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為大家?guī)硖反雀兹谑鞘裁搓P系?希望對你們能有所幫助。
說起太史慈的事跡就要從三國時期一位名儒說起了,這個名儒就是“孔融讓梨”里的那個孔融了。孔融是圣人孔子的后代,當時他不僅名氣很大官做的也很大位居北海相。而太史慈這個時候不過是東萊郡的一個奏曹史,那么太史慈又是如何能與孔融有交集的呢?
原來太史慈在東萊郡擔任奏曹史的時候,東萊郡郡守和本州(青州牧)上司發(fā)生了爭執(zhí)。青州牧于是便派遣手下的人去京城上奏彈劾東萊郡郡守。太史慈奉郡守命獨自一人搶先趕到了洛陽然后成功的破壞青州牧使者的州章,保護了本郡的利益。自此之后太史慈便在江湖上小有名氣了,但是正因為這件事太史慈也得罪了人為此他只得逃到遼東來避難。而此時的北海相孔融聽到太史慈的事跡后也認為他是個人才,于是在太史慈走后孔融便屢次派人去看望太史慈的母親并贈送給她許多財物。這樣一來孔融就和太史慈有了“聯(lián)系”,而這也為“太史慈北海救孔融”埋下了伏筆。
在《三國演義》里為了突出劉備,所以將“太史慈北海救孔融”特意說成了“劉皇叔北海救孔融”。盡管后來劉備的確是帶兵來救孔融了,但和太史慈比來說他們兩個的性質(zhì)是不一樣的。首先太史慈是主動去幫孔融的,可以說是單槍匹馬沖出重圍進城去見孔融的,《三國志》記載:"(太史慈)步徑至都昌。時圍尚未密,夜伺間隙,得入見融"。而此時的孔融被黃巾軍圍困可以說是危在旦夕,而太史慈與孔融素未謀面只因孔融對他母親有照顧之恩便舍命相救,這一點是難得可貴的。其次劉備算是孔融在絕望的時候病急亂投醫(yī)請來的。
太史慈進城之后便勸說孔融讓他帶兵出城主動出擊,不然的話叛軍越聚集越多形勢就更加危險了。而孔融卻不信任太史慈(畢竟沒見過面共過事嘛),從這可以看出孔融對太史慈能打退叛軍的能力是持懷疑態(tài)度的。于是孔融便采取了一個消極的辦法那就是等待援軍坐以待斃,不知道是孔融平時人緣太差還是當時人們并不知道他受困的消息,在苦苦等待多天之后仍然不見有援軍來救援他,而這個時候城下的叛軍從四面八方匯集的越來越多形勢可以說是危如累卵了。
(太史慈)因求兵出斫賊。融不聽,欲待外救。未有至者,而圍日偪?!度龂尽?/p>
孔融眼看自己就要玩完了,于是便打算派人去向平原縣令劉備求援(注意是沒有人愿意救援孔融的情況下,孔融才找的劉備,所以我才說是孔融找劉備是病急亂投醫(yī),而劉備后來還因為孔融竟然知道他劉玄德而感到榮幸其實是劉備自作多情了)。但是這個時候叛軍已經(jīng)將城池圍的水泄不通,孔融想派個人出城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兹谏磉叺娜艘膊簧挡辉敢饷半U都認為現(xiàn)在派人去搬救兵根本無法突出重圍,而這個時候太史慈自告奮勇愿意冒生命危險突出重圍聯(lián)絡劉備。
《三國志》里太史慈和孔融的一段對話足以讓很多讀史者動容,太史慈自動請愿之后,孔融終究還是對他缺乏信任認為這件事交給他不靠譜,于是便以任務很艱難太史慈完成不了拒絕了太史慈。太史慈對孔融說道:“我這次來就是為了報答你對家母的照顧之恩,這次我必將報答你的恩情。眾人都認為突圍艱險,如果我也附和他們豈不是違背了我這次前來要報答你的本意呢?形勢已經(jīng)很危險了,請你不要再懷疑了讓我突圍聯(lián)絡劉備去吧?!?/p>
