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又和大家見面了,今天小編帶來了一篇關于李隆基的文章,希望你們喜歡。
大家都知道,在李隆基時期,宰相組合便是三位,就在幾個月前,楊國忠和安祿山還在并肩作戰(zhàn),他們珠聯(lián)璧合,成功地將已經(jīng)去世的李林甫踏在腳下,使之身敗名裂,永世不得翻身。兩人達到了共同的目的,卻沒有就此成為朋友,相反,從那之后,他們漸行漸遠,而齟齬也便在漸行漸遠中產(chǎn)生。俗話說得好,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楊國忠和安祿山的關系變化,便很好地印證了這一點。下面我就來說說,他們漸行漸遠之后,都發(fā)生為了什么故事!
在李林甫掌權時,他這個人非常霸道,唯我獨尊,容不得別人與他爭權,更不允許任何人把他超越,因此,張九齡、李適之等人都被他打落了馬。李林甫整肅到最后,基本達到了唯我獨尊的目的,不過,在此時,還是有兩個人比較紅,一個是楊國忠,一個便是安祿山。可能是因為三角形相對穩(wěn)定,李林甫在世時,三個人并立于世,各自享受著李隆基的恩寵。三角形的穩(wěn)定態(tài)勢隨著李林甫的身敗名裂而發(fā)生了變化,放眼望去,整個大唐王朝,最受寵的剩下兩個人——楊國忠和安祿山。以前他們是三角形的兩個角,現(xiàn)在李林甫那個角消失了,只剩下楊國忠和安祿山彼此虎視眈眈。
從安祿山的角度講,他從來沒有把楊國忠放在眼里。論資歷,安祿山比楊國忠老得多,安祿山在幽州征戰(zhàn)時,楊國忠還不知在哪個角落賭錢呢。論戰(zhàn)功,安祿山戰(zhàn)績顯赫,雖然里面有不少水分,但畢竟也是戰(zhàn)功,楊國忠呢?一個劍南節(jié)度使都當不好。論關系硬,安祿山也不比楊國忠差,楊國忠是楊貴妃的遠房堂哥,安祿山還是楊貴妃的干兒子呢,而且還是經(jīng)過盛大“洗三”典禮的干兒子呢。在安祿山的眼里,楊國忠就是一個“干啥啥不行,吃啥啥不剩”的家伙,就這么個家伙當大唐第一宰相,安祿山心里有一百個不服!這就是傳說中的“同性相斥”,越是性格、行為類似的人,越是容易格格不入。
從楊國忠和安祿山的行為來看,這兩個人都是有些才能同時又很乖巧的人,才能是他們的基礎,乖巧是他們的翅膀。正是憑借乖巧,他們深得皇帝和貴妃的賞識,進而當上了大唐王朝的紅人。盡管兩個紅人沒有直接的利益瓜葛,但關系還是勢如水火,這就如同兩個如日中天的明星,雖然從私人層面沒有任何個人恩怨,但一旦相逢,卻總是形同陌路,原因只有一個:如果沒有你,或許我會更紅!矛盾便由此而起。從此,紅人楊國忠便把曾經(jīng)的“盟友”安祿山看成了眼中釘,這是一顆影響自己更紅的眼中釘,如果把他拔掉,那么自己就將是大唐王朝最紅的那顆星。如何才能把這顆釘拔掉呢?
