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展昭和公孫策這三個人就是職場上的鐵三角關(guān)系,一個能文一個能武一個能斷案,這個組合不管在哪個時候都是很無敵的存在,能夠打敗一切的敵人,讓哪些貪官污吏,佞臣奸臣以及額把流氓無所遁形,統(tǒng)統(tǒng)在這三個人面前原形畢露,演繹了一段段蕩氣回腸的人間悲喜劇。
其實從《三俠五義》、《七俠五義》以及各種影視劇中可以看到,包拯、展昭和公孫策的關(guān)系相當?shù)夭诲e,在長期的合作過程中建立了深厚的情誼,特別是包拯和公孫策之間的關(guān)系更是令人唏噓不已。
其實像公孫策這樣的讀書人,原本也可以像包拯一樣,參加科舉考試求得功名,然后謀得一官半職,最后成為地方上的官員,造福一方。而從公孫策在小說或者影視劇里面的表現(xiàn)來看,他的智謀完全是可以勝任的。
但是為什么要偏偏留在包拯的身邊做一個小小的書吏呢?這里面恐怕只有公孫策自己才清楚了,也許就是被包拯的人格魅力所欽佩折服。公孫策在包拯接到皇上御賜的“御札三道”之后,利用這“御札三道”設(shè)計出了三口鍘刀,分別是龍頭鍘、虎頭鍘和狗頭鍘,分別可鍘皇親國戚、貪官污吏、佞臣奸臣以及惡霸流氓,這三把鍘刀一出世,就成為了罪惡分子的催命符,無數(shù)的罪犯死于這三把鍘刀上面,可謂是死有余辜!
但是公孫策卻差一點死在了包拯的手里,這到底是因為什么呢?
原來,又一次包拯在南巡的時候,在太湖里發(fā)現(xiàn)了一具死尸,多方查探之下,最終將案犯混江龍給抓住了。這個混江龍是一個地痞流氓的人物,喜歡交結(jié)一些狐朋狗友,然后稱兄道弟。而他的一個兄弟被人殺了之后,就伙同自己的干女兒孟如意將對方殺死,然后沉尸太湖,不巧被人發(fā)現(xiàn)了,然后報告給了南巡的欽差大臣包拯一行人。
而在審判孟如意的過程中,公孫策竟然發(fā)現(xiàn)孟如意竟然是自己失散多年的親生女兒,然后情不能自已,最終父女相認,相認之后,公孫策覺得自己這么多年對不起自己的女兒,就想要在這個時候補償一下對方。
所以,公孫策就瞞著包拯,悄悄地放走了自己的女兒,然后去找包拯自首,想用這樣的方式一命換一命。包拯知道之后,震怒不已,面對相處了多年的同僚,竟然會作出這樣違法的事情來,讓包拯很是傷心,就將其打入了大牢,準備用虎頭鍘處死公孫策,以正法紀。
孟如意知道父親的想法之后,也跑回來自首,并在公孫策面前自殺身亡,想要這樣的方式讓父親脫罪。雖然如此,公孫策還是違反了法紀,包拯只有忍痛割愛,將公孫策擇時處決。好在朝廷不想錯殺好人,并且在展昭等人的勸說之下,包拯也只好放了公孫策。這就是包拯要狠心殺了公孫策的真實原因,相信大家在面對這樣的事情時,是不是會選擇同樣的方式來處理呢?
