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三國時期,想必大家都不會陌生,它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亂世之一。在這個時代,誕生了非常多的謀臣武將,文有諸葛亮、賈詡、司馬懿、龐統(tǒng)等,武有關(guān)羽、張飛、趙云、于禁等等,組成了三國的這部史詩級大戲。但是要說到三國中風(fēng)頭最盛的,還是要數(shù)蜀漢的軍師:臥龍諸葛亮。
諸葛亮的一生充滿了傳奇,從劉備三顧茅廬請他出山開始,先后草船借箭、火燒赤壁、空城計、數(shù)次北伐等等,都是諸葛亮的傳奇事跡。并且,諸葛亮最具有代表性的,還是要數(shù)料事如神和神機妙算,在劉備以及一干蜀國大將遇到危機的時候,總會有諸葛亮的錦囊妙計出現(xiàn),及時解決困境。而且,諸葛亮不僅僅在生前能做到算無遺策,即便是在死后,也能將事情控制在自己的手中,讓人不得不佩服。
在劉備病逝于白帝城后,諸葛亮就挑起了蜀國的重?fù)?dān),肩負(fù)起了劉備討伐逆賊、匡扶漢室的意愿。但是,諸葛亮并沒能如愿,在數(shù)次北伐之后,便因為過度操勞,死在了五丈原。在他死后曾留下一個錦囊,其中寫著,在自己死后一定要葬在定軍山,只讓4個士兵抬著棺材一直往南走,什么時候棺材上的繩子斷了,就臟在哪里。
蜀漢的第二任皇帝劉禪,在看到諸葛亮留下的錦囊之后,表示非常難以理解。因為古人都非常注重自己死后的下葬之處,而諸葛亮對此卻毫不在乎,讓劉禪非常差異。但是,諸葛亮怎么要求一定是有他的用意,于是便按著諸葛亮的要求去做了。在諸葛亮下葬那天,劉禪挑選了4名士兵抬著棺材前往定軍山,由于諸葛亮的棺材是上好的金絲楠木所制,所以非常得沉重。
那4個士兵抬著棺材走了一天,就已經(jīng)累的不行了,而繩子卻沒有絲毫要斷的跡象。于是,那4個士兵便動了一個小心思,這么重的棺材,以及如此粗壯的繩子,不知道猴年馬月才會斷掉。而且,如今四下無人,沒人能監(jiān)督他們,這4個士兵便直接將繩子給剪斷了,隨便找了一個地方就把諸葛亮給下葬了。隨后,這4人便會去復(fù)命了。
而劉禪在見到他們4人這么快就回來了,即便是在傻的人也都知道,這4個士兵必然沒有按照自己的命令行事。于是,在劉禪的逼問下,這4個士兵才說出了割斷繩子的事情。劉禪聽后大怒,直接就將他們4人給處死了。但是,劉禪卻忘記了詢問他們,把諸葛亮葬在了何處。從此之后,便再也沒有人知道諸葛亮下葬的地方了。
而劉禪萬萬沒有想到的是,這就是諸葛亮想要的結(jié)果,諸葛亮在死前,就已經(jīng)算到了劉禪,算到了那四個士兵。讓4個士兵抬著如此沉重的棺木前行,必然是堅持不了多久的,而且古時候的道路并不像我們現(xiàn)在這么平整,十分難走。所以,這4個士兵定然不會把自己葬在定軍山。
此外,諸葛亮還算到了曹魏陣營。要說到曹魏陣營的頭號敵人,他諸葛亮認(rèn)第二,就沒人敢認(rèn)第一。所以,在諸葛亮死后,曹魏的人必然會派人來打擾他死后的安寧。而且,曹操手下還有著一幫擅長挖墳掘墓的“摸金校尉”,當(dāng)初曹操就是靠他們“發(fā)家”的。要是被曹魏的人知道自己葬在了哪里,相信在嚴(yán)密的保護措施,也抵擋不了“摸金校尉”。
因此,諸葛亮的這個錦囊妙計,可以所是算盡了人心,算盡了局勢,才保護住了自己死后的安寧,此一石二鳥之記,簡直太過高明了。如今,我們熟知的四川武侯墓,雖說是諸葛亮墓,但實際上只是“衣冠冢”罷了,至今都沒有人知道諸葛亮真正葬在了哪里。