太史慈一番話情真意切最終打動了孔融,就這樣孔融才派太史慈突圍聯(lián)絡劉備。下面的事情就是我們熟知的“劉皇叔北海救孔融”的事了,事實上這次完全是太史慈救了孔融。倘若孔融不信任太史慈聽了他那一幫糊涂怕死的部下的話繼續(xù)坐以待斃的話,劉備也就不會前來救他(事實上劉備之所以救孔融是被太史慈一番大義凜然的話而說服的)。而劉備自己來沒來救孔融這個還是存在爭議的,史書記載:“備斂容答曰:"孔北海知世間有劉備邪!"即遣精兵三千人隨慈?!睆倪@里可以看出劉備是給了太史慈三千精兵讓他去解圍的,這也就是說劉備自己并沒有前去救孔融,所以說“劉皇叔北海救孔融”的確對于太史慈來說是很不公平的。
融曰:"今賊圍甚密,眾人皆言不可,卿意雖壯,無乃實難乎?"慈對曰:"昔府君傾意於老母,老母感遇,遣慈赴府君之急,固以慈有可取,而來必有益也。今眾人言不可,慈亦言不可,豈府君愛顧之義,老母遣慈之意邪?事已急矣,愿府君無疑。"融乃然之?!度龂尽?/p>
理清太史慈救孔融的過程之后,我們也就不難理解后來太史慈為何沒留在孔融身邊替其效力了。原本孔融對太史慈的母親有恩,孔融只要稍對其器重那么以太史慈的性情必然會投其麾下。但是在太史慈救孔融期間,孔融的表現(xiàn)的確是太差勁了,他始終沒有將太史慈當作是自己人,而且在形勢危急之下還是太史慈自己求著孔融讓他去救孔融。試想你愿意和這樣的老板一起共事嗎?幸虧太史慈是個義士他始終不想欠孔融人情,因此他也救必須要救孔融。等救了孔融之后太史慈和孔融就恩怨兩清了,這個時候太史慈也就另尋賢主去了。
孫策奉袁術(shù)的命令,幫助舅舅吳景對抗朝廷任命的揚州刺史劉繇。孫策確實是敢打敢拼,冒險橫跨長江,攻擊劉繇部署在牛渚附近的軍隊。孫策先是偷襲牛渚營成功,之后又擊敗了擁立劉繇的前彭城相薛禮和下邳相笮融,薛禮逃走而笮融閉營不戰(zhàn)。正當孫策準備大舉攻擊笮融時,劉繇部下樊能、于麋集結(jié)部下企圖奪回牛渚營,孫策只能會師。
在擊敗樊能、于麋之后,孫策再次攻擊笮融,不想被暗箭射中了屁股。笮融以為孫策被射死,派軍隊大舉先孫策軍隊進攻,孫策設埋伏,擊敗笮融軍隊進而進攻笮融大營??审腥谕捅牡胤降貏蓦U固,易守難攻,孫策于是放棄笮融,轉(zhuǎn)而進攻劉繇部屬屯兵的海陵(今江蘇泰縣)。
孫策之后的進攻異常順利,史書上記載也都很簡略。簡單看一下孫策進攻劉繇的路線。他是從長江北岸的歷陽出發(fā),橫跨長江之后,偷襲牛渚營,之后又進攻秣陵城。在秣陵城打跑薛禮丟下笮融之后,進而進攻海陵。攻破海陵之后,又接著進攻湖孰(今江寧縣東南)、江乘(今江蘇句容),都一一攻克。
對照地圖看的話,可以看到孫策是沿著長江一路向東北方向打的。孫策沿長江往東北方向打,可能有兩個原因,一是劉繇為防備袁術(shù),沿著長江屯兵防守,劉繇軍隊的主力都在長江沿線;二是劉繇的大本營、基地在曲阿(今江蘇丹陽)在東北方向。
孫策軍隊一路沒有遇到太大的抵抗,就很快就來到了劉繇所在的曲阿。已經(jīng)和袁術(shù)一年多時間的劉繇,沒想到自己的隊伍,在這么短的時間,在孫策加入戰(zhàn)團之后,很快就被擊垮。此時的劉繇一定如熱鍋上的螞蟻,和部屬一起商議對策,前面那么多城池都丟了,曲阿能保得住嗎?
