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君主制社會里,是非常講究血統(tǒng)的時代,不管是西方的封建君主,還是東方的封建帝王,都是如此,所以往往會選擇表親或者近親結(jié)婚。這樣做的結(jié)果就是一代不如一代,很多人都因為家族性的遺傳病而早早夭折,現(xiàn)代醫(yī)學(xué)也證明了近親是非常不適合在一起的,他們的后代在得病的幾率上要大得多。
在滿清一代,往往都是皇親國戚之間相互聯(lián)姻,喜上加喜,親上加親,就好像順治帝一樣,先后娶了自己的很多的表妹表姐,讓自己的后代存活下來的幾率非常地小。
順治皇帝作為入關(guān)之后的第一個皇帝,卻只活了二三十歲,卻留下了十七個孩子,除了自己收養(yǎng)的三個女孩子之外,還有十四個孩子是他的親骨肉。而順治當(dāng)?shù)哪挲g最早可以追溯到十三四歲,而他孩子的母親卻僅僅是只有12歲的巴什赫氏。本身那個時候的順治帝和巴什赫氏正是長身體的時候,卻不得不為了大清的宗室血脈耗空了自己的身體。當(dāng)然了,順治帝和巴什赫氏的第一個兒子牛鈕也僅僅活了八十九天就離開了這個世界,雖然含著金鑰匙出生,卻并沒有享受到皇家?guī)Ыo他的任何榮耀。同樣悲劇的是牛鈕的兩個同胞妹妹也是夭折了,讓巴什赫氏從此一蹶不振。
而順治帝的兩個皇后都因為年齡太小,加上又是近親結(jié)婚,都沒有能夠留下后代。不過在清王朝的后宮里面,不缺乏為順治帝生孩子的女人,前前后后,順治帝共有4位皇后,7位正妃,9位庶妃以及17位格格,這些女人當(dāng)中,不乏有被順治帝寵幸過的人,所以能夠留下十幾個孩子并不奇怪。
或許正是由于自己的“勤勞”,導(dǎo)致順治帝的身體很早就被虧空了,根據(jù)歷史記載,順治帝的身體本身就不是很好,尤其是在自己最喜歡的董鄂妃因為自己唯一的兒子夭折后,在22歲就一命嗚呼之后,連帶順治帝的靈魂也帶走了,很快就追隨了董鄂妃的步伐。
在順治帝的諸多子女當(dāng)中,只有三個人活下來了,即第二子(愛新覺羅·福全)、第三子(愛新覺羅·玄燁)和第五子(愛新覺羅·常寧),其他的子女不是夭折就是沒能活到順治這個年齡。要知道,順治帝也僅僅是活了23歲而已,這對于皇家兒女來說,享受最好的物質(zhì)生活,最好的醫(yī)療技術(shù),竟然是如此的結(jié)局,簡直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
其實,出現(xiàn)這樣的事情并不奇怪,相較于清王朝的幾個末代皇帝,順治帝還是比較幸運的了,像光緒地這樣的人,即使活了比他久,但是卻沒有留下一男半女,才是最可悲的事情。之所以會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就是清王室太注重血統(tǒng)的原因,大家說是嗎?
參考資料:《清史稿》·民國·趙爾巽;《清代皇帝傳略》·李尚英
順治雖然只活了23歲,但他卻有十幾個孩子,而死他不僅孩子多,妻妾也很多。根據(jù)記載,順治有后妃20人,其中皇后4人,皇妃16人,這20個妻妾中,有滿族9人,蒙古族6人,漢族5人。
另外順治雖然才23歲,但就已經(jīng)有了14個孩子了,其中兒子8人,女兒6人,另外還有三個養(yǎng)女。雖然這些孩子大部分都早夭,但仍然是這個數(shù)量。那么在我們現(xiàn)代,很多人23歲都還沒大學(xué)畢業(yè)的情況下,為什么順治23歲的時候就已經(jīng)有了十幾個孩子了呢?
一、早婚早育
古代人結(jié)婚很早,尤其是皇家子女,一般都結(jié)婚特別早,而且順治6歲就登基了,是個少有的少年皇帝,這時候皇子婚禮已經(jīng)升級到皇帝婚禮,那就更得要重視了。
順治八年(1651年)八月,年僅13歲的順治皇帝大婚,娶了他的表妹孟古青。就在這一年的十一月份,順治的后宮里有一位妃子為順治生下了第一個孩子,即皇長子愛新覺羅·牛鈕,這個妃子是庶妃巴氏。
由此可見,順治起碼得在12歲的時候就納了妾,想想人家6歲就當(dāng)上皇帝,12歲就納妾,13歲就大婚,對比一下同齡的我們6歲還在上幼兒園或一年級,12歲還在上小學(xué)或初一,13歲也只是個初中生,而順治皇帝早已經(jīng)走向人生巔峰,13歲的時候孩子都有了,真是細思極恐?。?br>
不過由于順治早育,又有很多是近親結(jié)婚,導(dǎo)致順治帝的孩子雖然多,但成活率很低,14個孩子中在8歲之前死的就有9人,只有5個長大成人了,這5個孩子中還有一個只活到了19歲,而且這對于清朝來說并不是個例,也算是生長在皇家的一種悲哀吧。
二、癡迷漢文化
順道再說一下順治皇帝吧,順治很癡迷漢文化,雖然他從九歲開始就接觸漢文,但直到親政的時候?qū)τ跐h文還是不通。當(dāng)他看著大臣的奏章茫然不知所云的時候,于是下定決心學(xué)習(xí)漢文化。
他每天五更起床讀書,白天除了處理政事之外就是讀書,每天都讀到深夜。而酷愛讀書的他,將原本只有很少書的乾清宮,變成了一個小型書庫,數(shù)十個高架書柜,上面放的全是經(jīng)史子集之類的漢書。
當(dāng)時順治非常喜歡《三國演義》、《西廂記》小說,而且還喜歡評書版的,比如金圣嘆評點的《西廂記》,他在評述金氏評點本《西廂記》時說:“議論頗有遐想,未免太生穿鑿,想是才高而見僻!”
