,更難擋敵。
這時,司馬楚之足夠聰明,想到了利用寒冷的冬天。他讓部隊用當?shù)氐牟牧?,砍柳枝,拌泥沙,先筑墻,再澆水?/p>
在這澆水的路上,經(jīng)過一夜的冰凍,原來的柳枝淤泥墻在阮然賊兵偷襲時變成了堅不可摧的冰墻。
這是一個典型的機智,事后看來不起眼,在緊急時刻非常罕見。五千年來曹操用它來對付馬超,明朝朱高熾用它來保衛(wèi)北京,抵抗李景隆的50萬軍隊
正是憑借司馬楚之的洞察力,一場極有可能發(fā)生的重大失敗立即被逆轉(zhuǎn)。
細節(jié),乃王道
說到細節(jié),成敗關(guān)乎大局。在西方歷史上,也有一個幾乎成為寓言的例子。最后說一下大家感受一下。
古代英格蘭,有一首著名的歌謠:?一個釘子不見了,一個馬蹄鐵不見了,一匹馬不見了,一匹馬不見了,一場仗沒了,一場仗沒了,一個國家也沒了。?
這是發(fā)生在英國查理三世身上的故事,查理三世準備與里奇蒙德決決一死戰(zhàn)。戰(zhàn)前,查理三世讓一個馬夫人給他的馬釘馬蹄鐵。鐵匠釘?shù)谒膫€馬蹄鐵時,還差一個釘子,就偷偷敷衍了。結(jié)果戰(zhàn)爭中缺一釘?shù)鸟R蹄鐵突然脫落,國王被推翻,王國易手。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6504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