恰巧此時,曲阿城里,有一位劉繇的同鄉(xiāng)來訪,這位同鄉(xiāng)以勇力著稱,因此有人就建議劉繇任命這個人做大將,帶領軍隊對抗孫策??墒沁@個請求卻被劉繇拒絕了,劉繇為難地說“我若用子義,許子將不當笑我邪?”。
劉繇所說的子義,就是大名鼎鼎的太史慈,而許子將就是那個創(chuàng)立“月旦評”、評價曹操為亂世梟雄的許劭。許劭從徐州陶謙那出來之后,就一路繼續(xù)南下,可能正好趕上劉繇被任命為揚州刺史,于是就做了劉繇帳下的謀士。不過,從劉繇的話語中,可以推測出這一會許劭并沒有和劉繇在一起,并沒有在曲阿城中。
東萊的太史慈怎么跑揚州的曲阿來了?我們稍微簡單介紹一下太史慈,他和劉繇是老鄉(xiāng),都是東萊郡(今山東龍口)人,因為從小好學,就在東萊郡郡守那當小吏。之后因為幫助郡守對抗州牧,得罪了州牧,害怕被報復,就離開東萊逃到遼東。不過,他的好名聲被北海相孔融知道,孔融別在他沒在家的時候,多次送禮探望他的母親。等太史慈回來之后,正好趕上孔融被黃巾亂軍圍困。
因為母親受了孔融的恩惠,太史慈就趁著夜色只身進到孔融被圍困的都昌(今山東昌邑)城中。此時的孔融正想著派人去找附近的平原相劉備來解圍,這事我們之前介紹孔融的時候也說過,于是太史慈就自告奮勇前去報信。可當時北海城外全是黃巾軍,怎么出去?
連孔融都覺得不可能,而且太史慈主動來投,孔融對他也不是那么放心。可太史慈決意要報答孔融對自己母親的照顧之情。太史慈整理好行裝,飽餐戰(zhàn)飯,跨上戰(zhàn)馬,只帶了兩個騎兵就打開城門出去了。城外包圍的黃巾軍,一看城里有人出來,很是緊張,各路人馬紛紛出動,看是什么情況??墒翘反葏s不緊不慢,讓跟著自己的兩名騎兵,在城下的壕溝里豎起箭靶,然后太史慈開始了自己的射箭練習。
黃巾軍不明就里,緊張地觀看著,生怕有意外,可是太史慈射箭結(jié)束,就讓那兩名騎兵,收起箭靶,開門回城了。第二天,太史慈出城做一樣的事情。這時,圍城的那些人,可就沒第一天緊張了,有的還站起來看,可有的干脆躺著。等到第三天,太史慈再出來的時候,就沒有什么人站起來看了,圍城的士兵都習以為常了。于是太史慈就找了一個機會,催馬加鞭,趁著人們不注意,突破包圍圈,飛奔而去。等到圍城的人反應過來,太史慈已經(jīng)跑出包圍圈了。在跑過包圍圈的時候,太史慈還彎弓搭箭,還射死了幾個人。
太史慈確實是膽大心細,對人的習性也是相當了解,抓住了這一點,太史慈很輕易的突破了包圍圈。類似的,以后遇到想讓敵人放松警惕的狀況,可以和太史慈好好學學。突破包圍圈之后,太史慈跑到平原郡,找到了劉備,從劉備那借了三千人馬,幫孔融解了圍。這事之后,孔融肯定是非常感激太史慈。可是太史慈并沒有留在孔融那,而是南下到曲阿來找劉繇。
太史慈和劉備有交集,以劉備的識人能力,肯定能看到太史慈的過人之處,為啥不乘機把他弄到自己隊伍里呢?太史慈和孔融有交集而且還算是幫了孔融大忙,為啥不干脆留在孔融那呢?可這兩條路和太史慈都無緣,太史慈選擇了南下,可以想見劉繇在他心中的分量有多重。
不過,劉繇這人實在是太看重出身了,受許劭品評人物的影響太大,在曲阿被圍困這么緊急的狀況之下,也沒有委任太史慈什么重要的職位,只是讓他負責偵查,當個前線情報員。不過,太史慈好像也沒覺得自己不被重任,就開始給劉繇做起了偵查工作。
一天太史慈帶著一個騎兵外出偵探,迎面正好遇到了孫策。當時孫策帶的人也不多,據(jù)太史慈傳的記載是十三個,不過都是韓當、宋謙、黃蓋這樣的厲害角色??墒翘反炔挪还苓@個,直接找著孫策就去了。孫策也是氣盛,沒讓左右的人上,自己和太史慈開始了單挑。
史書上記載的一對一單挑的案例真不多,不像三國演義,總是單挑個沒完,單挑獲勝的一方基本就贏了這場戰(zhàn)斗,單挑決定一切,可歷史上這樣比武斗恨的事,在戰(zhàn)場上并不多見。太史慈和孫策的這場對決,可是說是個孤例。說實話,他們兩人的這場對決,也稱不上一場軍隊自己的戰(zhàn)斗。
兩人纏斗在了一起好一會,孫策刺中了太史慈的戰(zhàn)馬,并奪了太史慈的手戟,而太史慈也搶了孫策的頭盔。就在兩人剛剛分開的時候,兩邊各自的騎兵隊伍都趕到了。兩邊沒有再繼續(xù)打斗,而是各自散去了。
太史慈勇猛好斗的性格在這凸顯的淋漓盡致,而孫策一樣繼承了他爸爸孫堅的性格,急脾氣好斗,永遠沖鋒在第一線。孫策這樣的性格,也注定了他,一樣要重復他父親的老路。不過,好在孫策遇害是在他平定了江東之后。
孔融,我們兒時的道德模范標榜。三國名士,東漢末年的著名的文學家。 那么歷史上孔融是個怎樣的人?三國名士孔融為何得不到劉備和太史慈的信任?