劉備死前留了一個錦囊,把兵權(quán)給了李嚴(yán)來掌管。留下這個精囊妙計是為了防范諸葛亮的,把兵權(quán)給了別人讓諸葛亮即使有野心也沒辦法篡位。
三國時期,關(guān)羽在荊州被孫權(quán)和曹操兩面夾擊,兵敗后被殺。這件事給劉備帶來了很大的沖擊,劉備失去了義弟,又是最為得力的大將,荊州全軍覆沒,蜀漢的實力也受到了重創(chuàng)。蜀漢失去了重要的軍事戰(zhàn)略基地荊州,收復(fù)中原也就更加沒有希望。也因此蜀漢處在了危險之中,面對重大的危機,劉備卻做出了錯誤的決策。
劉備沒有顧全大局,就出動了大軍進攻孫權(quán),要為關(guān)羽報仇。后慘遭兵敗,年邁的劉備承受不住這一連串的打擊,便病倒了。這一病是一天不如一天,便到了油盡燈枯的時候。可是那個時候劉禪還什么都不懂,為了劉禪能保住蜀漢的江山,他便在死前做出了安排。經(jīng)過他的考慮,他讓劉嚴(yán)和諸葛亮來輔佐年幼的劉禪。
劉備還做了一條重要的安排,那就是把軍權(quán)交給了李嚴(yán)。這樣的安排,無疑是對諸葛亮的不信任。即使諸葛亮對蜀漢是忠心耿耿,但是為了他蜀漢江山的安危,還是防范了諸葛亮沒有給他獨攬大權(quán)的機會。就算是諸葛亮有野心沒有兵權(quán)也是無法完成的,況且李嚴(yán)和諸葛亮的關(guān)系也不和。劉備選擇這么一個人來掌控軍隊,無疑就是對諸葛亮的防范。
諸葛亮留下的十九字遺言就是記錄在《三國志》中?瞻今已八歲,聰慧可愛,嫌其早成,恐不為重器耳。?翻譯成白話文的意思就是,諸葛亮的兒子如今已經(jīng)八歲雖然聰慧可愛但卻有些過于早熟且浮躁,這樣的性格不能成大器不必重用。都說知子莫若父雖然諸葛瞻還年幼但諸葛亮已經(jīng)將他的未來看的明白透徹,雖然他得到了重用但最后也導(dǎo)致了蜀國的滅亡。
一、老來得子甚是溺愛。
在高樓焚香彈琴擊退敵軍的諸葛亮雖然在戰(zhàn)場上叱咤風(fēng)云但兒孫福卻有些薄,縱使早早娶了妻子但諸葛亮第一次做父親卻是在四十六歲,在古代這就是老來得子的典范堪稱稀罕事,所以他們一家對于這個苦苦求來的孩子非常寵愛只要不殺人什么都依他,正是因為周圍的人都遷就溺愛諸葛瞻所以導(dǎo)致他的性格有些傲慢。
諸葛亮雖然后繼有人但他卻早就看透了諸葛瞻的脾性知道他并不能堪當(dāng)重任,而自己也已經(jīng)一只腳邁進了棺材根本沒有精力和時間來調(diào)教他所以只能放任不管,諸葛瞻借著諸葛亮在蜀國的地位和影響變得浮躁讓諸葛亮甚是失望。
二、諸葛亮留下遺言表示兒子無需被重用。
雖然諸葛亮已經(jīng)身體羸弱無法操持國事但劉禪還是以他為尊完全聽從諸葛丞相的建議,這幾年諸葛瞻在諸葛亮身邊生活通過細(xì)微的事情他發(fā)現(xiàn)自己的兒子雖然不是壞人但卻沒有輔佐帝王的能力,而且因為這些年自己在蜀國的地位讓他產(chǎn)生了很多的優(yōu)越感,所以諸葛亮就在臨死前留下遺言告訴劉禪不必重用諸葛瞻他難堪重任。
但劉禪本身也是一個草包他想著諸葛亮的兒子怎么著也會比自己強,畢竟有強大的基因遺傳下來所以為了籠絡(luò)他就將自己的女兒嫁給了他并且讓他做了騎都尉,不僅是丞相之子還是駙馬這就等于本是鑲金邊的人又嵌了一層鉆石身份更加尊貴了,最后諸葛瞻因為失策讓大軍陷入危機最后戰(zhàn)敗導(dǎo)致蜀國被滅,其實反過來想如果劉禪沒有重用諸葛瞻沒準(zhǔn)蜀國滅的更快,畢竟他也是腹無墨水的100%草包。
