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又和大家見面了,今天小編帶來了一篇關于東晉歷史的文章,希望你們喜歡。
魏蜀吳三家爭斗多年,最終的結果是鷸蚌相爭,漁翁得利,三家歸了晉。而在滅亡蜀道難難于上青天的蜀國時,最大的功臣有兩個,這兩個名字在《三國演義》中經常出現(xiàn),也是讀者極為熟悉的,一位是鄧艾,一位是鐘會。他們是三國后期的翹楚之輩,鄧艾的奇襲陰平之計則是滅蜀國的關鍵一戰(zhàn),正是這一戰(zhàn)讓曹魏獲得了對蜀國征伐的決定性勝利。
殊不知,鐘會和鄧艾還是司馬氏能夠代魏的重要功臣,說的不好聽一點就是狗腿子。正是鄧艾和鐘會多次相助,司馬氏才能將反對自己的勢力異議翦除,最終建立晉朝。說起來,鄧艾和鐘會也算是晉朝的開國功臣,如果他們能活到那一天的話,不過他們和絕大多數(shù)的開國功臣一樣,下場都非常的慘。
兩人的下場也證明了那句非常有道理的古話:自作孽,不可活。
發(fā)跡于司馬懿賞識,屯田立大功
鄧艾這個名字并不是他的本名,他曾經是個放牛娃,十二歲的時候,讀到“文為世范,行為士則”兩句,因此給自己取名鄧范。但后來由于宗族人有同名者,所以改名叫鄧艾。
鄧艾是靠自己的真才實學,被推薦為典農都尉,但終究因為沒錢沒勢,在基層干了二十多年,直到到洛陽匯報屯田事宜的時候,才被司馬懿看中,有了施展才華的舞臺。
鄧艾為司馬懿獻上了屯田策,司馬懿非常滿意,于是魏國開始在淮南、淮北屯田,可以說鄧艾的屯田策略非常的有效,不僅解決了魏國抵御吳國軍糧的問題,還讓淮南淮北出現(xiàn)了一片富庶的景象,魏國在三國中保持不敗,鄧艾的屯田居功至偉。
其后鄧艾對司馬家族忠心耿耿,無論是翦除反對勢力,還是抵抗邊疆的入侵,鄧艾都立下汗馬功勞。尤其是在滅蜀的戰(zhàn)爭中鄧艾說出奇謀偷渡陰平攻入了成都,滅亡了蜀國。可以說在滅蜀的戰(zhàn)爭中,鄧艾立下不世之功,但最終難逃身死的下場,那么鄧艾為什么會被殺呢?這其實是鄧艾自己在作。
第一,鄧艾在取得對蜀勝利以后,過于恃功自傲?!度龂尽酚涊d到:輒依鄧禹故事,承制拜禪行驃騎將軍,太子奉車、諸王駙馬都尉。蜀群司各隨高下拜為王官,或領艾官屬。以師纂領益州刺史,隴西太守牽弘等領蜀中諸郡。使于綿竹筑臺以為京觀,用彰戰(zhàn)功。通過史料記載,我們可以看到鄧艾犯了大忌,他竟然敢私自承制拜宮,這是犯了天子忌諱的。司馬昭都警告了鄧艾,他令衛(wèi)瓘傳話給鄧艾:“事當須報,不宜輒行”。可是鄧艾并沒有領會,還上詔說:“銜命征行,奉指授之策,元惡既服;至于承制拜假,以安初附,謂合權宜。今蜀舉眾歸命,地盡南海,東接吳會,宜早鎮(zhèn)定。若待國命,往復道途,延引日月?!编嚢绱瞬蛔R眼色地為自己辯駁,只會招致奸惡小人的詆毀,他自身原因是他最后慘死的重要原因。
第二,遭人詆毀陷害,鄧艾本來屬于鐘會轄制,但卻搶先滅蜀,這就犯了職場大忌,因此遭到鐘會的嫉妒和陷害,史書記載到:“鐘會、胡烈、師纂等皆白艾所作悖逆,變釁以結”。正是這幾個人向朝廷告鄧艾的黑狀,想把鄧艾置于死地。鄧艾之前的行為已經對司馬昭形成挑戰(zhàn),加上有人陷害,剛好給了司馬昭口實,鄧艾的死也就再正常不過了。
鄧艾的死一點都不冤,即使鄧艾沒有造反的意思,但是鄧艾的種種行徑,都在刺激這司馬昭那根敏感的神經,司馬昭也知道鄧艾是被人陷害,但是誰讓鄧艾自己做了不該做的事情呢。
生于權貴之家,受信于發(fā)小
相比鄧艾小時候的境遇,鐘會就要好太多了.鐘會是含著金湯匙出生的,其父親是太傅鐘繇,而且天資聰穎,受到了了士林的一片好評,因此鐘會的仕途起點還是比較高的,第一次出任的官職就是秘書郎,雖然官職不大,但是非常重要,屬于中樞部門,五年后就被賜封為關內侯,可謂做著火箭升遷。
鄧艾是受到司馬懿賞識,而鐘會則與司馬師和司馬昭屬于發(fā)小,即使不是發(fā)小,那也是同一個圈子的人,加上鐘會本來就很有才能,因此非常受到司馬師和司馬昭的重用。
鐘會被人評價為“精練策數(shù),咸以顯名,致茲榮任,而皆心大志迂,不慮禍難”,這樣的評價說明鐘會有謀略與野心,鐘會的職場更多的是參謀,只有滅蜀的時候才成為主帥.而鐘會本身的家境,讓鐘會不必像鄧艾一樣一定要依附某個勢力,因此也就滋生了鐘會的野心。有野心是好事,但是一旦膨脹了,就會給自己災禍。
他的謀略在于平定諸葛延與毌丘儉之亂,他的制約在于他入蜀的稱王野心,這導致了他的滅亡。鐘會在入蜀后,勢力不斷坐大,諸葛緒與鄧艾都已經不再是自己的障礙,又掌握精兵強將,于是決定反叛自立為王,并與姜維聯(lián)合在一起。加之他得到來信說賈充率步兵和騎兵萬余人入斜谷,駐扎在樂城,司馬昭也駐兵在長安,于是他被迫加快反叛速度。
可惜的是他長于謀略,短于政治和謀劃,還沒有準備好就用拙劣的手段起兵,底下的眾將領也表示不服。促成鐘會失敗的是他手下丘建,他把鐘會叛變消息傳給了胡烈,胡烈便對外造謠說鐘會要坑殺將官,于是軍心動搖,加上鐘會對殺將官猶豫不決,使得軍隊作亂,鐘會便在兵變中死亡。
由此可見,鐘會的死一在于他自己策略的錯誤,缺乏果斷,準備不足,沒有聯(lián)絡廣大士兵。二是手下的叛變,讓自己腹背受敵,加上衛(wèi)瓘的討伐,使得自己在兵變中被殺死。
鐘會和鄧艾的死都不冤,他們兩個人都做了不該做的事情。或許是三國城頭變換大王旗的事情多了,滋生了鄧艾和鐘會的野心,因此他們雖然為東晉立下汗馬功勞,卻沒等到東晉成立的那一天,同樣也就沒能成為開國功臣,他們的死更多的是咎由自取。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6518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