孔融作為漢末三國早期的曹魏名士。作為孔氏子孫受到當時各界的尊重。但無論是曹操,劉備,甚至是太史慈都在與他交往沒多久后就選擇放棄了這位名士。其中劉備,太史慈都是在北海被圍,形勢危急的時候來到的。但最后兩人卻紛紛離去。其中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我們細細看孔融對太史慈的態(tài)度,就可以明白太史慈為什么會選擇離開。
當管亥攻打北海城池,形勢危急的時候,太史慈來投。太史慈一登場,就表現(xiàn)不凡。忽見城外一人,挺*躍馬,殺入賊陣,左沖右突,如入無人之境。應該說,在注重武將武力(單挑)的《三國演義》中,太史慈絕對是第一流的武將??墒?,孔融是如何對待這些擊殺黃巾的英雄呢?太史慈大叫打開城門,可是孔融拒絕開門,搞得黃巾賊一波又一波的進攻太史慈,太史慈只能回轉(zhuǎn)身來,又殺了十多個人,賊人這才暫退??兹谟H眼看到太史慈殺賊,這才打開城門,放太史慈進來。
如果說,孔融面對亂賊,不敢輕信,還說得過去。可是等到太史慈拜見孔融,交代自己是因為感謝孔融看顧自己的母親,特意前來報恩之后,太史慈要求借精兵一千,出城殺敵。此時,演義中已經(jīng)交代孔融早就知道太史慈是個英雄,也是因此才去看顧太史慈的母親,經(jīng)常送些錢糧,見到太史慈臨危來投,特意贈送太史慈鎧甲戰(zhàn)馬。但是,當太史慈要求領兵出戰(zhàn),擊殺黃巾的時候,孔融卻說:君雖英勇,然賊勢甚盛,不可輕出。在孔融看來,太史慈再怎么英勇,也不可能僅僅靠一千人殺退黃巾賊??兹陔m然對多番善待太史慈母親,可是當太史慈在自己危難時刻來投,可以說雪中送炭之時,卻不能完全相信太史慈。太史慈聽后,心中怎么不會難過。
太史慈說:老母感君厚德,特遣慈來;如不能解圍,慈亦無顏見母矣。愿決一死戰(zhàn)!太史慈這時候沒有說自己如何感謝孔融,而是說自己的母親感謝孔融,很明顯,對孔融已經(jīng)有所不滿。并且太史慈表示,自己如果不能為孔融擊退黃巾,自己無顏回去見母親,就算是戰(zhàn)死,也心甘情愿??梢哉f,話說到這個份上,只要孔融待太史慈稍微真誠一點,用心一點,必然會答應太史慈的要求,就讓他帶一千兵馬出城試一試又何妨?可是,孔融拒絕??兹谶€提出:吾聞劉玄德乃當世英雄,若請得他來相救,此圍自解。只無人可使耳。孔融越是對劉備推崇,太史慈越是心中憤怒。對太史慈的不信任,和對劉備的信任形成鮮明的對比。
太史慈畢竟是個忠義篤烈之士,雖然孔融不用自己,但還是主動請求代替孔融去給劉備送信。演義中對太史慈出城,有一個非常精彩的細節(jié)描寫。管亥知道城中必然會派人求援,于是層層包圍??墒翘反却蜷_城門,一馬當先,阻攔數(shù)人眨眼被太史慈搠死。管亥親自帶領一百多騎兵追擊,慈倚住*,拈弓搭箭,八面射之,無不應弦落馬。賊眾不敢來追??梢哉f,在太史慈面前,黃巾賊人猶如草芥一般完全不是對手。
可以說,如果孔融讓太史慈率領一千人出戰(zhàn),只要太史慈殺死管亥,其他黃巾余黨必然潰敗,根本不需要遠赴平原邀請劉備。
那么,孔融對劉備就是真正的信任嗎?