這個遺言就是“親賢臣,遠小人”,但是劉禪并沒有把諸葛亮的話放在心上,特別是諸葛亮死后,他放任宦官在朝堂上面胡作非為,然后自己整天無所事事,貪圖享樂,對手下其他大臣的建議也置之不理,所以蜀國的國力從各個方面開始慢慢的衰退,直至最后被魏國吞并。
當(dāng)然劉禪的不作為是蜀國滅亡的一個原因,但像其他的原因還有很多,首先諸葛亮的幾次北伐就是蜀國滅亡的罪魁禍?zhǔn)?/strong>,畢竟這幾次北伐并沒有取得很好的效果,而且還極大的損耗了蜀國的有生力量,據(jù)歷史資料記載,諸葛亮死后,整個蜀國的成年男丁數(shù)量是非常的少的,然后這種影響也輻射到了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上,畢竟農(nóng)作還是需要成年的勞動力的。
其次后期的蜀國能征善戰(zhàn)的將軍和魏國相比也是差了很多,可以說除了姜維其他的都不能堪當(dāng)大任,并且更要命的是劉禪對姜維還不是很信任,然后也沒有把三軍的大權(quán)都交給他,更過分的是,還不讓姜維的軍隊在蜀國的都城旁邊駐扎,所以在這種情況下,蜀國怎么可能打得過魏國。
此外蜀國上下根本就沒有和魏國決一死戰(zhàn)的決心,最明顯的例子就是當(dāng)魏國的軍隊圍了蜀國的都城,劉禪連反抗都沒有做,直接選擇了投降,畢竟對于一個國家來說,一旦失去了反抗的意志,那它離滅亡也就不遠了,所以蜀國的滅亡是不可扭轉(zhuǎn)的大勢。
?親賢臣,遠小人。? 這是諸葛亮在臨終的時候給劉禪留下的最后一句話。諸葛亮這個人為蜀漢是操碎了心,劉備在世的時候,就是諸葛亮一手幫助劉備建立起了自己的根據(jù)地,劉備順利的登基稱帝。劉備死了之后,諸葛亮一個人苦苦支撐著蜀漢,六出祁山都沒有取得實質(zhì)性的成效。蜀漢最后也沒有什么希望了,諸葛亮知道劉禪昏庸無能,守不住蜀漢的江山。但是他如果做到諸葛亮說的這六個字,也不會那么早的滅亡。
劉備英雄一世,想不到生出的兒子劉禪這么昏庸無能。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中原,其中好幾次都快要成功了,都是因為劉禪在大后方?jīng)]有做出正確的決策,聽信小人的話,不但沒有幫助到諸葛亮,還扯了諸葛亮的后腿,讓諸葛亮功虧一簣,縱使諸葛亮是當(dāng)世奇才,也扶不起這個阿斗啊。
諸葛亮去世之后就是姜維接手了蜀漢的軍政大權(quán)。諸葛亮說這句話就是怕劉禪不信任姜維,他說的賢臣其中之一就是姜維。劉禪在開始的時候還算是遵守諸葛亮的臨終遺言,等到時間一長,就把諸葛亮說的話忘得一干二凈,每天就是吃吃喝喝,對于國家大事一點也不感興趣。
諸葛亮說的小人就是劉禪身邊的黃皓。諸葛亮在世的時候就看出這個人不老實,他照顧著劉禪的生活起居,劉禪對他很是依賴,諸葛亮在世的時候還能壓著他,黃皓沒有做出什么過分的事情,但是在諸葛亮去世之后,黃皓可就是奴隸翻身了,黃皓弄權(quán),插手國政,是蜀國滅亡的原因之一。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6513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