楊國忠開始處心積慮地對付安祿山,安祿山也感受到了楊國忠咄咄逼人的殺氣,兩人如同兩只斗雞,一只在長安,一只在范陽,兩雞隔空斗戰(zhàn)。楊國忠首先出招,他不斷給李隆基上書,核心內(nèi)容只有一個:“安祿山有謀反之心?!睋Q作別的節(jié)度使被彈劾,李隆基可能第一時間便跳了起來,然而偏偏受彈劾的是安祿山。這怎么可能呢?李隆基對安祿山實在是太喜愛了,因為安祿山確實很可愛,雖然言談舉止有些憨,但憨得可愛。有一次,李隆基拍了拍安祿山腐敗的大肚子,問道:你這胡人肚子里裝的是什么啊,怎么會大成這樣?安祿山一本正經(jīng)地回答道:里面什么都沒裝,只裝著一顆對陛下的赤心!看著安祿山“憨憨”的樣子,李隆基心花怒放,他知道這個胡人在信口開河,但他聽著舒坦,無比舒坦。
六十多歲的李隆基總以為自己是天下最聰明的人,卻不知道,裝傻充愣的安祿山其實比他聰明,安祿山早已看穿了李隆基,因此他的每一句話都能遞到李隆基的心坎里。就拿安祿山拜見楊貴妃的禮節(jié)來說,這里面便透著安祿山的精明。每次拜見李隆基和楊貴妃,安祿山首先給楊貴妃行大禮,李隆基不免疑惑。普天之下,天子最大,為什么不先參拜天子,而先參拜貴妃呢?安祿山裝傻充愣地說:“我們胡人一向先拜母親,后拜父親?!卑驳撋焦室饽谩澳赶瞪鐣闭f事,其實是裝瘋賣傻。他焉能不知道普天之下,天子最大,他只是在裝傻,裝不懂而已。
因為他早就看出,楊貴妃是李隆基的最愛,只要貴妃開心了,李隆基也就開心了。至于先拜誰后拜誰,李隆基并不那么講究,只要貴妃開心就行。安祿山的精明不僅僅體現(xiàn)在先拜楊貴妃,同時對待太子李亨,他也有自己獨特的招數(shù)——不拜!初見太子時,李隆基給安祿山介紹說:這是太子!安祿山似乎沒有聽見,對太子看都沒有看一眼,拱手站在那里,絲毫沒有參拜的意思。太子李亨臉上紅一塊,白一塊,他知道安祿山在裝傻。李隆基有些不解,便問安祿山:你見了太子怎么不下拜啊?安祿山說:臣是胡人,不知道朝廷的禮儀,也不知道太子是什么官。
李隆基越發(fā)覺得安祿山可愛,便循循善誘地說:“太子就是儲君,朕千秋萬歲之后,就是他代替朕做皇帝。”安祿山作“恍然大悟”狀,說:“臣愚鈍,以前只知道有陛下,不知道還有太子!”這時,安祿山作出一副不得已的樣子,極為勉強地參拜了太子李亨,整個參拜過程與其說是在參拜,不如說是在用身體語言告訴李隆基:陛下,我是因為您的緣故才參拜太子的!這一幕,李隆基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心中越發(fā)喜歡安祿山。看到這里,很多人或許會疑惑:安祿山明明在蔑視太子,為什么李隆基反而會滿心歡喜?
這就要歸結(jié)于皇帝的奇特心理,古代皇帝一直都有一個奇特心理:既希望太子快快成長,又怕太子成長太快,歸根結(jié)底,是怕在有生之年被太子把皇位奪走。并不是沒有先例,太宗李世民不是如此干過嗎?李隆基本人不是也同樣干過嗎?因此,李隆基格外怕太子克隆當年的自己。所以,當安祿山不參拜太子時,李隆基格外歡喜,這說明安祿山心中只有他這個皇帝,不像有些大臣,明明拿著他的俸祿,卻頻頻對太子暗送秋波。當戰(zhàn)功、裝傻、乖巧集于安祿山一身時,安祿山便成了李隆基面前的紅人,于是便走出了一條平步青云的直線。
我覺得,李隆基如此喜愛安祿山肯定有他自己的道理,安祿山是一個胡人,在遇到太子之時也不行叩拜,甚至在遇到楊貴妃和李隆基之時,也是先拜楊貴妃,即便是如此,李隆基還是喜愛安祿山,這與他有一顆對陛下的忠心有很大的關系。不知大家怎么看呢?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6550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