當太史慈來到平原,求見劉備之時,劉備并沒有立刻起兵,而是詳細詢問前后情況。當聽太史慈說到,太史慈本人和孔融無親無故,卻出于大義前去營救之后,劉備很是動容。當太史慈說到孔融對劉備很是仰慕,知道劉備向來有仁義之名,能夠救人于危急之中時,劉備才斂容回答:孔北海知世間有劉備耶?劉備為什么斂容?因為一開始劉備對待孔融的危難,并不著急。而孔北海知世間有劉備耶?一句,既有著對聞名天下的博學大儒孔融,知道小小平原縣令劉備的高興,卻也有著梟雄劉備的濃濃自負。堂堂孔北海,也要向劉備求救呢!
而劉備率也只不過率領三千人就擊敗了管亥上萬黃巾。在《三國演義》中的戰(zhàn)爭,和歷史上真正的戰(zhàn)爭并不相同。武將的重要性被最大限度的拔高了,武將的武力往往成了一場戰(zhàn)斗勝負的關鍵。管亥被關羽十來回合殺死,其余人或者投降,或者逃走。北海之圍輕松解除。
于是,孔融邀請劉備進城,擺下酒宴感謝劉備??删驮诰蒲缟?,孔融和劉備第一次見面,孔融在不自覺中就流露出對劉備的不信任,以至于劉備當初對孔融的一點點感恩之心,也化為烏有。
當孔融邀請劉備前往幫助陶謙進攻曹操之時,孔融給劉備戴高帽子,說劉備是漢室宗親,而曹操殘害陶謙,以強凌弱,應該和孔融一起前往營救。劉備卻說:備非敢推辭,奈兵微將寡,恐難輕動。劉備并非是什么純粹的道德君子,他之所以能夠在亂世之中生存,并最后開國稱帝,和他無論何時,都能夠保持清醒的頭腦不無關系??兹诼犃撕苁遣粷M,就說:融之欲救陶恭祖,雖因舊誼,亦為大義。公豈獨無仗義之心耶?孔融和陶謙有感情不假,但更主要的是為了大義。曹操為報私仇,屠城害民,就是不義,這一點劉備當然認同??墒且驗閯錄]有立刻答應孔融的要求,就說人家沒有仗義之心,就有些苛求了。
劉備有沒有仗義之心呢?當然有。不然劉備為什么會前來營救你孔融?劉備被孔融擠兌的不行,只能說:既如此,請文舉先行,容備去公孫瓚處,借三五千人馬,隨后便來。劉備的考慮很實在,在亂世想要實現(xiàn)抱負,空有愿望是不夠的,還要有兵馬,有糧草。曹操十來萬大軍,可是劉備只有三千人馬!可是,孔融依然不聽劉備解釋,繼續(xù)擠兌劉備,說:公切勿失信。聽到這里,劉備徹底怒了,說:公以備為何如人也?劉備雖然表示,無論自己借不借得到兵馬,都會前往徐州營救陶謙,可是和孔融的這一點子情分卻徹底沒有了。
于是,太史慈在宴會之后要求離開,而劉備也在離開北海之后,和孔融的關系也沒有進一步的發(fā)展了。
孔融在反董卓聯(lián)盟中,曾經(jīng)是獨立的一路諸侯,在北海幾年,也曾經(jīng)割據(jù)一方,但是,孔融雖然是博學大儒,在治理地方上卻很是無能??兹谟袗鄄胖瑓s沒有禮賢敬賢之心。對待像太史慈這樣前來投靠的賢才,不能傾心結(jié)交,不能量才錄用。對待有雄才大略的劉備,不能夠好言撫慰,結(jié)成盟好,壯大勢力,反而空談大義,將好部下好盟友都給譏諷走了。這也就難怪數(shù)年之后,北海就被黃巾攻破,被袁紹吞并了。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653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