正是如此的喜愛漢文化,他在任期間御制了不少作品,比如《清世祖實錄》、《清世祖圣訓(xùn)》、《資政要覽》、《勸官要言》、《御制人臣儆心錄》、《萬壽詩》、《勸學(xué)文》、《御注孝經(jīng)》、《御注老子》等。
三、順治的功績
說起來順治雖然只活了23歲,但他從13歲就親政,在這十年間也做了不少的事情,比如為了鞏固皇權(quán),將八旗分為上三旗下五旗,改革吏制、嚴禁八旗子弟圈占土地、懲治貪官等。
順治在位期間,一直倡導(dǎo)鼓勵農(nóng)耕,雖然他年齡尚小,但深知明朝衰敗的原因,那就是“兵饑則叛,民窮則變”,因此他一再下令禁止八旗子弟圈占土地,順治四年曾下令“將前圈土地盡數(shù)退還原主”,五年又強調(diào)“民地被圈者該管官即照數(shù)撥補,勿令失業(yè)。以后仍遵前旨,永不許圈占民間房地?!?/p>
之后順治又制定“剿撫并用”的政策,就是征剿明朝殘余勢力之后,再對此地居民進行安撫,同時又征用許多藩王同時打擊前朝殘余勢力,比如吳三桂、尚可喜等。
在民族問題上,順治推行漢文化,繼承與蒙古族通婚的習(xí)俗,并且拉攏藏族,這些都對促進全國統(tǒng)一、保障北方地區(qū)安寧,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在我國歷史中出現(xiàn)的這么多位帝王當(dāng)中,總有幾位算是比較短命的,就比如順治帝。順治帝登基還是比較早,6歲時就坐上了皇位。他當(dāng)時也算是撿了一個漏子,這么小的一個孩子當(dāng)皇帝,沒有被人家篡位,也真的是運氣好。那個時候,豪格、多爾袞都算是皇位有力的競爭人??烧侨绱耍@兩人的實力相當(dāng),正好就形成了一個對立面,兩人相互制約,達到了一個短暫的平衡。所以福臨才這樣陰差陽錯的撿了一個漏子,順理成章的登上了皇位。
可能他的好運都因為這件事情而用光了,所以他的人生并不是很長,沒有活多久,才23歲就去世了。關(guān)于他的離世,也算是一個謎團,在民間流傳的說法也不一。有人說他是因為心愛妃子去世而心如死灰,最后遁入空門。也有人說他是因為患上了天花,沒有治療好,所以病逝了。不管他是怎樣去世的,他只活了23歲,可以算是一代天驕英年早逝。但是他雖然活得不久,可是留下的后代卻很多。他總共有8個兒子,夭折了2個,有6個女兒。所以算起來,在他去世之時,他還有著12個子女在世。順治帝雖然去世的早,卻有這么多孩子,歸根結(jié)底是因為有三點原因。
第1點原因,娶妻早,生子早。順治八年的時候他就娶了皇后,并且在那一年還生下了一個長子。所以說,他14歲時就有了孩子,在后面的這些年,也一直都有孩子出生。難怪他雖然去世得早,但留下的孩子卻非常多。
第2點原因,他的妃子多。在我們世人的眼中,順治帝是比較專情的人,他一生最愛就是董鄂妃。但最愛一人,并不代表就只寵幸一人。順治爺?shù)暮髮m妃嬪還是很多的,光有名號的后妃就有7位,之后還有9個庶妃,17個格格。這里的格格指的就是那些地位極低的妃子,她們等級太低,只能算是那種通房一類的女子,所以不能稱妃,只能用格格來形容。這樣一算,他的后妃加起來總共有37位。
第3點原因,后宮有孝莊掌管著,故而孩子們的成活率也高。孝莊這個精明的女人,掌管著后宮之時,妃子們的風(fēng)吹草動都逃不過她的眼睛。在她的保護之下,這些皇子公主們都沒有被人暗害,所以基本上都平安長大了。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6520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