包拯當時這樣做是因為公孫策知法犯法。雖然當時包拯也能夠理解公孫策這樣的做法,但是公孫策畢竟是觸犯了法律。公孫策為了彌補自己的親生女兒選擇替自己親生女兒頂罪私自放走了他的親生女兒。包拯在南巡的途中發(fā)現(xiàn)湖面上有一具女尸。于是就馬上進行調(diào)查,原本憑借著包拯的才能很快就可以抓到殺人兇手。但是涉及到這件案子的主謀,卻屢次阻止包拯調(diào)查這件命案。公孫策當時是包拯的得力助手,在他調(diào)查這件命案的時候,意外發(fā)現(xiàn)了自己失散多年的親生女兒。要知道公孫策在很久之前就已經(jīng)與自己親生女兒走散了,所以一直都想要找到他的親生女兒。在看到他親生女兒的那一刻,他無疑是非常激動的,但是他親生女兒卻涉及到了這場命案當中。經(jīng)過公孫策調(diào)查,他發(fā)現(xiàn)這件案子的主謀是他親生女兒的義父。而他的親生女兒也想要刺殺包拯,在包拯知道真相之后非常憤怒。所以就派人抓了公孫策的親生女兒想要處決。但是畢竟當時公孫策對他的女兒非常愧疚,所以一直想要彌補他的親生女兒。他的親生女兒在自己眼前被囚禁,他肯定心里非常難受,所以就私自把他女兒放走了。當時他并不想讓他的親生女兒死在自己面前,所以想要替自己女兒頂罪。雖然公孫策的這個做法情有可原,但是畢竟他觸犯了法律。做錯了事情就要受到懲罰,所以包拯雖然理解公孫策的這種做法,并且公孫策平常也幫助包拯非常多,但是包拯還是依然決然處決了公孫策。因為包拯是一個鐵面無私的人即使自己的朋友犯了錯但是他也不能徇私舞弊。通過這件事情也可以看出包拯其實是一名清官,從來不徇私舞弊。
其實,包拯沒有非要殺掉公孫策,是公孫策他自己,一心求死,當時的公孫策辦了一件錯事,他覺得愧對包拯,愧對自己的工作罷了,為什么事情會變成這子呢?這還得從當時他們二人接手的一個案件談起,牽扯的人物故事十分簡單,卻又十分復(fù)雜,但凡是與人性相關(guān),都讓人猜不透結(jié)果不是嗎?
其實公孫策和包拯的關(guān)系非常的親密,是工作上的伙伴,還是知心的朋友,更是陪伴多年的家人,就算是公孫策有了什么不足和缺點,包拯也不會狠心讓他命喪黃泉吧,清官難斷家務(wù)事就是這個道理,當時有一個案子,牽涉到了公孫策的女兒,雖然她的女兒沒有犯罪,卻因為是罪犯的養(yǎng)女,而有可能受波及,人,在親情和公正面前總是難以抉擇不是嗎?公孫策也不例外。
最后,他為了親情,包庇了自己的女兒,但是,他用一命換了一命,這代價實在是太大了,只是不想讓自己的女兒受苦,他卻付出了自己的生命,這是怎樣的大愛呢?雖然包拯沒有過多的苛責于他,但是公孫策自己覺得愧對于一直以來自己所從事的工作,為了保全自己的名聲,也為了不讓包拯難辦,他選擇結(jié)束了自己的生命。
往往,當自己摯愛的人離去的時候,我們都會懷疑自己工作的意義何在,包拯也不例外,左膀右臂沒有了,他繼續(xù)堅守崗位還有什么意思呢?從此之后,我們再也見不到這個令犯人們聞風喪膽的組合了,再也見不到神采奕奕的包拯了,他的目光多了些許惆悵和傷感。
根本原因就是因為公孫策觸碰了包拯不可逾越的底線,公平公正。公孫策一直在包拯身邊當參謀,當然也是與包拯的鐵面無私一脈同宗,可有一回公孫策也犯了糊涂,做錯了一件事情,不僅違背了自己的人生理念,道德信條,更是與包拯所倡導(dǎo)的思想大有出入。公孫策曾有一女流落民間,后來成為了一個社會罪犯的養(yǎng)女。而這個罪犯屢次對包拯下殺手,以來掩飾案件的真相,包拯出了名的鐵面無私,根本讓當時的匪徒賊首難以有僥幸的下場。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6508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丈夫未登基就去世了,最后與皇帝合葬
下一篇: 她是嘉慶最神秘的妃子,竟用皇太后封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